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口腔医疗保险的思考和建议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口腔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就诊率低、公共卫生资源耗费大等特征,缺乏口腔医疗保险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基本医疗保险尚不能统筹支付口腔门诊治疗费用,是否应将口腔医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仍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采用范围性综述法对国外不同医疗保险制度下的口腔医疗服务覆盖范围、保障内容、负担比例、保障效果等进行梳理,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分析了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对口腔医疗服务报销范围、覆盖人群等方面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多层次基本口腔医疗保障制度的思考,建议逐步增加基本医疗保险对口腔门诊高额医疗费用的统筹支付,增加对儿童预防性口腔医疗服务的支付,完善商业医疗保险对部分口腔医疗服务的补充作用,减轻民众的口腔疾病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虚拟现实技术在缓解患儿焦虑情绪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近年来,虚拟现实技术以其沉浸性、交互性和想象性的特点,逐渐被应用于缓解儿童焦虑情绪中。本文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概念及其对焦虑的干预机制,虚拟现实技术在缓解儿童术前焦虑、牙科焦虑及癌症患儿焦虑方面的应用现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调查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估患儿牙科畏惧症情况;采用儿童气质量表(CPTS)评估患儿气质类型;采用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社会性发展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估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结果: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共有106例发生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32.42%(106/327)。不同气质类型患儿的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麻烦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7/47,78.72%),平易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低(16/124,12.90%)。不同社会性发展水平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水平社会性发展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4/42,80.95%)。女童、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薄弱、有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高于男童、无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良好、无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患儿(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 OR=2.751,95% CI:1.774~4.268)、口腔健康意识薄弱( OR=2.465,95% CI:1.627~3.734)、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 OR=2.366,95% CI:1.583~3.535)、消极气质类型( OR=2.573,95% CI:1.685~3.929)、中等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397,95% CI:0.261~0.603)、高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416,95% CI:0.276~0.627)是牙体牙髓病患儿发生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患儿气质类型及社会性发展水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磨牙-切牙釉质矿化不全的欧洲儿童牙科学会诊断标准和评分系统介绍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磨牙-切牙釉质矿化不全(molar-incisor hypomineralization,MIH)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全身因素引起的牙釉质矿化性缺陷,表现为磨牙和切牙牙釉质颜色改变,牙釉质崩解,易患龋且进展迅速,病损严重者无法保留患牙。早期准确诊断对MIH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欧洲儿童牙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Paediatric Dentistry,EAPD)诊断标准的评分系统是一种被国际认可的MIH评分系统,该系统不仅可以帮助医师明确诊断MIH,对受累牙进行评价,还可指导流行病学调查的开展,推动MIH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MIH研究现状和本课题组MIH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对EAPD诊断标准和评分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近十年国内外牙科焦虑症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近十年来牙科焦虑症的研究现状,探讨该领域的发展动态、热点及趋势,为今后研究提供思路和指导。方法:以"牙科恐惧症(dental fear)""牙科畏惧症(dental phobia)""牙科焦虑症(dental anxiety)"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自201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已发表的相关文献。采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国家、机构及作者等分布、关键词的聚类及时序分析,绘制对应的循证可视化图谱。结果:纳入中文文献480篇,英文文献752篇,2019年发文量最多;国家和机构方面,文献中发文量较大的为瑞典、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中文文献中的发文机构间无合作交流,呈现明显的地域性;国外作者发表文章较多,且其合作性比我国更密切;英文文献的结果提示sedation和validity是国外学者关注的重点,中文文献的结果提示中国学者对儿童牙科焦虑症关注度更高。结论:牙科焦虑症的英文文献发展较中文文献更具扩展性和深入性,VR干预、牙科护理、干预措施的有效性是目前牙科焦虑症领域的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7~10岁儿童基于锥形束CT影像的下颌孔位置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利用锥形束CT探究儿童下颌孔在下颌骨内的相对位置变化,及其与 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为儿童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IANB)提供指导。 方法:纳入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数据库中的202例7~10岁儿童锥形束CT数据,患者按年龄分为7、8、9及10岁组,其中7岁组男性20例,女性22例;8岁组男性31例,女性28例;9岁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10岁组男性22例,女性23例。以46例25~30岁成人作为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22例)。测量所有患者下颌孔中心点至下颌支前缘距离(MF-A)、下颌孔中心点至下颌支后缘距离(MF-P)及下颌孔中心点至 平面的最短距离(MF-OP),测量下颌第一乳磨牙(或下颌第一前磨牙)、下颌第二乳磨牙(或下颌第二前磨牙)邻面接触点和下颌孔中心点连线与矢状面夹角(∠A)。比较左右两侧、不同性别以及不同年龄组中下颌孔的相关数据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202例7~10岁儿童下颌孔位置双侧对称,不同性别间下颌骨生长发育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MF-A随年龄增长有增大趋势,由7岁组的(15.83±1.28)mm逐渐增大至10岁组的(17.10±1.60)mm,其中10岁组MF-A与7、8和9岁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F-P随年龄增长有增大趋势,由7岁组的(9.12±1.17)mm逐渐增大至10岁组的(11.25±1.60)mm,儿童各年龄组间MF-P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F-OP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由7岁组 平面下(-0.24±2.31)mm逐渐移行至10岁组 平面上(1.08±1.95)mm,10岁组与7、8和9岁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F-A与MF-P比值随年龄增长呈减小趋势,由7岁组的1.77±0.30逐渐减小至10岁组的1.55±0.29,除8岁组与9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外,儿童其余各年龄组间MF-A/M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儿童各年龄组∠A均显著大于参考值(45°)( P<0.05),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儿童各年龄组与对照组间MF-A、MF-P、MF-OP、MF-A/MF-P、∠A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7~10岁儿童下颌孔位于下颌支前后径中点后方,随年龄增长下颌孔从 平面下方逐渐向 平面上方移动,8岁时平齐 平面水平。与成人相比,儿童下颌孔在下颌支内侧面的位置更靠后、靠下,对儿童进行IANB时,可将注射器由对侧乳磨牙或前磨牙接触区向远中移动,使进针角度>45°,以提升IANB的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种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输送钳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是一个预先成型的、与牙齿非常贴合的不锈钢金属牙冠,用于修复乳磨牙的缺损,恢复牙体外形,保护牙齿并恢复咀嚼功能,防止充填物的脱落、继发龋产生和牙体组织的折裂,诱导继承恒牙的顺利萌出。儿童乳磨牙金属预成冠在佩戴之前,需要将牙科粘接剂装入冠内,然后传递给口腔医生。目前通用的操作方式是四手护士戴手套,用手指直接握持金属预成冠,用塑料调拌刀将牙科粘接剂导入冠内,再直接手对手传递给口腔医生。由于牙科粘接剂很粘稠,容易粘附于手套上以及金属预成冠外侧,金属预成冠还容易歪斜、掉落;此外,直接手对手传递,传递过程中容易出现滑落,不仅延长了操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还可能引发感控问题和医疗安全问题。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儿童乳磨牙预成冠输送钳,现报道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综合性干预对龋病患儿恐惧情绪、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性干预对龋病患儿恐惧情绪、心理弹性、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诊治的龋病患儿126例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予以综合性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VAS)、心理弹性评分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F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FVAS分别降低至(2.39±0.56)分、(3.07±0.93)分,均低于干预前(均 P < 0.05),同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t=4.97, P < 0.001)。干预前,两组心理弹性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对照组的自强性[(8.46±1.07)分、(7.27±1.05)分]、乐观性[(22.35±5.51)分、(20.19±5.64)分]、坚韧性[(27.86±3.27)分、(25.13±3.26)分]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均 P < 0.05),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t=6.30、2.17、4.69,均 P < 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 Z=2.02, P < 0.05)。 结论:综合性干预可有效消除龋病患儿治疗的恐惧情绪,增强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弹性,促使治疗与干预过程顺利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认知行为疗法改善儿童牙科焦虑症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牙科焦虑症是儿童口腔临床治疗中的普遍现象,它不仅对儿童心理和口腔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而且给儿童家长和医护人员带来压力与挑战。本文阐述了儿童牙科焦虑症的概念、病因、负面影响和测评工具,对认知行为疗法(CBT)在牙科焦虑症儿童中的应用现状和不足进行归纳总结,为下一步开展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的综合护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全身麻醉技术下儿童口腔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以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市口腔医院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全身麻醉下进行口腔治疗的小儿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两组基础资料具有匹配性的原则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制定实施综合性护理方案。采用儿童畏惧调查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调查患儿治疗畏惧情况,采用Frankl治疗依从性量表和Houpt行为量表调查患儿治疗依从性。统计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术后牙痛持续时间,调查患儿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记录患儿术后随诊率。结果:试验组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诱导和术后护理过程中的CF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前检查、麻醉诱导和术后护理过程中的Frankl评分和Houpt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牙痛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各指标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和家属各方面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试验组患儿术后1 w、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随诊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在全身麻醉技术进行口腔治疗的儿童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治疗畏惧心理,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患儿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儿术后尽快恢复,还能够提高患儿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患儿术后随诊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