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乙酰基-11-酮基-β-乳香酸通过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氧合酶1通路改善对大鼠放射性脊髓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究3-乙酰基-11-酮基-β-乳香酸(AKBA)对放射性脊髓损伤(RI-SCI)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HT22细胞购自上海富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处理细胞为NC组,照射后为RT组,照射后加AKBA处理为RA组,将转染的阴性对照、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小干扰RNA分别转染至细胞中,照射后加入AKBA,分为RA+si-NC组和RA+si-NRF2组,3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未处理为Control组(10例)、照射后为IR组(10例),照射后AKBA处理为Treat组(10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性;记录大鼠照射后瘫痪潜伏期,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病理变化,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白细胞介素(IL)-1β、IL-6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脊髓组织中NRF2、HO-1的mRNA水平,计算分子对接的结合能评估AKBA和NRF2的结合状态。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RA组细胞活性高于RT组(0.74±0.03比0.49±0.08, t=4.990、5.789, P<0.05),RA+si-NRF2组与RT+si-NRF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39±0.10比0.31±0.03, t=1.368, P>0.05),RT组IL-1β、IL-6蛋白高于RA组(1.16±0.11比0.49±0.03、1.35±0.18比0.92±0.04, t=10.565、4.061, P<0.05),RA组NRF2、HO-1蛋白高于RT组(1.10±0.05比0.84±0.09、0.93±0.03比0.82±0.03, t=4.498、4.450, P<0.05);RA+si-NRF2组IL-1β蛋白显著高于RA+si-NC组(0.86±0.03比0.51±0.11, t=5.345, P<0.05)。Treat组瘫痪潜伏期长于IR组[(133.20±3.90) d比(121.60±3.58) d, χ2=21.54, P<0.05],IR组IL-1β、IL-6高于Treat组(1.15±0.17比0.57±0.10、1.31±0.16比0.47±0.12, t=4.983、7.173, P<0.05),Treat组NRF2、HO-1蛋白、mRNA高于IR组(1.11±0.14比0.60±0.17、1.09±0.12比0.43±0.10、10.41±0.65比6.78±0.34、50.61±5.45比12.84±2.22, t=4.060、7.311、11.067、14.361, P<0.05)。分子对接结合能为-11.36 kcal/mol。 结论:AKBA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抑制脊髓炎性反应,从而保护脊髓神经元,改善RI-SCI。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骨伤用药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研究藏族医药骨伤科用药规律,为完善少数民族医药骨伤用药特色及理论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本草?藏药卷》《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中治疗骨伤科疾病的藏医验方,采用Office Excel 2019、IBM SPSS Statistics 26.0、IBM SPSS Modeler 14.1分别对药物进行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获得藏医骨伤科验方202条,涉及338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3位的中药为诃子、藏木香、红花;药物药性以寒、温、凉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居多,归经主要归肝、肺、胃、脾经;涉及病种有创伤、关节类痹证、腰骶部筋伤、胸背部筋伤4种。获得4类用药聚类组合,核心药物有诃子、毛诃子、余甘子、决明子、乳香、黄葵,常见药对组合有诃子-毛诃子、黄葵-决明子、乳香-黄葵等。结论:藏医治疗骨伤疾病以清热药为主干黄水,其次为活血药、理气药、祛风湿药,以藏医经方三果汤、三黄水药为药物核心,常配伍其他清热凉血、续筋接骨药,注重干黄水理论运用,体现了藏医的清泻法、黄水学说核心理论在骨伤疾病诊疗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穴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取穴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合理取穴及用药。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建库至2020年1月31日的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选用Microsoft 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 21.0、SPSS Modeler 14.2统计软件为工具,对纳入的穴位和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穴位处方102首,涉及腧穴38个,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膻中、内关、心俞、足三里、至阳;穴对排名前5位依次是内关-三阴交、心俞-膈俞、膻中-膈俞、膻中-厥阴俞、膻中-膈俞和心俞。纳入中药处方102首,涉及中药88味,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依次为川芎、冰片、丹参、乳香、檀香,药对排名前3位依次为川芎-肉桂、薤白-瓜蒌、乳香-没药。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常用单穴为膻中,常用配穴为内关、心俞,重视足太阳膀胱经穴的应用;用药以活血止痛药为主,体现了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张锡纯论治肺痈经验探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张锡纯著作分析其论治肺痈的经验。张锡纯认为,肺痈病因不论外感内伤所致,均不离火邪,并将外感肺痈分为三期、内伤肺痈分脾肾两脏论治;治法上,外感肺痈注重清热解毒并兼以化痰,内伤肺痈消痈止血不忘散瘀,祛邪之余兼顾表里,扶正培本而不伤正。用药之法遵经典亦灵活变通,常用生石膏配阿司匹林退热,并认为硼砂、三七、乳香、没药较经典用药更具化腐生新之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中药熏洗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药熏洗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PubMed建库至2022年3月10日收录的中药熏洗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的文献。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中药频次、属性、功效、核心药对、核心处方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299首,涉及中药200味,使用频次≥40次的高频用药有苦参、黄柏、芒硝、五倍子、大黄等,功效以清热燥湿为主,药性以寒、温、微寒居多,药味以苦、辛、甘、酸居多,以归肝、胃、心、大肠、脾、肺经为主;关联分析得到22条规则,聚类分析得到5组药物,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处方组成为苦参、黄柏、芒硝、五倍子、大黄、蒲公英、冰片、地榆、苍术、红花、黄芩、乳香、没药、金银花。结论:中药熏洗促进痔疮术后创面愈合以清热燥湿解毒为主,兼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敛疮生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乳香、没药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与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乳香、没药的差异性。方法:收集不同产地、炮制法的乳香、没药,考察升温范围、升温速率、粒度大小3个因素对DSC试验条件的影响,并在该条件下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乳香、没药进行差热图谱扫描、分析;应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20批乳香、没药进行扫描与对比分析。结果:得到DSC试验的最佳条件:升温范围30~600 ℃,升温速率30 ℃/min,粒度100目。乳香、没药的DSC图谱存在明显差异,在297 ℃附近只有乳香各炮制品出现吸热峰,没药各炮制品此温度区间无特征峰;二者在326 ℃放热峰位置接近,但焓值差异较大;100 ℃附近的吸热峰位置和峰形大小接近。FT-IR图谱显示,波数2 925、1 710、1 454、1 371、1 242、1 029 cm -1乳香、没药均出现吸收峰,强峰位置相近。没药波数1 029 cm -1的特征峰强度较乳香特征峰大。 结论:乳香、没药的DSC谱图存在明显差异,特征峰数量不同,焓值不同;乳香、没药FT-IR谱图二者差异较小,采用DSC鉴别树脂类中药材优于FT-IR,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的《普济方》乳痈治疗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普济方》中治疗乳痈方剂的用药特点、组方规律,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乳痈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普济方?妇人诸疾门》“乳痈”“妒乳”两部分中治疗乳痈的处方,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对处方数据进行用药频次、药性、药味、归经、功效分析,对高频用药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41首,涉及中药201种,使用频次排名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芍药、大黄、当归、黄芪、乳香、瓜蒌、人参、黄芩、皂角刺。用药药性以寒性为主,药味以甘味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功效以清热解毒为主。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得3类,分别为人参-黄芪-当归-大黄、黄芩-芍药-甘草、瓜蒌-乳香-皂角刺。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发现黄芪与芍药、当归、甘草、人参之间的关联性较大。结论:《普济方》中乳痈的病机以湿热毒瘀、气血亏虚为主,治疗扶正重在补益肝脾气血,祛邪重在除湿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消瘀,另据病情,随症加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和合丸致重度肝损伤
编辑人员丨6天前
1例64岁女性患者因双侧膝关节疼痛自行口服和合丸(10 g、2次/d),2个月后停药。停药后第10天出现全身皮肤、黏膜、巩膜黄染。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274 U/L,天冬氨酸转氨酶274 U/L,碱性磷酸酶713 U/L,总胆红素412.7 mmol/L,直接胆红素216.2 mmol/L。考虑为和合丸所致的重度肝损伤,给予保肝退黄、胆红素吸附等对症支持治疗。1个月后皮肤、黏膜、巩膜黄染显著改善,2个月后肝功能恢复正常。患者的肝损伤可能与合和丸中所含有的生川乌、生草乌、乳香和没药成分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中专利数据库筛选有关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国家专利中药复方,利用Excel、R4.3.1、Cytoscape3.9.1等软件,采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共纳入275首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涉及中药411种,药物总频次4 115次.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高频中药有牛膝、当归、甘草等,药物以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药多见.药性以温性多见,药味以苦、辛、甘居多,多归于肝经.关联规则得到乳香-没药、黄芪-当归、杜仲-牛膝等34对药物组合.聚类分析得到狗脊-杜仲-甘草、川芎-白芍-熟地黄等6首新处方.因子分析得到川芎-乳香-没药-红花、桂枝-防风-细辛等7个因子组合.复杂网络发现核心药物组合涵盖补肾强督治偻汤、独活寄生汤等方剂.结论: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常用牛膝、当归、甘草等药物,以补虚、祛风湿、活血化瘀为常用治法,临床多用补肾强督治偻汤、独活寄生汤、当归补血汤加减方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十味乳香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 探讨藏药十味乳香胶囊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建立胶原诱导的RA大鼠病证结合模型并给予相应药物,观察大鼠的一般状态,测量体重、足跖厚度和踝关节肿胀度.给药28 d后,处死大鼠并收集血液、关节、胸腺和脾组织,用于生化和病理检测.结果 十味乳香胶囊可抑制血清和滑膜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含量,降低CD4+/CD8+T细胞的比例,改善RA大鼠的关节炎症状.结论 十味乳香胶囊对RA大鼠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