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炎性活髓保存在年轻恒牙不可逆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评价炎性活髓保存治疗年轻恒牙不可逆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疗效,本研究征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儿童口腔科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并随访1年以上的炎性活髓保存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该技术对改善患牙临床症状及根尖周骨组织愈合的影响,并对患牙根尖孔直径及牙根长度改变数值进行统计,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本研究共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3例(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9.9±1.4)岁,随访时间(26.5±6.8)个月(17~37个月)。在术后12个月随访时,全部病例均实现临床症状改善,9例初诊时根尖阴影的患牙实现根尖阴影消退。术后3、6、12个月根尖孔直径缩小分别为(8.0±5.1)%、(24.1±9.1)%及(70.3±10.7)%,牙根长度增加分别为(11.4±9.8)%、(14.5±9.8)%及(27.4±14.2)%。术前与术后各随访时间点根尖孔直径及牙根长度改变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随着时间的变化,根尖孔直径( F=18.80, P<0.001)及牙根长度( F=4.64, P=0.047)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炎性活髓保存技术可有效实现临床症状改善及促进牙根发育,可作为年轻恒牙不可逆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的治疗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向滤膜减压保髓新技术用于不可复性牙髓炎活髓保存治疗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髓出现炎症时,继发髓腔内高压及血液循环障碍是牙髓炎出现不可逆缺血坏死的核心环节。单向滤膜减压保髓新技术的基本原理为:通过对髓腔开窗,采用具有阻止口腔微生物入侵牙髓组织的单向滤膜,持续对髓腔进行减压,改善牙髓血液微循环,待炎症的牙髓组织恢复正常后,再行永久性盖髓治疗。本研究应用此项技术,对1例不可复性牙髓炎进行活髓保存治疗,随访4年,效果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活髓保存治疗:生物学基础与临床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保存牙髓活力、维持根尖周组织的健康、进行最小程度的有创性治疗是当代牙髓病学发展的前沿进展.不可复性牙髓炎是牙髓病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活髓保存治疗在不可复性牙髓炎领域中的应用与探索,有望推动牙髓炎诊疗的精准化、微创化进程.本文对活髓保存治疗在不可复性牙髓炎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系统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血清miR-34a、IL-1β及TNF-α联合检测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分析研究血清微小RNA-34a(miR-34a)、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6月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为病例组(n=88),另选同期于本院体检的60名健康人群为对照组(n=60).比较两组血清miR-34a、IL-1β与TNF-α水平;病例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结束3个月后根据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67)与预后不良组(n=2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4a、IL-1β、TNF-α水平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病例组的血清miR-34a、IL-1β与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15、18.881、21.31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做冠修复、腐质质地软、腐质颜色为浅黄/黄色、血清miR-34a高表达、IL-1β水平升高及TNF-α水平升高均是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常规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34a、IL-1β、TNF-α水平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3、0.805、0.780、0.947,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血清miR-34a、IL-1β及TNF-α联合检测对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可能成为其治疗预后不良的辅助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回顾性观察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3年8月行乳磨牙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治疗且随访24~47个月的部分不可复性牙髓炎病例102例,根据术前有无不可复性牙髓炎症状将纳入病例分为无症状组(n=53)和有症状组(n=49),观察两组的临床和影像学成功率.结果 无症状组和有症状组的临床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7.9%,影像学成功率分别为96.2%和93.9%.结论 在高抗菌等级前提下,iRoot BP Plus冠髓切断术可以尝试用于治疗乳磨牙部分不可复性冠髓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年轻恒牙牙髓疾病的临床治疗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年轻恒牙因萌出不久,形态结构未发育完全,表现为髓腔大、髓角高尖,根尖孔开放.龋病、牙发育异常或创伤可能导致牙髓受到损伤或感染,甚至进一步发生牙髓坏死,从而直接影响到牙根的正常发育.因此,年轻恒牙牙髓疾病的治疗在临床上是一大挑战.临床治疗的目标是尽量保存活髓,并促进患牙牙根继续发育,使根管壁增厚,根尖孔闭合.该文系统综述因牙髓暴露引起的可复性和不可复性牙髓炎患牙的治疗方案,旨在为年轻恒牙牙髓病变的治疗提供依据,重点为保留健康牙髓、促进牙髓的修复与再生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中的抗炎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研究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活髓保存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 对8~10周龄雄性大鼠上颌第一磨牙采用髓腔开放法建立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髓腔开放24、36、48 h后进行牙髓切断术,用TIMP-1覆盖牙髓断面(TIMP-1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S组),玻璃离子填充窝洞.给药后24、48 h分别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 HE染色切片的组织病理学定量分析结果显示,TIMP-1组的根髓炎性细胞反应、根髓组织形态改变、根髓坏死范围的炎症评分高于NS组(P<0.001或P<0.01).免疫荧光染色(CD68标记)切片显示,TIMP-1组CD68免疫荧光强度高于NS组(P<0.001).结论 TIMP-1在大鼠不可复性牙髓炎模型中无抗炎作用,且加重了根髓的炎症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血清可溶性B7-H3、CX3趋化因子受体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 检测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可溶性B7-H3(sB7-H3)、CX3C趋化因子受体1(CX3CR1)水平变化,探讨二者在预后中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104例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为病例组,其中急性牙髓炎52例、慢性牙髓炎52例,根据治疗结果分为预后好组83例和预后差组21例;选同期体检健康者101例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B7-H3、CX3CR1水平.结果 病例组血清sB7-H3、CX3CR1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急性牙髓炎患者血清sB7-H3、CX3CR1水平高于慢性牙髓炎患者(P<0.05).预后差组治疗前后血清sB7-H3、CX3CR1水平高于预后好组(P<0.05);血清sB7-H3、CX3CR1水平不同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差组病情为急性的患者比例高于预后好组(P<0.05).sB7-H3、CX3CR1是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预后差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血清sB7-H3、CX3CR1水平升高,二者可能成为评估不可复性牙髓炎病情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不同局部麻醉方法在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开髓治疗中的麻醉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牙周韧带浸润麻醉与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用于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开髓治疗的麻醉效果.方法 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A、B组分别采用甲哌卡因、阿替卡因行牙周韧带浸润麻醉;C组采用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比较三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A、B、C组患者麻醉均满意,VAS疼痛评分3分以下者分别为38例(95.0%)、39例(97.5%)、38例(9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下颌磨牙不可复性牙髓炎开髓治疗中,甲哌卡因或阿替卡因行牙周韧带浸润麻醉均可取得与利多卡因行下牙槽神经阻滞一样的良好麻醉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临床对比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一次法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不可复性急性牙髓炎患者80例(80颗牙).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40颗牙)和对照组(40例40颗牙).研究组患者给予一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多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完成治疗7d、1年后疼痛程度,以及完成治疗6、12个月后治疗效果.结果 完成治疗7d后,研究组患者轻度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5.0% vs 7.5%,P<0.05).完成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完成治疗6、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治疗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90.0% vs 82.5%、92.0% vs 83.3%,均P<0.05).结论 与多次法根管充填术相比,一次法根管充填术治疗不可复性牙髓炎治疗周期短,成功率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