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与叉头框蛋白3在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hMTERF3)与叉头框蛋白3(Foxp3)对预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穿刺确诊。电话随访12个月,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所有患者均取病理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MTERF3、Foxp3蛋白表达情况,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的hMTERF3、Foxp3表达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88例患者中,61例(69.3%)预后良好,27例(30.7%)预后不良。预后良好组hMTERF3阳性率为57.4%(35/61),低于预后不良组的81.5%(22/27)(χ 2=4.766, P=0.029);预后良好组Foxp3阳性率为55.7%(34/61),低于预后不良组的85.2%(23/27)(χ 2=7.113, P=0.008)。预后良好组的中、高分化及Ⅰ~Ⅱ期患者比例分别为82.0%(50/61)、68.8%(42/61),均高于预后不良组[48.2%(13/27)、25.9%(7/27)](均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化、Ⅲ~Ⅳ期、hMTERF3阳性、Foxp3阳性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NSCLC预后良好者的hMTERF3、Foxp3阳性率较低,hMTERF3阳性、Foxp3阳性是NSCL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腺癌组织DCLK1、GPD2、hMTERF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肺腺癌组织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甘油-3-磷酸脱氢酶2(GPD2)、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hMTERF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25例肺腺癌患者,取手术切除的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距离癌组织5 cm以上).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癌组织以及癌旁组织的DCLK1、GPD2、hMTERF3表达.分析DCLK1、GPD2、hMTERF3表达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不同DCLK1、GPD2、hMTERF3表达肺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结果:癌组织DCLK1、GPD2、hMTERF3阳性表达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低分化,TNM分期ⅢA期,淋巴结转移肺腺癌组织DCLK1、GPD2、hMTERF3阳性表达率高于中高分化、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肺腺癌组织(P<0.05).DCLK1、GPD2、hMTERF3阳性表达肺腺癌患者3年OS率、3年PFS率低于DCLK1、GPD2、hMTERF3阴性表达肺腺癌患者(P<0.05).结论:肺腺癌组织中DCLK1、GPD2、hMTERF3阳性表达率升高,且与肺腺癌恶性病理特征和短期不良预后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人乳腺癌组织中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阐明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3,MTERF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例乳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MTERF3蛋白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通过R4.2.0软件获取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中705例乳腺癌患者的MTERF3 mRNA表达数据集、临床病理信息及预后资料,差异分析MTERF3表达量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并使用UALCAN数据库进行可视化分析.使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Cox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结果:MTERF3蛋白主要表达于细胞质,且乳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91.38%)明显高于乳腺癌癌旁组织(20.69%),两组间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P<0.01).TCGA数据集研究表明,MTERF3与乳腺癌患者的ER状态、PR状态、乳腺癌分子分型、癌症类型、组织学诊断及原发部位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AJCC病理分期、HER2状态以及有无恶性肿瘤病史无关.MTERF3与乳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无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M分期和病理类型可能是导致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MTERF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和表达量均显著增高,提示MTERF3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过程密切相关,该基因有望成为乳腺癌患者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潜在基因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卵巢癌中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的表达及其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1 (MTERF1)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对比分析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中MTERF1基因表达水平;提取10例配对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上皮组织总RNA和蛋白质,real time RT-PCR检测MTERF1 mRNA在各组织中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MTERF1蛋白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利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MTERF1表达对卵巢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Onco-mine数据库中共收集了8个不同类型的研究结果,荟萃分析显示MTERF1在卵巢癌中表达增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10例卵巢癌及其配对的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有6例卵巢癌中MTE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增高.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显示,MTERF1 mRNA表达水平越高,早于2期的卵巢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越短,预后越差(P<0.05);但卵巢癌患者的总生存期与MTERF1 mRNA表达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卵巢癌组织中MTERF1 mRNA和蛋白质表达升高;在早期卵巢癌患者中,MTERF1表达水平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预测卵巢癌患者预后的潜在分子标记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MTERF3基因在肝细胞癌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termination factor 3,MTERF3)是线粒体基因复制和转录的负调控因子,但目前尚未见其在肝细胞癌中的系统研究.该研究基于数据挖掘分析MTERF3基因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MTERF3基因对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MTERF3基因mRNA在正常肝组织和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Interactive Analysis,GEPIA)人体正常组织和其相应的肿瘤组织中MTERF3基因的表达差异.通过cBioportal分析MTERF3基因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经MethHC数据库分析肝细胞癌和正常肝组织中MTERF3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利用OncoLnc数据库对MTERF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率作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在String-DB数据库中探索在线粒体DNA表达调控过程中与MTERF3基因关系密切的相关基因.[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细胞癌组织中MTERF3基因在mRNA水平呈显著高表达(P≤0.05),MTERF3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癌组织中MTERF3基因存在错义突变,导致其编码蛋白质的24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缬氨酸(M243V).MTERF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存在相关性(Logrank P≤0.05),MTERF3基因高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总生存时间显著缩短.MFN1、MFN2、VDAC1、ATG12、UBA52、UBB、UBC、PINK1、SQSTM1、RPS27A等基因与MTERF3基因有明显的相互作用.[结论]大样本数据挖掘能迅速地获取肝细胞癌组织中MTERF3基因表达的相关信息,为深入研究MTERF3基因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MTERF3与C-me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hMTERF3)与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MTERF3与C-met在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RT-PCR法检测hMTERF3与C-met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蛋白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MTERF3和C-met的表达,hMTERF3阳性率分别为89.66%和27.59%,C-met阳性率分别为81.61%和17.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MTERF3和C-met在胃癌组织中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hMTERF3和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19,P<0.05).hMTERF3和C-met蛋白阴性表达的患者5年内生存率显著高于阳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hMTERF3和C-met的表达均明显上调,并表现出协同效应.生存分析显示两种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MTERF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进一步探讨MTERF2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Oncomine数据库分析MTERF2基因DNA拷贝数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变化;利用cBioportal分析MTERF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突变情况;通过基因表达谱动态分析(GEPIA)探讨人体正常组织及其相应的肿瘤组织中MTERF2基因的表达差异;经MethHC分析子宫内膜癌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MTERF2基因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利用OncoLnc对MTERF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生存率做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Log-Rank检验;在String-DB数据库中探索MTERF2基因在线粒体DNA表达调控过程中关系密切的相关基因.结果: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相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TERF2基因DNA拷贝数无明显变化(P>0.05),在mRNA水平呈显著低表达(P<0.05),DNA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显著降低(P<0.005);MTERF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总体生存时间无显著相关性(Log-Rank P>0.05);TFB1M、TFB2M、POLMT、MTERFD1、MTERFD2、PTCD1、SSBP1、COA3、HDGFRP3等基因与 MTERF2基因关系密切,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结论:大样本数据挖掘能迅速获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TERF2基因表达的相关信息,为深入探究MTERF2基因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及其预后价值奠定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筛选与干扰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构建人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3(MTERF3)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干扰表达载体,并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对其干扰效率进行验证,以检测和筛选出干扰效率最优的shRNA表达载体.方法:根据人MTERF3基因全长cDNA序列,利用Oligoengine在线软件设计4个shRNA序列,合成4条互补寡核苷酸链,退火成双链后克隆至psi-U6.1载体,得到4个重组干扰质粒psi-MTERF3-1~psi-MTERF3-4,并通过PCR和DNA测序对其进行鉴定;将重组干扰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瞬时转染HeLa细胞,转染48 h后采用real time RT-PCR检测4个干扰质粒对MTERF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其对MTERF3蛋白表达水平的情况,并筛选出最有效的shRNA干扰质粒.结果:PCR鉴定和DNA测序鉴定证实重组质粒中已插入目的DNA序列;real time RT-PCR和Western印迹结果表明4个重组载体均可以显著降低人MTERF3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P<0.05),其中以pSi-MTERF3-4的干扰效率最优,对MTERF3 mRNA表达的抑制率为70.1%,对MTERF3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72.2%.结论: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系筛选出有效干扰MTERF3基因表达的shRNA序列,构建了针对MTERF3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且能够有效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为进一步研究人MTERF3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MTERF2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过表达或下调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基因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HeLa细胞,阴性对照1和2组分别转染p3×FLAG-CMV-14和pSi-NK,实验1、2和3组分别转染pCMV-MTERF2-FLAG、pSi-MTERF2-1和pSi-MTERF2-2.比较MTERF2蛋白在各组HeL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检测各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 ~ Ⅴ酶活性、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内ATP含量以及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 实验1组MTERF2蛋白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高,实验2和3组MTE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空白对照组低(P<0.01).与阴性对照2组比较,实验1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Ⅴ相对酶活性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P<0.01,P<0.05),线粒体ROS水平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的线粒体RCR和细胞内ATP含量下降(P<0.01).而实验2和3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或阴性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过表达MTERF2基因能显著抑制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下调MTERF2基因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一Waardenburg综合征家系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一个Waardenburg综合征(Waardenburg Syndrome,WS)家系进行基因组测序,探讨该疾病的家系分子遗传学机制.方法 对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全身检查、听力学评估及颞骨CT检查,抽取外周血并提取DNA,通过NGS检测先证者的159个基因的外显子区,6个线粒体基因,3个miRNA,再对先证者及其家属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绘制系谱图,整理分析家系资料.结果 该家系共3代,现存家系成员21人,系谱分析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参与本研究的耳聋患者6人,有语前聋和语后聋,先证者、其母亲、外公临床符合WS II型,采用NGS技术在先证者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crophthalmia-Associ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MITF)基因检测到c.397G>T杂合突变,再对先证者及其家属进行Sanger测序验证,发现家系耳聋患者中母亲、外公同样存在MITF(c.397G>T)突变.结论 本研究鉴定了一个Waardenburg综合征II型耳聋大家系的致病突变MITF(c.397G>T),该突变极可能是终止大突变,在人类基因突变数据库(The Human Gene Mutation Data-base,HGMD)专业版数据库中未见报道,在人群中为首次报道,丰富了MITF致病突变谱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