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可穿脱式功能减压袜在足部压力性损伤老年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将实用新型专利产品一种可穿脱式功能减压袜应用于老年病人中实施压力性损伤管理,减轻其身体伤害,提高压力性损伤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20年1月—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崇文门院区急诊科收治的足部压力性损伤病人66例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1月—12月收治的足部压力性损伤病人60例作为试验组.对照组病人所有压力性损伤处采用常规压力性损伤治疗及护理干预,试验组所有压力性损伤处在常规压力性损伤护理的基础上使用本专利产品.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处治愈情况、治愈所需时长、换药次数、换药费用等情况.结果:126例病人共有足部压力性损伤195处,其中对照组109处,试验组压力性损伤86 处,双足小指骨突处压力性损伤 16 处(8.21%),双侧足跟 79 处(40.51%),双侧外踝 41 处(21.03%),双侧跖趾关节 59 处(30.25%).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共76对压力性损伤处匹配成功,匹配后试验组压力性损伤处治愈时长较对照组更短、换药次数更少、换药费用更少(P<0.05).结论:压力性损伤不仅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给病人带来经济压力,而且消耗医药、护理资源,使用本专利产品可提高老年病人压力性损伤治愈效果,降低病人的医疗费用,减轻护士的劳动强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皮肤毒性反应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描述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皮肤毒性反应的自我管理体验和现存问题.方法 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根据目的抽样法,于2023年2-4月选取我院胸部肿瘤内科的15例免疫治疗后发生皮肤毒性反应的肺癌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归纳与整理.结果 将肺癌免疫治疗患者皮肤毒性反应的自我管理体验共提炼为3个主题:多重消极影响(外在形象受损、睡眠质量降低、负性情绪困扰);患者应对方式(顺应症状自然发展、寻求专业支持、自我应对);自我管理现存问题(疾病信息支持不足、咨询平台缺乏、自我应对无效、心理问题仍待解决).结论 肺癌免疫治疗后发生皮肤毒性反应的患者症状负担涉及生理、心理及日常生活等多方面,患者在进行自我管理时仍面临较多阻碍和未满足的需求,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给予患者自我管理指导,加强心理疏导与居家支持,帮助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2015-2022年我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临床试验注册信息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中国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相关临床试验研究现状及未来趋势,为CAR-T疗法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2015-2022 年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注册的所有CAR-T疗法相关临床项目信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注册项目的注册题目、注册时间、注册类型、研究疾病、靶点、上市申请临床试验信息、已上市CAR-T疗法等信息,分析CAR-T疗法临床试验的特点与现状.结果 共检索到注册研究277 项,主要集中在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北省,其中干预性研究163 项,观察性研究114 项,100 例以上的大样本研究仅5 项;资金来源主要为企业赞助(50.5%);主要适应证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03/277,73.3%);单靶点研究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9(CD19)占43%(79/183),B 细胞成熟抗原(BCMA)占9%(17/183);平台登记的项目27 项,14 个品种,仅2 个为已上市品种,26 个项目的申办单位为国内企业;Ⅰ或Ⅱ期试验研究占比较大,为96%(26/27);中国目前已上市3 种CAR-T疗法,其中2 个原研单位为国内企业.结论 中国CAR-T研究主要集中在医疗资源发达地区,由中国企业为主导开展,并主要集中在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目前多数研究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由于注册时间短,离完成研究到申请上市还需要一定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基层健康管理规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规范规定了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共同健康管理(简称"三高共管")的术语和定义、管理流程、管理内容、随访管理和效果评价.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等相关基层单位规范开展个体心血管病防控"三高共管"的健康管理服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广西不良反应数据库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8 年1 月1 日—2022 年12 月31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ADR报告,按ADR涉及的人口学特征、不良反应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患者1 144例,5 年间,广西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ADR报告数量呈上升趋势,而且严重不良反应的占比较大.报告中男女比例1∶3.4;年龄主要集中在45~64 岁(741 例,64.77%),主要用于乳腺癌(36.71%)、宫颈癌(14.86%)、肺恶性肿瘤(10.31%),合并铂类化疗方案最多(57.08%).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所致的ADR以血液及淋巴系统为主(79.87%),而且以严重ADR居多,主要临床表现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主要在用药后0~9 d.86.4%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后痊愈或好转.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大量用于尚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疾病,其中占比最大的是用于宫颈癌(14.86%)的治疗.结论 随着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在临床应用的普及,临床对该药相关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重视,重点加强对该药严重不良反应的监测及超说明书使用的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天前
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器官功能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目标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免疫学领域研究解决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状态的技术性难题,随之带来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检测和量化评估免疫状态,这是下一个挑战,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方案。免疫状态量化检测与可视化评估对疾病防控、亚健康状态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家共识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定义和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免疫力)全面量化评估及可视化评分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正常免疫状态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探讨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方向和原则,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免疫力解码以及免疫健康领域基础课题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症状评估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及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结果:共进行了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第1轮、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0~0.249和0.163~0.344.构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症状评估量表包括4个维度(特异性症状、一般生理症状、治疗及并发症相关症状、心理症状),共31个症状条目.结论:构建的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量表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科学性,可作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症状评估工具,为个性化的症状管理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轻度认知障碍高危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及预测:基于上海市静安区的纵向随访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索暴露于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高危风险因素的社区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为MCI高危风险人群筛查和个体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确定MCI的高危风险因素.采用多阶段抽样纳入2014-2022年上海市某行政区某街道社区至少暴露于1种MCI高危风险因素的老年人,根据随访期间是否出现MCI结局,将研究对象分为MCI组和非MCI组.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等相关变量.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评老年人认知功能,使用多因素线性回归模型和Cox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认知水平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静安区某街道社区有MCI高危风险因素的老年人1 141名,随访中363名老年人出现MCI结局,患病率为31.81%.MCI组与非MCI组在年龄、受教育年限、金钱管理、家庭支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照护需求、自评健康状况、兴趣保持、睡眠状况和糖尿病既往史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层分析显示,高龄(≥80岁)是MCI组与非MCI组认知分数下降的危险因素(β=0.51和4.28,P均<0.05),完全不支配金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是MCI组认知下降的危险因素(β=9.52和2.68,P均<0.05),兴趣保持是认知下降的保护因素(β=-3.97,P<0.05);受教育年限(≥13年)是非MCI组的保护因素(β=-0.55,P均<0.05).结论 高龄、金钱管理能力下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损在老年人MCI患病中起到关键作用,兴趣保持有助于维持老年人认知水平.在社区层面应重点关注有相关危险因素的老年人群,建立、完善早期干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
编辑人员丨2天前
雾化吸入疗法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中国呼吸道疾病高发,基层医疗机构雾化及居家雾化治疗普及率显著提高,雾化吸入疗法规范应用和合理用药面临的有关问题亟待解决.为此,由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牵头,与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委员会共同组织编写了《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 版)》.该共识详细介绍了雾化吸入疗法的给药特点、安全性和有效性、用药指征、应用流程、药学监护,以及常用小容量雾化装置的选择、新上市的雾化吸入药物、常见呼吸系统疾病雾化吸入疗法推荐给药方案等,旨在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规范开展雾化吸入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专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成人吸入性损伤肺康复管理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检索、评价及汇总成人吸入性损伤肺康复相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临床顾问、JBI图书馆、Cochrane图书馆、国际烧伤协会、欧洲烧伤协会、美国烧伤协会、日本皮肤病学协会、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网站中关于成人吸入性损伤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2月31日.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证据16篇,包括临床实践指南7篇、专家共识5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通过阅读、提取和归类,总结了对证据进行梳理,最终形成肺康复评估、肺康复模式、肺康复时机、肺康复时长、肺康复地点、肺康复方式、肺康复营养支持及效果评价8个维度,20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基于总结多个国家及地域成人吸入性损伤的肺康复管理证据,供医护人员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证据进行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