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制卡通模型康复新液冰块在儿童扁桃体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口含自制卡通模型康复新液冰块在儿童扁桃体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福建省泉州市儿童医院耳鼻喉科接受低温等离子双侧扁桃体切除术后含服康复新液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采用随机余数分组分为试验组62例和对照组54例。试验组患儿根据医嘱每次抽取10 ml康复新液,打入卡通模具内,放于冰箱冷冻室制成冰块备用,3次/d,每次分发1块给患儿含服;对照组患儿每次予康复新液10 ml含服。比较2组患儿的药物依从性、术后前3 d的疼痛程度及出血率等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药物依从性良好41例占66.12%(41/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例占33.33%(1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3.34, P<0.01)。试验组患儿术后1~3 d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0.79、9.60、15.89, P<0.01)。2组患儿术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18%(2/62)和11.11%(6/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值为1.70, P>0.05)。 结论:采用口含自制卡通模型康复新液冰块,不仅可以明显提高患儿服药的依从性,并且能够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提升患儿术后舒适度及食欲,促进术后创面修复,帮助患儿顺利按预期康复出院,提高住院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低温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亚低温治疗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TB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数据库,选择sTBI患者亚低温治疗与常温治疗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包括文献检索结果、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及质量;治疗后6、12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病死率;治疗期间的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颅内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2 640例患者,其中亚低温组1 381例,常温组1 259例。亚低温组治疗后6、12个月预后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常温组( RR=0.81,95% CI 0.69,0.95, P<0.01; RR=0.65,95% CI 0.51,0.84, P<0.01)。亚低温组治疗后6、12个月病死率与常温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RR=0.81,95% CI 0.61,1.08, P>0.05; RR=0.69,95% CI 0.47,1.03, P>0.05)。与常温组比较,亚低温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18,95% CI 1.04,1.34, 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35,95% CI 0.73,2.49, P>0.05);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RR=1.78,95% CI 1.34,2.37, P<0.01);颅内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32,95% CI 0.54,3.23, P>0.05);肾功能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22,95% CI 0.71,2.09, P>0.05);消化道溃疡/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0.98,95% CI 0.73,1.31, P>0.05);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RR=1.39,95% CI 1.00,1.94, P>0.05)。漏斗图图形近似对称,散点集中在漏斗图上部的狭窄区域,提示无发表偏倚。 结论:与常温治疗sTBI比较,亚低温治疗不能降低治疗后6、12个月的病死率,但可降低治疗后6、12个月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亚低温治疗对心律失常、颅内感染、肾功能不全、消化道溃疡/出血、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会增加肺部感染、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电热干式保暖潜水服的设计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设计一种应用自携式电源加热的保暖潜水服,解决潜水员水下低温保暖问题。方法:采用防水、保暖和加热综合技术设计电热干式保暖潜水服,潜水服包括防水层、加热保暖层和水下电池组。结果:无人实验和人体试验结果表明,潜水服具有水密、3.155克罗(CLO)保暖能力、电加热能力,可保障潜水员在(10±2)℃水温环境下维持体心温度35.8℃以上5 h。结论:电热干式保暖潜水服可水下加热保暖,解决高压低水温环境下工作的低温问题,为潜水员提供水下所需热能,使潜水员在水下保持正常体温,有助于提高水下作业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低温停循环手术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中低温停循环手术围手术期大量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连续48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手术均在中低温停循环下进行。回顾性收集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分别以成人心脏手术出血定义(universal definition of perioperative bleeding,UDPB)4级和血液保护抗纤溶药物随机试验(the blood conservation using antifibrinolytics in a randomized trial,BART)定义的大量出血为终点事件。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元 logistic回归。 结果:院内死亡34例(7.00%)。187例(38.48%)符合BART大量出血定义。UDPB分级0级45例(9.26%),1级8例(1.65%),2级114例(23.46%),3级147例(30.25%),4级172例(35.39%)。以BART标准为终点事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 OR=3.32, P<0.001)、贫血( OR=2.24, P=0.04)、肌酐清除率≤85 ml/min( OR=1.93, P=0.01)、D-二聚体每增加500 ng/ml( OR=1.02, P=0.003)、体外循环( OR=1.01, P<0.001)、全主动脉弓替换( OR=2.40, P=0.02)为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至手术的时间( OR=0.86, P=0.01)为保护性因素。以UDPB 4级为终点事件,多因素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 OR=2.43, P<0.0013),肌酐清除率≤85 ml/min( OR=2.05, P=0.001),D-二聚体每增加500 ng/ml( OR=1.01, P=0.04),体外循环( OR=1.01, P<0.001)为大量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至手术的时间( OR=0.85, P=0.002)和主动脉根部术式为Bentall( OR=0.65, P=0.04)为保护性因素。 结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大量出血较为多见。女性、较差的肾功能、高D-二聚体水平、发病早期外科手术、长时间体外循环为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高危患者,应采取简单、有效的的手术方式降低出血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低温对脂多糖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从而阐明其对肺损伤的作用。方法:将18只雄性C57BL/6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ALI常温模型组(NT组)和ALI亚低温治疗组(HT组),每组6只。采用经气管滴注LPS的方法制备小鼠ALI模型,术后1 h给予温度控制,其中NT组将小鼠肛温控制在36~38?℃,HT组将小鼠肛温控制在32~34?℃,两组需要维持目标肛温6 h,控温6 h后缓慢复温到36~38?℃。Sham组则经气管滴入等量生理盐水,不予温度控制。制模后24 h留取血清并处死小鼠取肺组织,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肺损伤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10)含量;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肺组织巨噬细胞极化相关指标CD86、IL-6、CD206和精氨酸酶1(Arg1)的m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M1型巨噬细胞指标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M2型巨噬细胞指标Arg1的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NT组肺组织充血、水肿明显,肺间隔明显增厚,炎症细胞浸润,肺损伤评分显著升高;血清IL-1β水平显著升高,IL-10水平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组织CD86 mRNA、IL-6 mRNA和i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D206 mRNA表达明显降低,Arg1 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NT组相比,HT组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肺损伤评分明显降低(分:4.78±0.96比8.56±1.98, P<0.01);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水平明显降低(ng/L:13.52±1.95比27.18±3.87, P<0.01),IL-10水平显著升高(ng/L:42.59±15.79比14.62±4.47, P<0.01);肺组织中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2 -ΔΔCt:3.37±0.92比10.04±0.91, P<0.05),M1型巨噬细胞指标CD86 mRNA和iNOS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D86 mRNA(2 -ΔΔCt):0.52±0.16比1.95±0.33,iNOS蛋白(iNOS/β-actin):0.57±0.19比1.11±0.27,均 P<0.05〕,M2型巨噬细胞指标CD206 mRNA、Arg1 mRNA和Arg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CD206 mRNA(2 -ΔΔCt):3.99±0.17比0.34±0.17,Arg1 mRNA(2 -ΔΔCt):2.33±0.73比0.94±0.23,Arg1蛋白(Arg1/β-actin):0.96±0.09比0.31±0.11,均 P<0.05〕。 结论:亚低温可减轻ALI小鼠的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这可能与其抑制M1型巨噬细胞和促进M2型巨噬细胞的极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供肝体外保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手段,但存在供肝短缺的问题,边缘供肝被考虑用于移植手术。静态冷保存边缘供肝的效果欠佳,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供肝质量是影响移植受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许多试验开始研究新的器官保存技术和修复边缘供肝技术。本文就目前常用的供肝体外保存方式及新型机械灌注技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亚低温治疗争议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新生儿发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机临床试验已经证实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HI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显著降低该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虽然亚低温能改善部分HIE新生儿的预后,但目前对于亚低温治疗对象的选择、时间窗以及在资源受限的国家是否有效还存在一定争议。该文就近年来亚低温治疗争议部分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决策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低温对脓毒症小鼠白细胞介素-3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亚低温能否抑制脓毒症小鼠白细胞介素-3(IL-3)的表达与释放,从而对脓毒症小鼠起保护性作用。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常温组(NT组)、脓毒症亚低温组(HT组),每组40只。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小鼠急性脓毒症模型,HT组术后1 h予以亚低温治疗,控制肛温在32~34 ℃,亚低温干预8 h后缓慢复温;NT组CLP术后常规复苏小鼠,维持肛温在36~38 ℃;Sham组不结扎和刺破盲肠,常规复苏。每组取20只小鼠监测术后12 h平均动脉压(MAP)并观察术后4 d死亡情况及生存时间;其余小鼠于术后12 h留取血清并处死取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L-3、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ting)检测脾组织和肺组织IL-3蛋白的表达。光镜下观察肺组织及肝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半定量评分。结果:NT组和HT组MAP随CLP术后时间延长而下降,HT组在术后10 h、12 h MAP(mmHg,1 mmHg=0.133 kPa)明显高于NT组(10 h:74.4±12.4比62.9±7.2,12 h:68.4±3.7比57.5±9.6,均 P<0.01)。与Sham组比较,NT组和HT组在CLP术后12 h血清IL-3、IL-6、TNF-α水平均显著升高〔IL-3(ng/L):2.21±0.87、0.18±0.04比0,IL-6(ng/L):51.22±18.65、24.68±6.20比1.36±0.34,TNF-α(ng/L):101.43±38.60、72.15±25.12比14.49±5.17,均 P<0.01〕;与Sham组比较,NT组和HT组脾组织、肺组织IL-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IL-3/β-actin:脾组织0.200±0.039、0.135±0.023比0.090±0.023,肺组织0.085±0.009、0.056±0.009比0.039±0.005,均 P<0.01)。HT组小鼠血清中IL-3、IL-6、TNF-α水平较NT组明显下降〔IL-3(ng/L):0.18±0.04比2.21±0.87,IL-6(ng/L):24.68±6.20比51.22±18.65,TNF-α(ng/L):72.15±25.12比101.43±38.60,均 P<0.01〕;HT组脾组织、肺组织IL-3蛋白表达较NT组显著下降(IL-3/β-actin:脾组织0.135±0.023比0.200±0.039,肺组织0.056±0.009比0.085±0.009,均 P<0.01)。HT组肺组织损伤评分及肝组织损伤评分较NT组显著降低〔肺组织损伤评分(分):4.00±1.41比6.67±2.16, P=0.03;肝组织损伤评分(分):3.83±1.47比7.17±2.14, P=0.01〕。与NT组比较,HT组小鼠4 d存活率显著提高(50%比30%, P<0.01)。 结论:亚低温可显著抑制脓毒症小鼠IL-3的表达与释放,减轻器官损伤,对脓毒症小鼠起护性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亚低温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自发性亚低温和干预性亚低温对脓毒症小鼠肺组织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表达的影响。方法:120只BALB/C小鼠(SPF级),随机编号,将号码为10的整数倍的小鼠共12只作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其余108只小鼠作为脓毒症组,以腹腔注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 mg/kg的方法建立脓毒症小鼠模型,NC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脓毒症组造模成功1 h后测量肛温,按T≤36℃和>36℃脓毒症小鼠分为自发性亚低温组和非亚低温组;在自发性亚低温组中,T<34℃的小鼠予以剔除,将剩余的脓毒症小鼠随机分成自发性亚低温观察(naturally occurring mild hypothermia,NOMH)组和保持正常体温(keep normothermia,KN)组,其中NOMH组不给予预热干预,而KN组放在保温箱保持肛门温度在36.0~37.5℃之间;非亚低温组脓毒症小鼠随机分成非亚低温观察(nonhypothermia,NH)组和人工获得性亚低温(artificial mild hypothermia,ATMH)组,NH组不给予降温治疗,而ATMH组给予物理降温法降温,使小鼠肛温维持在34~36℃。各组中分别在建模后6、12 h随机选取4只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HMGB1浓度。在12 h时,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率;选取4只小鼠处死后取肺组织,常规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HMGB1在肺组织中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法分别从mRNA和蛋白水平检测HMGB1的相对表达变化。结果:(1)建模后12 h,NOMH组、ATMH组、KN组及NH组生存只数分别为36(40)、6(11)、27(40)、4(11),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2.286, P=0.002),与另外3组脓毒症小鼠相比,NOMH组的生存率最高(与ATMH组:χ 2=5.222, P=0.022;与KN组:χ 2=6.050, P=0.013;与NH组:χ 2=11.672, P=0.001),但其余各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2)与NC组相比,各组脓毒症小鼠在6 h、12 h的血清TNF-α、IL-6及HMGB1浓度均明显升高( P均<0.05);与NOMH组相比,ATMH组、KN组、NH组小鼠在6 h、12 h的TNF-α、IL-6及HMGB1浓度均明显升高( P均<0.05);NH组在各时间点的TNF-α、IL-6、HMGB1浓度均为最高( P均<0.05);各组脓毒症小鼠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12 h TNF-α浓度较6 h时下降( P均<0.05),而IL-6、HMGB1浓度在12 h时较6 h时上升( P均<0.05);(3)HE染色显示NOMH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最轻,其次为ATMH组;(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HMGB1蛋白表达由少至多依次为NOMH、ATMH组、KN组和NH组;(5)NOMH组、ATMH组、KN组、NH组脓毒症小鼠肺组织HMGB1蛋白含量分别为0.280±0.013、0.320±0.016、0.340±0.018、0.380±0.014,HMGB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4.86±0.22、6.02±0.18、6.26±0.20、7.98±0.28,分别较NC组(HMGB1蛋白含量:0.240±0.013,HMGB1 mRNA相对表达量:2.21±0.12)明显升高( P均<0.05);与NOMH组相比较,ATMH组、KN组、NH组肺组织中HMGB1蛋白、HMGB1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 P均<0.05),而NH组表达水平为最高( P均<0.05)。 结论:亚低温可能通过下调脓毒症小鼠肺组织HMGB1的表达,减轻肺组织损伤,自发性亚低温的改善更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肝细胞移植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肝细胞移植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希望的肝移植的替代治疗方法。虽然肝细胞移植治疗急性肝衰竭和某些遗传代谢性肝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多项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但是临床肝细胞移植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限制,如高质量供体器官短缺、低温保存后细胞活力降低、细胞植入和增殖率低、异体肝细胞排斥反应等。现就肝细胞移植的最新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