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风格和气质类型对儿科学翻转课堂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索不同认知风格、气质类型的医学生在儿科学翻转课堂中的表现。方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85名学习《儿科学2》课程的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儿科学翻转课堂集体教学。采用认知方式镶嵌图形测验(cognitive style figure test)调查学生的认知风格,采用气质自我测试问卷调查学生的气质类型,通过聚类分析、ANOVA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卡方分析等方法,探究不同认知风格、气质类型学生翻转课堂成绩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气质类型可分为胆汁多血混合型、多血黏液混合型、少抑郁型、少胆汁型4类,占比分为28.24%、23.53%、27.06%、21.18%。认知风格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占比分别为51.76%和48.24%。在分类比较上,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翻转课堂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8, P<0.05),但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翻转课堂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8, P>0.05)。在测试各维度得分相关性上,黏液质类型得分( r=-0.283, P<0.05)和认知测验得分( r=0.346, P<0.05)与翻转课堂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儿科学翻转课堂教学中,对于不同气质类型和认知风格的学生可灵活运用互动及评价方法;需注意把握好合作学习与独立自主学习的关系;儿科学翻转课堂不同环节设计需进一步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行心导管介入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9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恢复期是否发生躁动分为对照组(67例,未发生躁动)和观察组(25例,发生躁动)。收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发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气质类型、手术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麻醉恢复期血压、麻醉恢复期心率、麻醉恢复期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前焦虑、术后疼痛、使用拮抗剂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危险因素χ 2=9.03、4.95、5.84、11.49,均 P < 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焦虑、术后疼痛、使用拮抗剂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 OR=2.870、4.083、6.975, P=0.029、0.004、0.002, 95%CI=1.114~7.389、1.555~10.722、2.052~23.711),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啶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保护因素( OR=0.318, P=0.021, 95%CI=0.120~0.839)( P < 0.05)。 结论: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术前焦虑、术后疼痛、使用拮抗剂是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介入术后麻醉恢复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在治疗时应重视上述因素,在患儿麻醉恢复期进行预防,以减少躁动后发生损伤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学龄期骨折患儿的气质特征与其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学龄期骨折患儿的气质特征与其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郴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学龄期骨折患儿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学龄期儿童气质问卷对入选患儿的气质特征进行调查,并分析患儿气质类型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相关性。结果:学龄期骨折患者的三种气质特征的7个气质因子反应强度、适应性、心境、持久性、趋避性、反应阀及注意转移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平易型学龄期骨折患儿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最好,完全依从率为69.57%;其次为缓动型骨折患儿,完全依从率为36.67%;麻烦型骨折患儿依从性最差,完全依从率为29.51%;学龄期骨折患儿三种气质特征对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学龄期骨折患儿气质特征中的反应强度因子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呈负相关( P<0.05)。 结论:不同气质特征具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方式,学龄期患儿气质是影响其骨折发生率的主要原因,学龄期骨折患儿气质特征中的反应强度因子与早期功能锻炼依从性呈负相关,应根据患儿不同气质特征给予针对性健康教育,降低学龄期儿童骨折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护理在学龄前哮喘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进行分级护理在学龄前哮喘患儿家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在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治疗的学龄前哮喘患儿1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8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家庭护理,研究组实施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疾病发作及治疗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及出院1年后肺功能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患儿出院1年内急性发作、急诊就医及住院次数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1年后,研究组患儿PEF%及FEV1%水平均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PAQLQ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学龄前哮喘患儿采用以社会生活能力、气质类型评价为基础的分级家庭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儿疾病的发作及就医次数,并提高肺功能水平及生活质量,对保证患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母婴依恋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母婴依恋指的是婴儿和母亲之间强烈的情感联结和精神纽带,它是在婴儿和母亲的亲子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在对陌生环境进行探索时,婴儿把母亲作为自己的安全基地。母婴关系作为婴儿的第一关系,是之后同伴关系和成人关系的基础,对婴儿的认知、人格、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多种因素会对母婴依恋的发展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孩子方面的因素(如婴儿自身的气质和身体状况等)、父母方面的因素(如父母的依恋类型和母亲的敏感性等)、家庭养育方面的因素(如养育方式和家庭环境等)。在这三方面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最终形成了母婴之间不同的依恋类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调查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及其与气质类型和社会性发展水平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儿童牙科畏惧调查量表-牙科分量表(CFSS-DS)评估患儿牙科畏惧症情况;采用儿童气质量表(CPTS)评估患儿气质类型;采用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评估患儿社会性发展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评估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结果:327例牙体牙髓病患儿共有106例发生牙科畏惧症,发生率为32.42%(106/327)。不同气质类型患儿的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麻烦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7/47,78.72%),平易型气质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低(16/124,12.90%)。不同社会性发展水平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水平社会性发展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最高(34/42,80.95%)。女童、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薄弱、有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的患儿牙科畏惧症发生率高于男童、无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口腔健康意识良好、无牙痛症状、父母文化程度为高中以上、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元患儿(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有不愉快的牙科就诊经历( OR=2.751,95% CI:1.774~4.268)、口腔健康意识薄弱( OR=2.465,95% CI:1.627~3.734)、父母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 OR=2.366,95% CI:1.583~3.535)、消极气质类型( OR=2.573,95% CI:1.685~3.929)、中等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397,95% CI:0.261~0.603)、高水平社会性发展( OR=0.416,95% CI:0.276~0.627)是牙体牙髓病患儿发生牙科畏惧症的影响因素(均 P<0.05)。 结论:牙体牙髓病患儿牙科畏惧症的发生率较高,与患儿气质类型及社会性发展水平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学龄期哮喘患儿气质特征与肺功能锻炼行为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学龄期哮喘患儿气质特征与肺功能锻炼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学龄期哮喘患儿108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学龄期儿童气质量表(Chinese School Children Temperament scale,CSTS)、肺功能锻炼行为调查表对入选对象进行现状调查,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学龄期哮喘患儿气质特征与肺功能锻炼行为的相关性。结果:学龄期哮喘患儿三种气质特征在节律性、趋避性和活动水平等因子中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在适应性、心境、反应强度、反应阈、持久性和注意转移等方面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困难型气质特征患儿与其他两组类型儿童得分差异明显( P<0.05)。学龄期哮喘患儿肺功能锻炼行为完全依从的人数为52例,部分依从的人数为18例,不依从的人数共计38例;其中平易型气质特征的患儿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率为76.19%(32例),部分依从率和不依从率分别为21.43%(9例)、2.38%(1例);困难型患儿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率为19.44(7例),部分依从率和不依从率分别为13.89%(5例)、66.67%(24例);启动缓慢型患儿功能锻炼完全依从率为43.33%(13例),部分依从率和不依从率分别为13.33%(4例),43.33%(13例),平易型患儿功能锻炼依从性最好,困难型功能锻炼依从性最差( P<0.05)。气质因子中的反应强度与肺功能锻炼行为依从性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P<0.05),适应性与肺功能锻炼行为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 P<0.05),其他因子与肺功能锻炼行为依从性无显著相关关系( P>0.05);气质特征中的困难型和启动缓慢型患儿与肺功能锻炼行为依从性呈明显负相关( P<0.05),平易型与肺功能锻炼行为依从性呈明显正相关( P<0.05)。 结论:学龄期哮喘患儿气质特征与肺功能锻炼行为依从性存在一定相关性,临床人员应针对其气质特征对依从性影响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提供及时、合理并科学的指导,以促进患儿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学龄前期肾病综合征复发患儿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学龄前期肾病综合征(NS)复发患儿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方法 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24例学龄前期NS复发患儿进行研究,依据Conner父母用症状问卷(PSQ)评定行为问题,参考PSQ中国常模界定是否存在行为问题,划作行为问题组(56例)及行为正常组(68例).收集两组人口学信息、患病及复发情况、治疗相关指标、患儿气质及家庭支持状况等资料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明确学龄前期NS复发患儿行为问题影响因素.结果 124例学龄前期NS复发患儿中56例存在行为问题,发生率为45.16%;除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24 h尿蛋白、肌酐、白蛋白、合并症及并发症外,行为问题组复发类型(频复发)、总激素持续时间(≥6个月)、总激素使用量(≥4 000 mg)、户外活动时间(<2h)、父母教养方式(负向教养)、父母焦虑(有)占比均高于行为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Ridit分析,两组患儿气质、家庭亲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学龄前期NS复发患儿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复发类型(频复发)(OR:2.067,95%CI:1.121~3.810)、总激素持续时间(≥6 个月)(OR:1.770,95%CI:1.119~2.800)、总激素使用量(≥4 000 mg)(OR:2.044,95%CI:1.068~3.911)、户外活动时间(<2 h)(OR:1.758,95%CI:1.077~2.869)、患儿气质(难养型)(OR:2.010,95%CI:1.141~3.541)、父母教养方式(负向教养)(OR:1.829,95%CI:1.078~3.106)、家庭亲密度(松散型)(OR:1.885,95%CI:1.043~3.407)、父母焦虑(有)(OR:1.808,95%CI:1.048~3.117).结论 学龄前期 NS复发患儿行为问题较为常见,应对频复发、激素使用剂量多,且持续时间长、户外活动时间少难养型患儿高度关注,且注重父母负向教养方式转变,增强家庭亲密度,并缓解焦虑,亦有利于防止行为问题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气质特征角度看乳腺癌的肝郁属性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从气质特征角度揭示以肝郁论治乳腺癌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收集 251 例乳腺癌患者的气质特征,分析四维度量表标准分的含义,获得 4 种气质类型的人员分布,分析各维度量表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内涵.结果:乳腺癌患者的神经质、内外向、测谎、精神质的标准分分别集中在41.73~62.07 分、45.98~60.62 分、48.49~58.55 分、42.53~53.08 分,情绪不稳者占比 35.86%,外向者占比39.44%,坦诚性较高者占比 79.68%,精神质占比 8.77%.中间型气质占 60.16%,内向不稳定(抑郁质)多于其他 3 种气质类型,外向稳定(多血质)的典型型占比最高为 54.17%.情绪的稳定性与个性的内外向呈较强的正相关性(rs=0.704,P<0.01).内向不稳定(抑郁质)的乳腺癌患者的典型情绪占比显著高于内外向和外向型患者(P<0.01).结论:乳腺癌患者的气质特征从中医的角度理解可以分为因肝气太强或肝气不足所致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肝郁,中医药认识和防治乳腺癌可从这两点入手有的放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乳腺癌病人抑郁焦虑情绪测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测查乳腺癌病人抑郁和焦虑情绪的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乳腺癌病人289例,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化疗反应严重程度、免疫组化分型等一般资料,随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人进行测查,将其得到的数据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289例病人中存在抑郁68例,焦虑44例,抑郁、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3.53%、15.22%,SDS、SAS评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新辅助化疗与否、是否发生严重化疗反应、文化程度高低、气质类型是乳腺癌病人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P<0.01);是否腋窝淋巴结清扫、新辅助化疗与否、是否发生严重化疗反应是乳腺癌病人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P<0.01).抑郁人群里多血质占比最少,为12.5%(8/64);抑郁质占比最多,为35.0%(14/40).结论:乳腺癌女性病人临床观察多存在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针对引起相关负面情绪的因素进行干预,对治疗过程中临床介入有指导作用,有利于改善病人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