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生物陶瓷材料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比较新型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作为盖髓剂在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应用中的成功率,探讨iRoot BP Plu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8年8至12月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行全身麻醉下治疗,口内至少有1对及以上同名乳磨牙龋坏须行牙髓切断术的3至8岁患儿,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别使用iRoot BP Plus(试验组)和MTA(对照组)行牙髓切断术,术后3、6及12个月随访,拍摄患牙根尖X线片,收集患牙治疗前后自觉症状、临床检查及影像学表现,计算两组的治疗成功率,并分析影响成功率的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患儿20例,男女各10例,共计28对、56颗乳磨牙(试验组28颗,对照组28颗),其中随访满1年者共23对、46颗乳磨牙。试验组3、6、12个月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6%(25/26)、92%(22/24)和87%(20/23),对照组分别为100%(26/26)、96%(23/24)和96%(22/23),两组术后3、6、12个月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切髓后止血时间显著影响试验组的成功率( P<0.05)。 结论:iRoot BP Plus与MTA用于乳磨牙牙髓切断术1年随访期内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iRoot BP Plus在乳牙牙髓切断术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阿替卡因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在下颌第二乳磨牙切髓术中的疗效对比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比较阿替卡因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下颌第二乳磨牙切髓术的疗效.方法:纳入需要行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牙髓切断术的儿童患者,采用单盲交叉试验,在两次治疗中分别给予阿替卡因浸润麻醉和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在麻醉药物注射及牙髓治疗结束后,通过声音,眼睛和肢体运动及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图判断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并进行定量比较.利用Student's-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50名符合标准的儿童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次治疗.在阿替卡因浸润麻醉过程中,声音,眼睛和肢体运动三个反应疼痛程度的指标评分均低于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P<0.05).而面部表情疼痛评估图分析结果也提示阿替卡因浸润麻醉的疼痛不适更加轻微(P<0.05).在下颌第二乳磨牙切髓术过程中,两种疼痛评估方式均表明不同麻醉方式下患儿对疼痛的感知无差异(P>0.05).结论:在下颌乳磨牙牙髓治疗中,阿替卡因浸润麻醉可能有效替代利多卡因神经阻滞麻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iRoot BP Plus应用于乳牙牙髓切断术后的组织学改变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用于小型猪乳前磨牙牙髓切断术后牙髓的组织学变化,探讨iRoot BP Plus广泛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 选用 4 只 5 月龄小型猪,选取双侧上下颌乳前磨牙共 32 颗,行牙髓切断术.随机选择一侧乳前磨牙为实验组,采用iRoot BP Plus作为盖髓剂,另一侧为对照组,采用MTA作为盖髓剂,分别于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切取含实验牙的上下颌骨块,进行标本固定和HE染色,观察术后牙髓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iRoot BP Plus和MTA均可促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iRoot BP Plus盖髓后形成修复性牙本质较MTA早,术后 8 周可见牙本质桥形成,术后 12 周的牙本质桥形态较规则.二者均未引起浅表牙髓组织坏死,牙本质桥下方的牙髓组织表面在术后 4 周可见慢性炎症,术后 8 周炎症基本消失.结论 在小型猪乳牙牙髓切断术中,使用iRoot BP Plus盖髓后 12 周可以形成与MTA盖髓相似的、形态较好的牙本质桥,且牙髓状态良好,为MTA临床良好替代的盖髓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回顾性观察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8月行乳磨牙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且随访24~47个月的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102例,根据术前有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将纳入病例分为无症状组(n=53)和有症状组(n=49),观察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结果 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7.9%,影像学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3.9%.结论 在高抗菌等级前提下,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可以尝试用于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冠髓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和牙髓摘除术在乳磨牙深龋露髓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编辑人员丨2023/9/16
目的:比较采用iRoot BP Plus进行牙髓切断术和牙髓摘除术治疗乳磨牙深龋露髓的效果.方法:选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科就诊的 32 名患儿的 43 颗深龋且去龋露髓的乳磨牙,若去除冠髓,牙髓断面出血能在 5 min内止住则行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若无法止血则行牙髓摘除术,随访 6 个月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iRoot BP Plus牙髓切断术和牙髓摘除术治疗深龋露髓乳磨牙,6 个月后有效率分别为95.24%、77.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进行牙髓切断术是治疗乳磨牙深龋露髓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16
-
三氧化物凝聚体与氢氧化钙用于活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的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三氧化物凝聚体(MTA)与氢氧化钙用于活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深龋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活髓切断术的乳牙深龋患儿60例,深龋乳磨牙60颗,随机分为两组,C组患儿行活髓切断术中采用氢氧化钙材料,M组患儿接受MTA材料.对两组患儿进行为期18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儿随访期间的手术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18个月的满意度.结果:手术治疗后6个月,M组的手术有效率显著高于C组(P<0.05);M组牙髓炎、根分叉阴影、根内吸收、继发龋的发生率低于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0.05);M组患儿治疗后18个月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MTA和氢氧化物材料用于乳磨牙深龋患儿活髓切断术的疗效均显著,但是MTA的疗效更为持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更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62例残障儿童及青少年在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在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GA)下牙齿治疗的残障儿童及正常儿童的口腔患病状况、治疗内容及复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08年8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在全身麻醉下接受牙齿治疗的残障儿童和正常儿童的资料,追踪随访1年,记录性别、出生日期、治疗日期、年龄、残障类型、治疗前口腔患病状况、治疗内容及复查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与不同残障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62名残障患者,平均年龄(9.38±5.22)岁,正常对照57名,平均年龄(3.00±1.41)岁.残障患者平均患牙数(11.79±4.98)颗,正常患者平均患牙数(12.40 ±4.11)颗,人均集中在10~ 15颗.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外伤和牙齿发育异常在残障儿童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67.56%、13.54%、15.15%、1.07%和2.68%,DMFT/dmft指数(decay,missing,filled tooth)为11.55 ±5.56,且学龄组患儿(8.35±4.69)低于其他3个年龄组;在正常儿童中分别为65.35%、19.09%、14.14%、0和1.41%,DMFT/dmft指数为12.23±4.42.树脂充填、窝沟封闭、预防性树脂充填(preventive resin restoration,PRR)、牙髓切断术、根管治疗/牙髓摘除术、牙拔除术、预成冠修复术在残障儿童中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2.71%、7.24%、8.56%、0.72%、17.13%、10.01%和3.62%;在正常儿童中分别为56.31%、1.27%、0.13%、2.29% 、19.87%、7.90%和12.23%.残障患者一年内复查率56.45%,正常患儿为75.44%.残障患者与正常患者一年内出现问题牙齿的数目均较半年内增长一倍,充填体脱落/折断好发于乳前牙,继发龋/再发龋及牙髓炎/根尖周炎好发于乳磨牙.结论:残障儿童及青少年的口腔卫生状况差,全身麻醉下牙齿治疗能为其改善口腔状况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定期复查、家庭维护和特殊的预防政策对保持患者的口腔卫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乳磨牙牙髓切断术两年疗效观察及其影响因素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电子病历数据库为依托,观察乳磨牙牙髓切断术后预后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在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中,利用科研疾病数据库,检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间于儿童口腔科进行三氧化物聚合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 MTA)乳磨牙牙髓切断术治疗的8岁及以下患儿,选择无全身系统性疾病且规律随访时间超过1.5年、病历记录完整、在治疗前后均有影像学检查记录(X线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病历信息和X线资料.根据术后临床及X线表现,将所有乳磨牙预后归为N、H、P0、PX、PY 5类,预后 P0、PX、PY定义为失败.以患牙为单位,绘制生存曲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牙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15名患儿,初诊年龄为2.6~8.2岁,平均(4.5 ±1.1)岁,共211颗乳磨牙,平均随访时间为(880 ± 154) d.截止至2017年9月,术后有49颗乳磨牙治疗失败,其中43颗乳磨牙表现有影像学异常,如根尖周和(或)根分歧下病变、根管钙化、牙根内外吸收等,6颗乳磨牙早失,只有14颗患牙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如牙龈红肿、溢脓或者病理性松动.通过Kaplan-Meier法分析发现,牙髓切断术后的0.5年生存率为100%,1年时为98. 5%, 1.5年时为 92.9%,2年时为90.5%,2.5年时为73. 8%.通过Cox回归分析发现,患儿接受治疗时年龄越小患牙治疗后失败风险越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氯酸钠溶液结合生理盐水冲洗和是否预成冠修复均对患牙术后失败风险有影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遵从目前所使用的诊疗常规,以MTA为盖髓剂的乳磨牙牙髓切断术2年生存率为90.5%,术后失败风险与患儿初诊年龄显著相关,初诊时年龄越大,治疗后失败风险越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全身麻醉下乳磨牙深龋MTA冠髓切断术2年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评估在全身麻醉下儿童牙病综合治疗中对深龋去腐净露髓的乳磨牙行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冠髓切断术后2年疗效.方法:收集2013~2015年在全身麻醉下因深龋去腐净后露髓而行MTA冠髓切断术的118颗乳磨牙临床资料,采用Zurn & Seale乳牙牙髓治疗后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评分标准,评估其术后疗效.结果:牙髓切断术后6个月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均为99.1%;12个月时分别为98.1%和97.8%;18个月时分别为96.7%和94.5%00;24个月时分别为94.3%和90.7%.并且,术后24个月时,牙本质桥的形成率为11%,根管闭锁的发生率为12.3%.结论:全身麻醉下对深龋去腐净露髓的乳磨牙行MTA冠髓切断术的远期疗效值得肯定,远期成功率较高,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橡皮障隔离法用于乳磨牙活髓切断治疗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橡皮障隔离法在乳磨牙活髓切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乳磨牙深龋且有可复性牙髓炎患儿65例(80颗牙),采用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3例(40颗),对照组32例(40颗),两组均接受活髓切断术治疗.其中观察组牙髓切断术中采取橡皮障隔离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后统计两组操作时间,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操作时间(18.8±2.7)min,与对照组(23.9±4.1)min比较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成功率分别为100%、97.50%,与对照组87.50%、75.00%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乳磨牙活髓切断治疗中应用橡皮障隔离法能够明显缩短治疗操作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是一种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的治疗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