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构建与实践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本文旨在介绍武汉市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的建设背景、实施过程及其成果,并深入分析其运作机制和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急救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和启示.方法 通过项目论证与规划、组织结构与制度建设、救援实践与效果评估等方法,构建并完善了空地一体化急救体系.武汉市成功建立了空地一体化急救站,实现了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护的常态化运行,并通过实践不断优化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结果 实践证明,该体系在提升救援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救治成功率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武汉亚心总医院空地一体化急救站已完成 200 多例直升机航空医疗救护转运,展现了高效与专业的救援能力.结论 研究成果为武汉市乃至全国其他城市的急救体系建设提供了实证支持,为推动我国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现代化、高效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影像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首次胸部高分辨率CT(HR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3日至25日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确诊的106例COVID-19患者的首次胸部HRCT图像,对病灶分布、形态及周围受累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06例COVID-19患者首次肺部HRCT均发现病灶,单侧肺分布11例(10.4%),双侧肺分布95例(89.6%);肺外周分布65例(61.3%),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41例(38.7%);1个病灶8例(7.5%),2个病灶5例(4.7%),多发病灶93例(87.8%);结节状病灶12例(11.3%),磨玻璃状病灶94例(88.7%),条索状病灶7例(6.6%),2种及以上形态共存病灶15例(14.2%);累及一个肺叶10例(9.4%),累及2个及以上肺叶96例(90.6%);纵隔淋巴结增大24例(22.6%)(>60岁患者19例,占79.2%),胸腔积液3例(2.8%),心包积液1例(0.9%),胸膜受累/增厚2例(1.9%)。>60岁患者多表现为多病灶,多形态,肺外周及中心同时分布,累及多个肺叶,纵隔淋巴结增大。结论:COVID-19患者首次胸部HRCT检查能发现肺部病灶,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胸部HRCT扫描检查在NCP的早期诊断中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五倍子酸通过TGF-β/Smads信号通路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效应的初步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五倍子酸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增殖、细胞周期、胶原收缩程度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Sma和Mad相关蛋白(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五倍子酸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2年8 - 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外科获取术中切除的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瘢痕疙瘩组织标本3份,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原代成纤维细胞培养,取第3 ~ 8代细胞进行实验。设置低、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分别用0.025、0.05、0.1 mg/ml五倍子酸干预细胞)及对照组(仅用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细胞)。培养24、48、72 h后,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三维培养观察胶原收缩情况。按上述分组培养细胞24 h后,在微分干涉倒置荧光显微镜下拍照并使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使用0.1 mg/ml五倍子酸干预细胞作为实验组(高剂量五倍子酸组),与对照组细胞分别培养24 h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两组TGF-β1、2、3浓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GF-β1、2、3,Smad2、3、4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SMA)mRNA相对表达水平。统计学分析采用 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多重比较采用LSD- t检验。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五倍子酸剂量增加,镜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形态发生改变,逐渐出现胞体缩小、细胞间距变大、萎缩、凋亡细胞增多现象。CCK8结果显示,随五倍子酸剂量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活力变化显著( F组别 = 78.31, P < 0.001; F时间 = 4.17, P = 0.037),其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24、48、72 h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三维培养显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胶原均发生收缩,但收缩程度不同,对照组胶原明显收缩,各浓度五倍子酸组胶原收缩程度较低;作用24、48、72 h,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胶原收缩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处理24 h后,低、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细胞凋亡率(38.68% ± 3.05%、41.82% ± 2.19%、43.56% ± 3.5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2.58% ± 1.56%,均 P < 0.001);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五倍子酸组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较低(均 P < 0.01),而S期和G2/M期细胞比例则显著较高(均 P < 0.05)。ELISA结果显示,高剂量五倍子酸组TGF-β1浓度[(758.58 ± 31.42)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1 081.30 ± 44.72)pg/ml, t = 11.81, P < 0.001],TGF-β2浓度[(71.05 ± 7.40)pg/ml]与对照组[(76.43 ± 6.51)pg/m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1.09, P = 0.317),而TGF-β3浓度[(5.70 ± 3.87)pg/ml]高于对照组[(0.00 ± 0.00)pg/ml, t = 2.94, P = 0.026]。实时荧光定量PCR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五倍子酸组TGF-β1、Smad2、Smad3、Smad4、α-SMA mRNA表达量均较低(均 P < 0.05),TGF-β3 mRNA表达量较高( t = 6.78, P = 0.002),而TGF-β2 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 t = 0.05, P = 0.962)。 结论:五倍子酸可通过改变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周期,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改变细胞形态,从而减少瘢痕形成及挛缩,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8S"维护流程清单式管理的乳腺癌患者PORT维护流程的精细化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将精益管理理念应用于乳腺癌患者植入式静脉输液港(PORT)维护流程中,通过构建"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旨在探索出一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PORT导管维护的管理路径。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武汉市第一医院甲乳外科接受治疗并进行置港与维护的乳腺癌化疗患者,根据不同维护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维护,观察组采用"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导管维护、静脉导管维护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等。结果:观察组导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导管维护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健康教育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护士评判性思维总分高于对照组,除"开放思想"维度外其他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采取"8S"维护流程清单管理模式能够规范导管维护流程,完善导管管理体系,有效降低导管并发症,提高医护合作程度及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替吉奥+奥沙利铂)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1年12月武汉市蔡甸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 n=38)和对照组( n=38)。研究组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SOX方案治疗,均接受至少2周期的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的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生命质量相关指标改善情况。 结果:研究组DCR为84.2%(32/38),对照组DCR为63.2%(24/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34, P=0.037)。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CE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7.92(5.00,50.23)ng/ml比40.08(6.37,68.18)ng/ml, Z=3.53, P<0.001;40.24(20.12,53.69)ng/ml比41.32(11.50,63.90)ng/ml, Z=2.06, P=0.044],研究组CEA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更明显( Z=1.99, P=0.048)。研究组、对照组治疗后CA199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20.23(17.34,71.31)U/ml比70.14(12.75,96.95)U/ml, Z=2.70, P=0.007;54.25(30.54,76.75)U/ml比62.28(23.00,84.80)U/ml, Z=2.37, P=0.018],两组CA199下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73, P=0.463)。两组患者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大多为1~2级,给予对症处理后不良反应消失;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胃肠道反应[26.3%(10/38)比52.6%(20/38), χ2=5.50, P=0.019]、骨髓抑制[18.4%(7/38)比44.7%(17/38), χ2=6.09, P=0.014]、外周神经毒性[21.1%(8/38)比44.7%(17/38), χ2=4.83, P=0.028]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在QOL评分[78.9%(30/38)比55.3%(21/38), χ2=4.83, P=0.028]、Karnofsky功能状态评分[71.1%(27/38)比47.4%(18/38), χ2=4.41, P=0.036]、血红蛋白[73.7%(28/38)比50.0%(19/38), χ2=4.52, P=0.034]、疼痛控制[65.8%(25/38)比24.1%(16/38), χ2=4.29, P=0.038]改善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SOX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不仅可以提高DCR,还能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水平,其中CEA下降更明显,降低化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白蛋白血症与卡泊芬净导致肝损伤相关性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与卡泊芬净导致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提取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在武汉市第一医院使用注射用醋酸卡泊芬净(卡泊芬净)治疗的成人患者出院病历,根据患者在卡泊芬净治疗期间的平均血清白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低白蛋白血症组和非低白蛋白血症组,选择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住院时间等变量对低白蛋白血症组与非低白蛋白血症组患者按1∶1的比例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PSM)。以发生药物性肝损伤为结局指标,比较2组PSM前后肝损伤的发生率。采用定群研究的方法计算卡泊芬净相关肝损伤的相对危险度( RR)及其95%置信区间( CI)。 结果:共纳入357例患者,男性202例(56.6%),女性155例(43.4%);低白蛋白血症组72例(20.2%),非低白蛋白血症组285例(79.8%)。28例(7.8%)患者被评估为卡泊芬净相关肝损伤,21例在低白蛋白血症组,7例在非低白蛋白血症组。PSM前后2组肝损伤发生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2%(21/72)比2.5%(7/285), P<0.001;29.2%(21/72)比2.8%(2/72), P<0.001]。PSM后定群研究的结果显示低白蛋白血症与卡泊芬净相关肝损伤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RR=10.500,95% CI:2.555~43.143),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卡泊芬净相关肝损伤的发生率比非低白蛋白血症患者高26.39%。 结论:低白蛋白血症与卡泊芬净相关肝损伤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与耳鼻咽喉科的关联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019年12月,武汉市发生不明原因病毒性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将该病原体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由此病毒感染导致的疾病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冠状病毒可分为4种属,其中α和β属已知可感染人类。本文以2019-nCoV为重点,就已知的几种呼吸道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与耳鼻咽喉科的关联作一综述,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生在临床上对相关疾病的鉴别和预防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血管超声仪对儿童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血管超声仪对儿童静脉输液留置针穿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0月武汉市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病区行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患儿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血管超声仪确定血管直径和深度,根据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法依据临床经验评估血管,选择合适的留置针,两组患儿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浅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儿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留置针置管成功后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家属满意度,并分析观察组患儿静脉直径与首次穿刺成功率相关性。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0.00%(45/50),明显高于对照组74.00%(37/50),平均穿刺次数及平均穿刺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儿测得的静脉直径为0.11~0.52 cm,平均(0.32±0.15)cm,其中患儿静脉直径≥0.30 cm组的首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1.11%,41/45),显著高于静脉直径<0.30 cm组(20.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儿留置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总体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测量儿童静脉直径后进行超声引导下留置针穿刺可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行肠内营养治疗的85例重症脑出血患者,根据肠内营养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鼻胃管组(44例)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41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的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与鼻胃管组比较,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患者的腹泻、胃潴留、低蛋白血症的发生率较低,管道堵塞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5.2±4.7) d]低于鼻胃管组患者的住院时间[(37.6±5.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鼻胃管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NRS2002评分分别为(1.73±0.52)分、(1.87±0.6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采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置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可降低腹泻、胃潴留、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但应注意降低胃空肠造瘘术置管的堵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双心护理对急诊PCI患者自护水平、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双心护理对于急诊PCI患者自护水平、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武汉市第一医院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双心护理。出院前评估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自护)水平与健康行为,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状态、自护水平量表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护概念与自护技能4个维度、健康行为量表的健康责任感、人际关系、压力管理、心理健康、躯体活动及营养状态6个维度、护理总满意率与整体满意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双心护理提高急诊PCI患者的自我效能与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健康行为,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