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系统整合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体验,为进一步推动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开展、提升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关于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1月.按照2016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归纳.结果 共纳入11篇文献,提取出40个研究结果,形成11个类别,概括为3个整合结果.①医护人员感知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益处: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增强工作满意度;提高安宁疗护的连续性.②医护人员认识到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挑战:远程工作环境的稳定性差、设备操作复杂;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不足;患者特殊的照护需求无法满足;服务时间难以限定.③医护人员认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还需改进:重视家庭参与的重要性;将远程安宁疗护作为辅助方式;注意建立医患信任关系.结论 医护人员参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具有诸多益处和挑战,医院管理者应为医护人员提供多方位支持,加强远程居家安宁疗护团队建设,建立线上和线下联动机制,不断提高国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的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文献研究、患者及其照护者需求访谈、专家小组会议讨论,构建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2023年5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长沙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安宁疗护病房即将出院的88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接受基于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的居家照护,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和出院随访,共干预8周.采用中文版埃德蒙顿症状评估量表、中文版安宁疗护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评价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后的症状负担及生活质量;采用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调查试验组的照护满意度.结果 终末期癌症患者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包括患者端与医护端,其中患者端包含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医患沟通、安宁疗护知识科普库、用药助手、智能报告与监测、智能答疑、智能随访、智能表单8个模块;医护端包含工作台、个案管理、随访管理、预警提醒、科普推送、统计分析、用户管理7个模块.共67例患者完成干预,其中试验组3 3例、对照组3 4例.应用效果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症状负担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中文版远程照护满意度问卷得分为(59.00±6.66)分,处于高满意度水平.结论 使用远程居家安宁疗护照护系统可减轻终末期癌症患者的症状负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效果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设计并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了解其教学效果。方法:在临床真实案例基础上,以美国国家护理联盟仿真模拟框架为指导设计和实施医学生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采用质性研究方法,2022年1至2月,对参加安宁疗护模拟教学的21名杭州师范大学医学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经过分析提炼出3大主题,即模拟教学提升学生对安宁疗护内涵的认知,包括理解全人照护内涵,领悟全家照护理念,增强全队照护意识;模拟教学为安宁疗护技能提供训练场景,包括提高身体照护技能,提升沟通技巧;安宁疗护模拟教学需要优化,包括丰富案例情景和增加训练次数,增加对操作技能的指导。结论:模拟教学有助于医学生理解安宁疗护内涵,提高安宁疗护实践技能,后期可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充实技能教学模块等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沈阳市医养结合机构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了解沈阳市医养结合机构运行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方法:采集沈阳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民政部门提供的2019年共273家提供养老服务机构的核定床位数、利用床位数、入住人次数等信息,以及人口结构相关数据。对28家不同类别医养结合机构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现场访谈,了解机构基本状况和面临的困难。对数据进行中位数、四分位数等描述性分析。结果:沈阳市人口重度老龄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5.77%。截至2019年年底,沈阳市共设养老床位约4.5万张,其中医养结合机构床位约4.3万张,利用床位2万余张,床位利用率仅为46.5%。结论:建议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培养医养结合护理专业队伍,建立实施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开展安宁疗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照护的一种选择——安宁疗护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以疾病诊疗为主的传统急性病诊疗模式难以满足生命末期老年患者身体、心理、社会、灵性多维度的需求。安宁疗护服务为提高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死亡质量提供了一种选择。实施安宁疗护时,应以患者为中心,尊重其意愿,并结合老年患者的特点。目前,由于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认知不足,影响了安宁疗护的实施,从而影响生命末期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旨在总结生命末期老年患者安宁疗护服务的特点,为临床服务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构建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我国安宁疗护的临床实践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医疗质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分析法构建初级条目池。于2023年11—12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来自10个省、直辖市的安宁疗护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并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的权重及组合权重。专家积极系数以问卷有效回收率表示;专家权威程度以权威系数表示;专家意见协调程度以肯德尔和谐系数、变异系数表示。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8.89%(16/18)、93.75%(15/1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85、0.897,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2、0.191( P<0.01),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31、0~0.21。最终构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42个三级指标。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针对性,可为我国安宁疗护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扩展现实技术在老年护理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人对长期照护的需求日益增长。近年来,扩展现实技术在辅助老年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安宁疗护、护理人才培养方面展现出巨大发展潜力。本文对国内外扩展现实技术在老年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扩展现实技术应用于老年护理领域的问题与对策,旨在为推动扩展现实技术在老年护理领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为提高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质量,完善该护理服务体系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Medlin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关于护士进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体验的质性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4月1日。采用澳大利亚循证卫生保健中心(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Meta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炼出23个研究结果,归纳为8个新类别,形成3个整合结果:护士认可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意义;护士提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时正负性情绪并存;实施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所面临的挑战。结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有助于为临终患者提供连续性照护并提高其临终生命质量,但同时应进一步提高护士的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能力并完善相关政策保障,以促进我国居家安宁疗护事业稳步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宁疗护中的镇痛管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疼痛是恶性肿瘤和非恶性肿瘤疾病终末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患者最恐惧的症状,严重影响生命末期的生存质量。安宁疗护为疾病终末期的患者及家属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症状,疼痛管理作为重要的症状管理内容之一,是安宁疗护的基石。随着我国肿瘤和慢性疾病发病率的升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患严重疾病的老年人数量快速增加,疼痛控制需求迅速增长。对安宁疗护患者开展镇痛管理,需要对疼痛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明确其类型及特点,运用病因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及舒适照护等方法开展多模式管理,科学使用阿片类药物,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达到最佳的疼痛控制,提高患者生命末期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安宁照护用于肿瘤临终患者的满意度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安宁照护在肿瘤临终患者中的满意度。方法:选取2016-2018年入住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肿瘤病区的肿瘤临终患者157例,根据自愿原则,分成两组,愿意入选的96例患者为安宁照护组,不愿意入选的61例患者为常规对照组。安宁照护组患者用科学的心理关怀方法、精湛的临床护理手段、姑息支持疗法和针对性的营养指导实施安宁照护;常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手段。对该157例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均发放自制的《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满意度。结果:安宁照护组总体满意率(95.8%)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8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849, P<0.0001)。并且安宁照护组普遍反映患者生存质量提高,能内心平静地面对死亡。 结论:安宁照护大大提高了临终患者及/或近亲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