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某区非正常死亡监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2012-2020年广东省深圳市某区居民非正常死亡的分布特征,为制定相关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死亡资料来源于深圳市死因监测系统,常住人口数据来自于深圳市某区统计年鉴.死亡数据参照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次修订本(ICD-10),编码V00-Y34被认定为非正常死亡,选取非正常死亡人口数计算非正常死亡率.应用Joinpoint回归分析经年龄调整的标化非正常死亡率的年度变化趋势,采用x2检验比较非正常死亡率在不同性别和年龄段间的差异.统计非正常死亡的死因构成及顺位,并采用潜在减寿年数(PYLL)和平均潜在减寿年数(APYLL)衡量非正常死亡带来的寿命损失人年数.结果 2012-2020年深圳市某区居民非正常死亡累计2 806人,标化非正常死亡率为9.81/10万人;2012-2020年深圳市某区居民标化非正常死亡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与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均为5.60%(95%置信区间:-5.90%~18.60%).男性非正常死亡率为12.84/10万人,大于女性的6.10/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1.392,P<0.001).≥65岁年龄组的非正常死亡率最高,达10.13/10万人,其次是15~64岁年龄组(9.95/10万),0~14岁年龄组非正常死亡率最低(8.95/10万),各年龄组的非正常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616,P=0.270).深圳市某区居民5种主要死因中非正常死亡的PYLL和APYLL均为最高,恶性肿瘤次之.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排在非正常死亡死因顺位第1位.非正常死亡PYLL最高为故意自害,其次为意外损伤的其他外因;而非正常死亡APYLL前3位分别是加害、意图不确定的事件造成的损伤、故意自害.结论 应进一步构建安全的作业环境,加强对男性、老年人以及工人重点人群的安全保护,提高个人防范意识,大力建设健康养老体系和非正常死亡的危机干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甲磺酸雷沙吉兰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研究中国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和餐后状态下服用甲磺酸雷沙吉兰片的药代动力学,并评价2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空腹试验按两周期、两序列交叉设计,入组36例受试者,于2个周期分别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1 mg,采集血浆样本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中雷沙吉兰的浓度,用平均生物等效性(ABE)方法进行等效性评价.餐后试验按四周期、两序列完全重复的交叉设计,入组48例受试者,受试者服用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2次(给药剂量均为1 mg),根据Cmax、AUC0-t、AUC0-∞的个体内变异程度,分别用参比制剂标度的平均生物等效性和ABE的方法评价等效性.结果 在空腹试验中,受试者口服甲磺酸雷沙吉兰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雷沙吉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9.70±3.14)和(9.62±3.85)ng·mL-1,AUC0-t分别为(6.03±1.47)和(6.02±1.95)ng·h·mL-1,AUC0-∞ 分别为(6.13±1.51)和(6.12±1.97)ng·h·mL-1.Cmax、AUC0-t、AUC0-∞ 几何均值比(GMR)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 94.11%~118.06%、99.22%~107.74%、99.16%~107.44%,均在80.00%~125.00%.在餐后试验中,受试者口服甲磺酸雷沙吉兰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后,雷沙吉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3.00±1.92)和(3.52±1.77)ng·mL-1,AUC0-t分别为(5.02±1.20)和(5.06±1.20)ng·h·mL-1,AUC0-∞ 分别为(5.11±1.23)和(5.14±1.22)ng·h·mL-1.AUC0-t、AUC0-∞ GMR的90%置信区间分别为 96.99%~101.19%和 97.17%~101.41%,均在 80.00%~125.00%;Cmax的单侧 95%置信区间上限小于零,GMR的点估计值是82.01%,在80.00%~125.00%.空腹及餐后试验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2.86%和22.92%,所有不良事件均为中、轻度.结论 2种甲磺酸雷沙吉兰片在空腹和餐后2种状态下均具有生物等效性,且安全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管理的通知》政策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以下简称"不良事件")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或发现的,除疾病自然过程之外的各种因素所致的不安全隐患或造成负性后果的事件.多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不断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将"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指导行业聚焦相关工作,对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对近年来国内外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免疫原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通过对检索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显示,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显著降低肿瘤患者的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住院率,还可降低其心血管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显著改善生存预后。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亦可对肿瘤患者起到保护作用,尤其是完成全程疫苗接种的患者。国内外权威学会指南、共识均建议肿瘤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建议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患者教育,让肿瘤患者充分获得疫苗给这个特殊群体带来的健康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含有金盏花提取物的防晒乳对儿童皮肤防护作用的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研究含有金盏花提取物的温和倍护防晒乳对儿童皮肤日晒的防护效果、安全性及耐受性。方法:2022年7 - 8月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为中心招募健康儿童,采用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入组3 ~ < 18岁健康儿童200例,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A组(左侧涂抹试验品、右侧涂抹对照品)或B组(右侧涂抹试验品、左侧涂抹对照品),涂抹后进行阳光暴露活动,在阳光暴露前后对颞部、上臂伸侧和前臂伸侧部位进行皮肤测试评估。试验品为含有金盏花提取物的温和倍护防晒乳[防晒系数(SPF)50+,长波紫外线防晒系数(PA)++++],对照品为含有甘草提取物的婴儿防晒霜(SPF35,PA++)。采用双侧差异量表评估日晒后症状,采用红斑评分评估晒后红斑情况,采用MPA10多功能皮肤测试平台检测评估部位黑色素及红斑值、含水量及经表皮失水量(TEWL)。观察记录相关不良事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或Wilcoxon配对样本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 结果:198例受试者完成研究及访视,男100例(50.5%),女98例(49.5%);年龄3 ~ 17(8.11 ± 0.23)岁,A组、B组各99例。颞部、前臂伸侧和上臂伸侧日晒后对照侧症状更明显的受试者例数多于试验品侧(颞部:11例比4例,上臂伸侧:16例比2例,前臂伸侧:33例比3例),两侧频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01)。3个测试区域试验侧和对照侧红斑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上臂和前臂部试验侧日晒后与日晒前黑色素值差值(3.57 ± 2.41、1.74 ± 1.68)均低于对照侧(9.50 ± 2.21、8.13 ± 1.87),颞部、上臂和前臂部试验侧日晒后与日晒前角质层含水量差值[7.72(-2.19,19.44)、9.56 ± 1.37、9.05 ± 1.37]均高于对照侧[-3.25(-13.54,9.94)、3.63 ± 1.32、3.73 ± 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01)。3个测试区域试验侧和对照侧日晒后与日晒前红斑值、TEWL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研究期间1例(0.51%)的对照侧发生一过性荨麻疹,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含金盏花提取物的温和倍护防晒乳对3 ~ < 18岁健康儿童日晒后黑化的防护优于对照品,且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感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经历与支持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3—6月河南省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21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测评量表(Second Victim Experience and SupportTool,SVEST)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对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462份,有效回收率92.4%,将经历过不良事件、医疗差错和患者安全隐患事件的问卷221份(47.8%)纳入研究分析。结果: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量表总分为(80.63±10.2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工作年限、科室、每周工作时间、职业生涯经历不良事件数的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年限、科室、职业生涯经历不良事件数、患者护理方面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对儿科护士第二受害者经历与支持具有预测作用,共解释总变异的50.7%。 结论:儿科护士作为第二受害者经历的负面影响较严重,可获得的支持较少,医院管理者应重视第二受害者的身心健康,建立员工支持项目为其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尽可能地减少不良医疗事件对儿科护士的伤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内镜下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瘘8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评估内镜下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难治性上消化道瘘(RUG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3月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接受PRP治疗的8例RUGF患者。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等,PRP治疗相关资料如首次治疗时间、首次治疗后住院时间、有无不良事件等。随访至首次治疗后6个月,评估瘘口愈合情况,记录患者体重指数、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等。统计学方法采用配对 t检验和非参数检验。 结果:8例RUGF患者中,男7例、女1例;中位年龄(范围)为58.5岁(27.0~75.0岁),中位病程(范围)为14个月(4~120个月),瘘口最大径为(4.50±2.62) mm,PRP血小板浓缩倍数为(4.02±0.48)倍。首次内镜下PRP注射治疗时间为(21.88±4.52) min,中位首次治疗后住院时间(范围)为2 d(1~2 d),中位治疗总次数(范围)为4次(1~5次)。瘘口愈合时间为(2.57±1.72)个月,7例RUGF患者在首次治疗后6个月内愈合、1例患者瘘口缩小,术中、术后均无不良事件发生。8例RUGF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体重指数,以及健康调查简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8个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20.91±2.15) kg/m 2比(18.67±3.21) kg/m 2、(86.88±13.35)分比(58.13±20.34)分、100分(0~100分)比0分(0~100分)、(83.06±11.74)分比(56.94±28.86)分、(67.88±26.77)分比(31.88±13.08)分、(81.88±13.87)分比(46.25±24.02)分、(76.56±22.60)分比(37.50±26.73)分、100分(0~100分)比0分(0~100分)、(78.00±17.37)分比(51.50±22.7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40、-3.87, Z=2.06, t=-3.03、-4.26、-4.73、-6.06, Z=-2.06, t=-4.32; P=0.012、0.006、0.039、0.019、0.004、0.002、0.001、0.039、0.003)。 结论:内镜下注射自体PRP治疗RUGF安全、有效,对较小瘘口(最大径≤6 mm)有明显促进愈合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面部注射肉毒毒素少见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肉毒毒素的临床应用一直认为安全有效,应用范围从治疗斜视、内收肌痉挛性发声障碍、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等扩展到缩小咬肌、改善眉间肌/眼轮匝肌所致动态皱纹等面部美容治疗,范围逐渐扩大,并显示显著效果。肉毒毒素作为一种高分子蛋白神经毒素,与其他药物一样也会引起不良反应,一些少见不良反应会产生严重医疗事件,影响患者身心健康,临床医师需高度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初步评估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用于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操作性能、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对照、非劣效研究,选取10头健康巴拿猪作为研究对象,1名内镜医师使用日本Olympus内镜系统(型号GIF-Q260),另一名内镜医师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对10头健康巴拿猪按照先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后Olympus内镜系统的顺序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采用量化评分指标,对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进行器械质量评价、图像质量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结果: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单人操作时,展开和收纳用时分别为(110.24±8.93)s和(91.33±11.59)s,戴内镜一次性保护套用时(233.48±17.06)s。器械质量评价方面,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水气吸引性能不如Olympus内镜系统,吸引400 mL生理盐水所需时间为(56.44±5.18)s,用时多于Olympus内镜系统(型号GIF-Q260)的(33.71±3.56)s,但本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吸引仍符合医疗器械技术要求(吸引量>400 mL/min);其他性能(包括整机密封性、活检通道、镜身坚柔、旋钮操作、镜身弯曲度、视野范围)与Olympus内镜系统相当。图像质量评价方面,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的性能(包括图像清晰度、图像变形及失真、图像颜色分辨率、图像照度、图像质量综合评价)与Olympus内镜系统相近。安全性评价方面,仅使用Olympus内镜系统操作时有1头猪出现恶心症状,使用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操作时的10头猪未发生呕吐、咽喉部出血、心脏骤停等不良事件。结论:新型便携式内镜系统展收方便,操作安全性好,内镜操作性能和有效性与临床常用内镜系统相当,不足之处在于水气吸引性能略差于临床常用内镜系统,但仍符合医疗器械技术要求,可以满足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治疗重度胡蜂蜇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血液灌流(HP)方案和CVVH+HP或CVVH +血浆置换(PE)方案救治重度胡蜂蜇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历史队列研究和优效性检验的方法。自2020年7月至2022年10月,连续筛查5家研究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重症胡蜂蜇伤患者,招募进入CVVH+DPMA+HP组(干预组)。采用倾向性评分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各研究中心收治的重度胡蜂蜇伤病例,与干预组进行1∶1匹配,建立历史对照组。历史对照组按其实际的血液净化方案,分为CVVH+HP组和CVVH+PE组。主要观察指标为治疗后3 d和7 d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并发症、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和全因死亡事件。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患者预后。结果:经过倾向性得分匹配,干预组与两个历史对照组分别有56例患者匹配成功。匹配后,各组在年龄、性别、基础病、生化检查指标和危重症评分等基线指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降低,干预组下降更快;接受DPMA治疗〔风险比( HR)=1.04,95%可信区间(95% CI)为1.02~1.08, P=0.00〕及体温( HR=1.02,95% CI为1.00~1.03, P=0.02)、血中肌酸激酶(CK; HR=0.98,95% CI为0.96~1.00, P=0.05)和肌红蛋白(MYO; HR=2.88,95% CI为1.24~6.69, P=0.01)水平降低是使APACHEⅡ评分降至目标值(15分)的独立危险因素。各组间出血并发症、滤器或灌流器血栓形成、血压降低、导管相关感染和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VVH+DPMA+HP方案能显著降低重症胡蜂蜇伤患者的APACHEⅡ评分,效果优于CVVH+HP和CVVH+PE方案,且安全性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