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小鼠生精功能、IP6K1表达及线粒体DNA甲基化影响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讨五子衍宗丸对少弱精子症小鼠生精功能、六磷酸肌醇激酶 1(IP6K1)表达及线粒体DNA(mtDNA)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五子衍宗丸(1、2、4 g/kg)组,每组 10 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单次ip 40 mg/kg白消安.从造模第 2 天开始,各组按剂量ig给药,给药 4 周后计算睾丸和附睾脏器系数,检测精子数量和活力,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小鼠睾丸病理组织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睾丸细胞凋亡情况,RT-qPCR、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IHC)染色检测IP6K1 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DNA甲基转移酶 1(DNMT1)表达,焦磷酸测序检测mtDNA D-loop甲基化,RT-qPCR检测线粒体基因表达.结果 五子衍宗丸可恢复少弱精子症小鼠的睾丸和附睾系数,显著提高精子数量和活力,明显改善睾丸组织病理学损伤和生精细胞的凋亡,显著促进IP6K1的表达,显著抑制DNMT1表达和线粒体D-loop甲基化水平,显著上调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P<0.5、0.1、0.001).结论 五子衍宗丸可改善少弱精子症小鼠的生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IP6K1 表达,抑制DNMT1/mtDNA D-loop甲基化,进而促进线粒体编码基因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中药降糖复方水提物通过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KK-Ay小鼠糖尿病肾病炎症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应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研究中药降糖复方水提物(WEJTD)对糖尿病及其引起的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KK-Ay小鼠按随机数法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盐酸二甲双胍(250 mg/kg)组和WEJTD低、中、高剂量(2、4、8 g/kg)组,C57BL/6J小鼠作为对照组,每天ig给药1次,共12周,对照组和模型组ig等体积蒸馏水.给药12周后,将小鼠放入代谢笼,检测摄食、饮水及尿量;内眦取血,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随后处死小鼠,取小鼠肾脏做苏木精-伊红(HE)及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取肾组织,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法检测磷脂酰肌醇激酶-3 (PDK)、蛋白激酶B(Akt)、核因子-κB (NF-κB)、IL-6、ICAM-1、TNF-α等指标.结果 WEJTD显著减少KK-Ay小鼠摄食、饮水和尿量(P<0.05、0.01、0.001);缓解小鼠肾脏的病理形态学变化,显著改善糖原沉积(P<0.001);显著降低血清和肾脏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CAM-1和TNF-α水平(P<0.05、0.01、0.001);显著上调PDK和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0.001);抑制NF-κB磷酸化水平(P<0.001).结论 WEJTD显著改善KK-Ay小鼠糖尿病症状、肾脏病理变化,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进而抑制NF-κB磷酸化,降低体内炎症因子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应用六西格玛性能验证图对18个常规化学项目的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利用六西格玛(sigma,σ)性能验证图及质量目标指数(quality goal index,QGI)评价临床常规生化检测项目分析性能,指导实验室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不精密度(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采用2017年生化室常规化学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累积变异系数,偏倚(bias%)采用2017年第一次参加卫生部室间质评计划中常规生化项目的百分差值,允许总误差(TEa%)采用国家标准GB/T20470-2006及卫生行业标准WS/T 403-2012质量规范,利用卫生部室间质评信息系统中西格玛性能验证功能绘制西格玛性能评价图,并计算QGI.结果 当使用国家标准时,σ<3的只有氯1个项目,3≤σ<4有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碱性磷酸酶2个项目,4≤σ<5有尿素和肌酐2个项目,5≤σ<6有乳酸脱氢酶1个项目,σ≥6有钾、钠、钙、镁、血糖、尿酸、总蛋白、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激酶等12个项目;当使用卫生行业标准时,σ<3有氯、碱性磷酸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个项目,3≤σ<4有钠、清蛋白、尿素、肌酐、乳酸脱氢酶5个项目,4≤σ<5有钙、血糖、肌酸激酶3个项目,5≤σ<6有钾、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个项目,σ≥6有总蛋白、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4个项目.结论 国家标准比行业标准宽松,西格玛性能验证采用行业标准更能有效的评价检测项目的分析性能以及导致分析性能不佳的原因,提出检测项目个性化的质控措施,提高实验室质控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黄芪甲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PI3K/Akt/FoxO1信号调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黄芪甲苷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对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叉头框转录因子0亚族1(FoxO1)信号的调控作用,探讨黄芪甲苷保护2型糖尿病肾病的机制.方法:6周高糖高脂饮食后,给予链脲佐菌素(STZ)一次性腹腔注射(35 mg·kg-1)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甲苷(20,40,80 mg· kg-)组及盐酸二甲双胍(阳性药)组.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肾脏指数,血糖,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含量的变化;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马松(Masson)三色染色观察胶原表达水平;过碘酸六胺银(PASM)染色观察基底膜的变化;免疫组化检测磷酸化Fox01(p-FoxO1)蛋白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PI3K/Akt/FoxO1信号蛋白及自噬标记蛋白PI3K,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Ⅱ,B细胞淋巴瘤-2(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互作用蛋白3(BNIP3),Beclin1,p-Akt,Akt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系膜扩张,胶原蛋白显著增加,PI3K/Akt/FoxO1信号增强(P<0.01),自噬活性减弱(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中、高剂量肾脏组织病变明显改善,明显抑制肾组织PI3K,Akt及Fox01磷酸化水平(P<0.05,P<0.01),同时增强自噬反应,上调BNIP3,LC3Ⅱ/LC3 Ⅰ和Beclin1的表达(P <0.05,P<0.01).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抑制PI3 K/Akt/FoxO1信号增加肾组织细胞自噬活性,减缓了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整合药理学平台天麻治疗头痛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究天麻防治头痛的分子作用机制,预测治疗头痛的可能有效的潜在疾病靶标.方法 利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将天麻化学信息进行靶标预测,与头痛相关疾病靶标信息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构建,富集分析中药成分、疾病、关键靶标的生物基因功能和相关通路,构建出天麻化学成分、关键作用靶标和疾病相关通路的相互作用网络,绘制"中药-化学成分-关键靶标-通路"网络图.结果 预测的天麻活性成分主要包括酚类、多糖类等,如天麻素、双(4-羟基苯基)醚-β-D-喃葡萄糖、枸橼酸、苍耳苷/β-谷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十六烷酸等;针对天麻防治头痛方面共得到118条核心靶标信息,其中潜在药物靶标(Putative Drug Target)9条,如葡萄糖激酶(GCK)、钠/钾转运的碱性磷酸酶亚基α-1(ATP1A1)、5-磷酸糖异构酶A(RPIA)等,已知疾病靶标(Known Disease Target)27条,如5-羟色胺受体2B(HTR2B)、5-羟色胺受体1B(HTR1B)、5-羟色胺受体1D(HTR1D)、5-羟色胺受体1A(HTR1A)、磷脂酰肌醇3-激酶(PIK3CA)等.结论 该研究在中药整合药理学平台V1.0现有基础上,分析天麻防治头痛的分子作用机制,并预测天麻抗头痛的潜在药物靶标,为天麻的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六西格玛质量管理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采用六西格玛(6σ)理论分析临床生化检验项目质量控制数据,提供合理、有效的实验室检测质控管理方案.方法 收集2018年2月1日至6月30日湖南省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室Beckman 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0项检验项目的 室内质控及室间质量评估数据,以美国1992年实施的临床实验室改进法案修正案(CLIA'88)规定的允许总误差(TEa%)、偏倚(Bias%)和变异系数(CV%)计算各项目σ水平和质量目标指数(QGI),并辅以标准化σ性能评价图来评估项目的 检测性能,设计合适质控管理规则,分析部分项目性能不佳的原因并指导其质量改进.结果 10个检测项目中,肌酸激酶(CK)、三酰甘油(TG)、尿酸(UA)、碱性磷酸酶(ALP)σ值>6,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σ值处于5~6,总蛋白(TP)、总胆固醇(TC)σ值处于4~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σ值处于3~4,钙(Ca)σ值处于2~3.ALT、AST、TC、TP、Ca的QGI<0.8,GLU的QGI处于0.8~1.2.结论 6σ质量管理方案能有效地评价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 性能指标,有助于实验室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合理措施控制项目检测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研究柴芍六君子汤对海马神经元自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从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自噬信号通路出发,探讨柴芍六君子汤抗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皮质酮建立体外慢性应激细胞模型,利用CCK-8、qRT-PCR检测神经元生存率以及LC3、p62、mTOR自噬相关基因表达,且筛选出柴芍六君子汤血清最佳的工作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不同柴芍六君子(以下简称柴芍)血清浓度(10%、20%、30%)/自噬抑制剂3-MA及自噬激动剂雷帕霉素对Beclin1、LC3-Ⅱ/LC3-Ⅰ、ULK1、p62及PI3K/Akt/mTOR通路相关蛋白的影响.结果:当柴芍血清为20%时,神经元生存率及LC3、p62、mTOR自噬相关基因表达改善最为明显.与20%空白血清组比较,20%柴芍血清组神经元生存率增加(P<0.01),Beclin1、LC3-Ⅱ/LC3-Ⅰ、ULK1蛋白表达降低(P<0.01),PI3K、p-Akt、p-mTOR、p-4E-BP1蛋白表达升高(P<0.01);20%空白血清+3-MA组神经元生存率增加(P<0.01),Beclin1、LC3-Ⅱ/LC3-Ⅰ、ULK1蛋白表达降低(P<0.01);20%空白血清+雷帕霉素组神经元生存率减少(P<0.01),p-Akt、p-mTOR、p-4E-BP1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柴芍六君子汤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从而抑制皮质酮损伤的海马神经元过度自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金银花入血成分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金银花入血成分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Similarity Ensemble Approach数据库检索金银花中入血成分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和CTD数据库检索COVID-19靶点基因,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金银花入血成分-靶点网络,利用DAVID工具对金银花抗COVID-19靶标基因进行GO生物学过程富集分析,应用KOBAS 3.0工具对金银花抗COVID-19靶标基因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筛选出金银花10个入血成分金丝桃苷、7-甲氧基香豆素、3-O-阿魏酰奎尼酸、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对酞酸二甲酯、癸二酸二丁酯、十六碳烯酸、herboxidiene,可能通过作用于磷酸肌醇3激酶调控亚基1(PIK3R1)、B细胞κ轻肽基因增强子核因子1(NFKB1)、鼠肉瘤病毒癌基因(HRAS)、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肿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蛋白2(GRB2)、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禽肉瘤病毒17的假定转化基因(JUN)、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0(MAPK10)、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关键靶点干预27条关键信号通路,主要涉及免疫、炎症、病毒、神经系统等相关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金丝桃苷与新型冠状病毒3CL(SARS-CoV-23CL)水解酶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结合最为稳定.结论 金银花中入血成分可通过干预与抗炎、抗病毒、免疫、解热、止痛、镇静等相关的蛋白及通路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血清GP-2α、S100A12、MAP1-LC3和IP6K1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究血清糖蛋白-2α(GP-2α)、S100钙结合蛋白A12(S100A1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AP1-LC3)和肌醇六磷酸激酶1(IP6K1)的表达水平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GP-2α、S100A12、MAP1-LC3和IP6K1的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A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GP-2α、S100A12、MAP1-LC3和IP6K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SAP患者预后的判断效能.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148例SAP患者中有44例预后不良,104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入院时血清GP-2α、S100A12、MAP1-LC3和IP6K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AP1-LC3(OR=151.849,95%CI:15.578~1480.156)、IP6K1(OR=3.035,95%CI:1.477~6.233)、GP-2α(OR=1.819,95%CI:1.200~2.758)和S100A12(OR=1.016,95%CI:1.008~1.024)均为影响SAP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4项联合检测结果判断SAP患者预后的AUC为0.947(95%CI:0.905~0.988),均大于单独检测(P均<0.05).结论 血清GP-2α、S100A12、MAP1-LC3和IP6K1联合检测可准确预测SAP患者的预后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miR-339-3P靶向IP6K2基因调控前列腺癌EMT发生的功能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miR-339-3P靶向六磷酸肌醇激酶2(IP6K2)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凋亡、侵袭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 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别检测前列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339-3P和IP6K2的表达水平.利用细胞转染技术向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分别转染miR-339-3P-mimics、miR-339-3P inhibitors、si-IP6K2(抑制表达)和PcDNA-3.1(+)-IP6K2(过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情况,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IP6K2和EMT相关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39-3P和IP6K2的靶向结合关系.结果 qRT-PCR的结果显示,前列腺癌组织中miR-339-3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IP6K2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339-3P-mimics抑制IP6K2表达可以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与迁移,促进细胞凋亡,Twist1、N-cadherin和Fibronectin蛋白表达降低,E-cadherin蛋白表达增加.miR-339-3P inhibitors过表达IP6K2可以显著促进PC-3细胞增殖、迁移和EMT,并抑制细胞凋亡.结论 过表达miR-339-3P通过靶向抑制IP6K2基因表达,从而抑制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抑制EMT发生并促进细胞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