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误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误诊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 CVA)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2012年5月—2017年1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86例中误诊为CVA 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本组误诊率6.98%.因发热、咳嗽、咳痰及偶感喘息、气促就诊2例,因反复发热伴咳嗽、胸闷及喘息不适就诊1例,因反复发热、咳嗽、气促、胸闷及喘息不适就诊3例.6例均误诊为CVA,误诊时间3~10 d.6例按CVA治疗后效果不佳,经进一步行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等结合相关临床表现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予阿奇霉素及甲泼尼龙等治疗15~20 d后均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出院后随访1~3个月,随访期间6例预后均较好.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缺乏特异性临床和胸部影像学表现,易误诊.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警惕性和对该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和了解,以减少或避免其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症状及IgE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对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临床症状及免疫球蛋白E(IgE)的影响.方法 将就诊的2 ~14岁脾虚挟痰型CVA患儿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的变化,统计治疗效果,并检测治疗前后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CD4+、CD8+、CD4+/CD8+比值等免疫指标及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治疗6周,两组面色萎黄、喉间痰鸣、多汗、纳呆、大便稀薄积分均降低,治疗组症状积分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治疗组IgA、IgG、CD4+、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IgE、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临床治疗中,采用培土生金穴位敷贴治疗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IgE水平,提升患儿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用药规律探讨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本文通过对2006—2015年以来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临床文献的搜集、整理及分析,深入探讨现代中医临床治疗儿童哮喘的用药规律与特征.[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检索2006—2015年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中医药治疗儿童哮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数据挖掘软件,对纳入文献的方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该病治疗用药规律,为科研人员及临床工作者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416篇,共涉及药物267味,药类20种,常用药类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补益药、解表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常用药物为:甘草、麻黄、杏仁、半夏、地龙、紫苏子、五味子、黄芪、黄芩、桑白皮;常用药对为:麻黄/杏仁/甘草、麻黄/杏仁/紫苏子、麻黄/杏仁/地龙、麻黄/杏仁/黄芩、麻黄/杏仁/桑白皮、麻黄/杏仁/半夏.[结论]儿童哮喘发作期常用药物为麻黄、杏仁、紫苏子、桑白皮、半夏化痰、平喘;缓解期常用黄芪、白术、党参、太子参固表、健脾;白芍、当归、麦冬、五味子益肺、敛肺;咳嗽变异型哮喘在宣肺平喘的基础上常用黄芩、桔梗清热、化痰;除常见病理因素"痰浊"之外,"风邪"和"血瘀"也为重要的致病因素,临证常配伍地龙、桃仁、丹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应用于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相关研究较少.文中探讨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过敏儿童CVA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儿童医院就诊的225例CVA患儿,并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复合治疗组(n=102)和对照组(n=123).其中对照组仅接受对症药物治疗,复合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共治疗10个月.治疗期间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记录相关指标并比较,包括症状积分、肺功能、粉尘螨总IgE、炎症因子(IL-4、TGF-β和INF-γ)水平检测及有效情况;同时记录可能影响患儿疗效的临床资料以完成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治疗前,2组患儿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肺功能、IgE、IL-4、TGF-β和INF-γ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复合治疗组患儿日/夜间咳嗽症状评分[(0.87±0.06)/(0.91±0.11)]明显低于对照组[(2.54±0.32)/(2.38±0.42)];肺功能(FEV1/FVC)[(1.98±0.56)/(79.67±9.05)]优于对照组[(1.65±0.37)/(75.87±1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3.53%vs 54.47%,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后得知,年龄、病程及治疗方式是影响儿童CVA患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粉尘螨滴剂舌下特异性免疫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CVA患儿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可能与血清中IL-4、TGF-β和INF-γ等炎症因子下降相关.年龄、病程及治疗方式是影响患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螨虫过敏的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疗效及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螨虫过敏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2012年2月至2013年10月来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5岁的螨虫过敏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4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疗程为0.5年,治疗结束停药观察3个月。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记录所有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包括咳嗽症状积分、累积吸入沙丁胺醇的 puff 数、肺功能检查结果及支气管激发试验第1秒用力呼气量下降20%时累积吸入乙酰胆碱的剂量(PD20),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急性期咳嗽明显好转/消失时间[(5.82±0.90)d 比(6.54±1.30)d]及沙丁胺醇吸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患儿4次的咳嗽症状积分分别为治疗组[(3.90±0.90)分、(0.90±0.30)分、(0.70±0.30)分、(1.90±0.70)分]、对照组[(4.10±0.70)分、(1.20±0.40)分、(1.30±0.50)分、(2.40±0.80)分],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均﹤0.05),但2组停药3个月后均出现咳嗽症状积分的反跳。2组肺功能 PD20在治疗前及治疗0.5年均有所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0.5年 PD20[(0.46±0.08)mg 比(1.76±0.07)mg],对照组[(0.49±0.07)mg 比(1.70±0.07)mg];治疗组治疗后0.5年 PD20的改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螨虫过敏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儿,急性期疗效及控制效果较好,且改善呼吸道反应性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孟鲁司特钠联合辅舒酮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辅舒酮在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深圳市龙岗区第二人民医院儿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4例CVA患儿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给予孟鲁司特钠联合辅舒酮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辅舒酮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复发率、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为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FEV1%)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FEV1%及FEV1/FVC分别为(88.02±7.12)%、(98.32±6.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2±6.58)%、(92.64±6.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与对照组的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辅舒酮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且能够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咽异感症的病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儿童咽异感症的病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咽异感症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接受详细的病史询问,常规鼻部、咽喉部检查,以及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后接受相应的治疗.结果 在203例患儿中,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的致病因素,其次为消化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病因为鼻窦炎(63例),其次为反流性咽喉炎(47例),其他病因包括变异性鼻炎(12例)、慢性鼻炎(9例)、慢性扁桃体炎(9例)、慢性咽炎(1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13例)、抽动症(23例)、神经官能症(9例).治疗后随访6个月,不同病因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33.3% ~100.0%.结论 咽异感症的致病病因较多,呼吸道因素最为常见.此外应重视反流性咽喉炎、抽动症及精神类的身心疾病与咽异感症的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强化药物方案对螨虫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强化药物方案对螨虫过敏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伴螨虫过敏患儿共1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试验组(62例),分别在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或孟鲁司特钠+西替利嗪治疗,比较2组咳嗽消失时间、使用沙丁胺醇量、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气道反应性指标、血清学指标水平、随访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咳嗽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 =3.46,P<0.05);试验组使用沙丁胺醇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 =2.92,P<0.05);试验组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11,P<0.05);试验组治疗后Dmin和PD35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3.89、4.03,P值均<0.05);试验组治疗后IL-4、IL-5、IL-13、总IgE及嗜酸粒细胞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 =3.74、4.26、4.10、4.85、3.59,P值均<0.05);试验组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x2=8.89,P<0.05);同时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3,P>0.05).结论 强化药物方案用于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伴螨虫过敏患儿可有效缓解咳嗽症状,减少沙丁胺醇用量,改善气道反应性,降低慢性炎症损伤水平,避免远期复发,且安全性值得认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原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儿童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的临床特点、误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曾误诊为呼吸系统感染的儿童CVA 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误诊率23.96%.23例均以慢性咳嗽就诊,呈反复或持续咳嗽,时轻时重,以清晨明显,皆伴少量白色黏液样痰.咽部充血14例;双肺呼吸音增粗10例,可闻及干湿性啰音6例,可闻及哮鸣音2例.胸部X线检查示肺纹理增粗12例.血白细胞升高6例,中性粒细胞升高7例.初步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5例、慢性支气管炎12例、支气管肺炎6例.误诊时间1~12(8.57±2.36)个月.23例按呼吸系统感染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后进一步行支气管舒张及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皮肤变应原试验,结合病史和家族史等,确诊为CVA,给予相应治疗后病情稳定.随访1年,21例咳嗽症状消失,2例仍有咳嗽症状,但发作频率降低.结论 CVA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 临床接诊长期反复慢性咳嗽患者时,应考虑到 CVA,要详细询问病史、开阔诊断思维、综合全面分析病情,并及时行支气管舒张及激发试验、肺功能检查、皮肤变应原试验等特异性检查,以减少或避免CVA误诊误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诊治思路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5
中医在防治咳嗽变异型哮喘方面优势明显,不良反应小.文章从病因病机、分期论治、风痰瘀论治、分脏腑论治、辨体质论治及中医外治法这几方面详细阐述了该病的中医辨治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