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连仲教授运用人中穴治疗中风的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19
武连仲教授认为"窍闭神匿"为中风的关键病机,"开窍醒神"为中风的主要治则,采用人中、内关(双侧)穴醒脑开窍.武教授对人中穴的认识十分深刻:人中穴位于阴阳之际、水火之交、清浊之分和气血之合;针刺手法采用雀啄补泻法,制定四度一提或一按的操作规范.武教授临床观察针刺人中的得气感深入仔细,强调五液俱出、五脏得气,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针灸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针刺百会、人中穴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葡萄糖转运蛋白1、3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早期针刺治疗对脑缺血模型大鼠局部葡萄糖代谢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只3个月龄的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2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4组,每组20只.采用开颅法复制急性脑缺血模型.针刺治疗取百会、人中穴,采用泻法,针刺行针捻转频率120次/min,每隔4 min行针1次,每次行针1 min,总共针刺治疗30 min.2 h针刺组在造模后2 h即开始针刺治疗,在24 h后再次针刺治疗,一共治疗2次;24 h针刺组在模型制备后24 h针刺1次.针刺治疗结束后,大鼠予以神经功能评分,并取材,行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测定缺血区域梗死面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脑组织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指数较正常组升高,TTC染色结果显示左侧大脑半球肿胀,梗死体积明显大于对侧,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缺血脑组织区域GLUT1和GLUT3免疫阳性物较正常组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2 h针刺组和24 h针刺组均能有效改善脑缺血状况,降低神经功能评分指数,减少TTC染色后的梗死面积,增加缺血脑组织区域GLUT1和GLUT3蛋白表达(P<0.05),而2 h针刺组疗效优于24 h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可以有效改善急性脑缺血大鼠脑缺血损伤.针刺改善缺血性脑组织的能量代谢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脑内GLUT1和GLUT3的蛋白表达,提高葡萄糖的血脑屏障转运效率,从而促进葡萄糖代谢,为缺血性脑组织提供能量以延缓供能的相对不足,对抗脑缺血损伤.早期以针刺干预调节脑缺血大鼠能量代谢可以起到积极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谈放血疗法治疗腰扭伤
编辑人员丨2023/8/6
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显著,本文通过梳理近现代文献,总结放血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所选针具多为三棱针、梅花针、针刀、火针,选穴多为手三里穴、委中穴、人中穴、后溪穴、养老穴、腰痛穴、腰阳关穴等,有的医家认为针刀或三棱针刺络放血疗法较适合于急性腰扭伤的早期治疗,有的医家则认为梅花针更为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指压人中穴联合艾柱鼻嗅治疗化疗相关性呃逆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指压人中穴联合艾柱鼻嗅治疗化疗相关性呃逆的效果.方法 选取80例发生化疗相关性呃逆的肺癌患者,采用指压人中穴联合艾柱鼻嗅治疗呃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指压人中穴联合艾柱鼻嗅治疗后化疗相关性呃逆治愈56例(70.00%),有效18例(22.50%),无效6例(7.50%).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结论 指压人中穴联合艾柱鼻嗅治疗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呃逆方法简单、疗效确切,经济实用,值得临床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海马脑红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不同时间点海马脑红蛋白(neuroglobin,Ngb)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作用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4大组,每组再根据再灌注后时间分为24 h、72 h组,每组5只.完成治疗后,先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处死大鼠,再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缺血侧海马Ngb的表达水平.结果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点组及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模型组、对照点组、穴位组三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组比较,72 h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对照点组及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gb: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gb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点组及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与对照点组比较,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24 h组比较,72 h假手术组、模型组及对照点组Ngb的表达水平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2 h穴位组Ngb的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可上调海马Ngb的表达水平,从而实现脑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针人中穴对脑梗死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其受体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研究以MCAO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脑血流、Ang Ⅱ及受体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血管舒缩的干预机制.方法:将90只Wiste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按术后3、6、12、24h,3、7、12 d各分为7个时相组,每时相各6只.各组大鼠进行脑血流、实时荧光定量PCR及免疫蛋白印迹的检测.结果:脑血流检测显示模型组与电针组趋势相同,但电针组在1h、2h、3h、12 h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AGT基因表达在梗死后呈增长的趋势,至9h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P<0.01),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且在12 h、15 h有显著性差异(P<0.05),至18 h后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脑梗死后AngⅡ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但是针刺在梗死后3h以内及18h和24h可显著降低其表达(P<0.05,P<0.01).AT1R基因表达在梗死后3h内显著增加(P<0.01),此后在6h降至谷底后再次明显增加(P <0.05,P<0.01),电针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且在梗死后3h内、15 h到24h时相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AT1R蛋白表达在造模后显著增加(P<0.01),而针刺可下调其表达,除6h、9h时相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AT2R基因自脑梗死后2h显著增加(P<0.01),在脑梗死后18 h内针刺显著上调了其表达(P<0.05,P<0.01),模型组AT2R蛋白在脑梗死后呈上升趋势,自9h后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电针可提高各时相AT2R的表达,且在1h、2h、9h、21 h、24h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结论:电针对MCAO大鼠Ang Ⅱ及受体的基因及蛋白表达有良性调整作用,可促进缺血半暗带的血管舒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刺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缺血体积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针刺对脑梗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及脑缺血体积的影响.方法:将28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90只、针刺组90只、假手术组90只、空白对照组10只.前三组又按术后1h、3h、6h、9h、12 h、24 h、3d、7d、12 d共9个时相分为9组,每时相各10只.以Longa腔内线栓法复制大鼠脑梗死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症状评分(neuropathy symptomscore,NSS)及TTC染色法观测脑梗死后不同时相神经功能缺损、脑组织缺血体积变化及电针人中穴的干预效应.结果:各时相针刺组、模型组NSS评分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模型组脑缺血体积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假手术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时相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脑梗死大鼠脑缺血体积6h后均小于同时相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症状,减少脑缺血体积,可改善脑梗死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武连仲教授谈人中穴
编辑人员丨2023/8/6
武连仲教授被授予首届“全国名中医”荣誉称号,从医近50年,医术精湛,师古不泥,对穴位穴性穴义的认识、手法操作均有其独到理解,本研究总结武老临证经验.武老将人中穴穴性总结为“阴阳之交”“气血之合”“清浊之分”“水火之济”,并归纳人中穴补泻手法操作及得气指标,为指导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大鼠心肌酶谱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电针心经心包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MCAO)模型大鼠脑缺血损伤后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分设24、72 h两个亚组,每组10只.经穴组予以电针相应穴位,每12h1次,模型组、正常组捆绑处理,各组电针及捆绑处理大鼠后,颈动脉取血,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CK、CK-MB、LDH、α-HBDH的变化.结果:各组MCAO大鼠造模后血清CK、CK-MB、LDH、α-HBDH明显增高;电针内关组能明显下调CK、CK-MB、α-HBDH的升高,并优于照海穴、人中穴.电针内关、人中能抑制LDH升高,照海组能抑制α-HBDH表达.结论:电针内关、神门穴(尤其是内关)能抑制CK、CK-MB、α-HBDH在心肌中的过度释放,达到减轻心肌组织损伤,保护心脏作用,且作用强于人中、照海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ES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针刺大椎、百会、人中穴对内皮抑素(Endostatin,ES)作用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表达变化及影响,研究ES作用于脑保护的部分机制.方法 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各10只,其余30只大鼠参照ZeaLonga线拴法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依达拉奉组、针刺组,10只/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仅捆绑,依达拉奉组以3 mg/kg(稀释至1 mL)腹腔注射,针刺组行大椎、人中、百会穴针刺,每12 h行1次治疗,6次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再行Western Blot法检测ES表达.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治疗后,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评分较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评分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ES比较:治疗后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及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针刺能使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缺血区域海马组织ES的表达,达到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促进脑组织的修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