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学习的锥形束CT钴铬合金全冠金属伪影去除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评估其对锥形束CT影像中不同厚度金属产生的伪影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三维打印的光敏树脂制作标准牙列模型(60 mm×75 mm×110 mm),设计目标牙位(上颌、下颌双侧第一和第二前磨牙)为可拆卸替换牙位,通过置入不同厚度(轴面及 面厚度均分别为1.0、1.5、2.0 mm,即A、B、C组)的钴铬合金全冠试件,获得完全配对的含有或不含有金属伪影的锥形束CT影像,并通过结构相似度(SSIM)及峰值信噪比(PSNR)评估不同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产生伪影的范围。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U型网络(U-net)的MARS(CNN-MARS及U-net-MARS),检验CNN-MARS和U-net-MARS两种系统去伪影前后图像的SSIM值和PSNR值,评估其去伪影效果;通过可视化方式分析两种系统去除锥形束CT影像中金属伪影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两种系统的SSIM值和PSNR值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结果:A、B、C组钴铬合金全冠试件的SSIM值(分别为0.916±0.019、0.873±0.010、0.833±0.010)和PSNR值(分别为20.834±1.176、17.002±0.427、14.673±0.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47.89, P<0.001; F=796.51, P<0.001),并且随着钴铬合金全冠试件厚度增加,其SSIM及PSNR值均显著增加( P<0.05)。对含有同一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的图像,采用CNN-MARS与U-net-MARS去伪影后的SSIM和PSNR值均显著高于伪影去除前(均 P<0.05)。使用CNN-MARS去U-net-MARS伪影后,含不同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图像的SSIM值和PS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CNN-MARS与U-net-MARS去伪影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度较高;相比U-net-MARS,CNN-MARS去伪影后仍可见较清晰的金属边缘,目标区域的组织结构恢复更完整。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锥形束CT图像金属伪影消除CNN-MARS与U-net-MARS模型,均可有效去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升图像质量,且去伪影效果不受金属厚度的影响。相比于U-net-MARS,CNN-MARS对恢复伪影周围组织结构具有显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形态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自然光照与严格避光条件下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简称树脂牙列模型)形态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牙列模型数据,使用桌面三维打印机制作80副(共160个)树脂牙列模型,随机抽样分为自然光照组(40副共80个)与严格避光组(40副共80个)进行密闭储存。储存1、3、5、7、14、21、28、40、60、90 d(每组每个时间点各4副)后使用光学模型扫描仪获取树脂牙列模型三维数据,测量树脂牙列模型三维数据与标准牙列模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即树脂牙列模型表面平均形变量。选择3项线距指标(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和牙弓长度),测量树脂牙列模型三维数据与标准牙列模型数据3项线距指标的差值,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储存时间组线距指标差值的差异。结果:储存90 d内96.9%(155/160)的树脂牙列模型RMSE值未超过0.1 mm。对于相同储存时间点,两组树脂牙列模型RMS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75.0%(360/480)线距指标测量值与标准模型数据差值的绝对值在0.2 mm内,0.1%(3/480)超过0.5 mm,总体范围为0~0.6 mm。 结论: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在自然光照与严格避光条件下密封储存的长期形态稳定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甲瓣联合3D打印修复拇指脱套伤16例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游离 甲瓣联合3D打印在拇指脱套伤中的手术方法和疗效。 方法:2020年1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80集团军医院手足外科共收治拇指脱套伤患者16例,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31岁,均为拇指掌指关节以远脱套伤(屈、伸肌腱完整)。对患者双手进行CT平扫,通过3D打印机精确模拟并打印出拟修复拇指所需的软组织的形状、大小的光敏树脂模型,将模型置于 趾,设计并切取所需要的 甲瓣,修复拇指脱套伤创面。供区6例采用人工真皮修复,10例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患者定期门诊随访,观察 甲瓣成活和供区恢复情况,并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修复拇指的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16例 甲瓣全部成活,术中所取 甲瓣大小与受区匹配。术后随访4~30(平均16)个月,皮瓣萎缩后与对侧正常拇指外观相近,质地、指纹良好,指甲平整、光滑,指腹感觉恢复S 3~S 4,TPD为4~7 mm。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15例,良1例。 结论:应用 甲瓣联合3D打印治疗拇指脱套伤,术中可精准切取组织,避免造成 趾额外的创伤,且提高了拇指的美观度及患者的满意度,在临床中比较实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良3D打印导板在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基于改良3D打印导板的设计理念与材质,探讨其在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镂空"D"形设计、光敏树脂材料对3D打印导板进行改良.53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患者中,采用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实验组)10例,传统超声引导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肾镜通路建立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前术后肌酐和血红蛋白变化幅度及住院时间等临床数据.结果 实验组的肾镜通路建立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而手术时间、术后肌酐变化幅度、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幅度等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改良3D打印导板辅助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可提高手术精准性,减少并发症,降低患者住院花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3种不同材料三维模型牙临床应用特点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应用口腔数字印模仪结合Mimics 19.0软件,分析3种不同材料三维模型牙的精度,并结合问卷调查比较其理化性能、经济学特点和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开展自体牙移植技术的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不同供牙模型材料的认识;然后就各模型牙的材料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环境协调性等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搜集完整拔除的第三磨牙20颗,根据患者术前CBCT数据分别制作聚乳酸、光敏树脂、钴铬合金材料的三维牙模型,使用口腔数字印模仪扫描离体牙及各种材料的模型牙,数据用Mimics 19.0软件进行最佳拟合对齐和三维分析,对所得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RMS)误差值进行统计分析,明确精度差别.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问卷结果显示,95.2%的口腔医师认为供牙模型在自体牙移植术中用处很大且经常使用,90.5%的口腔医师认为材料成本以及无毒无公害最为重要.常用的3种不同材料的模型牙与第三磨牙的RMS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3种材料加工技术成熟、工艺性能良好、使用性能较好,其中聚乳酸价格低廉,兼具生物降解性,操作风险较低;光敏树脂价格中等,但其制造过程可能会产生毒性物质且操作风险较高;钴铬合金耐高温高压,但打印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结论:聚乳酸、光敏树脂、钴铬合金3种材料的模型牙三维精度无显著差异,但综合3种材料模型牙的各种特点,聚乳酸的性价比最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无人机自主抓取仿生机械手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设计一种无人机自主抓取仿生机械手,以实现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精准抓取物体.方法:该机械手利用红外感应技术抓取物体,由外壳、支撑架、旋转齿轮、中央转轴、中央绕线盘、尼龙线(3根)、旋转电动机(2个)、扭簧(3个)、机械爪(3个)、机械爪固定装置(3个)、红外感应装置和Arduino开发板等组成.其中外壳采用聚乳酸材料进行3D打印,支撑架、旋转齿轮、中央转轴、中央绕线盘、机械爪采用光敏树脂进行3D打印,机械爪打印完成后再用橡胶材料浇注形成弹性结构;Arduino开发板采用OpenCM9.0控制器,可对红外感应装置和旋转电动机进行供电与控制.结果:经测试,该机械手能够实现张开与闭合操作,且可以在0.11-0.15 s完成张开—感应—启动—抓取的过程.结论:该机械手质量轻、负载低、抓取效率高,可满足无人机自主抓取物体的需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光敏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银汞合金填充治疗乳牙龋齿病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比较光敏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银汞合金填充治疗乳牙龋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乳牙龋齿病病人125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填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A、B、C 3组.A组43例(106颗龋齿)采用光敏树脂进行填充治疗,B组42例(102颗龋齿)采用加强型玻璃离子进行填充治疗,C组40例(98颗龋齿)采用银汞合金进行填充治疗.比较各组每颗患牙填充时间、牙本质过敏反应发生率、填充材料存留情况及龋齿复发情况.结果:A组每颗患牙填充时间短于B组和C组(P<0.05),B组每颗患牙填充时间短于C组(P<0.05).A组填充治疗后1周牙本质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P<0.05),C组填充治疗后1周牙本质过敏反应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随访1年填充材料完整存留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与C组随访1年填充材料完整存留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随访6个月、随访1年龋齿复发率均低于B组(P<0.05),A组与C组随访6个月、随访1年龋齿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加强型玻璃离子、银汞合金填充治疗相较,光敏树脂填充治疗乳牙龋齿病,具有较短的填充用时、更低的牙本质过敏反应发生率、更高的充填材料存留率、较低的龋齿复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深度学习的锥形束CT影像金属伪影去除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建立基于深度学习的金属伪影去除系统(MARS),评估其对锥形束CT影像中不同厚度金属产生的伪影的去除效果。方法:采用三维打印的光敏树脂制作标准牙列模型(60 mm×75 mm×110 mm),设计目标牙位(上颌、下颌双侧第一和第二前磨牙)为可拆卸替换牙位,通过置入不同厚度(轴面及 面厚度分别均为1.0、1.5、2.0 mm,即A、B、C组)的钴铬合金全冠试件,获得完全配对的含有或不含有金属伪影的锥形束CT影像,并通过结构相似度(SSIM)及峰值信噪比(PSNR)评估不同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产生伪影的范围。建立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U型网络(U-net)的MARS(CNN-MARS及U-net-MARS),检验CNN-MARS和U-net-MARS两种系统去伪影前后图像的SSIM值和PSNR值,评估其去伪影效果;通过可视化方式分析两种系统去除锥形束CT影像中金属伪影的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对两种系统的SSIM值和PSNR值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双侧α=0.05。 结果:A、B、C组钴铬合金全冠试件的SSIM值(分别为0.916±0.019、0.873±0.010、0.833±0.010)和PSNR值(分别为20.834±1.176、17.002±0.427、14.673±0.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47.89, P<0.001; F=796.51, P<0.001)。并且随着钴铬合金全冠试件厚度增加,其SSIM及PSNR值均显著增加( P<0.05)。对含有同一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的图像,采用CNN-MARS与U-net-MARS去伪影后的SSIM和PSNR值均显著高于伪影去除前(均 P<0.05)。使用CNN-MARS去U-net-MARS伪影后,含不同厚度钴铬合金全冠试件图像的SSIM值和PSNR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NN-MARS: F=2.22, P=0.112; F=0.54, P=0.585;U-net-MARS: F=0.24, P=0.788; F=0.07, P=0.929)。CNN-MARS与U-net-MARS去伪影后图像与原始图像的相似度较高;相比U-net-MARS,CNN-MARS去伪影后仍可见较清晰的金属边缘,目标区域的组织结构恢复更完整。 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锥形束CT图像金属伪影消除CNN-MARS与U-net-MARS模型,均可有效去除金属伪影的干扰,提升图像质量,且去伪影效果不受金属厚度的影响。相比于U-net-MARS,CNN-MARS对恢复伪影周围组织结构具有显著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光动力纳米载体联合si-P3H4治疗膀胱癌的初步探索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探讨光动力纳米载体联合小干扰-脯氨基3-羟化酶家族成员(si-P3H4)精准治疗膀胱肿瘤的疗效。方法: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转染siRNA后膀胱癌EJ和T24细胞株中的P3H4mRNA和蛋白表达量。CCK8、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敲低P3H4后对EJ和T24膀胱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以氨基树脂为底物合成高分子纳米载体CH3-R9-cRGD,将纳米载体药物包裹si-P3H4、光敏剂Ce6转染至膀胱癌细胞(HCV29细胞),检测不同pH及激光照射条件下药物体外释放情况。同时,探索纳米药物与膀胱癌细胞靶向结合内吞机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将不同分组纳米复合物转染至膀胱癌细胞,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体内试验进一步探索不同分组纳米复合物肿瘤抑制能力。结果:RT-qPCR显示EJ组和T24组P3H4mRNA表达量分别降低至对照组的68.4%和57.1%。Western Blot显示EJ组和T24组P3H4蛋白表达较阴性对照组分别下降至20.3%和36.5%。CCK8实验吸光度A值为EJ组相对于对照组96 h:(0.785±0.084) vs (1.358±0.064),t=12.06,P<0.01;T24组相对于对照组96 h:(0.833±0.065) vs (1.346±0.545),t=13.415,P<0.01。划痕实验细胞愈合率:EJ组相对于对照组为(47.8±4.32)% vs (68.60±4.39)%,t=7.545,P<0.01;T24组相对于对照组为(50.40±3.64)% vs (70.61±3.85)%,t=8.521,P<0.01。Transwell细胞穿膜数:EJ组相对于对照组为[(302.71±7.56) vs (130.42±3.95)]个,t=53.40,P<0.01;T24组[(99.56±4.50) vs (35.22±6.28)]个,t=24.974,P<0.01。成像结果显示多肽纳米载体上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可以同时将si-P3H4和Ce6靶向运输至膀胱癌细胞中。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当纳米复合物CH3-R9-cRGD&Ce6的浓度为50 μg/ml时,激光照射组的细胞活力均低于无激光照射组,且纳米探针+激光+siP3H4组细胞活力最低(F=299.57,P<0.05)。体内试验显示纳米复合物/si-P3H4/激光抑制肿瘤细胞增强效果最为显著。结论:纳米载体可以同时将si-P3H4和Ce6靶向运输至膀胱癌细胞中抑制细胞增殖,实现对膀胱癌的综合治疗。光动力和基因治疗在膀胱肿瘤治疗领域具有互补优势,两者联用可达到协同增强肿瘤治疗的效果,可以将其应用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3D打印光敏树脂力学性能和细胞毒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比较 3 种不同 3D 打印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uman gingival fibroblasts,HGFs)的细胞毒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 3 种不同的 3D打印光敏树脂(WANFAB DC20、T-CRD-141和MED 610)分别制作力学性能测试和细胞毒性测试的标准试件,然后进行弯曲强度、压缩强度、邵氏 D硬度和浸提液测试.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事后多重比较(LSD 检验)对组间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D 打印光敏树脂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依次为:MED 610>WANFAB DC20>T-CRD-141;邵氏 D 硬度依次为:WANFAB DC20>T-CRD-141>MED 610.WANFAB DC20 的细胞毒性高于 T-CRD-141 和 MED 610.结论:WANFAB DC20 和T-CRD-141 的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显著低于 MED 610,但邵氏 D 硬度高于 MED 610.WANFAB DC20 的细胞毒性高于T-CRD-141,但其力学性能显著优于T-CRD-141,在选择DLP打印材料时优先考虑 WANFAB DC20.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