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Utstein模式下秦皇岛地区院外心搏骤停旁观者心肺复苏的现状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秦皇岛地区院外心搏骤停(OHCA)旁观者心肺复苏(BCPR)的现状及其对心肺复苏(CPR)预后的影响。方法:基于秦皇岛市Utstein模式CPR数据库,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秦皇岛市卫生应急调度中心接诊的1 162例OHCA患者的数据资料,并依据是否获得BCPR分为两组。收集患者的人口学参数(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前参数(心搏骤停发生地点)、CPR实施参数(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心搏骤停原因初步诊断、初始心律)、CPR结果参数〔现场是否实现自主循环恢复(ROSC)、30 d存活率〕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BCPR与现场ROSC的关系;同时分析实施BCPR旁观者的社会特征(性别、年龄、职业、学历、CPR知识的获取途径)。结果:1 162例OHCA患者中,剔除发生在养老院、医院等有专业医护人员的场所以及院前急救人员目击的病例,最终纳入852例OHCA患者,其中仅24例(占2.8%)获得BCPR,其余828例未获得BCPR(占97.2%)。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搏骤停发生地点、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心搏骤停原因初步诊断和初始心律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BCPR组比较,BCPR组患者现场ROSC率和30 d存活率均明显升高〔现场ROSC率:16.7%(4/24)比5.2%(43/828),30 d存活率:8.3%(2/24)比1.3%(11/828),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CPR〔优势比( OR)=32.132,95%可信区间(95% CI)为11.129~65.471〕、心搏骤停发生地点( OR=0.080,95% CI为1.212~3.125)和院前急救反应时间( OR=0.121,95% CI为0.174~0.816)是OHCA患者现场ROSC的重要因素(均 P<0.01)。共计30名旁观者参与实施OHCA患者BCPR,其中失访2名,有效回访28名。28名旁观者以男性为主(占85.7%);年龄集中在18~40岁(占57.1%);职业主要为旅游服务行业人员(占21.5%)、学生(占17.9%)、军人(占14.3%)和公交司机(10.7%)等;学历主要为专科及以上(占85.7%);CPR知识获取途径主要为新媒体与APP(占42.9%)和讲座(占21.4%)等。 结论:秦皇岛市OHCA的BCPR实施率仅为2.8%;BCPR可提高OHCA患者院前CPR成功率和30 d存活率;有针对性地选择旅游服务行业人员、学生、军人及公交司机等人群作为CPR培训目标可能获得更显著的社会效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超大城市男性公交司机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背景]公交司机是工作相关肌肉骨骼疾患(WMSDs)的高发人群.超大城市公交司机人数众多,面临着庞大的客运量和复杂的路况,罹患WMSDs风险较大,但目前对于这一群体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调查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WMSD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进行整群分层抽样调查,统计该群体过去12个月的WMSDs发生情况,采用Pearson χ2 和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高发部位WMSDs的影响因素.[结果]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过去 12个月的WMSDs总症状发生率为 49.5%(551/1113),不同部位的症状发生率为 4.0%~38.5%,症状发生率位于前三位的部位分别是颈部(38.5%)、下背/腰部(25.5%)和肩部(20.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吸烟、下班后疲惫(中等、严重)、长时间坐位作业(很频繁)、以不舒服姿势工作(有时、经常、很频繁)、加班(偶尔、经常)、工作场所温度(不舒适)、工作环境噪声(严重影响)是颈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2.014、1.577、2.793、3.025、2.708、2.032、3.406、2.746、1.442、2.998、1.456、3.506;P<0.05);本岗位工龄(6~10年、11~15年、16~20年)、吸烟、下班后疲惫(中等、严重)、以不舒服姿势工作(有时、经常、很频繁)是下背/腰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77、2.130、2.400、1.503、2.951、3.364、1.836、4.569、2.786,P<0.05);年龄(46~50岁、>50岁)、吸烟、下班后疲惫(中等、严重)、主要驾驶车辆类型(混合动力、柴油)、以不舒服姿势工作(经常、很频繁)、加班(经常)、工作场所温度(不舒适)是肩部WMSDs的危险因素(OR=1.737、2.357、1.553、2.259、2.489、1.659、3.295、2.777、3.320、2.266、1.426,P<0.05).下班后体育锻炼(1~2次·周-1、≥3次·周-1)是颈部和下背/腰部WMSDs的保护因素(OR=0.553、0.470、0.586、0.485,P<0.05).[结论]近一半的某超大城市公交司机出现WMSDs症状,高发部位以颈部、下背/腰部和肩部为主,其发生状况与个人和职业因素有关,应积极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海口市公交司机全身振动暴露特征与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背景]长期暴露于全身振动(WBV)影响职业司机身体健康,对城市公交司机暴露的WBV特征与健康风险的研究尚不充分.[目的]分析海口市公交集团 3家分公司 31条线路的公交车司机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特征,探索公交车司机WBV相关的职业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方法]从海口市公交集团 3家分公司运营的 142条线路中按比例共抽取 31条线路,监测31位公交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的WBV暴露情况.在公交司机驾驶座椅位置安装六通道人体全身振动测量仪,测量司机驾驶时长内的x、y、z三轴向的频率计权加速度(awx、awy、awz)与三轴向波峰因数(CFx、CFy、CFz)数据.应用基于aw的8 h频率计权加速度的均方根值[A(8)]与基于振动剂量(VDV)的日暴露振动剂量[VDV(8)]两种方法,参考ISO 2631-1:1997标准对A(8)与VDV(8)推荐的行动限值与暴露限值,将WBV的健康风险分级为高、中、低三个水平,对3家分公司的公交线路的WBV健康风险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Fisher's精确法,分析A(8)与VDV(8)两种评价方法的差异性.[结果]研究对象的WBV合成加速度(av)范围为 0.321~0.680 m·s-2,监测区间VDV与VDV(8)的范围分别为 3.824~10.174 m·s-1.75 与 6.039~13.505 m·s-1.75.av的均数加减标准差为(0.480±0.100)m·s-2,监测区间的 VDV为(6.987±2.737)m·s-1.75,VDV(8)为(9.773±4.540)m·s-1.75.awx与awz,av与awz存在较强的正相关,CFx与CFy,CFy与CFz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分别采用A(8)与VDV(8)两种评价方法对公交线路WBV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未呈现"高健康风险"水平.采用A(8)评价"低健康风险"水平的线路数为 26条,而采用VDV(8)评价"低健康风险"水平的线路数为 12条.3家分公司采用两种方法评价的风险等级结果一致的线路数分别为 6、6、5条,一致率分别为 66.7%(6/9)、54.6%(6/11)和 45.5%(5/11).两种评价方法对WBV健康风险评价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轴向加速度间和三轴向波峰因数间存在正相关.在城市铺装路面条件下,使用A(8)与VDV(8)两种方法对公交线路进行健康风险等级评价结果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公交司机肌肉骨骼疾患及其危险因素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公交司机肌肉骨骼疾患现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和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昆明公交集团下属的3个车队公交司机进行整群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肌肉骨骼系统疾患、职业特征和职业性社会心理因素,采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公交司机肌肉骨骼疾患的危险因素.结果 公交司机肌肉骨骼疾患年患病率位于前2位的分别是腰部疼痛(62.6%)和颈部疼痛(62.2%).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中,控制了混杂因素,工作自主性是公交司机腰部疼痛的保护因素(OR=0.970,95%CI:0.941~0.999);工作生理性要求是公交司机腰部疼痛的危险因素(OR=1.212,95%CI:1.045~1.406).轮班类型和工作自主性是公交司机颈部疼痛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是0.431(95%CI:0.249~0.748)和0.958(95%CI:0.928~0.989);工龄和每天平均工作时间是公交司机颈部疼痛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是1.035(95%CI:1.003~1.069)和1.198(95%CI:1.016~1.411).结论 公交司机的肌肉骨骼疾患与其职业特征和职业性社会心理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江门市公交司机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调查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调查了解江门市公交驾驶员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12月在该院体检的310例江门市公交司机为研究对象,根据人体学指标和生化指标的检查结果统计其MS及各主要组分的患病情况.结果 310例公交司机中MS检出人数76例,患病率为24.52%(76/310);检出率较高的组分别是中心肥胖占26.45%(82/310)和TG异常占25.48%(79/310),最低的是高血糖占3.87%(12/310).以10岁为一年龄段分组,发现除了HDL-C异常外,MS及其他组分的患病率均随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中心肥胖、TG异常、HDL-C异常、高血压、高血糖和MS在各年龄段所占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江门市公交司机患代谢综合征率远高于普通人群,且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公交司机尤其是老年公交司机人群的健康教育和相关护理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都市公交司机职业紧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成都市公交司机的职业紧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 500名成都市公交司机的职业紧张状况进行测量,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成都公交司机的职业任务、紧张反应两个分量表总均分及多个子项得分均高于中国西南地区职业紧张常模(总均分181.2±18.6/162.9±27.0、98.2±16.5/91.0±17.2,P<0.01),但应对资源分量表总均分及各个子项得分(娱乐休闲除外)较低(总均分129.2±17.7/120.6±16.7,P<0.01).男性公交司机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分量表总均分及多个子项得分均高于女性公交司机(总均分189.2±19.1/176.2±17.5、102.5±15.7/94.7±16.4,P<0.01);但应对资源中自我保健、社会支持子项得分低于女性公交司机(32.2±3.9/23.1 ±4.0、33.4±6.4/25.3±7.2,P<0.01).30~40岁年龄段公交司机的任务过重、任务不适、责任感、心理紧张反应、躯体紧张反应子项得分高于其他年龄段,此年龄段公交司机的社会支持子项得分低于其他年龄段(P<0.01).结论 成都市公交司机职业紧张状况高于一般人群,应采取适当措施,减少职业紧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石家庄市2017年度公交司机体检结果分析与健康管理对策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2017年度石家庄市公交司机的健康体检结果,了解公交司机的健康状态,为检后健康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8527名公交司机2017年的健康体检资料,并对体检的阳性体征或检出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7年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石家庄公交司机中,86.95%处于疾病或检查指标异常状态.患病率或检查指标异常的前5位的分别是:超重/肥胖、脂肪肝、甲状腺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其中,超重/肥胖发病率已超过了60%,其余四位疾病均已超过30%.结论 石家庄市公交司机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以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常见,超重/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率与公交司机长期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及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有一定关系,应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针对如此高的发病率,应加强对公交司机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定期健康检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重庆市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重庆市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以2018年6-8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参加健康检查的4767名公交司机为分析对象,分析其高尿酸血症检出情况,将高尿酸血症组与正常尿酸组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有1752人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检出率为36.75%.将纳人人群按照年龄分组,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逐渐下降,20~<30岁组最高,为46.62%.超重(或肥胖)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明显高于正常或体重偏低者(分别为肥胖60.92%,超重40.85%,正常24.13%,过低19.15%,P<0.05).高血压、超重(或肥胖)、肌酐增高、转氨酶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为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其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601、2.112、4.316、1.770、1.654和2.344倍,而年龄及高血糖为保护因素.结论 重庆公交司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较高,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脂血症,同时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增高)也是其危险因素,而年龄及高血糖为保护性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都市男性公交司机超重与肥胖等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成都市男性公交司机身体健康状况,为今后健康管理精细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在某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某大型公交集团1 032名在岗男性公交司机为研究组,选取同期体检的不从事专职驾驶的其他职业在职男性1 031名为对照组.结果 两组人群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032名男性公交司机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分别为40.70%、15.79%,对照组超重、肥胖者检出率分别为37.83%、6.98%.两组超重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肥胖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体质量指数、血压、葡萄糖、血脂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压升高、血糖升高、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超重、肥胖的标化患病率均高于成都市成年男性.结论 成都市男性公交司机健康体检结果不容乐观,其身体健康状况甚至差于一般男性职业人群.应尽早对男性公交司机开展健康干预服务,改善男性公交司机健康状况,保障广大市民的出行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对方式对公交司机受攻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公交司机受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采用判断抽样方法,以447名公交司机为研究对象,采用《公交司机受攻击行为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其受攻击行为、应对方式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公交司机受攻击行为、积极应对方式维度、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中位数依次为50.0、22.0、10.0、125.0分.受攻击行为、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均呈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分别为0.27,0.42,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得分不相关(rs=-0.08,P>0.05).受攻击行为公交司机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总效应为0.30;消极应对方式在公交司机受攻击行为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中介效应为0.10,占总效应的33.1%.结论 消极应对方式在公交司机受攻击行为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