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Chiari畸形Ⅰ型诊疗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5天前
Chiari畸形(CM)又称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是神经系统常见的先天畸形疾病之一,以Ⅰ型(CM-Ⅰ)最常见,可发生于儿童或者成人。儿童CM-Ⅰ发病机制复杂,手术方式多样且存在一定争议。因此,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脊柱脊髓专家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参考国际相关专家共识及新近文献并结合当前国内医疗发展实际情况,讨论并撰写了该共识,旨在为我国CM-Ⅰ患儿提供更加实用、规范的诊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静脉窦支架置入手术治疗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16岁。因头痛、双眼视力下降10 d,加重4 d,于2021年9月10日在西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眼科门诊就诊。既往身体健康。患者1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双眼视力下降,左眼为著,无眼痛及色觉异常,无恶心呕吐等,未予诊治,症状进行性加重。4 d前双眼视力下降明显加重,左眼视力丧失,于当地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眼底检查,双眼视盘水肿,边界不清;腰椎穿刺测量脑脊液初压为51 cm H 2O(1 cm H 2O=0.098 kPa),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抗酸染色、墨汁染色未见异常。诊断为"颅内压增高"。予以甘露醇及甲强龙等治疗,患者头痛及左眼视力无缓解,右眼视力仍进行性下降。遂就诊于我院神经眼科门诊。入院查体:体重指数32.5 kg/m 2。右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0.08,左眼无光感;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25、19 mm Hg(1 mm Hg= 0.133 kPa)。左眼相对性瞳孔传入障碍(+)。双眼外眼及眼前节均无明显异常,其余神经未见明显异常。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双眼重度视盘水肿,边界不清(图1)。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双眼黄斑区局部视网膜外层结构欠佳,视盘水肿,边界欠情。眼眶+颅脑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双侧视神经鞘扩张、双侧眼球后壁扁平、部分空泡蝶鞍、小脑扁桃体稍下移(图2A~2C),提示颅内高压;TIWI增强示双侧视盘增强信号(图2D)。头颅核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右侧横窦管径较左侧细,左侧横窦为优势侧,左侧横窦-乙状窦狭窄(图2E)。2021年9月10日,腰椎穿刺测得脑脊液初压为50 cm H 2O,末压为36 cm H 2O。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抗酸染色、墨汁染色、细胞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生物化学、感染系列、凝血系列、结核抗体、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白细胞介素-6、降钙素原、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抗核抗体谱、风湿系列检测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血清及脑脊液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抗体、自身免疫性脑炎抗体检测结果未见异常。诊断:(1)暴发性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症(FIIH);(2)左侧横窦-乙状窦狭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严重高脂血症及肠坏死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儿女,9岁,以“多饮、多尿、精神欠佳2个月,加重半天”于2021年9月10日入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内分泌科。2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每天饮水量约2 500 mL,尿7~8次/d,每次尿量约400~500 mL,食欲增加,体质量较前减轻。同时伴有乏力,睡眠增多,双下肢浮肿,无昏迷、抽搐及意识障碍,无发热、咳嗽,无呕吐、腹泻,无腹痛,曾就诊当地中医诊所,诊断为“脾胃虚、气血不足”予口服中药调理治疗2个月,效果欠佳。6 h前患儿精神反应差,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伴深大呼吸,全身乏力明显,就诊于我院急诊。急查血糖:31.3 mmol/L;尿常规:葡萄糖(+++),酮体(+++),隐血(++);血气分析:pH 7.06,二氧化碳分压(PCO 2)6 mmHg(1 mmHg=0.133 kPa),氧分压(PO 2)143 mmHg,血清钠(Na +)127 mmol/L,血清钾(K +)2. 5 mmol/L,血清钙(Ca 2+)1.31 mmol/L,碳酸氢盐(HCO 3-)< 3 mmol/L,剩余碱(BE)未测出。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360 mL(20 mL/kg)后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收入内分泌科。患儿自发病后,食欲增加,尿量增加。近2 d无大便,2个月内体质量下降3 kg。既往史:2个月前因“急性扁桃体炎"于当地医院查尿常规:葡萄糖(++++),蛋白质(+),酮体(+++),未特殊处理、未规律复查。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否认过敏、手术及外伤史。无糖尿病家族史。入院查体:体温36.3 ℃,呼吸32次/min,脉搏124次/min,血压104/56 mmHg,体质量18 kg,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口周略苍白,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胀,拒按,肝脾触诊不满意,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初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入内分泌科后给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等治疗。入院后急查血气分析:pH 7.01,PCO 2 9 mmHg,PO 2 140 mmHg,Na + 132 mmol/L,K + 1.8 mmol/L,HCO 3- < 3 mmol/L,BE未测出,监测血糖28 mmol/L,入院治疗1 h后患儿呼吸急促、费力,张口呼吸,不能平卧,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格拉斯哥评分10分,病情危重,转入儿童重症医学科。查体:意识不清,格拉斯哥评分8分,嗜睡,反应差,深大呼吸,营养不良貌,面色口唇欠红润,重度脱水貌。皮肤弹性差。腹膨隆,叩诊鼓音,拒按,肠鸣音2次/min。双足踝及胫前轻度凹陷性浮肿。双手足及小腿下2/3温度降低,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复查血糖27 mmol/L,甘油三酯162 mmol/L,胆固醇21.6 mmol/L,凝血因乳糜血测不出。转入后予无创辅助通气,但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遂予气管插管,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同时予补液(1/2张无糖液体),胰岛素(0.1 U·kg -1·h -1)静脉泵入,同时血浆置换(置换血浆量900 mL)治疗,10 h后该患儿血糖降至19 mmol/L,仍呈嗜睡状,轻度脱水貌,无明显深大呼吸,面色口唇欠红润,四肢末梢稍暖,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3 s;继续补液及胰岛素泵入治疗;但1 h后,患儿意识障碍加重,呈昏睡状,腹胀加重,肠鸣音消失,四肢发绀,四肢末梢凉,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5 s,血压波动于50/30 mmHg~60/40 mmHg,血气分析pH 6.81,HCO 3- 2.3 mmol/L,BE-32.8 mmol/L,酸中毒无好转,考虑存在脓毒性休克,肠穿孔可能,立即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扩容,去甲肾上腺素升压,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抗感染等治疗,胃肠减压引出黄绿色含粪汁液体,急查腹部B超提示肠淤张;腹部CT提示小肠多发肠壁积气,伴门静脉积气,腹腔积液。考虑肠管坏死伴穿孔可能性大,急请普外科会诊,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距回盲部约20 cm肠管及距离曲氏韧带有约10 cm肠管颜色尚可,其余肠管均已发黑伴多处穿孔,切除坏死肠管,予空肠造瘘,肠腔置16号橡胶引流管,术后禁饮食,引流管及瘘口可引出大量墨绿色分泌物,术后继续行持续床旁血液净化治疗,于术后第2天行第2次血浆置换(置换量900 mL),术后第5天撤离有创呼吸机。患儿静脉用胰岛素静泵下血糖控制尚可,5 d后开始间断予温水鼻饲,逐渐过渡为配方奶。住院第11天患儿诉下腹胀、伤口疼痛,伴发热,体温最高39.0 ℃,且易反复,查体下腹部皮肤可有握雪感,考虑皮下积气。第12天,腹部皮下积气减少,左侧腹壁出现红肿热痛,考虑腹壁感染,予拔除肠腔引流管,腹壁缝线拆除,造瘘袋贴于腹壁切口周围皮肤,保持引流通畅,伤口周围涂抹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治疗上继续禁食、胃肠减压,小剂量胰岛素,补液,静脉营养,美罗培南联合万古霉素抗感染。动态监测血糖、血脂,均正常;经抗感染治疗后患儿逐渐体温正常,精神反应好转,于住院第20天转入内分泌科继续静脉营养治疗,住院70 d后,患儿腹部切口愈合好,行造瘘口闭合术,术后肠道恢复良好,逐渐过度肠内营养联合静脉营养,住院90 d,好转出院。随访半年,患儿精神反应好,营养状态中等,持续静脉营养及部分肠内营养中。血糖控制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后发音特征变化,以及与声道结构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行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或单纯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0例(男31例,女19例),年龄4~12岁,中位年龄6岁,其中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者36例,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者14例。另选取双侧扁桃体Ⅰ度且无腺样体肥大,夜间睡眠无打鼾现象者22例(男13例,女9例)为对照组。评估腺样体及扁桃体大小,记录患儿手术后发音主观改变,分析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平稳发/a/、/i/时的基频(F0)、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最长发音时间(MPT)、共振峰频率(formant frequencies,F1~F5)及带宽(bandwidths,B1~B5)变化。采用SPSS 23.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中36例(72.0%)患儿诉术后出现发音改变,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其中4~6岁,7~9岁,10~12岁组患儿发生率分别为83.3%(25/30),63.6%(7/11),44.4%(4/9)。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发音改变的发生率(77.8%,28/36)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57.1%,8/14)更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患儿发元音/a/的MPT( Z=2.18, P=0.041)、F2( t=2.13, P=0.040)增高,B2( Z=2.04, P=0.041)、B4( Z=2.00, P=0.046)降低,元音/i/的F2( t=2.035, P=0.050)、F4( t=4.44, P=0.0001)增高,B2( Z=2.36, P=0.019)降低,其他各参数与术前无明显差异( P>0.05)。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术后元音/a/的F2( r=-0.392, P=0.032)和元音/i/的F2( r=-0.279, P=0.048)、F4( r=-0.401, P=0.028)增高更为显著。50.0%患儿的发音改变在术后1个月自行恢复。 结论: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引起患儿发音特征的变化与共振峰频率及带宽变化有关。同时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对患儿发音特征的影响较单纯行腺样体切除术更为明显。除MPT外,手术前后嗓音声学参数变化不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胃蛋白酶激活巨噬细胞促进舌扁桃体肥大机制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LPR)在舌扁桃体肥大(lingual tonsil hypertrophy,LTH)发生发展中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咽喉相关疾病接受手术的73例患者[男48例,女25例,年龄24~76(52.86±12.04)岁]的舌扁桃体组织,并评估其舌扁桃体分级(lingual tonsil grade,LTG)、反流症状指数(RSI)和反流体征评分(RFS)。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舌扁桃体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酶和巨噬细胞的共表达情况。在体外,对胃蛋白酶刺激后的体外巨噬细胞进行多种细胞学实验和通路检测。免疫组织双荧光检测胃蛋白酶阳性的高分级LTH中巨噬细胞的通路改变。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具有临床意义的LTG 3和4级的LPRD患者44例,其胃蛋白酶阳性率为88.6%(39/44),而LTG 1和2级阳性率为48.3%(14/29)。LTG与RFS/RSI阳性率( χ 2=23.01/19.62, P<0.001/0.001; r=0.54/0.51, P<0.001/0.001)、胃蛋白酶组织染色强度( H=21.58, P<0.001; r=0.53, P<0.001)分别呈显著正相关性。胃蛋白酶和巨噬细胞在高分级LTH中明显共定位。在体外实验中,胃蛋白酶促进巨噬细胞增殖( P值均<0.05)和促炎因子IL-6/IL-8产生( P值均<0.05)。胃蛋白酶显著上调巨噬细胞中的p38/JNK MAPK通路( P值均<0.05),并通过激活p38 MAPK通路上调巨噬细胞表达IL-6和IL-8( P值均<0.05),激活JNK通路上调IL-8( P<0.05)。p38/JNK MAPK通路在胃蛋白酶阳性LTH组织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 P值均<0.05)。 结论:LPR是LTH的重要致病因素,巨噬细胞可能介导了胃蛋白酶诱导的炎症反应和LTH的重要发病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扁桃体切除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扁桃体为人体二级淋巴器官,富含具有反应活性的B/T淋巴细胞,能对多种抗原作出反应。扁桃体是宿主抵抗病原体的一线防御器官,具有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参与了局部和全身免疫反应,与感染、过敏反应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扁桃体切除术是临床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和扁桃体过度肥大引起的小儿鼾症及成人OSAHS的重要手段,也是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但手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一直是医生争论的焦点。文章就扁桃体切除术对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中舌咽神经舌支的裸露及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中舌咽神经舌支(LBGN)裸露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阜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7月—2019年8月行低温等离子双侧扁桃体切除术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和/或慢性扁桃体炎患儿168例。其中男81例,女87例,年龄3~14(8.0±2.6)岁。术中观察扁桃体窝LBGN裸露情况,并据此分为LBGN裸露组和非裸露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扁桃体大小、手术指征(有无扁桃体炎)、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以及术后有无味觉障碍并发症及持续时间。结果:168例患儿中发现LBGN裸露31例(18.45%,39支神经),其中左侧(25/39)明显多于右侧(14/39),非裸露137例。两组性别、年龄、Ⅲ~Ⅳ度肥大扁桃体、慢性扁桃体炎、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患儿术后均获随访6个月。术后发生味觉功能障碍17例(10.1%,17/168):裸露组味觉障碍12例(38.7%,12/31),非裸露组5例(3.6%,5/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0.939, P<0.01)。两组患儿均为甜味觉功能障碍,苦、酸、咸味觉正常,随访发现除了1例2个月恢复正常外,其余均于2周内完全恢复正常。 结论:在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中发现约18.45%(31/168)患儿LBGN黏附于扁桃体被膜,术中裸露或损伤后可能导致味觉障碍,故扁桃体切除术中应注意控制解剖平面,避免损伤LBGN。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口呼吸诊疗策略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口呼吸是指患儿以口补充呼吸或者混合呼吸模式取代正常的鼻呼吸模式,会对儿童的牙颌颅面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然而,国内外关于儿童口呼吸的诊疗尚无统一标准,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且相关报道多以口腔正畸科为主要视角,更多关注于牙颌面正畸等方面的处理。而耳鼻咽喉科可能因为口呼吸或者颌面部发育异常而仅关注气道阻塞问题,认为仅靠扁桃体和/或腺样体切除手术就能充分恢复患者正常的呼吸模式。因此,为进一步加强对口呼吸的综合认识,为系统化序贯诊疗提供依据,本文对儿童口呼吸的诊疗策略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与肥胖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儿童腺样体扁桃体肥大与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因扁桃体和腺样体肥大行手术治疗的2~12岁患儿799例的病例资料,按入院时测量的身高、体重,计算体质量指数(BMI)。对比患儿与同龄儿童BMI有无差异,及腺样体、扁桃体肥大程度与患儿肥胖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卡方检验对不同性别患儿与同龄儿童的BMI进行分组比较,Spearman秩相关对BMI与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程度的相关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扁桃体肥大程度与BM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78, P=0.077,而腺样体肥大程度与BMI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058, P=0.100。学龄期患儿(7~12岁)超重及肥胖比例明显高于学龄前患儿(2~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男=22.386, P男<0.001,χ 2女=14.478, P女<0.001)。 结论:儿童腺样体肥大和扁桃体肥大与肥胖无明显相关,但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出现超重及肥胖的概率相应增加,在7~12岁的儿童中肥胖所占的比例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论著《双侧突发性聋169例临床特征及疗效分析》通过回顾总结单中心169例(338耳)双侧突发性聋患者临床资料,得出双侧突发性聋患者听力损失严重,更多患者伴耳鸣、眩晕,疗效欠佳,发病30 d内就诊疗效优于30 d后就诊;对低频范围内听力损失,住院治疗听力提高更显著;且双侧突发性聋的发生可能存在免疫机制。论著《乙状窦异常搏动性耳鸣50例临床病例分析》通过回顾性分析50例经乙状窦手术治疗的单侧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病例资料,认为静脉源性搏动性耳鸣多见于女性,常见原因可能为乙状窦憩室、乙状窦周骨质缺损等乙状窦壁异常,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可以采用手术治疗。论著《光纤激光镫骨底板开窗治疗耳硬化症及听骨畸形58例疗效分析》采用980 nm光纤激光镫骨底板开窗术治疗耳硬化症(49例)及听骨畸形(9例)所致传导性聋患者,认为该方法治疗耳硬化症及听骨畸形所致的传导性聋有效。论著《内耳畸形相关性镫骨底板瘘的影像学表现》分析了48例(53耳)内耳畸形相关性镫骨底板瘘患者的CT和MRI资料,因其类型不同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了解其影像学表现特征,有助于其诊断。论著《前庭性偏头痛患者顶叶岛盖2功能连接异常的静息态fMRI研究》通过比较前庭性偏头痛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的相关资料,认为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前庭、疼痛、视动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这些神经通路的异常很可能是前庭性偏头痛发病重要的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论著《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哮喘、变应性鼻炎与慢性鼻窦炎的因果关系》从IEU公开数据库中获取疾病的遗传数据,分析发现哮喘是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和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的患病危险因素,而变应性鼻炎是CRSsNP的危险因素。论著《鼻腔微生物多样性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分析77例CRSwNP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和鼻息肉组织,得出CRSwNP患者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与鼻息肉复发密切相关,鼻内镜术后鼻息肉的复发可能与保护性微生物丰度的减少和致病微生物数量的增加有关。论著《OSA患者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舌根平面塌陷的临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通过回顾分析11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资料,认为OSA患者睡眠内镜下舌根平面的阻塞与扁桃体分度和N3期存在相关性,其构建的药物诱导睡眠内镜下舌根平面阻塞诺模图预测模型效能良好。论著《折叠皮瓣在梨状窝癌喉功能重建及梨状窝成形术中的应用及探讨》一文介绍10例采用折叠岛状皮瓣修复梨状窝癌的病例资料,认为折叠岛状皮瓣可恢复喉及下咽的生理性解剖结构,可用于喉功能重建及梨状窝成形。论著《头颈鳞癌颈部转移淋巴结包绕颈动脉的外科处理策略》一文介绍9例采用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手术治疗原发灶未见复发或原发灶不明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性鳞癌患者,认为覆膜支架动脉内置入+颈部淋巴结转移癌根治性切除术是一种治疗颈部淋巴结转移癌的有效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