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计划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任务导向性训练计划对痉挛型脑瘫(SCP)患儿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SCP患儿62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和TOT组(31例)。对照组患儿按出院指导手册给予家庭康复训练,TOT组则采用家庭为中心的TOT计划进行干预,TOT计划包括训练计划制订和训练质量控制。2组患儿均按要求每日训练1次,每次训练1 h,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和治疗6个后采用儿科残疾评定量表(PEDI)、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和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edsQL)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6个月后,2组患儿的移动能力、WeeFIM和PedsQL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TOT组治疗6个月后的移动能力、WeeFIM和PedsQL评分分别为(76.13±6.68)分、(84.32±6.6)分和(72.55±5.90)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6个月后( P<0.05)。 结论: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TOT计划进行训练可显著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功能独立性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护康深度融合的出院准备计划在脑性瘫痪患儿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医护康深度融合的出院准备计划在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9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康复科收治的60例脑瘫患儿和其60名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儿和30名父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医护康深度融合的出院准备计划干预。在入院第1天和出院前1 d采用出院中文版出院教育质量量表-父母版、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父母版和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ADL)康复护理评定量表对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出院准备度、出院健康教育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护康深度融合的出院准备计划在脑瘫患儿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其出院准备度、出院健康教育质量和脑瘫儿童ADL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危重症儿童临终关怀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临终患儿的权利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医疗机构关注的重点,收治在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症临终儿童是尤为需要关注的人群。临终关怀是为临终患儿及其家属提供的全面照顾,使患儿痛苦减轻并有尊严地走完生命的最后阶段,维护其家属的身心健康。为促进危重症儿童临终关怀的科学实施,特组织本领域的权威专家拟定了本专家共识,对多学科团队的组建及其职责、团队成员的培训、危重症临终患儿的识别和评估、预设临床关怀计划、症状管理、复苏抢救时的家属陪伴进行了详细描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评估智能拾音器对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智能拾音器对监测儿童支气管哮喘(哮喘)发作的应用效果,以期协助哮喘患儿进行家庭管理。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和上海童杏儿科门诊部就诊的哮喘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智能拾音器)40例和对照组(不使用智能拾音器)40例。收集病史资料,对照组予每月常规随访及评估,试验组在基础随访基础上辅以智能拾音器录音随访。对照组以家长报告为哮喘发作依据,试验组以听到哮鸣音为哮喘发作依据。比较2组患儿发现哮喘发作的次数、哮喘控制水平、生活质量的差异。对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识别、诊疗措施及病情转归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检验或 Mann- 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检验。 结果:试验组通过拾音器采集的呼吸音,经过3名专家盲听分辨,结果为哮鸣音12次(42.86%)、湿啰音1次(3.57%)、鼾音1次(3.57%)、不易辨别12次(42.86%)及辨别不一致2次(7.14%)。2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为试验组12次,对照组5次;其中试验组12次哮喘发作中,智能拾音器12次均识别,家长识别仅6次。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诊疗措施情况比较,试验组38.1%(8次)患儿通过远程医疗采取居家治疗,较对照组(20.0%,1次)增多,61.9%(13次)患儿为非计划医院诊治(包括非计划门急诊就诊和住院),较对照组(80.0%,4次)减少。2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药物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4.67, P=0.097)。家长对智能拾音器的常用功能、机器使用便捷性、整机功能及稳定性整体满意。 结论:智能拾音器能实时获取哮喘患儿的呼吸音,及时发现哮喘急性发作,可以及早诊治,降低非计划医院诊疗发生率,辅助患儿及家长们更好地进行家庭哮喘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有效防控肥胖流行和促进健康生活方式需要新思路和措施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世界各国超重和肥胖率持续增长,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带来严重社会和经济后果。2022年第75届世界卫生大会核准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新报告《控制肥胖加速计划:制定一套综合政策》,以此指导各国加大肥胖防控力度。为促进我国肥胖防控工作,该文提出若干新思路和建议,包括完善和落实相关国家政策及全社会共同行动;以肥胖防控为健康中国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和落实国家和地方政策,全社会共同行动;创造健康支持性环境,促进健康行为;强化医疗卫生机构体重管理服务;关注儿童肥胖防控;充分发挥新技术的作用;借鉴国际组织建议,探索有效防控策略;开展肥胖防控创新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执行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以注意缺陷、活动过度和冲动行为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表明认知功能缺陷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重要致病因素,并且执行功能障碍作为该病的核心缺陷,具体在注意、抑制控制和计划能力等方面表现较差,常共患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对立违抗等。在一些病例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临床症状和执行功能障碍可持续至成人期,对其学业、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执行功能的研究具有显著的临床和社会意义。该文总结了近年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执行功能障碍的神经基础研究,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并对临床客观诊断、评估和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上海市中心城区产后妇女避孕需求及产后避孕服务利用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上海市中心城区产后妇女避孕节育现况及避孕相关生殖健康服务利用情况。方法:2019年8月至12月期间,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在上海市4个区(长宁区、静安区、普陀区、杨浦区)产后42 d健康检查门诊就诊和前往儿童保健门诊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数据分析采用频率和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结果:调查的1170名产后妇女中有420名已恢复性生活,恢复时间为分娩后(3.6±1.5)个月。按照产后时间不同进行分组,已恢复性生活的调查对象在产后1~3个月、4~6个月、7~9个月和10~12个月坚持采用避孕措施的比例分别为69.4%(43/62)、77.2%(186/241)、79.2%(57/72)和71.1%(32/45)。是否计划妊娠、再生育意愿以及产后避孕指导是影响避孕行为的主要因素。产后不同时期的妇女采用的避孕方法均以避孕套为主,长效可逆避孕方法使用率低。在产后访视和产后42 d检查时分别有43.3%(395/913)和34.6%(369/1067)的调查对象获得了具体的避孕方法指导。37.6%(420/1117)的调查对象认为产后42 d检查是避孕最佳健康宣教时机,而30.5%(341/1117)的妇女认为孕期健康教育时就应该给予指导。结论:约四分之一的上海市中心城区妇女在产后未坚持采用避孕措施;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等长效、可逆的避孕方法使用率低。应加强产后避孕指导,强化专业队伍培训,重视避孕药具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引导妇女正确认识长效避孕方法。同时,避孕指导服务可提前至孕期开展,做到关口前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执行功能及核心症状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学龄前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执行功能及核心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3例学龄前ASD患儿分为rTMS组(21例)及对照组(22例),2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项目训练及基本生活技能训练),rTMS组在此基础上辅以1 Hz低频rTMS治疗。于干预前、干预8周后分别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量表(BRIEF-P量表)、社会反映量表(SRS量表)、重复行为量表-修订版(RBS-R)及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量表)对2组患儿疗效情况进行评定。结果:干预8周后2组患儿BRIEF-P总分、SRS评分、RBS-R评分及CA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rTMS组BRIEF-P总分、SRS评分、RBS-R评分及CARS评分[分别为(95.70±17.82)分、(79.20±11.11)分、(14.40±7.63)分和(32.63±4.52)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干预后2组患儿BRIEF-P抑制因子、组织计划因子、抑制自我控制指数、元认知指数评分及rTMS组BRIEF-P情感控制因子、工作记忆因子和认知灵活性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0.05),并且rTMS组抑制因子、情感控制因子、工作记忆因子、抑制自我调控指数、认知灵活性指数及元认知指数评分[分别为(24.10±5.55)分、(14.60±3.25)分、(21.80±4.18)分、(38.70±8.26)分、(33.30±6.19)分及(38.30±7.18)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 P<0.05)。 结论: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低频rTMS治疗可有效改善学龄前ASD儿童执行功能障碍及核心症状,对减轻ASD患儿病情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检索、评价并总结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证据,对需要家庭机械通气的儿童提供标准化的评估和管理证据.方法: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按照"6S"模型对国内外相关学会、指南、数据库网站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为建库至 2023 年 8月.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证据.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其中指南4 篇、专家共识 2 篇、系统评价1篇、队列研究 2 篇以及类实验性研究 2 篇.从儿童家庭机械通气管理的前期准备、照顾者培训、设备与安全、家庭护理技术、随访监测以及长期发展 6 个方面共形成 28 条证据.结论:儿童由医院过渡到家庭是一个烦琐、复杂的过程,临床应该制定个体化的出院计划以及后续随访计划,以提高儿童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尽可能地延长儿童生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ADOPT联合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干预对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管理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提高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90例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ADOPT(态度Attitude、定义Definition、开放性思维Open mind、计划Planning、实施Trying)模式联合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干预.比较干预前,出院后1个月、3个月两组血糖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结果 对照组44例、干预组42例完成研究.干预组患儿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除学校表现外)评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上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3个月干预组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DOPT模式联合自我管理教育与支持干预可改善患儿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儿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