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淡豆豉中产γ-氨基丁酸微生物对产毒黄曲霉菌的拮抗作用和毒素合成关键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考察从淡豆豉Sojae Semen Praeparatum(SSP)炮制过程中分离的15株产γ-氨基丁酸微生物对产毒黄曲霉菌的拮抗能力并筛选出具有抑制产毒黄曲霉菌生长和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高效拮抗菌,探究高效拮抗菌发酵产物对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合成关键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平板对峙法与十字交叉法检测15株产Y-氨基丁酸微生物及其发酵产物对产毒黄曲霉标准株(简称:产毒标准株)生长的影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检测 15 株菌对 AFB1 的降解效果,考察其对产毒黄曲霉菌的拮抗能力并筛选出高效拮抗菌;针对高效拮抗菌发酵产物分别运用菌丝干重法检测其对产毒标准株菌丝生长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其对黄曲霉毒素合成关键基因(aflR、aflD、aflM、aflP)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15株菌及其发酵产物对产毒标准株的生长抑制率分别在15.88%~56.05%和25.74%~52.12%,对AFB1降解率在2.74%~57.87%,表明它们对产毒黄曲霉菌均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并筛选出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JC2)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d1).当高效拮抗菌发酵产物加入量为2 000μL时,JC2和Xd1对产毒标准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73.82%和63.34%,且能明显抑制黄曲霉毒素合成关键基因aflR、aflD、aflM、aflP的mRNA表达.结论 淡豆豉炮制中存在既能产γ-氨基丁酸又能明显抑制产毒标准株生长和产毒的拮抗菌,其拮抗作用可能通过抑制产毒标准株菌丝生长和毒素合成关键基因的mRNA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B1检测及脱毒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3/16
柏子仁在采收、晾晒、脱皮、风选、运输、储存过程中均易滋生黄曲霉菌,并产生黄曲霉毒素。这严重影响了柏子仁的质量,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危害,柏子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问题亟待解决。为加强柏子仁等油性中药的规范化贮藏管理,本文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及脱毒方法进行综述。发现检测方法中应用免疫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灵敏度较高、特异性强、自动化等优势。脱毒技术中采用生物脱毒法更为高效环保,利用不产毒菌发酵液的降解作用,能有效去除累积的真菌毒素;天然植物挥发油对黄曲霉菌的生长及黄曲霉毒素B1的合成也有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及发酵产物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
编辑人员丨2023/12/9
[背景]丁酸梭菌是专性厌氧的新一代芽孢益生菌,耐热、耐酸、抗逆性强,极具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目的]优化丁酸梭菌发酵培养基并初步研究其发酵液对黄曲霉菌的抑制作用和降解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的能力.[方法]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采用牛津杯法对丁酸梭菌发酵液抑制黄曲霉菌生长进行研究,并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发酵液对 AFB1的降解能力.[结果]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 18.1 g/L,大豆蛋白胨 29.7 g/L,磷酸氢二钾 3.8 g/L,氯化钠 2.0 g/L,乙酸钠 4.0 g/L,结晶硫酸镁 1.2 g/L,L-半胱氨酸盐酸盐 0.3 g/L.优化后的丁酸梭菌生物量由 8.99×108 个/mL 提高至 2.28×109 个/mL,是优化前的 2.54 倍.丁酸梭菌发酵液对致病真菌黄曲霉菌的抑菌效果十分显著,其上清液经浓缩后对AFB1 降解 72 h的降解率达到 68.65%,初步分析表明上清液中对 AFB1 具有脱毒作用的活性组分为丁酸梭菌分泌产生的胞外酶.[结论]本研究通过发酵培养基优化明显提高了丁酸梭菌的生物量,并将其应用于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与降解AFB1,为丁酸梭菌的规模化生产及其微生态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市售柏子仁表面真菌多样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分析市售柏子仁表面真菌群落的结构组成,揭示其表面真菌生物多样性和结构差异.收集了河南、山东、香港3个地区的柏子仁药材,对其进行DNA抽提,并对DNA中ITS片段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质检合格后进行Illumina Hiseq 2500平台上Miseq测序,得到序列OTU聚类后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三个地区的柏子仁样品肉眼均观察不到微生物群落,测序结果显示其表面微生物群落均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7份柏子仁样品得到345 947条有效序列,划分为267个OTU聚类,分3门,18纲,40目,82科,120属,191种真菌.在属水平上,曲霉属丰度占比最高,达到(93.36±6.01)%,为优势菌属.7份样品均被黄曲霉菌污染,污染程度分别为14.58%、15.98%、17.64%、16.44%、0.97%、23.39%、18.86%.除5号样品筛曲霉丰度占比较高,其余6份样品均以黑曲霉、烟曲霉以及黄曲霉为核心菌群.通过分析不同产地柏子仁真菌分布的多样性,充分了解了柏子仁表面真菌的情况,为黄曲霉菌的污染及其毒素污染进行早期的风险预警奠定基础,为柏子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曲霉菌产毒和产菌核性能关系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贵州省部分地区粮食中黄曲霉菌产毒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四种培养基对黄曲霉菌组真菌分离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由于黄曲霉菌组真菌在生态环境中普遍存在,在工业及传统的食物加工过程中产生一系列毒素,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以黄曲霉菌组真菌产生的毒素(黄曲霉毒素)最多见。这类毒素污染食物和饲料,毒性强且可致癌,严重影响人体及牲畜的健康。但不同株污染严重性不同,也有人以无毒株来改变本菌的毒性菌群、由于实验检查本菌时植物或土壤中存留有其它微生物可影响其分离及计数,故培养基的选择至关重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omeobox转录因子对黄曲霉生长和毒素合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同源异形盒转录因子(homeobox transcription factor,HTF)是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一类保守的转录因子,参与真核生物的胚胎发育、细胞分化增殖以及癌症发生等多个方面的调控.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在动物和植物的共同致病真菌——黄曲霉菌中鉴定到8个htf基因,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其在黄曲霉基因组中进行敲除,并对其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观察发现,htf1、htf2、htf4和htf8基因的敲除导致黄曲霉在完全培养基YES上的生长直径变小,而htf2基因缺失突变体的生长缺陷最为明显.htf1和htf2基因的缺失则导致不能形成分生孢子梗,从而抑制了分生孢子的形成;htf8基因的缺失导致黄曲霉分生孢子梗形态发生畸形,分生孢子梗变短而且数量减少.进一步分析发现,htf1基因的缺失导致黄曲霉菌核的形成也受到了明显抑制,而Δhtf2突变体几乎不产生菌核.更重要的是,htf1基因敲除导致黄曲霉毒素产量明显下降,而htf2基因敲除则完全抑制了黄曲霉毒素的合成.本研究将对了解黄曲霉菌生长发育过程和黄曲霉毒素的合成调控机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并将对黄曲霉污染的防控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黄曲霉菌次级代谢的组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是一种好氧型腐生真菌,其次级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主要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对诸如玉米、花生等在内的农作物侵染已经严重危及食品安全以及人和动物的健康.近年来,不同组学研究发展迅速,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数据平台逐步建立.从基因组到转录组、蛋白质组、代谢组等组学技术在对黄曲霉菌次级代谢相关的研究中已有较多应用.本文概述了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等组学技术在黄曲霉次级代谢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并提出了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为深入了解黄曲霉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并为今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产地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分析及花椒精油固体制剂的抗真菌作用考察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制备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并对花椒精油固体制剂的抗真菌作用进行研究,以期为中草药及食品的储藏提供安全、绿色、高效的杀菌剂.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不同产地花椒(甘肃大红袍花椒、韩城大红袍花椒、汉源红花椒和茂汶大红袍花椒)精油中化学成分及其相对质量分数进行分析,选用Agilent HP-5毛细管柱,程序升温进行分离(初始温度60 ℃,保持2min,以10 ℃·min-1上升至280 ℃,保持5 min),扫描范围m/z35~590.利用纳米分子筛吸附法制备花椒精油固体制剂,考察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菌及其分生孢子的抑制作用;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UPLC-FLD)分析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毒素的抑制作用,激发波长360 nm,发射波长440 nm.结果:4个不同产地花椒的平均精油提取率5.2%;(+)-柠檬烯、芳樟醇和乙酸芳樟酯是不同产地花椒精油的主要成分.含花椒精油体积分数为0.1%时,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菌分生孢子的抑制率(16.41±8.89)%;含花椒精油体积分数为0.2%时,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抑制率(8.11±2.70)%;当花椒精油固体制剂含花椒精油体积分数为0.5%时,对黄曲霉菌的生长抑制率(21.62±5.41)%,对黄曲霉菌分生孢子的抑制率(45.43±5.67)%,对黄曲霉毒素的抑制作用可达(90.47±12.77)%.结论:不同产地花椒精油的化学成分存在一定差异.花椒精油对黄曲霉菌分生孢子的形成及黄曲霉毒素B1的产生均有抑制作用,可将花椒精油开发成抑菌制剂,运用于中药材、食品的存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