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英文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中国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疾病负担沉重,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是亟待解决的疾病问题之一,但目前我国尚未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统一术语.《中英文标准化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中国专家共识》参考国内国际临床指南、本领域国际权威共识等内容,基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治疗、分型、并发症等10个类别扩增中英文术语,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术语的制定提供标准化的建议和指导,以推动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信息形成统一共识,促进其与国际接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原发性头痛是具有高致残性的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给患者个人、家庭及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目前我国的原发性头痛建设体系尚不规范,因此,在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头痛规范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于2021年制定和颁布了《中国头痛门诊建设规范》.近3年来,广大医务工作者对头痛认识逐渐深入,对中国头痛门诊的规范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对《中国头痛门诊建设规范》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形成了《中国头痛门诊建设专家共识》,以进一步规范我国的头痛门诊建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上海市某区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住院总费用因子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分析老年患者住院总费用支出情况,找出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为控制住院成本,减轻疾病经济负担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 以2015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市某区区级医疗机构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主要诊断编码或次要诊断编码为"ICD-10=N18"的患者,排除年龄小于65岁的病例,期间住院人次数共计79 274例.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法对初始因子进行提取,采取最大方差法对因子进行旋转从而找出新的共性因子.结果 人均住院总费用从2015年的22 208.9元下降至2022年的17 089.21元,检查化验费和治疗费占比分别从2015年的21.82%和6.82%上升至2022年的27.05%和13.52%,药占比从2015年的48.91%降至2022年的30.6%;检验与西药因子、手术材料因子、治疗与护理因子、中药与诊疗因子、其它影响因子和输血因子是6个共性因子.结论 药占比趋于合理,住院总费用控制的成效显著,现阶段进一步减轻住院成本的关键是控制治疗费和手术材料费的增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马鞍山市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了解马鞍山市现存尘肺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探讨相关影响因素,为寻求提高其生命质量、减轻疾病负担的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方法 2022年6-11月,选取现住址为马鞍山市辖区,被确诊为尘肺病的494名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量表结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对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情况及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尘肺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患者中有男性488例(占98.8%),女性6例(占1.2%);文化程度为小学及以下的有308例(占62.35%),接尘工龄10年以下的有225例(占45.55%);尘肺病分期以壹期为主,共380例(占76.92%);112例(占22.67%)患者有并发症;398例(占80.57%)患者自觉健康状况比1年前差.尘肺病患者总体生命质量得分及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生命力(VT)、社会职能(SF)、情感职能(RE)、心理健康(MH)共8个维度得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80岁及以上年龄组患者相比,70~79、60~69、≤59岁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分别提高8.171分、13.139分、15.563分(均P<0.001);相对于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有慢性病、有并发症、独居或居住在养老院、接尘工龄≥30年、伤残等级1~4级、尘肺病叁期的患者,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无慢性病、无并发症、与家人居住在一起、接尘工龄≤9年、伤残等级7级及以上、尘肺病壹期的患者的生命质量总分分别提高5.358分、6.897分、6.117分、10.349分、12.386分、6.347分和15.152分(均P<0.05).结论 马鞍山市尘肺病患者总体生命质量不高,建议重点关注年龄较大、独居或居住在养老院、患有慢性病或尘肺病并发症、低学历,以及尘肺病分期较高的尘肺病患者的生命质量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人口结构的显著变化,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老年性疾病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尤其是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老年人群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挑战.近年来,中国的AD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家庭、社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系统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为了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响应国家"健康中国行动"的号召,推动医疗模式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牵头,组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等多家权威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编撰了《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该报告在2021、2022、2023年系列版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更新了中国AD的流行病学数据,深入分析了疾病经济负担的最新情况,并全面评估了我国AD诊疗服务的现状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4》的发布,不仅体现了我国在AD研究和防控方面的进步和努力,也彰显了全社会对老年健康问题的高度重视.本报告将为A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技术指导和有力的数据支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专业依据,同时也为促进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搭建平台.期待通过这份报告的传播和应用,不仅能为专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公众对AD的认识,促进社会各界共同推动我国老年健康事业的发展,为实现"健康老龄化"而持续赋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世界卫生组织《全球高血压报告》(2023年)概要及解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2023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发布了首个《全球高血压报告—与无声杀手的赛跑》,报告涵盖了全球高血压的流行情况和管理方法,分析了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及疾病负担,探讨了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价了降压治疗的成本效益,并介绍了多国高血压管理的成功案例,尤其是HEARTS高血压防控计划的全球推广情况.高血压是一个全球性公共卫生挑战,严重危害健康.过去30多年间,全球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或服用降压药物)患者的数量翻了一倍,从1990年的6.5亿增长至2019年的13亿,在30~79岁的全球高血压患者中,大约54%诊断为高血压,其中42%正在接受降压治疗,而仅有21%得到控制.2019年,全球范围内超过一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可归因于收缩压升高,如果全球范围内将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到50%,从2023年至2050年间可以避免7 600万人死亡.人群水平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盐和低钾摄入、饮酒、缺乏运动、空气污染等.WHO支持通过减少膳食钠摄入,增加钾摄入、限制饮酒、戒烟、增加运动和改善空气污染等方式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治疗方面,WHO指南建议对收缩压≥140 mmHg或舒张压≥90 mmHg的个体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对于特定人群,收缩压在130~139 mmHg之间时也建议开始使用降压药物治疗,同时推荐使用单片复方制剂进行联合治疗,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持久性.我国高血压的流行趋势和管理情况同样令人关注.高血压是我国人群中重要的死亡和疾病负担因素,通过学习和借鉴全球高血压管理的成功经验,可以加强我国高血压的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特别是推动HEARTS技术包在我国的应用,以提升高血压管理效果.该报告旨在提醒人们重点关注非传染性疾病,特别是高血压这一公共卫生挑战,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和成功案例明确了高血压防治的重要性,并为各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现2025年将未控制高血压比例较2010年相对下降25%的全球目标而共同努力.本文结合中国高血压病的流行趋势与管理情况对该报告进行简要解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中国腹膜透析管理现状白皮书
编辑人员丨2天前
近年来,我国终末期肾病(end-stage kidney disease,ESKD)发病率逐年增长并且增幅加快,每年约有2%的患者进入ESKD。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以其简便、安全、有效和居家治疗,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ESKD患者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自197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率先将持续性不卧床PD(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的概念和技术引入中国后,我国肾科专业医护人员经过数十年的共同努力,PD管理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客观了解现阶段我国PD中心关键质量指标现状、中心建设情况、PD处方及调整、并发症诊疗、充分性评估、患者长期随访现状以及疾病负担和慢性肾脏病风险认知情况,《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项目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轮问卷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客观、全面地分析,并组织专家编写形成了这部《中国PD管理现状白皮书》。该白皮书清晰地回顾了目前中国PD的建设及管理现状,并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PD中心的人员配备,加强对PD专业人员的培养,扩大专职医护人员队伍,注重质量管理,降低PD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以提高PD患者的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破伤风高风险人群主动免疫制剂使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破伤风仍然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死性疾病。我国已于2012年消除新生儿破伤风,但外伤后破伤风的疾病负担较重。针对我国外伤后破伤风高发病风险人群做好暴露前主动免疫,对于降低我国外伤后破伤风疾病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本共识依据世界卫生组织破伤风疫苗立场文件以及中国发布的破伤风相关规范、标准,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国内外破伤风暴露前免疫预防策略、我国破伤风发病高风险人群的界定等内容,并对暴露前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形成了推荐意见,供疾病预防控制和预防接种相关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预防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心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人群中心血管病,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疾病负担快速增长。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控制心血管病负担的增长需落实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慢病防控方针。本文主要围绕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阐述了心血管病零级预防、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概念和措施,以及心血管病预防的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对心血管病预防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间质干细胞用于组织工程软骨分化的优化体系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关节软骨缺损是常见的一种关节损伤,但由于软骨组织的特殊性,修复能力受到限制,常常进展为较为严重的骨关节炎,给许多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软骨组织工程的发展为这些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因其自体来源、易扩增、具有软骨分化潜能的特点而受到广泛重视,常常被作为软骨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在常用的间充质细胞移植分化关节软骨的治疗策略中,体外的预培养与分化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即从自体收集得到的间质干细胞经浓缩后在体外先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化软骨细胞后,再将细胞与培养基质一起共同移植到患者体内。但是,目前利用间质干细胞获得的组织工程软骨还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要求。而且由于疾病类型、程度和个体化差异,间质干细胞源性的组织工程软骨移植治疗的可优化因素多样;针对同一类型疾病的治疗,优化体系仍无统一公认的标准。为了获得能更好适应人体及临床要求的关节软骨组织,所以主要针对间质干细胞在骨科疾病治疗的可优化因素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及分析,从环境因素、支架选择和种子细胞三个方面总结间质干细胞在体外进行软骨诱导的可优化因素,为利用间质干细胞获得更优良的组织工程软骨以及建立更好的优化体系提供了研究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