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对《金匮要略》鳖甲煎丸方证的理解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金匮要略》鳖甲煎丸由23味药物组成,文章阐述了《伤寒杂病论》所载疟疾应属“少阳病”且为现代所言疟疾的一种类型,因此《金匮要略》中疟母实则属少阳病范畴.阐释了鳖甲煎丸以小柴胡汤引药入少阳、鳖甲为君主软坚散结消癥;活血祛瘀药兼利水药助鳖甲消癥之功,配伍益气养血扶正药兼顾久病虚弱;清酒作引药,引诸药入血分.可谓集祛瘀、祛痰、行水、行气、泻下、滋阴于一方,立方严谨,病证结合.启悟鳖甲煎丸方证的含义,以期对临床应用有所裨益.如有纰缪,望斧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继承与领悟中医临证的三个关键点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结合当代医学各项发展成果与中医学自身优势,中医药的发展必将迎来它的又一春天,但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首先是要继承中医的原创诊疗思维和方法,在此基础上方能突破发展瓶颈.继承的关键主要在对中医临证时“象”的诊察,辨证中的权重判断以及中药的用量把握上.本文通过对以上三方面的阐述及对三者之间沟通联系形成理法方药耦合链的解读,推动中医药在临床思维和辨证论治上的现代化,以期对中医药的继承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医大家董建华论治脾胃病学术经验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董建华教授,上海市青浦县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博士研究生导师.董老从事中医事业60余载,勤求博采、孜孜不倦,在论治脾胃病、温热病、妇儿等专科疾病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颇高的学术造诣,为医界同道所推崇.学习和继承董老论治脾胃病经验,有利于后学者感悟其在辩证和处方方面灵活精妙的大医风采、启发中医临床思维和提高学术水平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借古鉴今写好医案
编辑人员丨2023/8/6
医案是记载诊疗疾病的病历.早在西汉时期,淳于意就将自己诊病的记录称为"诊籍",语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所诊者,皆有诊籍."这可以说是病历医案的肇始.说起医案,笔者认为它是中医优秀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医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国学大师章太炎对此有极高的评价,尝谓:"中医之成绩,医案最著,欲求前人之经验心得,医案最有线索可寻,循此钻研,事半功倍."清代医家周学海也曾说过:"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长."的确,医案是历代医家活生生的临证记录,最能反映各医家的临床经验,对临证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医案又是临证医生业务技术最具体的体现,诚如国医大师干祖望所说:"医案是衡量中医临床特色与水平的重要砝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养阴补肺解毒方治疗肺癌传承心悟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介绍养阴补肺解毒方治疗肺癌的经验.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徐荷芬教授在50余年的肿瘤临床与科研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辨证思路和诊疗经验.养阴补肺解毒方是徐荷芬教授在古方启发下,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创制出的有效方药,是其学术思想和理论建树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方剂源流、制方思想、方义阐述、组方特色及临证加减规律等方面对养阴补肺解毒方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摘录验案一则来阐述养阴补肺解毒方的临证传承心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苏州新“吴门医派”以络从“湿”治痹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痹症又称“痹证”“痹病”“风湿病”等.依止叶天士“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络病理论为基,从吴地多“湿”邪的特点为源,据《临证指南医案》探讨苏州新“吴门医派”治疗痹证的“湿邪致病学说”.初识辨证痹病之虚实,治法之中,风易驱,寒可散,热能清,唯湿难除,唯虚难补.深深体悟到叶天士通络治痹之法,于学术多有建树,于传承者启发良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伤寒论》对后世温病的启迪(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伤寒与温病有三个相同点:第一、伤寒温病致病原因相同, 发病途径不同;第二、伤寒温病同以六经为传变途径;第三、伤寒和温病初期表现有相似之处.在此背景下, 仲景写作的《伤寒论》必定会涉及温病.辨别《伤寒论》中涉及温病方证的方法:①脉证不符;②用药寒热同调;③里热或表里倶热;④阴液被伤.但是由于温病的复杂性, 张仲景为了让后世找到治疗外感疾病的思路, 不得不从最简单的伤寒入手, 因为仲景创立的是一种规范, 建立的是一个辨证之模型.如果能把仲景创立的辨证模型运用的得心应手, 便能找到温病的门径, 临床上就能如仲景所言"寻余所集, 思过半矣".后世薛雪、叶桂之温病名家的著作和观点无一不是从仲景之处得到启悟, 开创温病治疗新局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缩泉润肠法"治疗老年功能性便秘临证心悟
编辑人员丨2023/8/6
老年性便秘多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费时费力,小便频数等特点.受古人治疗腹泻"利小便以实大便"思想启发,采用缩泉润肠法治疗老年性便秘,即补肾缩泉减少小便次数,增液润肠改善大便干结症状.根据"缩泉润肠"治法,临证合理用药选方及配伍,为老年性便秘论治提供新思路.附验案1则以佐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绍派伤寒名家俞根初腹诊特色举要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东汉时期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腹诊与方药相结合,开启了腹诊辨证施治的先河,直到清代,名医俞根初为代表的绍派伤寒注重腹诊法,俞氏学习前代名医关于腹诊的相关理论,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感悟,所编纂的《通俗伤寒论》中有专章讨论腹诊,观点独到,颇有特色,被后人称为"集腹诊之大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张静生活用五苓散临证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5
五苓散是《伤寒论》中的名方,是仲景为太阳蓄水证而记,具有利水渗湿、健脾通阳功能.张静生教授为首届全国名中医,在临床上善于运用五苓散治疗多种内、外科疾病.文章先对五苓散的经典理论出处进行文献挖掘,将《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有关五苓散的11条条文做了全面梳理,经归纳整理后,对其中的6条做了阐述,着重介绍张老对条文的独到领悟,其后结合张老在多种具体疾病的运用做一总结.指出五苓散不仅用于经典中所记载的太阳蓄水证、霍乱吐泻和痰饮咳嗽3个方面,而是广泛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腹泻、尿路综合征、尿崩症、多尿症、遗尿症、睾丸鞘膜积液、特发性水肿、美尼尔氏综合征、心源性水肿等多种疾病.对每种疾病的治疗阐释均结合了张老师多年的临床经验、药量使用、配伍规律,读者读后可直接运用于临床,对活用经典、扩大经方的适应范围起到启迪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