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腺癌扩增基因1与雄激素受体表达与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扩增基因1(AIB1)和雄激素受体(AR)表达在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他莫昔芬(TAM)疗效中的意义。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2008年6月至2013年7月188例病理诊断ER阳性乳腺癌组织,均为女性,年龄25~87岁,采用免疫组化方法(IHC)检测AIB1及AR在188例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TAM疗效及耐药的关系,并通过基因表达研究交互式分析(GEPIA)数据库验证本研究的结果。结果:TAM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3%。TAM治疗有效率在AR阳性组、阴性组中分别为79.6%(109/137)、82.4%(42/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69)。TAM治疗有效率在AIB1高表达组为68.4%(67/98),AIB1低表达组为93.3%(8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显示AIB1高表达患者容易对TAM产生耐药。TAM在AR阴性AIB1低表达、AR阴性AIB1高表达,AR阳性AIB1低表达以及AR阳性AIB1高表达四组中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9.7%(26/29)、71.4%(15/21)、96.7%(59/61)、66.2%(51/77),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AIB1表达与乳腺癌TAM疗效具有相关性,其高表达易产生TAM耐药,而AR阳性且AIB1高表达更易引起TAM耐药,并且AIB1可作为乳腺癌TAM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早发性乳腺癌的遗传易感基因及临床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中国早发性(发病年龄≤35岁)乳腺癌遗传易感基因的胚系突变率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50例发病年龄≤35岁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信息和外周血标本,提取DNA检测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BRCA2、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突变(ATM)、BRCA2定位协作基因(PALB2)、肿瘤蛋白53(TP53)和细胞周期检查点激酶2(CHEK2)基因的胚系突变。根据遗传变异的分类标准与指南对突变进行解读,分为致病、可能致病、意义未明、可能良性和良性。根据有无携带致病或可能致病胚系突变,将患者分为突变组( n=18)和非突变组( n=132),采用 χ2检验分析组间遗传易感基因胚系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结果:150例早发性乳腺癌中检测到18例致病或可能致病胚系突变,总突变率为12.0%。其中,8例(5.3%)BRCA2突变,7例(4.7%)BRCA1突变,1例(0.7%)PALB2突变,2例(1.3%)TP53突变,ATM和CHEK2基因未检测到致病或可能致病突变。突变类型以移码突变(9/18,50.0%)为主,其次是无义突变(7/18,38.9%),错义突变(1/18,5.6%)和剪接受体突变(1/18,5.6%)。18例突变携带者分子分型中,9例Luminal B,6例三阴性乳腺癌(TNBC),2例Luminal A,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扩增仅1例。其中,8例BRCA2突变携带者均为Luminal分型,7例BRCA1突变携带者中6例是TNBC分型。突变组和非突变组乳腺癌患者家族史( P=0.343)、雌激素受体(ER)状态( χ2=0.16, P=0.688)、HER-2状态( χ2=2.89, P=0.089)、分子分型( χ2=1.99, P=0.575)、初诊TNM分期( χ2=2.49, P=0.1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发性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胚系突变率,建议早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遗传咨询和多基因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伊尼妥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以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扩增或过表达为特征的HER2阳性乳腺癌占所有类型乳腺癌的15%~20%,其侵袭性强且易复发转移,抗HER2靶向药物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现报道1例采用伊尼妥单抗联合长春瑞滨治疗HER2阳性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该患者达11年无疾病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运用《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不确定表达状态的再评估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对HER2基因扩增状态的检测结果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2014版《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判读标准选取浙江省台州恩泽医疗中心病理学部2013—2019年所有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HER2不确定(2+)并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的浸润性乳腺癌548例,运用2019版指南对IHC结果和HER2/CEPl7双探针FISH检测结果进行重新评判并分组。结果:548例IHC HER2 2+的浸润性乳腺癌中,按照2014版检测指南,FISH检测结果为HER2阳性96例(17.52%)、不确定81例(14.78%)、阴性371例(67.70%);而根据新的2019版检测指南评判,IHC检测有10例(1.82%)被判读为1+,FISH检测结果第2组2例直接判为阴性,第4组原本不确定的病例也均判为阴性,最终548例FISH检测结果为HER2阳性94例(17.15%)、阴性454例(82.85%)。结论:应用2019版指南后,IHC HER2 2+数量略有下降,FISH检测结果因为第2组和第4组的病例解释发生变化,导致HER2阳性率略有下降,从而对2014版本判定的不确定病例进行了重新分类。总体来说, 新版指南更加合理、可操作性更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短发卡RNA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解聚素-金属蛋白酶17(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teinase 17,ADAM17)-短发卡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设计4个针对ADAM17以重组慢病毒为载体的shRNA序列(ADAM17-hsa-297,ADAM17-hsa-1508,ADAM17-hsa-1658,ADAM17-hsa-1864)及1个阴性对照(LV10-NC),应用qPCR的方法筛选抑制率最佳的ADAM17-shRNA,实验分为3个组,即转染组、无意义序列组和对照组,按常规步骤提取RNA,进行逆转录以及扩增。用qPCR方法检测混合培养后ADAM17mRNA基因的表达,用MMT法测定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和转染组24 h的吸光度值分别是0.270±0.040、0.250±0.035和0.185±0.0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854, P=0.045),对照组与无意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与转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无意义序列组与转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和转染组48 h的吸光度值分别是0.500±0.057、0.494±0.086和0.311±0.00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9.42, P<0.001),转染组与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对照组与无意义序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无意义序列组和转染组72 h的吸光度值分别是0.720±0.150、0.713±0.174和0.558±0.07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2.61, P=0.106)。 结论:ADAM17-shRNA转染的BMSC可以抑制24 h和48 h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同时72 h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增殖能力有下降趋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癌HER2荧光原位杂交基因扩增与HER2免疫组织化学膜完整性表达模式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HER2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扩增的病例与免疫组织化学(IHC)HER2完整膜表达模式的相关性,以提高HER2 IHC判读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方法:收集湖南省岳阳市中心医院2019年12月至2022年7月140例按照《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4版)》IHC判读为HER2 2+的浸润性乳腺癌病例,对其按照《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IHC判读标准(是否存在膜完整表达模式)进行重新分组,分析FISH检测结果与IHC中HER2膜表达完整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40例病例中HER2 IHC具有连续膜完整性且FISH检测阳性41例;具有连续膜完整性但FISH检测阴性20例;不具有连续膜完整性而FISH检测阳性2例;不具有连续膜完整性且FISH检测阴性77例。HER2 FISH阳性病例与HER2 IHC连续膜完整表达模式具有相关性(κ=0.669, P<0.001)。HER2 IHC具有异质性且FISH阳性病例10例,此10例中IHC肿瘤细胞膜完整表达区HER2均扩增,而肿瘤细胞膜无完整表达区仅有1例HER2扩增。细胞膜完整表达区HER2平均拷贝数(8.1±1.9)高于细胞膜无完整表达区HER2平均拷贝数(4.0±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HER2 FISH阳性病例与HER2 IHC肿瘤细胞膜完整表达模式具有相关性。《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2019版)》操作性更强,但指南中HER2 2+判读仍有进一步探讨空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乳腺病理组织学的HER2智能预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通过深度学习方法,探讨病理形态学与乳腺癌HER2过表达/扩增的关系。方法:采集2012—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345张乳腺癌HE染色切片,所有样本均拥有HER2的准确诊断结果,并包含0、1+、2+、3+多种HER2类型。数字化扫描后,204张用于弱监督模型训练,141张用于模型测试。在训练过程中,首先通过癌区识别模型,提取热点区域,随后将热点区域输入弱监督分类模型进行深度学习模型的建立。在测试过程中,对比使用单阈值与双阈值策略的效果,验证双阈值策略在临床可用性方面的作用。结果:在单阈值策略下,深度学习模型可达到81.6%的灵敏度及42.1%的特异度,AUC=0.67[95% CI(0.560,0.778)]。采用双阈值策略,模型的灵敏度为96.3%,特异度达到89.5%。 结论:仅使用HE组织学切片,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能够以一定的准确率实现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的预测。基于双阈值策略,能够以高灵敏度和特异度筛出大量样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回顾性分析真实世界中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3 422例存档的浸润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包括具有完整新辅助化疗信息的患者136例。所分析的指标包括年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状态、HER2状态、Ki-67阳性指数、组织学分型、肿瘤分化、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以及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mplete response,pCR)率。结果:在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3 286例乳腺癌中,检出免疫组织化学(IHC)0者616例(616/3 286,18.7%)、IHC 1+者1 047例(1 047/3 286,31.9%)、IHC 2+者1 099例(1 099/3 286,33.4%)及IHC 3+者524例(524/3 286,15.9%)。在IHC 2+组中1 070例乳腺癌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其中HER2扩增者161例。在本队列中,HER2低表达(IHC 1+和IHC 2+/FISH-)乳腺癌共计1 956例。与HER2 IHC 0组相比,HER2低表达好发于50岁以上( P=0.008)、激素受体阳性( P<0.001)、Ki-67阳性指数<35%( P<0.001)及非低分化( P<0.001)的乳腺癌中。而组织学分型、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在HER2低表达和HER2 IHC 0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新辅助化疗后,HER2低表达组的pCR率低于HER2 IHC 0组(分别为13.3%和2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尽管按激素受体状态分类,也都观察到HER2低表达组的pCR率略低于HER2 IHC 0组,但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HER2低表达组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不同于HER2 IHC 0组。准确区分HER2低表达和HER2 IHC 0并探索其是否为一个独立的生物学实体是有必要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基因的扩增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并分析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病理科做常规病理检查且HER2免疫组织化学(IHC)结果为++的262例乳腺癌患者病理资料,包括年龄、肿瘤长径、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数量、肿瘤部位;用IHC法检测石蜡标本p53、Ki-67、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结果;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HER2基因的扩增状态;分析HER2基因扩增是否与上述临床病理特征相关,以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是否与上述特征相关。结果:262例乳腺癌患者有69例HER2扩增阳性,阳性扩增率为26.3%;HER2基因扩增与Ki-67增殖指数和ER、PR的表达状态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3.27, P<0.01; χ2=34.97, P<0.01; χ2=38.31, P<0.01);与年龄、肿瘤长径等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均 P>0.05)。262例乳腺癌患者中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106例(40.5%);淋巴结转移与肿瘤长径显著相关( χ2=29.10, P<0.01),与其余临床病理特征均无相关(均 P>0.05)。 结论:乳腺癌HER2基因扩增状态与Ki-67增殖指数和ER、PR的表达相关,肿瘤大小为影响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因素,准确判断上述指标能更好地指导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和评估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曲妥珠单抗原发耐药晚期乳腺癌长期缓解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女,42岁,2018年2月因发现右乳肿物4个月余就诊当地医院,查体示右乳内下、乳头下方肿物4.0 cm×4.0 cm,质硬,固定,右腋窝淋巴结肿大2.0 cm×2.0 cm。2018年3月4日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示右乳浸润性乳腺癌,组织学分级Ⅱ级,伴导管原位癌(约占5%);乳头、乳腺表面皮肤未见癌累及;腋窝淋巴结(13/28)见癌转移。免疫组化结果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15%+,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5%+,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3+,Ki-67 30%~40%阳性。荧光原位杂交示HER-2基因扩增。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行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曲妥珠单抗8个周期辅助化疗及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满1年,治疗期间出现2度白细胞下降,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G-CSF)升白治疗后恢复正常。患者因个人原因未行辅助放疗及辅助内分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