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检测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胎盘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及mRNA表达水平,并探讨二者与胎儿宫内窘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产科收治的174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胎儿出现宫内窘迫的78名孕妇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组;胎儿正常出生未出现宫内窘迫的96例孕妇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82名无GDM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健康组。亚硫酸氢钠处理DNA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基因甲基化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胎盘组织中PGC-1α mRNA表达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影响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因素。结果: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及TG水平[(25.42±7.31)%、(4.72±0.68)mmol/L]高于对照组[(9.26±2.67)%、(4.31±0.64)mmol/L]和健康组[(3.24±1.07)%、(4.33±0.72)mmol/L],对照组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儿宫内窘迫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0.67±0.16)低于对照组(0.74±0.14)和健康组(1.00±0.27),对照组PGC-1α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胎儿发生宫内窘迫孕妇PGC-1α基因甲基化频率与PGC-1α mR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 r=-0.515、 P<0.05);PGC-1α基因甲基化是影响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PGC-1α mRNA高表达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的保护因素( P<0.05)。 结论:GDM孕妇PGC-1α基因DNA甲基化水平与胎儿宫内窘迫相关,有可能作为胎儿宫内窘迫的基因修饰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印记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和胰十二指肠同源盒的表达和甲基化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印记基因PGC-1α和PDX1在无妊娠并发症孕妇分娩的异常出生体质量儿胎盘组织中的mRNA表达和甲基化的状态,探讨PGC-1α和PDX1甲基化状态对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影响.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和基因组DNA亚硫酸氢钠处理后直接测序法检测高出生体质量组、低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胎盘组织中PGC-1α和PDX1的mRNA表达和甲基化.结果 PGC-1α、PDX1两基因低出生体质量组与正常出生体质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DX1在高出生体质量组与正常出生体质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DX1甲基化水平与mRNA的表达呈负相关(r=-0.73,P<0.01).在低出生体质量组和正常出生体质量组,PGC-1α和PDX1mRNA在胎盘中的表达与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0.68,P<0.01).结论 PGC-1α和PDX1的表达下调可能是发生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原因之一,甲基化水平的升高可能参与其表达下调,并且可能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产生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类型细胞在Oct4和Nanog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不同分化细胞及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Cs)的甲基化水平.方法 由包皮和毛囊标本获取表皮黑色素细胞(EMC)、耐受胰酶消化的表皮黑色素细胞(TE-EMC)、表皮角质形成细胞(EKC)、毛囊角质形成细胞(FKC).将携带3因子(Oct4、Klf-4和C-myc)、4因子(Oct4、Klf-4、C-myc、Sox-2)的慢病毒分别转染EMC而获得3因子和4因子转染iPSCs(3F-iPSCs和4F-iPSCs).采用亚硫酸氢盐测序PCR法检测6种细胞在Oct4和Nanog基因位点的甲基化程度.结果 在Oct4基因位点,EMC的甲基化率高于3 F-iPSCs和4F-iPSCs(均P<0.05),其他细胞与EMC甲基化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Nanog基因位点,EMC的甲基化率均高于TE-EMC、FKC、3F-iPSCs和4F-iPSCs(均P<0.05),EKC的甲基化率高于FKC(P<0.05).结论 与起始EMC比较,Nanog位点TE-EMC、FKC、3F-iPSCs和4F-iPSCs的甲基化程度降低,两种iPSCs的甲基化程度相似.细胞甲基化程度可能与其来源、形态、分化程度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山姜素通过促进IL-6启动子CpG岛区域胞嘧啶甲基化并抑制表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检测山姜素对鼠巨噬细胞(RAW246.7) IL-6启动子部位CpG岛二核苷酸甲基化修饰状态及IL-6合成的影响,揭示诱导甲基化修饰是山姜素调控炎症分子表达的重要机制.方法 RAW246.7按照不同干预分为对照组、山姜素组(终质量浓度分别为100、200、500 μg/ml以及1 mg/ml)、山姜素+GW9662组以及山姜素+DNMT3A(DNA甲基转移酶3A)SiRNA组,孵育96 h后经亚硫酸氢钠处理.亚硫酸氢盐测序PCR分析IL-6启动子序列碱基信息,甲基化PCR分析以上序列中CpG二核苷酸甲基化修饰状态,Western blot法检测RAW246.7核内PPAR以及DNMT3A含量,ELISA法检测IL-6表达水平.结果 经Cpgplot数据库确认鼠巨噬细胞IL-6转录起始点上游300~1 300 bp部位存在典型CpG岛,山姜素可呈剂量依赖性促进该岛内CpG二核苷酸甲基化修饰.山姜素可促进核内DNMT3A合成,GW9662可阻断促进作用,而干扰DNMT3A不影响PPAR表达;另外,GW9662以及DNMT3A干扰均可完全逆转山姜素对甲基化修饰的促进;但GW9662更明显恢复了IL-6的合成.结论 山姜素可通过PPAR/DNMT3A通路促进RAW246.7IL-6启动子CpG岛内CpG二核苷酸甲基化修饰,从而抑制IL-6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地西他滨对胃癌细胞AGS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地西他滨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本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地西他滨处理购自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的胃癌AGS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亚硫酸氢钠转化测序法检测APC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APC基因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APC蛋白表达,细胞锚定非依赖性生长分析法和Transwell细胞侵袭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 AGS细胞中,APC基因启动子高度甲基化((85.7±5.4)%);地西他滨处理AGS细胞后,细胞活力受到抑制,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APC基因启动子去甲基化,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5μM升高(2.3±0.1)倍,10μM升高(3.6±0.2)倍,25μM升高(4.1±0.1)倍,50μM升高(3.9±0.2)倍),增殖和侵袭能力均减弱(P<0.05),AGS组(290.3±5.7)个细胞,5μM为(213.2±6.7)个细胞,10μM为(160.4±7.3)个细胞,25μM为(145.8±6.2)个细胞,50μM为(119.2±8.6)个细胞).结论 地西他滨可以抑制AGS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表现出抗肿瘤活性,其相关机制可能为去除AGS细胞中APC基因的甲基化,恢复APC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EPAS-1基因甲基化水平及蛋白表达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分析内皮PAS区域蛋白1(EPAS-1)基因甲基化及蛋白表达水平与肾透明细胞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8月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二科诊治肾透明细胞癌患者86例的癌组织作为肾透明细胞癌组,癌旁正常组织作为癌旁对照组.亚硫酸氢钠处理基因组DNA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组织EPAS-1基因甲基化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EPAS-1蛋白表达水平;分析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EPAS-1甲基化水平及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组EPAS-1基因甲基化率为62.79%(54/86),高于癌旁对照组的16.28%(1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38.914/0.000);肾透明细胞癌组EPAS-1蛋白表达阳性率23.26%(20/86),低于癌旁对照组的65.12%(5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30.553/0.000).肿瘤≥4.0 cm、转移(Fuhrman)分级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患者癌组织EPAS-1甲基化率高于肿瘤<4.0 cm、Fuhrman分级低级别患者(χ2/P=10.261/0.001,9.097/0.003);蛋白表达阳性率低于肿瘤<4.0 cm、Fuhrman分级低级别患者(χ2/P=10.402/0.001,4.160/0.041).EPAS-1基因甲基化肾透明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EPAS-1基因非甲基化患者(51.85%vs.78.13%,χ2=5.865,P=0.015);EPAS-1蛋白阳性表达肾透明细胞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EPAS-1蛋白阴性表达(85.00%vs.54.55%,χ2=6.020,P=0.014).EPAS-1基因甲基化是影响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2.093(1.574~2.784)],EPAS-1蛋白阳性表达是其保护因素[OR(95%CI)=0.677(0.469~0.978)].结论 EPAS-1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及蛋白低表达可能与肾透明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肺癌侵袭转移与外周血RASSF1A、SHOX2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研究肺癌患者血浆Ras相关区域家族蛋白1A(RASSF1A)、矮小同源盒基因2(SHOX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5月于该院就诊的96例肺癌患者为肺癌组(经组织病理学确诊);选取同期11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亚硫酸氢钠处理基因组DNA后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血浆中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水平;分析肺癌患者血浆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肺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肺癌组血浆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情况、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与肺癌患者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P<0.05);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与肺癌患者预后有关(P<0.05),且RASSF1A、SHOX2甲基化组患者死亡比例高于RASSF1A、SHOX2非甲基化组;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TNM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RASSF1A、SHOX2基因甲基化可能在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肺癌预后评估提供了重要依据,并有可能为其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