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对生理性乳胀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对生理性乳胀的效果及安全性并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生理性乳胀产妇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2月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产科收治的分娩后有乳胀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乳胀产妇按护士管床随机分成叠加组及常规组,每组4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干预,叠加组采用穴位按摩及手动淋巴引流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乳胀缓解程度及所需的时间长短、母乳喂养情况及产妇舒适度。结果:叠加组乳房肿胀Ⅰ度人数占比高于常规组,而Ⅲ度人数占比低于常规组,且肿胀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叠加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常规组,而象征性母乳喂养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叠加组及常规组的NR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叠加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叠加组产妇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穴位按摩叠加手动淋巴引流干预可有效缓解生理性乳胀,同时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满意度,且有效减轻乳房胀痛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对产后生理性乳胀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对产后生理性乳胀的干预效果,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湖南省妇幼保健院产科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足月分娩、Ⅱ~Ⅲ度生理性乳胀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住院号奇偶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淋巴回流手法治疗加湿冷敷,对照组按传统乳腺疏通手法加低频脉冲仪器治疗。两组均在接受干预后24 h判定疗效,评估产妇乳房胀痛、肿胀以及乳腺管通畅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干预后乳房胀痛评分、乳房硬度评分以及乳腺管通畅程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 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 P<0.05),观察组疗效评分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淋巴回流手法治疗生理性乳胀能有效减轻乳房胀痛、肿胀,改善乳腺管通畅程度,其总体疗效优于常规按摩加低频脉冲仪器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乳房肿胀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对孕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及产后乳房肿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妊娠34周的孕妇126例,随机分为指导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门诊常规给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指导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由产科护士进行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妊娠34周、37周及产后1 w评估母乳喂养知晓情况,妊娠34周、37周,产后1 w、1个月及3个月采用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简式评价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产后3 d比较乳房肿胀率,产后1 w、1个月及3个月比较母乳喂养率。结果:两组健康宣教后母乳喂养知晓得分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妊娠37周及产后1 w指导组母乳喂养知晓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健康宣教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技能维度得分与内心维度得分均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妊娠37周、产后1 w、1个月及3个月指导组技能维度得分与内心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3 d指导组乳房肿胀率(34.9%)明显低于对照组(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产后时间延长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均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指导组产后1周、1个月及3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健康宣教明显提高了孕产妇母乳喂养知晓率及自我效能水平,同时降低了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延缓了纯母乳喂养下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隆乳术后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非常罕见。该例女性患者,39岁,行假体隆乳术后10年余,近1年多左乳持续肿胀疼痛来诊。经手术取出原假体(国产水滴型硅胶假体,260 ml),并完整切除左侧乳房假体包膜。术后病理确诊为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该病例在中国大陆为首次报道,提示医生应该对此类疾病高度重视,及时准确予以诊断及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瘤床同步推量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容积调强放疗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瘤床同步推量(SIB)技术应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容积调强放疗(VMAT)的可行性及患者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中山市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67例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均采用VMAT-SIB技术照射整个乳房和瘤床,全乳剂量和瘤床剂量分别为每3周40.5 Gy/15次和48 Gy/15次,评估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评价放疗急性不良反应。结果:全乳计划靶区(PTV WB)和瘤床计划靶区(PTV BOOST)剂量分别为(42.0±2.1)Gy和(49.9±0.8)Gy,PTV WB的V 95%和V 105%分别为(98.8±1.2)%和(31.4±11.3)%;PTV BOOST的V 95%和V 105%分别为(99.8±0.6)%和(22.9±10.2)%,V 5Gy、V 20Gy、V 30Gy及平均剂量(D mean)分别为(52.4±12.0)%、(15.3±4.5)%、(6.7±2.2)%及(11.0±2.4)Gy;心脏的V 18Gy、V 40Gy分别为3.80%(0.48%,9.60%)、0(0,0.16%),D mean为(6.7±2.1)Gy。放疗结束时,19例(29%)患者的急性皮肤不良反应为0级,41例(61%)患者出现放射性红斑,5例(7%)患者出现放射性干性脱皮,2例(3%)患者出现湿性脱皮,主要位于乳头、乳晕区及乳房皱褶处。未出现3、4级皮肤不良反应,乳房肿胀及乳房疼痛患者分别为9例(13%)和7例(10%)。随访期间未发现患者发生局部区域复发及远处转移,2年无病生存率为100%。 结论:VMAT-SIB技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是可行的,且早期不良反应轻,耐受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最新进展及建议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乳房假体相关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BIA-ALCL)高发于乳房假体置入术后7~10年,患病率为(23~33)/100万。主要临床表现为伴血清肿的乳房肿胀、乳房肿物及淋巴结肿大。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毛面假体诱发的局部CD30 + T细胞克隆扩增及免疫反应、JAK-STAT等基因突变及某些病原体感染有关。常用的诊断方法有乳腺超声检查、假体周围渗液的细胞学检查、免疫表型检查及乳房肿块的组织活检。治疗方法主要依靠手术治疗。作者对BIA-ALCL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1)警惕当今中国整形美容医疗环境下漏诊的风险,建议针对性收集亚裔人群临床数据。(2)BIA-ALCL发生概率极低,而且预后较好,已经置入毛面假体的患者不必过分担忧。(3)建议从毛面假体工艺、JAK-STAT等突变及病原体感染等方面对致病机制做深入全面研究,倡导多学科合作共同应对该疾病的诊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痛经的疗效与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用于治疗中国痛经妇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在中国妇女中进行的单臂、开放、干预性、多中心上市后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中的痛经亚组再分析,共526例受试者纳入痛经亚组。予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6个周期,在不同随访时点使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经期疼痛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同时观察使用期间的避孕效果、周期控制、出血模式及安全性。结果:研究期间,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痛经症状具有缓解作用,随服药周期的延长痛经严重程度逐渐降低,基线VAS为(49.5±23.7)mm,第2次访视时VAS为(32.3±24.9)mm,第3次访视为(20.7±19.4)mm,第4次访视为(18.4±18.7)mm,各访视时点所有的VAS相对于基线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周期控制良好,从服药第2周期至第5周期,撤退性出血的发生率从93.9%(450/479)上升至96.4%(431/447),撤退性出血的时长由(5.7±2.7)降低至(5.4±1.8)d;经间期出血的发生率由9.0%(43/479)降至5.6%(25/447)。发生与研究药物有关的不良事件92例,发生率为17.5%(92/526),主要为乳房疼痛、恶心、乳房肿胀、头痛、异常子宫出血等,研究过程中未发生死亡、血栓栓塞等严重不良事件。 结论: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对于痛经症状的缓解具有显著作用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健脾活血解毒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脾虚湿滞、瘀毒内结型上肢水肿患者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健脾活血解毒方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脾虚湿滞、瘀毒内结型上肢水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脾虚湿滞、瘀毒内结型上肢水肿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的综合消肿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活血解毒方(1剂/d,早晚温服),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水肿直径、乳腺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上肢肿胀、疼痛、饱满、束缚感、皮肤角化、瘙痒、沉重、闷胀、疲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水肿直径显著减小,且观察组腕横纹上10 cm、肘横纹上10 cm直径小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ACT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FACT评分低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显著增加,且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均 P<0.05)。 结论:健脾活血解毒方联合西医治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脾虚湿滞、瘀毒内结型上肢水肿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生活质量及患者上肢关节活动度,减轻上肢水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对产后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对产后乳头凹陷产妇母乳喂养(Breast Feeding,B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5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后乳头凹陷产妇82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基于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感量表(BSES)评分、乳头凹陷恢复情况、乳房肿胀率、母乳喂养率和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两组干预前BSE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B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乳头恢复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产后3 d,观察组乳房肿胀率33.33%(15/45)明显低于对照组56.76%(2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产后1 w、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有所降低,且对照组产后1 w、产后1个月及产后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4.44%(2/45)低于对照组37.84%(1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通过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能有效改善乳头凹陷情况,提升产妇的自我效能感,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假体隆乳术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脓肿分枝杆菌感染是假体隆乳术较为罕见而严重的并发症。2020年3月佛山华美整形美容医院收治了1例35岁假体隆乳术后脓肿分枝杆菌感染的女性患者,隆乳术后20 d,出现左侧整个乳房疼痛、肿胀,切口处更为显著,可触及波动感,压痛明显,皮温升高等主要临床症状。后行左侧乳房假体取出术,并且行术区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术区腔隙进行药物冲洗,经过为期9个月的治疗,感染得到控制,第14个月进行随访,左侧乳房无复发迹象。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尤其是疾病治疗的初期不能中断,才能保证疾病治愈的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