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套袋遮光对欧李果实糖、酸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考察不同光照强度及时间对欧李果实糖、酸和类黄酮含量的影响,为后期深入探讨光照影响果实品质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欧李品种'农大6号'和'农大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不同遮光率(30%、55%和100%)的果袋分别在果实膨大期和转色期进行套袋处理,测定其果实单果质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类黄酮含量.[结果](1)两品种单果质量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表现为果实膨大期处理低于果实转色期处理,且均随果袋遮光率升高而逐渐降低.(2)'农大6号'可滴定酸含量在套袋处理下均明显降低,且果袋遮光率越高、套袋时间越长,降酸效果越明显,而'农大7号'可滴定酸含量受影响较小.(3)套袋'农大6号'类黄酮含量均高于对照,并随果袋遮光率的增加先升后降,且膨大期处理高于转色期处理.套袋'农大7号'类黄酮含量仅在果袋遮光率30%时显著高于对照,且膨大期处理显著低于转色期处理.[结论]套袋能有效改善欧李果实糖、酸和类黄酮含量,'农大6号'以膨大期套袋为宜,'农大7号'则以转色期套袋效果更好,且均以55%遮光率果袋对两品种糖、酸和类黄酮含量综合改善效果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益生菌佐治新生儿黄疸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黄疸在新生儿期常见,光疗是新生儿黄疸常用的治疗方法,但也有发热、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近年来,益生菌因其有益于宿主健康而被广泛地应用于黄疸患儿,特别是接受光照治疗同时添加益生菌,更有利于黄疸消褪。研究表明胆红素代谢异常与微生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该文就益生菌辅助治疗新生黄疸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相关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光照疗法在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治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旨在对光照疗法在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防治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做一综述。光照疗法是以白细胞分离为基础,主要作用于免疫系统中T淋巴细胞的一种免疫调节治疗方法。随着近年来国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实体器官移植数量迅速增加,移植后排斥反应成为影响受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的重要原因。光照疗法对于移植后排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NS-398联合光动力疗法抑制环氧合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对胆管癌QBC939细胞凋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QBC939进行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来源于上海中科院细胞库,采用随机化分组法进行分组,培养72 h后进行细胞计数盒-8(CCK-8)实验。实验分为4组,即单纯NS-398组、单纯PDT组、联合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将0、25、50、100、200 μmol/L浓度的NS-398和0、2、4、6、8、10 mg/L浓度的血卟啉衍生物(HPD)在0、5、10、15 J/cm 2的光照强度作用下,分别依次联合作用于QBC939细胞;运用CCK-8法检测各组的细胞生长抑制率(R);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QBC939细胞的凋亡率(A);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QBC939细胞中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基因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链霉亲和素-过氧化物酶结合物(SP)法测定QBC939细胞质中COX-2和VEGF-C的蛋白表达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QBC939细胞上清中COX-2和VEGF-C的蛋白分泌情况,组间比较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NS-398和PDT两种措施在体外均能单独抑制QBC939细胞生长,当NS-398浓度为50 μmol/L,HPD浓度为8 mg/L、光照强度为5 J/cm 2联合作用后,R可达95%,联合实验组与单纯NS-398组、单纯PDT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继续上调两者的强度,R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实验中联合实验组A为(55.19±1.14)%,与空白对照组(5.57±1.21)%、单纯NS-398组(19.55±1.06)%和单纯PDT组(18.62±1.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6 153.000, P<0.05);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结果可见COX-2在联合实验组(0.21±0.02)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00)、单纯NS-398组(0.32±0.03)和单纯PDT组(0.35±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 446.182, P<0.05),VEGF-C在联合实验组(0.23±0.01)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00±0.00)、单纯NS-398组(0.36±0.02)和单纯PDT组(0.38±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8 571.895, P<0.05);SP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COX-2在联合实验组[(4.96±0.42)%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55.12±0.87)%]、单纯NS-398组[(21.26±0.49)%]和单纯PDT组[(25.83±0.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8 134.564, P<0.05),VEGF-C在联合实验组[(20.65±1.02)%]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67.51±1.48)%]、单纯NS-398组[(30.54±1.31)%]和单纯PDT组[(32.12±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 739.623, P<0.05);ELISA可见COX-2在联合实验组[(26.58±0.27) μg/L]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35.14±0.22) μg/L]、单纯NS-398组[(30.29±0.31) μg/L]和单纯PDT组[(31.67±0.13)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2 972.978, P<0.05),VEGF-C在联合实验组[(1.36±0.02) μg/L]中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69±0.03) μg/L]、单纯NS-398组[(1.45±0.03) μg/L]和单纯PDT组[(1.47±0.04) 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420.490, P<0.05)。 结论:NS-398和PDT两种措施联合可显著抑制QBC939细胞生长,促进细胞早期凋亡,其对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COX-2和VEGF-C的表达,进而促进细胞早期凋亡实现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贯叶金丝桃素和氨来呫诺联合用药抗肥胖及改善代谢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贯叶金丝桃素(HPF)与氨来呫诺(AM)联合给药时,对抗肥胖及改善代谢紊乱的叠加治疗作用。方法:采用ob/ob小鼠为肥胖小鼠模型,在HPF单药(2.5 mg/kg,腹腔注射)或与AM(50 mg/kg,灌胃)联合给药4周后,监测小鼠体重、摄食,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并通过小动物核磁共振、代谢笼、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检测及HE染色等方法,观察小鼠的体重变化、能量消耗、脂肪含量、糖代谢等的变化。Western印迹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用以检测环磷酸腺苷(cAMP)-蛋白激酶A(PKA)信号通路。结果:给药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体重54.07 g),HPF给药组的小鼠平均体重下降至51.33 g( P=0.042);与AM联合给药后,小鼠平均体重进一步降低至47.61 g( P=0.041),表现出明显的叠加效应。小鼠核磁共振结果显示,HPF给药后小鼠脂肪含量减少( P=0.011),表现为腹股沟白色脂肪和附睾旁白色脂肪的细胞直径都变小( P=0.014, P=0.032),产生棕色化趋势,棕色脂肪组织中白色脂肪浸润减少。然而,与HPF给药组相比,两药联合治疗并没有使白色脂肪细胞进一步变小或减少其在棕色脂肪组织的脂质积累。代谢笼实验显示,HPF处理的小鼠在光照期的氧气消耗率( P<0.001)和二氧化碳释放率( P=0.002)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小鼠,HPF与AM的组合可以进一步提高小鼠的能量消耗。此外,HPF与AM联合给药可以进一步激活白色脂肪组织中的儿茶酚胺下游cAMP-PKA信号通路。当联合用药时,肥胖小鼠的胰岛素抵抗改善,肝脏三酰甘油含量减少( P=0.049),肝脏损伤指标血清ALT水平下降( P=0.008)。 结论:HPF和AM联合用药有望成为治疗肥胖、改善代谢紊乱、缓解儿茶酚胺抵抗的有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低剂量光动力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低剂量光动力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的增殖、调节及分泌功能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以期为慢性创面的修复探索新方法。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取2021年2—4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行皮肤外科手术的10例患者(5例男性、5例女性,23~47岁)捐献的术后废弃脂肪组织,提取细胞并鉴定表型。取3批ADSC,各批细胞均分为仅行常规培养的正常对照组,行海姆泊芬处理后常规培养的单纯光敏剂组,行红光照射处理后常规培养的单纯光照组,行海姆泊芬和红光照射处理后再常规培养的光敏剂+光照组,样本数均为3。第1和2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24 h,分别采用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法检测ADSC增殖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与ADSC共培养的HaCaT细胞迁移比例;第3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7 d,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ADSC的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取ADSC分为光动力后0 min组、光动力后15 min组、光动力后30 min组、光动力后60 min组,每组3孔,分别于行光动力处理后相应时间点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并计算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磷酸化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p70 S6K)/p70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 S6K)比值。取2批ADSC,各批细胞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光动力组及光动力+雷帕霉素组,每组3孔,并行相应处理。第1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15 min,同前检测并计算p-mTOR/mTOR、p-p70 S6K/p70 S6K比值;第2批细胞于处理完成后培养7 d,同前检测细胞外基质蛋白表达。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结果:培养12 d后,细胞鉴定为ADSC。处理完成后培养24 h,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光照组ADSC增殖水平[分别为(4.0±1.0)%、(4.1±0.4)%]和HaCaT细胞迁移比例(分别为1.17±0.14、1.13±0.12)均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7±0.6)%、1.00±0.16]相近( P>0.05),且均明显低于光敏剂+光照组[分别为(34.2±7.0)%、2.55±0.13, 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敏剂组ADSC的Ⅲ型胶原表达增加( P<0.05),单纯光照组ADSC的Ⅰ型胶原与Ⅲ型胶原表达均明显增加( P<0.01);与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光照组相比,光敏剂+光照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P<0.01)。与光动力后0 min组相比,光动力后15 min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 P<0.01),光动力后30 min组、光动力后60 min组ADSC的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 P<0.01)。处理完成后培养15 min,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动力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增加( P<0.05或 P<0.01);与单纯光动力组相比,光动力+雷帕霉素组ADSC的p-mTOR/mTOR与p-p70 S6K/p70 S6K比值均明显减少( P<0.05)。处理完成后培养7 d,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光动力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P<0.01);与单纯光动力组相比,光动力+雷帕霉素组ADSC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与纤维连接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少( P<0.01)。 结论:低剂量光动力可以促进ADSC的增殖、提高ADSC调节HaCaT细胞迁移的能力,并通过快速激活mTOR信号通路增强细胞外基质蛋白的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日光光动力疗法在光线性角化病的临床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光线性角化病(AK)是与长期光暴露有关的一种皮肤癌前期损害,光动力疗法是其主要治疗方法之一。与传统光动力疗法相比,以日光作为光源的日光光动力疗法操作方便,疼痛感低,患者接受度高,但易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适用于头面部Ⅰ级或Ⅱ级光线性角化病的治疗,预处理、光敏剂、光照等均可能影响其疗效。本文主要阐述日光光动力疗法的优势,并介绍其操作方法,以帮助临床工作者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光动力疗法联合NS-398对人胆管癌QBC939细胞的抑制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选择性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抑制剂NS-398联合对人胆管癌细胞QBC939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胆管癌QBC939细胞株,分别设立PDT处理组、NS-398浓度组、二者联合组和空白对照组,将血卟啉衍生物(HPD)浓度(0、2、4、6、8、10 μg/ml),光照强度(0、5、10、15 J/cm 2)和NS-398浓度(0、25、50、100、200 μmol/L)分别联合作用;利用CCK8法检测各组处理对QBC939细胞生长的相对抑制率;采用流式细胞实验检测QBC939细胞的凋亡情况;采用Transwell法检测QBC939细胞的体外侵袭情况。 结果:PDT和NS-398在体外均能单独抑制QBC939细胞生长,HPD浓度8 μg/ml,光照强度5 J/cm 2联合50 μmol/L的NS-398作用后,细胞生长抑制率达95%,二者联合组与PDT处理组、NS-398浓度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继续增加二者的强度,细胞生长抑制率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实验表明PDT和NS-398联合作用能够明显促进QBC939细胞的早期凋亡,二者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为(66.18±1.22)%,空白对照组、PDT处理组和NS-398浓度组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16±1.25)%、(22.19±1.17)%、(23.21±1.65)%,二者联合组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HPD浓度4 μg/ml,光照强度5 J/cm 2联合25 μmol/L的NS-398作用后,QBC93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但其体外侵袭能力降低,二者联合组的侵袭细胞数(8.16±1.65)少于空白对照组(31.22±1.25)、PDT处理组(18.09±1.17)和NS-398浓度组(19.21±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DT和NS-398联合作用可以促进QBC939细胞早期凋亡,抑制其侵袭能力,进而起到对QBC93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形态的长期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自然光照与严格避光条件下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简称树脂牙列模型)形态的长期稳定性。方法:利用标准牙列模型数据,使用桌面三维打印机制作80副(共160个)树脂牙列模型,随机抽样分为自然光照组(40副共80个)与严格避光组(40副共80个)进行密闭储存。储存1、3、5、7、14、21、28、40、60、90 d(每组每个时间点各4副)后使用光学模型扫描仪获取树脂牙列模型三维数据,测量树脂牙列模型三维数据与标准牙列模型数据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 error,RMSE),即树脂牙列模型表面平均形变量。选择3项线距指标(尖牙间宽度、第一磨牙间宽度和牙弓长度),测量树脂牙列模型三维数据与标准牙列模型数据3项线距指标的差值,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储存时间组线距指标差值的差异。结果:储存90 d内96.9%(155/160)的树脂牙列模型RMSE值未超过0.1 mm。对于相同储存时间点,两组树脂牙列模型RMSE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75.0%(360/480)线距指标测量值与标准模型数据差值的绝对值在0.2 mm内,0.1%(3/480)超过0.5 mm,总体范围为0~0.6 mm。 结论:三维打印光敏树脂牙列模型在自然光照与严格避光条件下密封储存的长期形态稳定性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3D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显微镜目镜辅助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比较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与传统手术显微镜目镜系统辅助经扁平部玻璃体切割术(PPV)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纳入2022年6—12月于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PDR并满足PPV标准的患者40例4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3D组和目镜组,每组20例20眼。3D组采用3D平视系统低光强度照明辅助PPV,目镜组在传统显微镜目镜下进行PPV。术前6~7 d患眼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0.5 mg(0.05 ml),在非接触式广角镜下行三通道25G PPV。设定内照明亮度为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最低亮度,即3D组导光纤维及吊顶灯亮度设定值为20%,目镜组导光纤维设定为32%,吊顶灯亮度设定为46%,并根据术中实际情况调整。术后使用数字式光度计于5 mm及10 mm处测量导光纤维及吊顶灯光强度,比较2个组患眼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Retiscan电生理检查系统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对各组术眼眼压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3D组术前和术后7 d、1个月、3个月BCVA分别为2.21±1.13、1.99±1.07、1.26±0.86和0.98±0.65,目镜组分别为1.89±0.95、1.94±0.79、1.42±0.80和1.31±0.79,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组别=0.022, P=0.884),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时间=18.765, P<0.001),其中3D组术后1个月、3个月和目镜组术后3个月BCVA较各自术前BCVA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2个组手术前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时间=3.983, P=0.046),其中2个组术后暗适应3.0 a波潜伏期较术前均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3D组在5 mm及10 mm处导光纤维和吊顶灯光强度均较目镜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01)。各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眼压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组别=0.980, P=0.328; F时间=2.706, P=0.062)。2个组术后玻璃体出血眼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960, P=0.327)。 结论:3D低照明强度平视系统下行PPV治疗PDR与传统显微镜目镜下手术效果相当,3D手术对视网膜的光照度更低,术后对视网膜功能的影响更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