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探讨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辨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因生活模式改变及其不良预后导致患者合并焦虑抑郁问题愈加明显,西医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与抗焦虑抑郁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但部分患者对精神类药品的依从性较差.中医学对于"心"的生理认识包括"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注重"形与神俱"的整体观念,"心主血脉"即是有形,"心主神明"则是有神,与现代医学研究的"双心"理念不谋而合.该文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从双心医学角度出发,认为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当属形神共病,其中"形"坏是其发病的基础,"神"伤是其发病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治疗上当注重形神兼治,采用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清肝宁心、理气解郁、重镇潜阳等多种治法,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与精神障碍,以达到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以期为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冲突处理在精神科护士领悟性社会支持与心理困扰间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冲突处理模式与领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的关系,并分析冲突处理模式在精神科护士领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2019年11月采用一般人口学问卷、护士人际冲突处理形态量表、凯斯勒心理困扰量表、领悟性社会支持量表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08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精神科护士心理困扰总分为(22.74 ± 7.71)分,心理困扰水平与整合型冲突处理模式、领悟性社会支持均呈负相关( r值为-0.329~-0.266, P<0.001),精神科护士最常采用的冲突处理模式为"整合",整合型冲突模式在领悟性社会支持和心理困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0.2%。 结论:精神科护士心理困扰处于中重度水平,整合型冲突处理模式和领悟性社会支持在减轻精神科护士心理困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管理者应开展改善护患冲突的相关干预研究,引导护士采取整合型冲突处理模式,减轻心理困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和冲突处理模式现状,分析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与冲突处理模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收集表、情绪智力量表和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对195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情绪调节、自我情绪检测、情绪利用、他人情绪识别,得分分别为(3.71 ± 0.67)、(3.55 ± 0.67)、(3.49 ± 0.70)、(3.39 ± 0.60)分;其最常用的冲突处理模式是整合,其次依次为让步、逃避、支配,最不常用的是妥协,得分分别为(3.78 ± 0.62)、(3.59 ± 0.63)、(3.55 ± 0.64)、(3.39 ± 0.66)、(2.55 ± 0.56)分;情绪智力4个维度均与冲突处理模式呈正相关( r值为0.109~0.523, P<0.05或0.01),其中自我情绪检测对冲突处理模式的预测力最强。 结论:情绪智力是影响急诊科护士采取不同冲突处理模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应注重提高急诊科护士情绪智力并引导急诊科护士采取合适的冲突处理模式,以缓解急诊护患矛盾,创建更为和谐的急诊护患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是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重点举措之一。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初步成效及现存问题等方面对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进行系统梳理。针对目前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中存在的专业教师思政意识和能力不足、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融合不充分、信息网络的发展给医学生带来部分负面影响等问题,提出了对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的思考:教师可采用说服模式开展课程思政;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协同推进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时代背景构建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方案,以期为医学教育工作者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负性情绪、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对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依从性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聊城市眼科医院收治的玻璃体切割术患者80例,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40例作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将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40例作为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负性情绪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健康知识、自护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评分以及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S)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护理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术后继发高眼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基于ADOPT问题解决模式护理干预,可显著减轻玻璃体切割术患者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护理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DOPT干预模式对肝癌腹水患者FACT-G评分及症状困扰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态度、定义、开放心态、计划、尝试(ADOPT)干预模式对肝癌腹水患者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共性模块(FACT-G)评分及症状困扰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2年8月于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肝癌腹水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ADOPT干预模式,比较两组症状困扰评分、FACT-G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遵医行为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两组干预后社会/家庭状况、功能状况、生理状况及情绪状况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上升,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症状困扰程度评分、症状严重程度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下降,试验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干预前,试验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干预后生活方式、饮食、随诊、运动、服药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上升,试验组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ADOPT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肝癌腹水患者FACT-G评分,减轻其症状困扰程度,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其遵医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实验性医疗的法律规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我国新药临床试验数量不断增长,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隐含着巨大风险。这一点,在实验性医疗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德国通过立法规范实验性医疗行为,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国应当借鉴德国的有益经验,促进实验性医疗有序发展。具体而言,应当在刑法中增设非法人体试验罪;采取专门立法模式规制实验性医疗行为;建立无过错医疗责任制度分担实验性医疗风险;吸收借鉴国际社会关于人体试验的相关规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态度-诊断-开放思维-制订计划-问题解决(ADOPT)模式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8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实施全喉切除术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ADOPT模式护理干预。于术后第1天、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运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及自制气道自我护理知识问卷评估2组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于术后3个月评价2组气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气道自我护理知识总分为(83.80 ± 5.06)、(89.40 ± 4.86)分,高于对照组的(68.75 ± 5.57)、(72.50 ± 6.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9.91、-10.09,均 P<0.05)。出院时和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126.88 ± 9.77)、(133.60 ± 8.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29 ± 17.06)、(119.13 ± 15.3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3.42、-4.12,均 P<0.05)。出院后3个月对照组气道并发症发生率为41.67%(10/24),观察组为12.00%(3/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 = 5.53, P<0.05)。 结论:ADOPT模式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全喉切除患者气道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我国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和改进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我国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方法:检索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有关我国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研究,以"结构-过程-结果"质量管理模式为理论依据,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在结构要素方面,多数研究主要关注人力资源,如对护士展开疼痛知识培训,而对环境设置、药物配备等方面关注较少;在过程要素方面,多数研究同时关注疼痛管理多个环节,而关注单一环节的较少;在结果要素方面,满意度和疼痛程度为最频繁采用的评价指标。结论:我国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和改进研究、疼痛类型以实验性研究和急性疼痛研究为主,且在过程要素方面关注较少,建议我国学者后续可尝试采纳质性研究方法,从疼痛管理结构要素、慢性肿瘤疼痛和慢性非癌性疼痛管理质量评价和改进等研究内容上进行拓展和深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实践操作模块化与综合设计性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实践操作模块化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本科外科护理学实验教学新方法。方法:选择山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5级两个本科班护生99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9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护生采用实践操作模块化与综合设计性实验方案教学;对照组护生采用传统的实验方案教学。比较两组护生技能、理论考核成绩及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改革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格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改革满意较高。 结论:在模块化实验中强调反复练习,将模块化实践的难点重点融入设计的演示方案中并承担方案中不同的角色,实验中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临床思维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