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五运六气理论从寒湿郁虚火之厥阴病论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法方药,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COVID-19的疗效。方法:依据中医五运六气理论、地域气候特点及症状、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分析出病因病机证治方案,并据此对2019年12月-2020年1月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30例COVID-19患者实施临床治疗。结果:COVID-19属中医瘟疫范畴,为寒湿直中三阴内郁虚火之厥阴病,病名以寒湿瘟(疫)为宜,故治以乌梅丸合麻黄升麻汤合达原饮,随证加减。30例COVID-19患者中,1例纯中药治疗,29例在西医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25例患者在服用中药1剂后症状即出现好转。服中药后7~10 d,30例患者全部有效,其中18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6例重型患者5例转为普通型、1例转为轻型,症状总消失率达60.0%(18/30),病毒核酸检测转阴并达到出院标准13例(包括1例纯中药治疗)。结论:COVID-19病机为寒湿直中三阴,内郁虚火,形成厥阴病,属寒湿瘟(疫)范畴,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迅速改善症状且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活幼心书》小儿腹泻辨治思路探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通过研读元代医家曾世荣著作《活幼心书》,发现曾氏深谙小儿腹泻病因病机。曾氏认为,小儿腹泻与脾胃功能最为密切,又与小儿功能未全而感受六淫之邪、乳食失宜、易受惊吓等相关,临证细分9种腹泻类型,包括冷泻、热泻、伤食泻、水泻、积泻、惊泻、风泻、脏寒泻、疳积酿泻,基于此创立小儿九泻九治法。但防治本病时,曾氏不拘泥于“九治”,其注重调护脾胃,重视辨证论治、活用方剂,分步治疗并考虑患儿体质差异而附有备选方,还强调乳食调护。在整体把握曾氏学术思想基础上,探析其对于小儿腹泻的辨治思路,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基于三阴三阳理论辨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三阴三阳开阖枢理论是运气理论的重要内容,熟悉气机运行的三阴三阳开阖枢状态对于把握疾病,立方用药有导向性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气机运行的开阖枢状态与睡眠间的关系,以及由三阴三阳气机运行不利导致失眠的原因,并列举从三阴三阳开阖枢运行不利论治失眠的病案二则加以说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从解表法论治失眠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基于《黄帝内经》营卫理论,指出营卫二气循其常道并顺利交合是维持正常睡眠的基础,若邪气外客、肺卫失宣可致卫气不循常道,继而卫不入营,发为失眠。针对此类失眠,治疗应驱邪外出、宣肺发表、调和营卫,方可切中病机。具体而言,宜以解表法为主基调,针药并用,先以针刺疏散在表之邪气,运用“开阖六气针法”利开机,“针节术”理气机;次投以方药,以麻黄类方及桂枝、黄芪类方加减宣肺发表、调和营卫,临床上取得良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运气变化与火郁头痛发病的内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通过梳理《黄帝内经》中运气理论与头痛发病的相关论述,探究运气变化与火郁头痛发病的内在机制.明确运气的异常变化与火郁头痛的发病有两方面联系:其一,后天发病运气对罹患火郁头痛的影响.其二,先天运气禀赋对罹患火郁头痛的影响.明晰运气因素影响下罹患火郁头痛在病位可累及心系;临床常伴心痛、心烦、神昏、出血、疮疡等症,可从心、从火论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糖脂代谢探讨从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害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是我国最常见的肝病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NAFLD的患病率逐步上升,全球发病率高达 25%,已成为国内当前第一大肝病[2].NAFLD 患者常无特殊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右上腹不适,若未积极治疗,后期可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甚至肝癌.研究表明,代谢综合征是当前 NAFLD 的最大危险因素[3],常表现为肥胖、高血糖、血脂异常和全身性高血压等糖脂代谢紊乱疾病.NAFLD相关的糖脂代谢紊乱不仅可以加速慢性肝病向肝癌进展,同时可促进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中医对 NAFLD 的认识由来已久,如《难经·五十六难》记载:"肝之积,名曰肥气".清代张温亦云:"饮食劳倦之伤,皆足以致痰凝气聚".现代医家根据NAFLD病因病机或临床症状多将其归属于"肝癖""肥气""痰证""胁痛"等范畴.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肝气不畅,痰湿热瘀,阻滞肝脉,治疗上重视健脾利湿化痰.中医治疗NAFLD有一定优势,且从脾论治临床疗效确切,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相关研究发现,脾虚是导致糖脂代谢紊乱的重要原因[4].基于此,本文以"糖脂代谢"为切入点,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讨脾在NAFLD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阐述从脾论治NAFLD的科学内涵,以期为中医药防治NAFLD提供重要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何永恒从湿热辨治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经验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总结何永恒从湿热辨治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的经验.何永恒认为放射性损害多属火毒之邪,为"六淫"范畴,火毒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气机不畅,水湿内停,湿浊又与火毒相结于肠道,湿热传化下焦肠腑致腹泻.何永恒治疗放射性肠炎急性期以"湿热"为纲,治以清热化湿解毒、健脾和胃消癌,创白芍七物颗粒,临证加减,对放射性肠炎急性期的便血、腹泻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附验案2则,佐证良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汤液经法图"角度探讨陈无择天干十方的组方用药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敦煌遗书《辅行诀》所载"汤液经法图"展示了 一套以五脏虚实辨证结合五味补泻治疗为主的辨证论治方法学,其核心框架为五行阴阳;与此同时,五运六气同样以五行太过不及定义中运,其核心框架同样为五行阴阳.基于此,本文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基础上,基于"汤液经法图"理论体系解析陈无择的天干十方,确定其适应证类型及组方配伍结构,分析方证相符度,分析天干十方对应年份五行强弱与其组方思路的相符度,以阐明天干十方的组方配伍规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六维辨证观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六维辨证观强调从病因、病位、病期、病势、病理、病性六个不同维度对病证进行辨析,有利于中医临床思维的锻炼和形成.基于六维辨证观,可以更全面地认知从三焦论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辨病因,应综合考虑H.pylori致病因素的外感兼内伤属性,要注重三焦疾病"总在一经不移为辨"的病理特点;辨病性,应关注H.pylori作为病原微生物的致病规律,不能简单归结为湿热致病,其"粘附致炎"的病理属性需结合三焦气化的"通透性网状效应"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证型;辨病位,H.pylori留滞部位在中焦胃腑膜层,胃黏膜分布规则的集合小静脉是反映中焦气化"通透性网状效应"的重要标志;辨病理,H.pylori粘附致炎的病理产物以气滞、湿、热、虚、瘀多见,影响三焦气化功能而呈现气机阻滞、湿热中阻、虚瘀共存等不同的病理状态;辨病期,H.pylori感染造成三焦"通透性网状效应"变差,日久生变,毒瘀虚互结,从而衍变经典的Correa模式.临床应注重H.pylori的根治治疗与胃黏膜癌前状态和癌前病变的共同处理策略;辨病势,根据H.pylori感染的不同阶段,注重对比正邪态势、病理因素态势的不同,叶天士针对"邪留三焦"提出的"分消上下之势"是很重要的治疗原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吴鞠通从运气学说论治疫病思想探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清代医家吴鞠通重视运用运气学说论治疫病.吴鞠通认为疫病病邪主要是厉气夹杂秽浊,疫病有温疫、寒疫之分,无论温疫、寒疫的发生均与运气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处方用药更需根据疫病发生的运气学特点配伍化裁.吴鞠通以每年的五运六气条件结合更大时间范围的三元甲子类四时论,对于疫病理论进行了阐发,为丰富当代疫病诊疗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