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需要解决的一些难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剧,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不断上升,目前已达到2.6亿,伴随而来的老年骨科疾患的影响及危害也在加剧,其中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人群在逐年攀升。髋部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危害最大、治疗最复杂、并发症最多、致死致残率最高的骨折,也最值得我们关注 [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既繁琐又复杂,是骨折治疗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了围手术期的科学评估、有效管理,才能避免治疗的盲目性,选择合理的手术干预时机和手术方式,降低手术风险 [2]。不论是股骨转子间骨折、还是股骨颈骨折,手术治疗始终是首选。股骨转子间骨折无论简单或复杂,常规选择闭合复位内固定,满意的骨折复位和固定是治疗效果的基础和保障,但临床中经常遇到骨折复杂、复位和固定均较困难的情况,所以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治疗的并发症也相对较多。内固定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往往也指向手术的某一个环节不到位,如复位不精准或不满意、内固定位置不良等。其实严重骨质疏松也是造成相关并发症的内在原因之一。临床上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占比约为17%,若严格按复位标准判断,则该比例会更高。如何判断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类型,既要考虑术前的骨折影像特点,也要分析术中复位过程中骨折块的动态变化。针对难复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衍生出了多种骨折分型方法。越是高龄、骨折复杂难复,越应力争闭合、精准复位,以有效控制损伤程度。股骨颈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似乎简单、明确,75岁以上老年人基本选择关节置换术,60岁以下的中青年患者选择内固定治疗。但对于60~75岁年龄段患者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对选择内固定或关节置换存在很多困惑,各家掌握尺度也不尽相同。髋部骨折患者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术后康复和再骨折的预防,老年髋部骨折的根本原因是严重骨质疏松和跌倒。在髋部骨折治疗的同时有效地评估患者的骨质量和骨代谢状况,及时同步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能有效减少再骨折的发生 [3]。骨折治疗时必须重视这项工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与普通骨折不同,除了骨折治疗本身外,还需将再骨折的预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临床中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仅将手术治疗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全部。针对髋部骨折治疗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归纳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类胚胎干细胞DNA损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胚胎干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和分化发育能力,因此在细胞治疗、疾病建模和药物研发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但高效的全能性却导致其往往伴随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尤其在DNA损伤方面更加凸显。人类胚胎干细胞拥有特殊的修复机制,用以避免这类损伤在细胞内的积累或向子代的传递,进而保障自我复制和分化发育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本文对人类胚胎干细胞DNA损伤的修复机制进行了总结,旨在为结合其修复机制,进一步探索干细胞治疗的新思路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远程认知评估及康复指导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伴随着当今世界人口老龄化加剧,对老年人群进行认知功能的筛查、早期诊疗以及日常监测成为重要问题。鉴于目前药物治疗的疗效有限,认知康复在预防认知障碍、改善认知功能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的认知评估以及康复训练都需要患者与临床医生面对面进行,而认知障碍患者多为高龄,多数需照料者陪伴且可能存在活动不便的其他共病等导致的就医困难情况。在当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的背景下,这一矛盾更为突出,甚至可能加剧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因此,依托各种信息通信技术对患者进行远程的认知功能评估以及认知康复指导成为新的选择。文中介绍了目前使用较为广泛且经过有效性验证的远程评估手段及其在远程认知康复中的指导作用。它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视频通话等途径实施,具有快速便捷、无视地域的优点,并可以满足大范围社区的使用,保障认知障碍患者的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腹腔镜技术在肝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腹腔镜用于肝肿瘤治疗的历史已有近30年。30年来,世界范围的肝外科工作者对这一工具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热情,不断拓展和优化腹腔镜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和操作流程,使腹腔镜肝切除的手术适应证从最初的肝脏边缘良性肿瘤逐步扩展到左外叶、左半肝、右半肝、右后叶、尾状叶等肝脏所有区域或肝段联合切除。伴随着肝外科图像技术的升级、能量器械的更新、解剖思路的精进,腹腔镜在肝肿瘤治疗中的安全性、有效性、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和体现,层出不穷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充分证实了腹腔镜肝肿瘤治疗在围手术期效果方面的优势。对于长期治疗效果,持续的病例观察和策略调整仍是腹腔镜肝外科继续努力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以精细化运营管理协同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伴随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对运营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作为首批试点城市,深圳市在全国率先出台公立医院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逐步完善了医疗服务模式、人事薪酬制度、医保支付制度等多重医院管理体系,从而使其充分发挥"三医"联动效应,在保障公立医院公益属性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以试点医院为例,作者主要探讨其如何引入精细化运营管理体系,夯实信息化指标评价体系与监测平台,开展院科两级精细化运营分析,从而构建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评价及利用管理模式,并利用精益管理建立推进与反馈机制,实现医院长期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人工智能在药品审评中的应用展望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近年来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方兴未艾,特别是伴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AI技术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AI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赋能千行百业的新手段,并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医药产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基础和战略性产业,如何借助AI技术提升药品审评质量和效率,缩短药品审评周期,加速新药上市,成为药品审评的新发展方向.目前,AI在药品智慧监管、药品审评中的应用尚处在探索期.本研究由AI的概念切入,在概述AI发展以及应用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药品审评的发展历程和实际现状,分析药品审评当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探索和展望AI技术在药品审评中的应用场景和未来发展方向.本研究认为,未来随着AI应用的不断落地,将AI高效应用到药品审评过程,可有效提高药品审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加快新药上市的步伐.AI的应用场景也将不断丰富,包括AI智能咨询机器人、智能化数据治理、AI辅助报告分析与解读、AI比对申报材料等,借助AI技术有效提升药品审评质量和效率,促进AI技术在药品审评中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保障药品安全,同时激发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孕前耳聋基因筛查伦理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耳聋基因筛查是预防遗传性耳聋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然而,其应用过程中伴随着诸多伦理问题:价格较高导致资源分配不均,部分人群无法公平享受此项筛查服务;检测结果的不准确性侵犯受检者的健康权;知情同意落实不到位,受检者权益难以保障;胎儿选择权引发伦理争议;隐私泄露风险不容忽视;专职遗传咨询人才匮乏,咨询质量参差不齐;耳聋基因歧视现象亦存在.提出应该加大社会投入、保障受检者的健康权、规范知情同意、尊重受检者选择权、保护受检者隐私权、加强遗传咨询师队伍建设、提高公众认知度,消除基因歧视应对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FAERS的奥沙利铂相关过敏反应的挖掘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分析奥沙利铂导致过敏反应药品不良事件(adverse drug event,ADE)发生特点和临床表现,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OpenVigil 2.1工具从美国FAERS数据库收集奥沙利铂的过敏反应ADE报告,筛选后统计患者的基本信息、ADE发生时间、症状、结局及药物联用情况,并利用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方法探究不良事件发生的关联情况.结果:收集到以奥沙利铂为主要怀疑的过敏反应报告2 195份,年龄主要分布在60岁以上,发生国家以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为主,常见于结直肠肿瘤患者;最常见的ADE发生在0~1d,症状伴随呼吸困难、超敏反应等,结局多为延长住院时间、危及生命;ADE发生时间0~1d与呼吸困难、延长住院及危及生命的关联性较强;女性与ADE症状为呼吸困难、延长住院的关联性较强,提示女性或速发过敏反应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因素较高.结论:不同个体使用奥沙利铂出现过敏反应差异较大,医护人员和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重视该药物ADE的监测和上报,探讨其发生规律,并针对性地提出用药监护方案,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护航中女性舰员内分泌及月经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护航特殊环境对女性舰员内分泌、心理、月经周期及经期症状的影响,为女性舰员更好地适应长航任务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 2016-2020 年参加护航任务的 121 例女性舰员作为研究对象,于护航前 1 个月、护航中第 4 个月、护航结束后第 1 个月的月经来潮第 1 天测定其血清雌二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孕酮、睾酮、催乳素水平;调查其月经及伴随症状变化情况;于月经中期行超声检查,测定子宫内膜厚度;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航中、护航结束后女性舰员性激素水平相比护航前发生变化,护航中月经周期和经期延长,子宫内膜厚度变薄,经期不适症状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L-90 筛查显示,与护航前比较,护航中女性舰员阳性率突出表现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性、焦虑、偏执、其他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航结束后女性舰员阳性率突出表现在人际关系、敌对性、焦虑、偏执、其他因子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护航特殊环境中,女性舰员性激素水平、心理、月经周期及伴随症状易出现变化,护航前应制订预案,加强模拟和适应性训练;护航中重视心理疏导,调整生活习惯,加强经期保护,以保障女性舰员生理心理健康,顺利完成长航任务.护航结束后及时进行全面查体及全面心理筛查,对存在症状的女性舰员要及时实施专业咨询和干预,帮助其恢复好心理健康,轻松投入到今后工作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2024年生物安全先进技术暨实验室安全技术发展大会第一轮通知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疫情之后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需求,以及在新质生产力发展应时而生的背景下,实验室建设和安全都需要有新安全防护技术、新实验装备和新管理理念的创新与应用,从而推动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各类实验室创新发展,更新技术防护装备.伴随着实验室建设发展新趋势,在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各类安全环境中,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的技术和设备将被广泛使用.为更好理解新技术防护设备在实验室安全领域的需求和应用,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安全专业委员会本着技术服务和促进技术推广的理念,也为了更好分析先进技术特性,定于2024 年 7 月 12 - 15 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召开 2024 年生物安全先进技术暨实验室安全技术发展大会.大会主题为"引领新质生物安全技术,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热诚欢迎国内生物安全领域以及其他安全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企业代表及研究生踊跃报名参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