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的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及其成果,并深入分析其运作机制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急救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 通过项目论证与规划、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救援实践与效果评估等方法,构建并完善了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武汉市成功建立了空地一体化急救站,实现了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护的常态化运行,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结果 实践证明,该体系在提升救援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救治成功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武汉亚心总医院空地一体化急救站已完成 200 多例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护转运,展现了高效与专业的救援能力.结论 研究成果为武汉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急救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证支持,为推动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代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管理审查指标制订及障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开展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管理的循证护理实践,根据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分析障碍因素,为证据应用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证据模型,自上而下检索Cochrane Library、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美国指南网、英国国家医疗保健优化研究所、英国医学杂志、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通过系统检索、评价、汇总证据,确定肝胆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管理循证护理审查方案并进行现状审查,分析影响因素,制订行动策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条最佳证据,制订审查指标16条,其中1条指标执行率为85%,其余指标执行率为0~55%。障碍因素:医护层面缺乏相关知识;临床工作量增加导致医护人员存在抵触心理;制度、流程、量化工具、仪器设备缺乏;领导力不足等。结论:循证护理证据与临床实践存在较大差距,应结合临床专业人员的判断和基线审查结果进行障碍因素分析并制订行动策略,促进证据有效转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合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中与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相关的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随机对照试验等,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10月31日。采用2014版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Joanna Briggs Institute,JBI)证据预分级及证据推荐级别系统对所纳入的证据进行分级。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其中4篇指南、1篇证据总结、1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1篇随机对照试验,从进食前评估、限制饮食时长、饮食内容、评价指标、进食效果、肠道准备方法、健康教育等7个方面汇总出25条证据。结论:本研究严格遵循循证方法,归纳、总结出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最佳证据,可为我国儿童结肠镜检查前低纤维饮食肠道准备的规范化应用提供参考,提高儿童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论 学、颌学在口腔医学中的核心地位及口腔医师在诊疗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文从三方面论述 学、颌学和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在口腔医学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口腔医师的重要性。第一,牙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发展史表明,最早正是 学和颌学的创建将仅为技艺活的牙匠转型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和学科;第二,从 、颌和TMJ进化的演变过程论述 、颌和TMJ是现代人类之所以称为万物之灵的独特性及其在人体结构中的唯一性;第三,牙、口腔器官不仅具有咀嚼和消化功能,还具有更复杂的社会功能。因此,用口颌系统表述更有整体观念,也更有利于诊治咬合病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本文用5个常见的医疗和医患问题说明 学、颌学和TMJ学的重要性,指出 学、颌学和TMJ学是全科及各亚专业口腔医师都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处置技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在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老年科作为一个涵盖内科各亚专业的综合科室,病区相对分散,因此对于老年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管理和教学造成了困难。应用"微助教"课堂互动平台开展教学查房和小讲课的课堂签到、课堂测试和课堂讨论等教学活动,不仅有效地管理了教学秩序,而且通过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得以提高;案例分析小测试和互动讨论答疑有助于巩固和深化学员的专业知识,提高其临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出勤率、课堂研讨和小测试的成绩都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便于教师对学员学习全过程进行持续观察,并作出形成性评价;同时敦促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最终达到"教"和"学"双促进的教学目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毒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易发生暴发疫情。每年季节性流感流行在全球可导致300万~500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毒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3为减毒疫苗。流感疫苗在我国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居民自愿接种。2018年以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印发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接种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2021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流感防控政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2022—2023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分;第五,更新了2022—2023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提供接种服务。≥18岁人群可在一次接受免疫服务时,在两侧肢体分别接种灭活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18岁人群,建议流感疫苗与新冠疫苗接种间隔仍大于14 d。对可接种不同类型或不同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对于IIV,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流感疫苗的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2021—2022年度或以前接种过1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次。对于LAIV,无论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仅接种1剂次。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早开展接种工作,尽量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完成接种。同一流行季,已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再次接种。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灭活流感疫苗。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本指南适用于疾控机构、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和接种单位等从事流感防治相关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23)》计划书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神经重症患者的镇痛镇静治疗,由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神经重症亚专业工作组、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本领域内专家组成《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工作组,更新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重症脑损伤患者镇痛镇静专家共识》(2013年版),以科学指导神经重症患者的临床诊疗工作。本工作组遵循美国医学科学院(IOM)临床实践指南的定义,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和《中国制订/修订临床诊疗指南的指导原则(2022版)》等要求,注册并撰写《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并遵循共识制订流程,拟制订和发布《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23)》共识文件。本计划书主要介绍《神经重症患者镇痛镇静治疗专家共识(2023)》更新的目的、目标人群、共识制订工作小组的组成、临床问题的提出与收集、证据筛选和汇总以及推荐意见的产生等共识制订方法和流程,使之更加规范与透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实践与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构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探讨医院临床专科护理建设中的实践成效。方法:构建以亚专科为切入点,医护一体化模式为核心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从9个重点护理专科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综合评价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成效,护士执业环境以及患者就医体验。结果: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新增专科特色护理17项、重点护理技术14项,构建12个亚专科护理品牌项目。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项目实施后护士执业环境测评总体得分为(80.40±15.72)分,高于实施前的(77.97±16.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施后质量管理、内部支持、医护合作、专业提升、人力配备、社会地位及薪酬待遇维度得分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项目实施后,出院患者满意度提升,院级层面表扬事件由218件增加到567件。 结论:以亚专科为基础的专科护理建设模式在促进科室层面专科护理建设,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及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管理决策困境质性研究的系统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孕期血糖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为后续制订促进患者血糖管理最佳决策的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PubMed、PsycINFO、ProQuest、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从建库至2022年5月收录的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管理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文献。文献质量评价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2016版),研究结果的整合使用汇集性整合方法。结果:共纳入13篇文献,提炼出56个主题,归纳为9个类别,形成了3个整合结果:血糖管理的个性化、专业信息缺乏;担忧血糖管理影响母儿健康;日常生活与血糖管理计划冲突。结论:医护人员应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血糖管理健康教育,给予个性化专业信息支持以促使其在孕期进行科学决策,同时也要为其分析不同决策的益处和风险以辅助其做出最佳决策,并强化其外部支持系统帮助落实血糖管理决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索、评价和整理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锻炼的相关证据,为临床制订运动康复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专业协会网及各数据库中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锻炼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专家共识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2021年7月,采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文献评价标准和证据分级系统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证据等级评定。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最终总结了35条证据,包含运动的有效性、运动原则、运动前评估、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长、运动场所和注意事项8个方面。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人再障患者运动康复的最佳证据,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医护人员应结合临床实际和患者自身情况,为患者提供运动锻炼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