-
硼中子俘获治疗头颈部肿瘤临床试验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结合靶向治疗和重离子治疗的先进二元放疗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含有 10B同位素的硼药在肿瘤细胞中靶向聚集,随后中子束流外部照射肿瘤部位,发生 10B(n,α) 7Li核反应,释放出杀伤范围为一个细胞大小(5~9 μm)的高传能线密度α粒子和 7Li粒子杀死肿瘤细胞。BNCT具有精准的肿瘤靶向性,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分割次数(1~3次)少于传统放疗(30次)等优点。BNCT使用的中子由反应堆或加速器产生,临床使用的硼药包括BPA和BSH两种。本文介绍国内外开展的头颈部肿瘤BNCT临床试验及取得的重要进展。BNCT对于头颈部肿瘤治疗具有良好疗效。随着加速器中子源的推广应用和新型硼药的研发,BNCT将会在临床放射治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肿瘤硼中子俘获治疗的理论基础与近期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是一种新型肿瘤精准治疗方法,通过肿瘤细胞内的 10B俘获热中子发生核裂变反应产生α粒子和反冲 7Li核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将足量的 10B选择性递送到肿瘤细胞内部是BNCT成功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了BNCT治疗肿瘤的理论基础,综述了BNCT所用的中子源和硼递送剂的近期研究进展,简述了BNCT临床治疗试验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3例子宫肿瘤锎-252中子腔内放疗后的手术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子宫肿瘤患者接受锎-252中子腔内和体外放疗后手术结果,评估锎-252中子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3例接受锎-252中子腔内放疗及体外照射后、局部可疑肿瘤未控制或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子宫肿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12例行筋膜外子宫切除,1例行子宫广泛切除+淋巴清扫。依据术后病理和随访结果进行疗效评价。结果:9例患者术后宫颈病理组织呈重度放疗反应,无肿瘤残存,生存时间为3~14年,中位生存时间8年;4例术后病理有肿瘤残存,均在1年内死亡。12例患者中,3例阴道伤口延迟愈合。结论:锎-252为较好的近距离放射源,使用锎-252放疗后宫颈组织反应较重,部分患者阴道伤口愈合时间延长。对于接受锎-252中子腔内放疗及体外照射后、局部仍存在可疑肿瘤未控制或具有预后不良因素的子宫肿瘤患者,筋膜外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参考人模体受中子瞬间照射下主要器官组织中 24Na产额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中国参考人模体受裂变中子瞬间照射下主要器官组织中 24Na产额,为人员中子受照剂量估算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利用 252Cf裂变中子源照射中国参考人模体,测量不同器官和组织的当量液中 24Na的区间计数,通过多重数学方法分析计算 24Na活度和中子注量,经归一化后获得结果。 结果:获得在 252Cf裂变中子瞬间照射条件下,心脏、肝脏、两肺、脑组织及人体上、中、下段组织中的 24Na比活度,其结果在(0.739~3.191)×10 -7(Bq·cm 2)·g Na-1范围。 结论:通过与文献报道中的受中子照射时人体血液中 24Na比活度比较,说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可行,结果可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变化趋势及与父母生育年龄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析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新生儿异常出生体重的变化趋势及与父母生育年龄的关联性。研究对象来源于重庆市出生医学信息系统纳入的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个案,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出生的足月新生儿,提取父母信息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2010—2022年子代低出生体重儿(LBW)和巨大儿发生率的变化趋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生育年龄与子代出生体重的关联性。本研究共纳入3 155 542名新生儿,出生体重(3 305.8±410.5)g。Joinpoint回归模型显示,2010—2016年LBW发生率呈递减趋势(APC=-4.26%, P<0.05),2020—2022年呈递增趋势(APC=8.99%, P<0.05);2015—2022年巨大儿发生率呈递减趋势(APC=-3.37%,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与父母年龄均为20~34岁组相比,其他年龄组合中子代发生LBW的风险均升高;父母任一方<20岁时,子代发生巨大儿的风险与参照组相比均降低,父母均≥20岁时,子代发生巨大儿的风险随父母年龄升高而升高。综上,2010—2022年重庆市足月子代LBW发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巨大儿发生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父母均为低龄和高龄时,子代发生LBW的风险升高,父母均高龄也是子代发生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应同时关注父母高龄对子代出生体重的影响,并进一步控制低龄生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对米非司酮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存活、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上清(hUCMSCs-Sup)对米非司酮(Ms)处理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hEndoSCs)增殖、凋亡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EndoSCs,分为对照组和40、60、80及100 μmol·L-1 Ms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hEndoSCs分为对照组、40 μmol·L-1 Ms组和60 μmol·L-1 Ms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细胞淋巴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Bcl-2/Bax比值.hUCMSCs-Sup作用后,hEndoSCs分为对照组、Ms组、Ms+hUCMSCs-Sup组和Ms+hUCMSCs-Sup+3-甲基腺嘌呤(3-MA)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 1 轻链3B-Ⅱ(LC3B-Ⅱ)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Ⅰ(LC3B-Ⅰ)蛋白表达水平并计算LC3B-Ⅱ/LC3B-Ⅰ比值,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子宫内膜容受性标志分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40、60、80和100 μmol·L-1 Ms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40和60 μmol·L-1 Ms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P<0.05).hUCMSCs-Sup作用后,与对照组比较,Ms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细胞中同源框基因A10(HOXA10)、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和整合素亚基β3(ITGB3)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Ms组比较,Ms+hUCMSCs-Sup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中HOXA10、LIF和ITGb3 mRNA表达水平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Ms+hUCMSCs-Sup组比较,Ms+hUCMSCs-Sup+3-MA组细胞存活率和细胞中LC3B-Ⅱ/LC3B-Ⅰ比值明显降低(P<0.05).结论:hUCMSCs-Sup可提高Ms处理后hEndoSCs的存活率,降低其凋亡率,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其机制可能与hUCMSCs-Sup激活hEndoSCs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SuperMC在硼中子俘获治疗剂量计算中的初步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目的:为进一步拓展国产自主蒙卡核模拟软件系统(SuperMC)在肿瘤治疗领域内作为剂量计算核心的应用,发展一套基于CT模型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剂量计算流程,实现由CT和MRI影像到SuperMC计算文件的转换.方法:通过CT和MRI文件融合及肿瘤区域勾画建立高精度的蒙卡粒子输运计算模型,在设置血硼浓度和照射源项之后,开展粒子输运计算,从而得到4种生物剂量的空间分布.然后,使用BNCT领域内的国际基准题Synder模型进行校验,最后采用1例脑胶质瘤临床案例作为典型应用.结果:对于Synder模型,基于3σ原则,SuperMC计算结果与MCNP结果一致.对于CT模型,成功构建一个空间分辨率为0.06 cm×0.06 cm×0.30 cm的头部模型,且计算结果表明在肿瘤区域,硼生物剂量明显高于其他剂量的贡献.结论:SuperMC适用于BNCT剂量计算,特别是可开展基于高分辨率的CT模型的剂量计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发电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与防护策略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前我国发电企业中,火力发电、风力发电、核能发电和水力发电企业占比较大.火力发电站是目前我国电力能源的主力军,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工频电场、粉尘和化学毒物等;其中,以噪声和粉尘(矽尘、煤尘)为主.风力发电企业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高温、低温和化学毒物(六氟化硫、甲苯、苯乙烯等),以噪声和工频电场为主.核电站工作场所的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γ 射线、β 射线、X 射线、中子、α 射线和放射性气溶胶,其防护水平较高;但对非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如噪声、高温和氨等的防护不到位.水力发电站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工频电场、振动、氡及其子体和化学毒物等;以噪声和工频电场为主.不同类型的发电企业应结合其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特点,明确职业病防治控制的重点危害因素及其岗位,强化职业卫生管理,提高防护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硼中子俘获疗法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项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先进放疗技术.该技术通过在癌细胞内发生的10B(n,α)7Li原子核反应杀死癌细胞,是一种原子级别的二元靶向治疗,其临床实施需要专业技术与装置支持.BNCT的核心要素包括适宜的中子源及中子俘获药物.相较于传统放疗技术,BNCT在治疗局部复发肿瘤(如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头颈部肿瘤)中优势突出,能够更好地保护正常器官,特别是对于已经对周围器官产生明显侵犯的肿瘤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阐述BNCT的技术原理、核心要素及其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自体血回收联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在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分析自体血回收联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自体血回收联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组(A组)、自体血回收组(B组)、按需输注异体血组(C组),每组30例.A组、B组分别于入手术室后(T1)、新生儿取出断脐后(T2)、自体血回输前(T3)、自体血回输完毕后10 min(T4)、术后6h(T5)以及术后24 h(T6)抽取静脉血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组于入手术室后(T1)、新生儿取出断脐后(T2)、输异体血前(T3)、输异体血完毕后10 min(T4)、术后6 h(T5)以及术后24 h(T6)抽取静脉血测定Hb、Hct、Plt、PT、APTT、FIB.记录3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数据,统计术中失血量和异体输血量.统计3组患者术中子宫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T1、T2时点的Hb、Hct、Plt、PT、APTT、FIB及血流动力学数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T5、T6各时点,Hb、Hct、Plt数值A组均比B组高,而B组数值均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数值B组较A组明显延长,FIB明显降低,而C组PT、APTT数值较B组延长,FIB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点,B组患者血压、心率与A组比较有明显波动,而C组患者血压较B组低,心率较B组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5、T6时点,B组与A组比较,血压仍偏低,心率偏快,而C组与B组比较,血压更低,心率更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中失血量及异体血输入量与A组、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比较,B组子宫切除率升高,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C组子宫切除率明显升高,有输血相关并发症出现,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自体血回收联合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应用于凶险型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安全可行,可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及异体血输注量,节约血源,并最大程度地降低子宫切除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