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京奥运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究日本在举办东京奥运会期间(包括前后14 d)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特点,为今后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的防疫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东京奥运会期间的全球、日本及涉奥人员新冠肺炎发病数据,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布滞后回归分析和卡方检验对疫情特征进行分析,探讨东京奥运会防疫措施及效果。结果:2021年7月6日至8月22日,日本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共468 564例,东京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共138 690例,发病均呈急剧升高趋势。日本3 d前和东京1 d前的发病率与奥运代表团的发病率正相关。涉奥人员中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数共538例,发病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奥运服务人员,占总病例数的53.72%。各大洲代表团发病率之间有差异( P=0.026),中美洲代表团发病率最高(6.06%),北美洲代表团发病率最低(0.33%);团体项目的发病率(0.83%)与单人项目的发病率(0.32%)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x2=5.004, P=0.030)。 结论:东京奥运会期间,日本采取的防疫措施具有一定效果,涉奥场所未发生大规模的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疫情总体可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急性曼陀罗中毒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泛指茄科曼陀罗属(datura sp)植物,草本或灌木,原产于中美洲,现遍布全球。曼陀罗含有多种莨菪类生物碱,如阿托品、东莨菪碱、莨菪碱等。这些生物碱均能与M胆碱受体可逆性结合,竞争性抑制乙酰胆碱,阻断节后胆碱能神经支配的M胆碱受体,导致中毒患者口干、瞳孔扩大、心率加快、体温升高、幻觉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统称为抗胆碱能综合征(anticholinergic syndrome)。每年全球各地都有曼陀罗中毒的报道,我国将其列为毒性中药管理品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热应激肾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8/10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与气温升高,热应激肾病发病率不断增长,加重全球公共卫生负担。本文对热应激肾病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诊治和预防进行综述,旨在加深对热应激肾病的认识,加强对热相关肾脏疾病的筛查和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流行现况及预测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描述 2020 年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的流行现况,预测到 2040 年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负担,为更科学的制定我国脑瘤防治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提取国际癌症研究署(IARC)2020 年 Cancer Today数据库.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构成计算脑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性别、年龄别描述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情况.利用《世界人口展望(2022)》数据结合脑瘤发病和死亡率预测到 2040 年中国脑瘤发病和死亡负担.结果 2020 年中国脑瘤新发病例约 8.0 万人,死亡约 6.5 万人,年龄标化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 4.1/10 万和 3.2/10 万.中国脑瘤的年龄标化发病率低于美国、绝大部分欧洲、北美洲等地区脑瘤发病率,但高于非洲、中美洲、加勒比海等地区.2040 年中国脑瘤的发病和死亡人数相比 2020 年分别增长 32.1%和 41.5%.结论 中国脑瘤负担整体比较严重,需进一步明确人群脑瘤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应防控策略以降低脑瘤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苏合香品种变迁考
编辑人员丨2024/4/13
苏合香为我国常用进口中药材,在汉代即传入我国,苏合香作为中药始载于《名医别录》.该文通过梳理古今中外本草、现代文献资料,并结合对苏合香产地的实地考察结果,对苏合香的名称、质量评价、基原、产地及采收加工进行了系统的品种变迁考证.结果表明,自古以来苏合香便存在基原不明、产地不清的情况.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多从质地、黏稠度、气味浓度、颜色 4 个方面对苏合香进行质量评价.苏合香品种共发生过 2 次变迁,第一次变迁可能在隋唐时期,基原由南欧安息香Sty-rax officinalis变迁为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第二次变迁在近现代,基原由苏合香树变迁为北美枫香树L.styraciflua.在基原第二次变迁的同时,产地发生了第一次变迁,由小亚细亚南部地区的土耳其、叙利亚等国变迁为中美洲地区及北美洲南部地区的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国.该文对苏合香质量评价、基原、产地、性状与采收加工等多方面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考证,同时对苏合香在西方国家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可为苏合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历史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美洲钩虫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建立基于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核酸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快速检测粪样中美洲钩虫卵的方法,并评价其效能,为快速检测粪样中美洲钩虫卵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根据美洲钩虫的cox1基因序列设计荧光RPA引物及探针并进行筛选,建立荧光RPA检测方法.将美洲钩虫卵基因组DNA稀释至100 pg/μL、10 pg/μL、1 pg/μL、100 fg/μL、10 fg/μL、1 fg/μL、0.1 fg/μL等7个浓度梯度以测定荧光RPA法的最低检出值,利用荧光RPA法检测日本血吸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肝片形吸虫DNA样本进行交叉反应实验.采集44例人粪样并进行DNA提取,运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半巢式PCR法、荧光RPA法同时检测,评价荧光RPA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建立的荧光RPA法可在20 min内特异性扩增出美洲钩虫cox1基因长度为194 bp的片段,最低检出值为10 fg/μL,与日本血吸虫、蛔虫、华支睾吸虫、肝片形吸虫均无交叉反应.通过对44份人粪便样本进行检测,Kato-Katz法和半巢式PCR法均检出26例阳性样本,荧光RPA法检出27例阳性样本,其中1号样本荧光曲线在反应后期略高于阴性对照,但未出现与阳性对照相似反应趋势,因此判定为疑似阴性样本.荧光RPA法与Kato-Katz法和半巢式PCR法相比,其灵敏度均为100.00%,特异度均为94.44%,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953>0.75).结论 荧光RPA法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美洲钩虫高效、敏感、特异的检测,有望应用于美洲钩虫感染的监测及预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好望角美树和苦油树两种坚果油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好望角美树Calodendrum capense(L.f.)Thunb.和苦油树Carapa guianensis Aubl.均以其坚果中的种子榨油而著名.好望角美树俗称“海角栗子”,英文名Cape Chestnut,后来又因其有丰富的花朵而被广泛种植的一种“非洲树”.苦油树又名酸渣树,是生长在中美洲亚马孙河和加勒比海地区的一种很高大的树木,有着稠密的簇生叶.它们的种子油,成分虽各有差别,但都有良好的抗菌、抗紫外线、驱虫、润肤等功效,是很好的天然护肤品.本文主要介绍这2种植物的资源开发利用历史和经济价值.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戊型肝炎已成为全球和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编辑人员丨2023/8/6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肝炎,多为自限性,极少数免疫功能低下者如器官移植患者、HIV 感染者等也可慢性化[1-2].HEV 分为 4 个基因型,Ⅰ型和Ⅱ型仅感染人类,主要分布在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亚洲、非洲、中美洲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污染饮用水源后可引起大规模的暴发和流行.基因Ⅲ型和Ⅳ型为人畜共患,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多以散发为主.成 年 人 尤 其 是 中 老 年 人 群 感 染 HEV 多 表 现为临床症状显著的急性戊型肝炎,慢性肝病患者感染 HEV 容易导致重症甚至死亡[3],孕妇感染 HEV 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 10%~25%,且早产、流产、死胎发生率高[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美洲大蠊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美洲大蠊是重要的药用昆虫,利用其研发的康复新等一系列新药在临床效果显著,市场需求量大.目前人工养殖过程中美洲大蠊生物学不清等问题影响了美洲大蠊的质量和产量.摸清美洲大蠊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可以为美洲大蠊的规范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在培养箱恒温条件下研究了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范围内,美洲大蠊卵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升高而变短,在20℃恒温条件下需94.5 d孵化,而在27.3℃时仅需35.3 d即可孵化.利用有效积温法则和“最小二乘法”公式统计分析得出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8±0.71)℃,有效积温为(415.8 ±38.05)日度,建立了美洲大蠊卵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新发现外来入侵害虫——南美番茄潜叶蛾(鳞翅目:麦蛾科)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7年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露地鲜食番茄上发现一种鳞翅目害虫,以幼虫潜食叶肉、蛀食果实,经鉴定为南美番茄潜叶蛾.该害虫原产南美洲的秘鲁,2006年入侵欧洲的西班牙,截至2017年5月,已在南美洲、欧洲、非洲、中美洲和亚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严重危害鲜食番茄、加工番茄和樱桃番茄/圣女果,产量损失最高可达80%~100%.本文提供了南美番茄潜叶蛾的危害情况及主要形态鉴定特征,提出了防范其进一步扩散危害的措施建议以及今后应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植物检疫、发生分布调查、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天敌资源挖掘利用等,以为积极应对南美番茄潜叶蛾对我国农业生产安全的威胁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