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关节炎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慢性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慢性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OA与许多因素存在因果关联,如细胞因子、代谢性疾病、营养物质、肠道菌群和生活行为等。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脂水平和骨矿物质密度等,保护因素包括使用保钾利尿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叶酸和精氨酸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或通过改变负重关节的生物力学从而影响OA的进展。此外,OA的慢性疼痛症状、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如2型糖尿病、重度抑郁症和帕金森病。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探索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因果关联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变异的随机分配模拟随机对照试验,使用与危险因素相关的工具变量与疾病进行分析,从而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本综述纳入OA的孟德尔随机化相关研究,分析OA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细胞因子、代谢组学、营养物质、肠道菌群、生活行为以及端粒长度和线粒体异质性之间的因果关联,对O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相关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14例。根据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低水平组为66例,正常组为48例。测定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及性激素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低水平组胆固醇[(2.32±0.97)mmol/L]、甘油三酯[(6.45±1.25)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57±1.01)mmol/L]、载脂蛋白B[(0.93±0.32)g/L]均高于正常组[(1.87±0.89)mmol/L、(4.88±0.94)mmol/L、(3.12±0.88)mmol/L和(0.76±0.17)g/L]( t=2.477~7.322,均 P<0.05),低水平组载脂蛋白A[(1.22±0.34)g/L]低于正常组[(1.58±0.47)g/L)]( t=-4.748, P<0.05),但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5±0.31)mmol/L比(1.43±0.56)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44, P>0.05)。低水平组空腹血糖[(5.53±1.4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2±0.79)%]和空腹胰岛素[(18.71±5.46)mU/L]均高于正常组[(5.09±0.76)mmol/L、(6.01±0.92)%和(15.49±4.98)mU/L]( t=2.136~3.225,均 P<0.05),但两组餐后2 h血糖[(8.79±1.56)mmol/L比(8.32±1.84)m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472, P>0.05)。低水平组胰岛素抵抗的发生率[54.55%(36/66)]高于正常组[35.42%(17/48)](χ 2=4.088, P<0.05)。低水平组睾酮[(61.45±21.44)μg/L]高于正常组[(50.39±22.31)μg/L]( t=2.673, P<0.05),但两组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雌二醇、催乳激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427~1.714,均 P>0.05)。 结论: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患者更易发生高血糖、高血脂,性激素结合球蛋白水平降低可能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出现糖、脂紊乱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10月北京天坛医院收治的年龄≤45岁80例卒中患者作为青年卒中组,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同期住院的年龄>45岁117例卒中患者作为中老年卒中组,对比两组患者间血液检测指标水平,并且纳入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病史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两组独立样本 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 结果:中老年卒中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蛋白S、尿酸、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分别为(29.73±3.40)s、(105.58±27.23)%、(297.29±85.99)μmol/L、(17.58±14.45)μmol/L及(2.75±3.08)mg/L,青年卒中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31.51±6.75)s、蛋白S(115.20±26.97)%、尿酸(326.82±93.51)μmol/L、同型半胱氨酸(22.63±16.98)μmol/L、D二聚体(1.19±2.88)μ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17、2.01、2.20、2.14、2.13, P值分别为0.032、0.046、0.029、0.039、0.034)。青年卒中组狼疮抗凝物阳性率为12.5%(4/32),高于中老年卒中组的1.8%(1/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 P=0.035)。青年卒中组吸烟、饮酒比例分别为63.8%(51/80)、62.5%(50/80),均高于中老年卒中组的49.6%(58/117)、47.9%(56/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6、4.09, P值分别为0.04、0.04);青年卒中组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分别为48.8%(39/80)、17.5%(14/80),均低于中老年卒中组的63.2%(74/117)、30.8%(36/1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08、4.56, P值分别为0.043、0.033)。根据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将青年卒中划分为不同亚组并进行比较,高尿酸水平组(≥416 μmol/L)患者肌酐水平高于正常尿酸水平组(<416 μmol/L),分别为(90.08±28.46)mmol/L与(63.37±22.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23, P值为0.046)。高同型半胱氨酸组(≥15 μmol/L)患者的纤维蛋白原、肌酐水平分别为(3.27±1.09)g/L、(72.13±28.69)mmol/L,高于正常同型半胱氨酸组(<15 μmol/L)的(2.78±0.67)g/L、(58.92±12.0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2.32、2.51, P值分别为0.023、0.014)。 结论:与中老年卒中相比,青年缺血性卒中存在较高水平凝血酶原时间、蛋白S、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较低水平D二聚体及高狼疮抗凝物阳性率,同时青年卒中组吸烟、饮酒比例较高,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合并免疫球蛋白A肾病1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约1/3的银屑病患者存在银屑病关节炎(PsA)。银屑病常常合并有代谢异常,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血管疾病等。中重度银屑病是慢性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sA患者患慢性肾脏病风险更高。免疫球蛋白A(IgA)肾病是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PsA合并IgA肾病目前仅有个别病例报道,尚缺乏规范的诊治标准。本文通过1例PsA合并IgA肾病的病例来探讨生物制剂在其中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高原地区藏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诺莫预测模型建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藏族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诺莫预测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设计和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6—12月由青海省人民医院组织、兴海县人民医院和同德县人民医院共同参与,对平均海拔约3 000 m的兴海县、同德县≥40岁藏族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眼部常规检查、直接眼底照相和健康宣教。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是否吸烟、是否饮酒、高原地区居住时长、每天日照时长、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一般情况。采用 χ2检验筛选有显著差异的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AMD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绘制AMD预测诺莫图并对预测模型进行准确性验证。 结果:本次调查实际受检人数为1 223人,检出AMD患者190例,AMD患病率为15.54%。高龄、高原地区居住时长、日照时长、吸烟、高血压、高血脂是AMD的相关危险因素。其中高龄是AMD的高危因素( OR=20.183,95% CI:9.536~29.805, P<0.001),其次是日照时长( OR=3.785,95% CI:1.581~8.721, P<0.001)。诺莫预测模型显示,当评分>150分时,患者可能出现AMD的概率为50%。决策曲线表明,当阈概率>25%时,预测发生AMD的概率与实际AMD发生率一致。 结论:高龄、久居高原地区、长时间日照、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AMD的危险因素,尤其要注意长时间居住在高原地区并且阳光暴露时间长的高龄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miRNA-33a、miRNA-33b在高血脂人群中的表达及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研究高血脂人群的微小RNA-33a(microRNA-33a,miRNA-33a或miR-33a)和miR-33b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例高血脂症患者为观察组,另纳入30位健康者为对照组。抽取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的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糖(GLU)、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检测所有受试者的血清miR-33a和miR-33b表达量。结果:观察组血清LDL-C、TG、TC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miR-33a和miR-33b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miR-33a和miR-33b的表达量与LDL-C、TG、TC、ApoB水平正相关,与HDL负相关(均 P<0.05)。miR-33a和miR-33b的表达量的影响因素均为TG、TC和LDL-C。 结论:miR-33在高血脂人群中表达量升高,且与LDL-C、TG、TC、ApoB有一定的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正常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评估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长期预后的价值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正常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对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的长期预后的评估价值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7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32例怀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2次CCTA且基线CCTA正常。患者随访至少4年,以CCTA检出冠状动脉新生斑块和发现心血管事件为随访终点。结果:332例患者中,基线和随访CCTA间隔时间、临床随访时间分别为(5.6 ± 0.5)和(9.8 ± 0.6)年,基线和随访CCTA均正常304例(Ⅰ组);基线CCTA正常,但随访CCTA异常28例(Ⅱ组),为发现冠状动脉新生斑块,冠状动脉新生斑块发生率为8.4%(28/332)。2例(0.6%,2/332)发生心血管事件,均为Ⅱ组患者。Ⅱ组28例患者中,随访CCTA检出冠状动脉新生斑块34个。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影响基线CCTA正常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随访CCTA出现新生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β = 0.84、0.83、0.84, OR = 2.37、2.32、2.33, P<0.01)。 结论:基线CCTA正常的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具有良好的长期预后,但应重视具有吸烟、高血压和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尤其随访CCTA出现斑块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新疆克拉玛依社区人群2型糖尿病筛查模型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开发一种将2型糖尿病患病相关因素作为诊断预测因子在社区人群中进行2型糖尿病筛查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0年12月参加新疆克拉玛依社区"全民健康体检"、体检资料完整、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的6 028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体检资料采集包括病史收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超声检查。采用随机分割抽样方法将人群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队列,运用 LASSO回归分析,筛选与糖尿病相关的独立影响因素。将筛选出的独立相关因素纳入到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并使用RMS软件包来构建列线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衡量模型的区分度,利用校准曲线直观地反映模型的校准度。 结果:在建模组中,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女性)、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HbA 1C、尿微量白蛋白、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和三酰甘油葡萄糖生成指数这8个因子为糖尿病的独立相关因子, OR分别为1.053(95% CI 1.038~1.069)、0.681(95% CI 0.512~0.906)、1.802(95% CI 1.227~2.626)、1.789(95% CI 1.303~2.448)、10.973(95% CI 8.318~14.745)、1.002(95% CI 1.001~1.004)、2.914(95% CI 2.248~3.799)和2.673(95% CI 2.03~3.536)。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5和0.955。ROC曲线中最佳临界值在训练集中为0.178(灵敏度0.930,特异度0.839),在验证集中为0.201(灵敏度0.945,特异度0.848)。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2型糖尿病筛查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筛查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抗磷脂抗体升高与住院患者院内血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针对抗磷脂抗体升高的住院患者,评估抗磷脂抗体和院内血栓形成之间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种类的抗磷脂抗体对血栓形成的临床意义。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抗磷脂抗体谱中任意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的3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49例,女236例,年龄1~105岁、中位年龄37岁。依据住院期间是否经影像学检查检测到血栓将所有受试者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血栓组102例,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3~105岁、中位年龄58岁;非血栓组283例,男性83例,女性200例,年龄1~94岁、中位年龄31岁。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抗心磷脂IgM/IgG抗体(aCL-IgM/IgG)和抗β2糖蛋白I IgM/IgG抗体(抗β2GPI-IgM/IgG)采用ELISA方法进行检测,狼疮抗凝物(LA)采用稀释的蝰蛇毒实验(dRVVT)和硅藻土凝固实验(SCT)方法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上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之间的年龄、性别、吸烟、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发生率以及抗磷脂抗体中位数水平。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判断血栓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用χ 2趋势检验确立aCL的中高滴度数值,并用Logistic回归验证。 结果:血栓组的中位年龄(58岁)以及男性(64.7%)、吸烟(16.7%)、高血压(63.7%)、糖尿病(28.4%)的比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 Z=7.685,χ2=38.077、16.312、37.769、24.749, P<0.01)。血栓组的抗β2GPI-IgG、dRVVT的阳性率(11.8%和78.4%)明显高于非血栓组(5.3%和60.1%),dRVVT的中位数水平(1.29 RU/ml)也高于非血栓组(1.23 R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4、10.309, Z=3.539, P<0.05)。aCL-IgM的中位数水平,非血栓组(2.3 MPL)高于血栓组(2.0 MPL)。aCL-IgG的阳性率,血栓组(18.6%)略高于非血栓组(10.6%)。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高龄、dRVVT升高、抗β2GPI-IgG升高是血栓的高危因素。以36 GPL作为aCL-IgG的中高滴度数值,血栓风险增加2.45倍。 结论:抗磷脂抗体谱中,DRVVT方法检测的LA、抗β2GPI-IgG、aCL-IgG可能是对住院患者院内血栓形成有预测价值的实验室指标。aCL-IgG的中高滴度数值设立在36 GPL可以较好的评估血栓形成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对比及对血清脂蛋白(a)、血肌酐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比较腹膜透析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效果及对血清脂蛋白(a)[Lp(a)]、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进行透析治疗的CRF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连续性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患者接受双联腹膜透析治疗,连续性血液透析组患者接受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清Lp(a)水平。随访并统计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肾功能均显著改善( P<0.05),两组患者血清BUN和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炎性因子水平均得到显著的改善( P<0.05),治疗后腹膜透析组的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低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 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Lp(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均显著升高( P<0.05),治疗后腹膜透析组血清Lp(a)水平显著低于血液透析组( P<0.05)。治疗后6、12个月,腹膜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高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膜透析组患者的感染、血细胞减少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低于连续性血液透析组( P<0.05)。 结论:腹膜透析和连续性血液透析对于CRF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对于高血脂、老年、贫血患者,使用腹膜透析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