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裕辉教授运用"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论治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黄元御,清代著名医家,其代表性著作《四圣心源》的主要学术理论可概括为"土枢四象、一气周流",强调中气之升降浮沉是维持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基础,以脾土之气为轴,心、肺、肝、肾为轮,轴运轮转,推动心、肺、肝、肾四象互生互化互制,生生不息.基于"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理论结合秦裕辉教授临床实践探析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将其病因病机概括为"脾土衰败、湿浊困脾;肝木不足、癸水亏虚;木气郁滞、脾土壅塞",依"运轴行轮、运轮复轴、轴轮并运"之法,行"健土祛湿以复中焦,滋补乙木、润养癸水,疏达乙木、健运己土"之法,为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辨证论治扩展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难治性Meige综合征病机及治疗
编辑人员丨6天前
Meige综合征是神经内科罕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及口面肌痉挛,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临床无根治方法,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基于络病理论及其与五脏生理、病理互相影响的关系,认为难治性Meige综合征应属络病,病位在脑,与五脏密切相关,病机为五脏气血失和,虚、痰、瘀滞于络脉致脑髓失养,筋脉失濡。以“通脉和络”为治疗总则,“调整体以愈局部、和五脏以养脑髓”为治疗关键,并自拟通脉和络方治疗。该方以黄芪建中汤佐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方药加减而成,意在通过温养平和之剂健运中焦,达到益五脏气血之源、调人体气机之枢的作用,临床应用获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浅析三焦辨证在论治肝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周前
三焦辨证为吴鞠通博采众家之长,以三焦为总纲,融合六经之辨,形成横纵联合的立体辨证体系.肝居少阳主枢,推动三焦气机之流转运行,内寄相火,游行三焦,命门相火随肝木生发,上济君火,君火明于上,随胆木摄纳于肾,化为元阳,温煦诸脏,推动全身气化,化生气、血、精、津、液,濡养周身.肝癌者,湿热、痰浊、瘀毒结聚于内,壅塞三焦,枢机不利,气化失常;另一方面,脏腑失养,肝脾肾虚损,三焦气化乏源.三焦气化失司,输转不利,进一步加重癌邪内侵,毒遏络阻,邪聚三焦,布散诸脏."六腑以通为用",故以分消三焦稽留之湿、热、痰、瘀、毒,给邪以出路,以畅达少阳枢机;补益脏腑虚损,阳气足阴血充,三焦气化有源.通补相合,三焦枢机得展,气化得复,则气血津液运行有常,濡养五脏六腑,以复生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周前
-
基于"轴枢运动"论治失眠合并焦虑症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土枢四象,一气周流"的轴枢运动理论最初由清代御医黄元御提出.中气为人体运动原动力,后天中焦脾胃斡旋,协调脏腑气机升降运动.本病病程较长,且病情错综复杂,故在临床诊疗失眠合并焦虑的患者时应注重从"轴枢运动"理论进行辨治,其基本病机为中气衰败、脏腑失调,而根本原因在于轮枢莫运、升降失职.从脾虚土壅、肝木左郁、肺金右滞三方面论述其病机特点,并提出中土衰败者,治以健运中州,使气机运化有司;其肝木左郁者,疏肝解郁,使血瘀无生成之形;其肺金右滞者,肃肺和胃,使气滞无生成之弊,故而提出临证之时应以"调和五脏之原,职在中宫"为主要治疗原则,时刻固护中焦脾胃,使得轴枢运转协调,各司其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溺窍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编辑人员丨2024/7/6
从溺窍的角度辨治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rUTI),提出尿路属"溺窍"范畴,认为排尿的生理过程与溺窍的功能密切相关.从窍体、窍枢、窍神三个维度架构了溺窍与五脏功能的生理联系,即肺热阴伤邪侮则窍体失养、心火灼燔神乱则窍神不利、肾虚肝郁脾滞则窍枢不利.rUTI初期以窍枢不利为主,当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注重伴随症状的治疗,常根据辨证选用滋水清肝饮、肾着汤加减;中期窍体失养与窍神、窍枢不利同时存在,治当利窍通淋,常以清心莲子饮加减;后期以窍体失养为主,需进一步养窍体以防复,常以五子衍宗丸合二仙汤加减.同时针对窍体、窍枢、窍神选用特色药物,以祛外邪、扶正气以养窍体,畅情志、通气机以利窍枢,通心肾、养心神以安窍神.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理论治疗痫证临证探微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探求"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理论的内涵及其临床治疗痫证的运用.[方法]通过查阅《黄帝内经》及后世医药典籍等,分析"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理论,依此阐释痫证病机及立法选方,分析典型案例以论述其理论.[结果]痫证是由神气逆乱、三焦不通而诱发,五脏不平、内生积滞致痫证不愈,神回不转,神机失用,痫证避无可避,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整理三焦枢转五脏神气,荡平五脏积滞并解其标.所举验案为气机阻滞、痰火扰神之证,治以清肝泻火、豁痰醒神之法,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涤痰汤加减,辄收佳效.[结论]"神转不回,回则不转"说明人之神机、气血阴阳不能逆乱,应当在各脏间一以贯之流转,每脏间如环无端运转;痫证的治疗应以"通"字为法,方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旨在通调使道,平治五脏,标本兼顾,恢复神机,并以言语宽慰,则可痫定神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心脾疾病验案四则
编辑人员丨2024/3/30
"肝为罢极之本"是指通过肝脏的调节,人体各脏腑组织及精气血津液运行皆弛张有度,无太过或不及,以维持中和的状态.若肝脏功能失调,影响全身气机枢转,可导致病理表现截然相反的五脏病变.如肝气疏泄不及,气滞肠腑,或肝血不足,阴津匮乏,会导致大便干结、秘而不通;肝气疏泄太过,横乘脾土,又可导致腹痛泄泻、大便稀溏.肝郁乘脾,脾虚生痰,会出现乏力懒言、多寐等症状;肝火亢盛,影响心神,可导致少寐、不寐.文章列举分析基于"肝为罢极之本"诊治的脾胃病泄泻案、便秘案和心系疾病不寐案、多寐案,旨在说明临床治疗心脾疾病时可以调肝为主,调整阴阳,补虚泻实,双向调节,使肝气无太过亦无不及,全身气血不急不怠,脏腑经络等恢复和合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运用黄元御"一气周流"思想探析升阳益胃汤
编辑人员丨2024/3/16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强调以脾胃为升降枢纽,调节其他脏腑气机,使五脏升降有序,百病不生.升阳益胃汤出自李杲的《内外伤辨惑论》,是调理脾胃的经典名方.通过运用"一气周流"理论解析升阳益胃汤的配伍思想,有利于灵活应用该方治疗肝、心、脾、肺、肾等多个脏腑疾病,以期为临床运用该方提供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四圣心源》少阴君火探讨心力衰竭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清·黄元御为乾隆御医、尊经派代表医家,撰《四圣心源》,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成书十卷.读其《六气解·少阴君火》,颇有感悟,故研精阐微.少阴君火主位居上,在人为心,位于上而生于下,摄受肾火而统领水宅,水火并统,温煦推动五脏功能,癸水得以成温泉,血脉通利,枢转灵活.少阴君火不明,阴气盛于下,丁火遂成寒灰,癸水失于气化,寒水篡逆,脾土湿困;心肾为病,少阴枢机不利,阴阳六气变化不通,不能枢转阳气、布散津液、制衡君相二火.本文从少阴君火生理、心力衰竭病理及论治三方面展开.心力衰竭基本病机为少阴君火虚衰,温煦、推动、气化功能减退,进而导致血脉不畅,少阴枢转不利,肾中寒水篡逆,犯脾凌心,土溃火败,血瘀水停,相火上逆,久之郁而成毒.心力衰竭总治则为扶正兼祛邪,具体为实脾土以制水益君火,解毒活血利水为邪气找出路,以温阳化气助君火通明主位、通利枢机助心肾既济而安、健脾祛湿助脾土制水枢转、育阴解毒助邪气郁发而解主要治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基于中气"升降出入"理论探赜其相关组方之法
编辑人员丨2024/1/13
"升降出入"为万物之橐龠,亦为遣药组方法则之一,溯其源流,或可从中气与气机调畅探赜.中气乃运化生命之机,为升降之源,脾胃为升降之枢,脏腑阴阳、气血津液无不赖其升降调达,非一脏之气可概之,实为升降出入阴阳交合之枢纽,无器不有.遣方用药调畅气机升降须掌握各脏腑升降出入之生理、病理状态,掌握药物之升降浮沉及经典方剂配伍特点,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通其道而祛其邪.本文就中气斡旋失司之中气虚馁、中气郁滞、中气下陷、中气上越四端探究其方药运用,并结合历代文献的相关记述,梳理中气理论的发展脉络,根据升降出入理论相关组方法则,阐幽发微,赓续传承,指导临证治疗各科疾病.方随法出,基于中气"升降出入"理论探赜其相关组方之法,对临证调节五脏元真通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