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枳术颗粒联合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枳术颗粒联合利那洛肽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IBS-C患者118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那洛肽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枳术颗粒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腹痛评分、IBS生活质量(IBS-QOL)评分,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NO、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水平,肠道菌群计数。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两组IBS-SSS及腹痛评分显著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均<0.01);两组IBS-QOL评分显著增加,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均<0.01)。两组血清VIP、NO水平均显著减少,P物质显著增加,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优(P均<0.01);两组大肠杆菌计数明显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明显升高,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优(P均<0.01);两组血清CRH、ACTH、皮质酮水平均显著减少,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优(P均<0.01)。结论:联用枳术颗粒可显著增强利那洛肽治疗IBS-C的疗效,明显改善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调节多种脑肠肽因子分泌,改善肠道菌群水平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治疗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多导睡眠图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治疗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的效果及对多导睡眠图(PSG)相关参数、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本院收治的89例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n=44)和观察组(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治疗,n=45).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PSG相关参数(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REM期睡眠时间、睡眠效率、REM期睡眠比例、REM潜伏期)、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睡眠个人信念、态度简化量表(DBAS-16)]、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相关激素水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潜伏期、觉醒时间短于治疗前,REM期睡眠时间长于治疗前,睡眠效率、REM期睡眠比例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A、HAMD评分低于治疗前,DBAS-16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RH、Cor、ACTH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唑仑联合放松椅可改善慢性失眠合并焦虑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焦虑症状,调整心理状态,抑制HPA轴亢进,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HPA轴相关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相关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32)和对照组( n=32),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频rTMS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T)水平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2组PQSI总分、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血清CRH、ACTH、CORT水平低于治疗前,对照组CRH、CORT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 P<0.01)。 结论:rTMS可有效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并降低HPA轴相关激素的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过度觉醒状态,有利于病情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全生命周期临床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是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途径中的酶先天缺陷,导致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不足,继发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代偿性分泌增加,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和性腺发育异常的一组疾病,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AH临床表现取决于酶的阻断部位及酶活性缺失程度;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和性腺发育异常;伴或不伴水盐代谢紊乱与高血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母源性氟西汀暴露对雌性仔鼠慢性应激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学习记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母源性氟西汀暴露对雌性子代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ic pituitary adrenal,HPA)轴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孕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孕11~20 d给予10 mg/kg的氟西汀和等量的生理盐水。取两组的雌仔鼠各10只,于出生后12周分别行旷场实验、电迷宫实验和物体识别实验,测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浓度。然后给予21 d不可预见性慢性应激(Unpredictable chronic stress,UCS),并再次做上述实验。最后处死大鼠,取下丘脑组织,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和精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的mRNA表达。采用SPSS 19.0进行描述和 t检验。 结果:UCS前,两组大鼠的各检测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UCS后,两组大鼠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较处理前均明显减少,且处理组大鼠的水平运动[(37.2±7.2)次,(50.8±8.5)次, t=4.73, P<0.01]和垂直运动[(10.6±2.0)次,(15.2±5.1)次, t=2.93, P<0.05]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大鼠的正确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总反应时间明显延长;且处理组大鼠的正确反应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3.4±1.3)次,(4.5±0.9)次, t=2.36, P<0.05];处理组大鼠的物体辨别指数显著下降,且低于对照组[(0.11±0.04),(0.16±0.05), t=2.28, P<0.05]。UCS前后,处理组大鼠的ACTH变化率[(61.13±26.08)%,(29.83±12.73)%, t=3.67, P<0.01]和CORT变化率[(105.71±18.39)%,(74.15±39.24)%, t=2.34, P<0.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下丘脑CRH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t=4.15, P<0.01)。 结论:未发现孕期氟西汀暴露对雌性子代大鼠HPA轴及学习记忆功能有明显的损害,但加重了慢性应激情况下HPA轴及学习记忆功能受损的易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发试验中戈那瑞林致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激发试验中戈那瑞林导致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方法:研究对象为成都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收到的不良反应报表中,使用戈那瑞林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儿童,年龄≤14岁,用药目的为GnRH激发试验。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这些患儿的基本信息、戈那瑞林使用情况、严重过敏反应发生情况及过敏反应的治疗和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收集GnRH激发试验中戈那瑞林导致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病例14例,男性3例,女性11例;年龄(9±2)岁;Naranjo因果关系评定法评分≥5分。14例患儿使用戈那瑞林的剂量为(2.55±0.09)mg/kg,均为静脉注射给药。4例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于首次进行GnRH激发试验,10例发生于第2次GnRH激发试验;用药至发生严重过敏反应的时间为(6.0±3.5)min。14例患儿严重过敏反应的表现为系统性过敏反应症状,累及全身各个系统,所有患儿均有3种及以上系统的损害。发生过敏反应后,14例患儿均停用戈那瑞林,其中5例给予肾上腺素肌内注射,5例为肾上腺素或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1例为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注射+肾上腺素肌内注射;3例仅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经治疗患儿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戈那瑞林导致的儿童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不良反应,且该药与GnRH类似物存在交叉过敏的可能,故在诊断、治疗儿童性早熟时应在监护条件下给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外周性性早熟病因及诊治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外周性性早熟又称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依赖性性早熟,指非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活,而是由其他来源的激素刺激引起的男孩在9岁前、女孩在7.5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但不具备完整的性发育过程,仅有部分性征发育。外周性性早熟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的病因包括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卵巢囊肿、肾上腺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分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肿瘤、家族性男性性早熟、家族性芳香化酶活性增高及环境雌激素等。早期识别病因、精准鉴别诊断、产前基因筛查对该病的预防及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莫沙必利与多潘立酮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及对胃动力指标、胃肠激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莫沙必利、多潘立酮分别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中的效果以及对胃动力指标、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州市菱湖人民医院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FD患者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治疗,研究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04, P=0.025);用药后,研究组胃动力指标中胃动素(MTL)、血浆瘦素(LEP)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分别为(184.22±25.36)μg/mL、(18.57±2.44)μg/L、(7.21±1.14)pg/mL,均优于对照组的(111.25±21.00)μg/mL、(15.41±2.28)μg/L以及(9.02±1.32)pg/mL( t=15.19、6.48、16.23, P < 0.001、< 0.001、< 0.001);用药后,研究组胃肠激素相关指标中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促胃泌素(GAS)分别为(45.36±5.12)ng/L、(5.48±1.25)ng/L、(86.35±12.11)pg/mL以及(105.24±12.05)ng/L,均优于对照组的(50.21±6.18)ng/L、(7.01±0.98)ng/L、(98.75±14.18)pg/mL以及(97.35±11.48)ng/L( t=4.14、6.60、4.55、3.25, P < 0.001、< 0.001、< 0.001、0.002);研究组复发率为2.13%,低于对照组的27.6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低于对照组的34.04%(χ 2=4.66、10.80, P=0.031、0.001)。 结论:采用莫沙必利治疗FD的效果更佳,对改善患者胃动力指标以及胃肠激素水平的效果显著,且复发率相对较低,可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NR0B1(DAX-1)基因新发突变致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X-连锁先天性肾上腺发育不良(AHC)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疾病,主要表现为失盐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低促性腺激素型性腺功能减退(HH)以及不育。本文报道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HH的迟发AHC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以第二性征发育不全为主要表现,性激素检测提示H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兴奋试验无反应,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升高,皮质醇基本正常。进一步行全外显子测序检测提示患者NR0B1(DAX-1)基因第二外显子有1个新的错义突变:c.1352(exon2)C>T。构建突变的NB0R1基因转录因子表达质粒并与包含黄体生成素β亚基(LHβ)基因启动子的质粒共转染COS7细胞株,行双荧光素酶检测,最终证实该突变能造成NR0B1功能的部分缺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外周血miRNA-144表达及与病程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miRNA-144在2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与病程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106例DFU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患有DFU的106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作为对照组。根据DFU患者外周血miRNA-144表达水平的中位数作为分割点,将观察组的106例患者分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miRNA-144表达水平与DFU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对DFU患者病程发生发展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FPG)、红细胞沉降率(ESR)、糖化血红蛋白(HbA 1c)、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白细胞介素-6(IL-6)、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以及miRNA-144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经皮氧分压(TcPO 2)、踝肱指数(ABI)、甘油三酯(TG)和血红蛋白(Hb)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miRNA-144高表达组DFU患者8周后溃疡愈合率、Wagner分级、溃疡病程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5年、HbA 1c>8.5%、TcPO 2<60 mmHg、CRP>10 mg/L、Cor>190 μg/L以及miRNA-144表达水平>35是T2DM患者发生DFU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后总分315分,对应DFU发生发展概率为72.56%。 结论:DFU患者外周血中miRNA-144表达水平与病程发生发展有显著相关性,且糖尿病病程以及HbA 1c、TcPO 2、CRP、Cor水平变化均为DFU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重点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