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相关因素与子宫内膜癌风险关系探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妊娠相关因素与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关系,并从该角度筛查高危人群.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诊断确诊并住院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91例作为病例组,另以同期因其他良性妇科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194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年龄、体质量指数、高血压、糖尿病、不孕、妊娠并发症史、妊娠次数、流产次数、末次妊娠年龄以及妊娠时长(以月计)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特定妊娠并发症(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早产)和末次妊娠年龄等因素作为最终回归方程变量,调整后的相对危险比分别为1.052、1.127、5.971和0.803(P<0.05).结论 有特定妊娠并发症史是患子宫内膜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末次妊娠年龄越大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越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妊娠早中期维生素D水平动态变化与妊娠糖尿病的关联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探讨妊娠早中期维生素D水平动态变化与妊娠糖尿病(GDM)的关联.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65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孕妇妊娠早中期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根据是否合并GDM,将孕妇分为GDM组(67例)和非GDM组(583例).分析25-羟维生素D水平与GDM的潜在关联.结果 2组年龄、妊娠前体重指数、妊娠早期25-羟维生素D水平、妊娠早中期25-羟维生素D平均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5-羟维生素D水平最高组(Q4组)的孕妇患GDM的风险为25-羟维生素D水平最低组(Q1组)的0.33倍(比值比:0.33,95%置信区间:0.14~0.74,P<0.05).调整年龄、妊娠前体重指数、妊娠次数、产次等混杂因素后,这种关联仍然显著(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图结果显示,妊娠早期25-羟维生素D水平与GDM风险呈负相关(P=0.035).结论 妊娠早中期维生素D水平随孕周的增加有升高趋势,妊娠早期充足的维生素D水平与GDM患病风险降低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炎症反应与COPD伴呼吸衰竭住院患者短期再入院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炎症反应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住院患者短期再入院的关系.方法 纳入 91 例COPD伴呼吸衰竭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n=17)与未发生组(n=74),根据患者出院后 30 d内再入院情况分为再入院组(n=18)与非再入院组(n=73).另纳入 91 例单纯COPD患者为对照,比较单纯COPD组与COPD伴呼吸衰竭组、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患者治疗前炎症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使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 30 d再入院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因素预测COPD或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短期再入院的价值.结果 治疗后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及单纯COPD患者的WBC、CRP、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5).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WBC、CRP、TNF-α水平高于单纯COPD患者(P均<0.05).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治疗前WBC、CRP、TNF-α水平高于伴Ⅰ型呼吸衰竭患者(P均<0.05).发生组患者治疗前CRP、TNF-α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均<0.05).再入院组患者治疗前CRP、TNF-α水平高于非再入院组(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结果显示,CRP、TNF-α与COPD患者30 d再入院无关(P>0.05),但无论是否调整混杂因素,CRP、TNF-α均为影响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 30 d再入院的因素(P均<0.05).治疗前CRP、TNF-α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30 d再入院的曲线下面积均超过0.70,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 CRP、TNF-α在临床预测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短期再入院的效能较高,可根据二者水平制定治疗方案以降低患者再入院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脂质代谢和系统炎症水平与肾细胞癌骨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异常的脂质代谢、系统炎症指标对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23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68例出现骨转移(骨转移组,56例为同时性转移,12例为异时性转移),171例未发生骨转移(对照组)。骨转移组男53例,女15例;年龄(59.47±11.41)岁;49例(72.1%)有吸烟史,41例(60.3%)既往合并高血压病,56例(82.4%)既往合并糖尿病。对照组男116例,女55例;年龄(58.61±11.10)岁;119例(69.6%)有吸烟史,92例(53.8%)既往合并高血压病,138例(80.7%)既往合并糖尿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骨转移组平均体质指数[(24.25±4.00)kg/m 2]低于对照组[(25.41±3.67)kg/m 2]( P<0.05)。骨转移组原发肾肿瘤分期T 1期29例、T 2期7例、T 3期18例、T 4期13例,对照组肾肿瘤分期T 1期128例、T 2期8例、T 3期29例、T 4期6例。统计患者肾肿瘤切除手术术前血脂指标: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系统炎症指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使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转移组和对照组间血脂指标、系统炎症指标的差异。 结果:骨转移组LDL-C[(2.89±0.76)mmol/L)]高于对照组[(2.61±0.81)mmol/L, P<0.05];而TC、TG、HDL-C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骨转移组NLR(3.74±2.23)显著高于对照组(2.23±1.68, P<0.001);骨转移组PLR(193.88±139.43)显著高于对照组(122.67±54.66, 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一般资料、肿瘤分期、病理亚型后,血清LDL-C水平升高与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发生相关( HR=1.766,95% CI 1.025~3.043, P<0.05);在初次诊断肾细胞癌时,NLR比值>3的患者,合并出现或后期发生骨转移的概率是比值≤3者的5.052倍(95% CI 1.987~12.845, P<0.05);PLR升高与肾细胞癌发生骨转移无相关性( P>0.05)。骨转移组中LDL-C升高(≥2.58 mmol/L)的患者比例(69.2%,45例)显著多于对照组(47.4%,81例, P<0.01)。 结论:血脂指标中LDL-C水平升高是肾细胞癌骨转移的危险因素;系统炎症指标中NLR升高与肾细胞癌发生骨转移呈正相关。上述脂质代谢和系统炎症指标异常可早期识别肾细胞癌骨转移高危风险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职业辐射接触与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职业辐射接触与慢性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方法:于2020年3月,以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杭州市5所医院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共572人。按是否接触电离辐射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同院体检的普通体检人员99人作为对照组;其中暴露组按辐射接触工龄分为<5年、5~10年、≥10年组。比较各组慢性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情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慢性代谢性疾病与辐射接触时间的相关性。结果:随着辐射接触工龄延长,男性晶状体浑浊、胆囊结石、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升高( P<0.05);女性胆囊息肉的患病率升高( 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体重指数、年龄因素后,辐射接触工龄≥10年是FBG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OR=3.052, P<0.05)。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辐射接触工龄是MS的独立危险因素( OR=4.132, P<0.05)。 结论:长期电离辐射接触会增加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孕中期代谢相关因素的巨大儿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在不同孕前体重指数(BMI)分层的妊娠妇女中,通过孕中期的糖脂代谢指标建立巨大儿的风险评估模型,并探讨该模型的价值。方法:为单中心、大样本的回顾性研究。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产科门诊孕24~28周进行常规口服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的孕妇共1 781例,排除孕前糖尿病合并妊娠、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疾病及多胎妊娠后,最终入组1 114例,按照孕前BMI分为体重正常组(940例,BMI<24.0 kg/m 2)和肥胖或超重组(174例,BMI≥24.0 kg/m 2)。记录不同体重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孕期糖代谢状态资料,记录妊娠结局。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巨大儿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价值并寻找相应预测切点。用PROCESS 3.4进行中介分析。 结果:与孕前体重正常组相比,孕前超重或肥胖组发生巨大儿风险更高(OR值为2.72,95%CI 1.75~4.23)。调整混杂因素(包括妊娠年龄、糖尿病家族史、不良孕产史)后,孕中期的空腹血糖(FPG)、餐后1 h血糖(1hPBG)、妊娠期糖尿病(GDM)、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孕重增加(GWG)均是巨大儿发生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保护因素(均 P<0.05)。二元logistic逐步回归法建立巨大儿预测模型,孕前体重正常组共940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孕中期的GWG、ApoB及TG/HDL-C;孕前超重和肥胖组174例,最终纳入预测指标为ApoB和TG/HDL-C。孕前体重正常组预测巨大儿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5.2%;超重或肥胖组ROC曲线下面积0.727,灵敏度仅为50.0%,特异度为97.3%。在2组中,TG/HDL-C作为中介变量,在血糖和巨大儿的关系里中介效应显著。 结论:孕中期ApoB、TG/HDL-C联合GWG建立的巨大儿预测模型有较好的区分度和准确性,尤其在孕前体重正常的妊娠妇女中,提示血脂代谢紊乱对巨大儿的发生可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精神障碍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精神障碍症患者口服氯氮平后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10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药剂科治疗药物监测实验室(TDM)进行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的221例住院患者报告,收集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氯氮平剂量、联合用药情况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等信息,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障碍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21例监测报告中,氯氮平血药浓度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50~600 ng/ml)内74例(正常浓度组),低于有效血药浓度范围(<350 ng/ml)103例(低浓度组),超过有效血药浓度范围(>600 ng/ml)44例(高浓度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氯氮平血药浓度组患者的氯氮平日服药剂量、标准剂量、吸烟史、病程、肝功能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均 P<0.05)。221例患者与氯氮平联合使用最多的抗精神病药物依次为丙戊酸钠、氨磺必利、阿立哌唑和碳酸锂。正常浓度组使用氯氮平联合≥2种抗精神类药物比例高于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联合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物和≥2种抗精神病药物可能有助于精神障碍症患者氯氮平血药浓度达到目标浓度(350~600 ng/ml),其中联合两种药物更有益[ OR(95% CI):1.795(0.753~4.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氯氮平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治疗窗窄,需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信息等因素调整给药剂量,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从而达到个体化用药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重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性胰腺炎(HTGP)的相关性,为HTGP早期病情评估及临床决策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确诊为HTGP的7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胰腺炎严重程度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MAP)组、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组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组,比较3组间TyG指数的差异。计算所有HTGP患者TyG指数的四分位数,根据患者TyG指数分为第1四分位数( Q1)组、第2四分位数( Q2)组、第3四分位数( Q3)组、第4四分位数( Q4)组。统计各TyG指数四分位数组患者的胰腺炎严重程度分布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TyG指数四分位数组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线性趋势卡方检验分析组间SAP发生率趋势,采用二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各TyG四分位数组与SAP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并进行趋势性检验。 结果:770例HTGP患者中,MAP、MSAP和SAP组分别有330例(42.9%)、268例(34.8%)和172例(22.3%)。MAP、MSAP和SAP组TyG指数分别为11.8(11.3,12.4)、12.5(11.9,13.2)和12.7(12.1,13.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121.77, P<0.001)。770例患者的TyG指数为12.21(11.57,12.94),TyG指数 Q1组(TyG指数<11.57)、 Q2组(TyG指数为11.57~<12.21)、 Q3组(TyG指数为12.21~<12.94)和 Q4组(TyG指数≥12.94)分别纳入192、193、193、192例患者。TyG指数四分位数组与胰腺炎严重程度之间相关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ρ=0.372, P<0.001)。TyG指数 Q1、 Q2、 Q3、 Q4组SAP发生率分别为10.9%(21/192)、14.5%(28/193)、27.5%(53/193)、36.5%(70/192),经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4.33, P<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以TyG指数 Q1组为参照, Q2、 Q3、 Q4组的SAP发生风险[ OR(95%置信区间)]分别为1.250 (0.619~2.524)、2.882 (1.506~5.514)和6.660 (3.456~12.836),SAP发生风险经回归趋势性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95%置信区间)为2.508(1.883~3.341), P<0.001]。 结论:HTGP患者TyG指数与胰腺炎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随着TyG指数升高,HTGP患者的SAP发生风险增高。TyG指数或可成为重症HTGP的早期预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产褥期女性配偶真实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提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能力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提供依据。方法:以二元应对理论为指导,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2022年7—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产科分娩的18名产妇配偶的相关资料,并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录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积极体验:正性心理情绪、调整观念与行为、领悟社会支持感;产褥期女性配偶母婴照护的消极体验:负性心理情绪、照护胜任力低下、生活工作节奏失衡;产褥期女性配偶对母婴照护的多元化需求:获取多维度知识与技能的需求、构建延续性健康教育平台的建议、获得家庭整体支持的期盼。结论:医护人员应立足产褥期女性配偶的母婴照护体验与需求,为其提供多元化的母婴照护指导以及专业的延续性护理服务,同时完善产褥期女性配偶的家庭支持系统,以提升其母婴照护的胜任感及参与度,促进母婴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尘肺病并发肺结核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为制定尘肺结核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对1958至2018年广州市报告的全部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共1 155例。患者性别、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尘肺病期别、病种、工种和行业信息来源于尘肺病病例卡和网络报告数据库。肺结核资料收集自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诊断档案,并通过电话随访补充数据。对广州市尘肺结核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对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 155例尘肺病新发病例中尘肺结核患者357例,肺结核并发率为30.9%。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矿物性粉尘所致尘肺病和建筑业均为尘肺病并发肺结核的影响因素( OR=0.948、1.048、0.972、3.112、2.815, P<0.05)。调整性别、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和诊断期别后,凿岩工矽肺患者并发肺结核的风险是其他工种的1.462倍( P<0.05)。 结论:尘肺病患者肺结核并发率较高,诊断年份、诊断年龄、接尘工龄、尘肺病病种和行业等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加强接尘工人和尘肺病患者的职业健康检查和肺结核防治知识的宣教,具有易感因素的人群应作为重点特别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