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DR患者心理资本、自我能力及视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心理资本、自我能力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DR患者112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依据健康教育的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心理资本问卷评分,采取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评价干预后患者的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 ESCA评分中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评分分别为(22.26±4.23)分、(26.56±4.64)分、(37.85±3.87)分、(58.93±7.67)分,均高于对照组( t=-3.99、-4.53、-10.15、-5.62,均 P < 0.001);观察组DSQL评分中的生理因素、心理精神、社会关系、治疗评分分别为(34.57±6.78)分、(20.77±2.89)分、(9.34±2.31)分、(6.45±2.22)分,均低于对照组( t=4.74、9.72、5.68、6.35,均 P < 0.001);观察组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中韧性、自我效能、希望、乐观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6.22、-8.15、-8.72、-17.32,均 P < 0.001);观察组视功能评分中涵盖周边视野、感觉适应、日常活动限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t=7.03、2.25、2.14,均 P < 0.05);观察组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按时服药、适当锻炼依从性分别为91.07%、87.5%、91.1%、83.9%,均高于对照组的75.0%、69.6%、76.8%、57.1%(χ 2=9.07、8.77、7.29、17.53,均 P < 0.05)。 结论:基于Swanson关怀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DR患者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提升患者视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资本和遵医行为,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浙江省荣军医院大桥分部(嘉兴老年病医院)住院治疗的A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量表(ADAS-Cog)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采用巴氏指数(BI)评价自理能力;采用阿尔茨海默病行为病理学评定量表(BEHAVE-AD)评价精神行为症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7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4评价心理状况;采用痴呆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AD)评价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前后AD患者认知功能、自理能力、精神行为症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干预后ADAS-Cog评分(52.46±4.36)分和MMSE评分(25.01±2.46)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3.21±5.45)分和(21.72±2.97)分( t=8.38、5.40,均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BI评分(79.45±4.25)分,高于对照组的(70.94±3.41)分( t=9.88,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BEHAVE-AD评分(7.87±1.56)分,低于对照组的(13.24±2.47)分( t=11.63,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13.15±3.08)分和HAMD评分(12.08±4.0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23±2.79)分和(17.32±3.27)分( t=7.73、6.40,均 P < 0.05);观察组干预后QOL-AD评分(32.56±2.48)分,高于对照组的(29.07±3.14)分( t=5.52, P < 0.05)。 结论:人文关怀式健康教育对AD患者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人文关怀感知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究人文关怀感知对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预期性悲伤量表(AGS)、关怀行为量表(CBI)等对患者照顾者进行评价,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AGS与人文关怀感知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果: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AGS量表评分为(82.50±16.43)分,CBI量表评分为(70.48±10.24)分;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有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自理能力较差、照顾者消极应对、心理弹性水平、人文关怀感知( 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CBI量表总分、部分维度呈负相关( r=-0.328~-0.184, P<0.05)。 结论: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人文关怀感知呈负相关,且其影响因素复杂,临床应密切关注乳腺癌放疗患者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水平,强化护理人文关怀,以实现对患者照顾者心理的正向调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疾病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的疾病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7例颅内未破裂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深入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5个主题及10个次主题,包括疾病认知有限(忽视疾病症状,错误就医行为)、疾病不确定感(害怕瘤体破裂,担心疾病复发)、信任医疗资源(信任诊疗技术,满意医疗服务)、渴望社会支持(希望家属陪伴,期待医护关怀)、积极自我管理(保持情绪稳定,建立健康行为)。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颅内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患病过程中的身心感受,评估其需求、支持情况和应对能力,针对性地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以促进其身心舒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的情景模拟教学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对烧伤科低年资护士护理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进行情景模拟教学的效果。方法:2018年3月—2019年7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灼伤整形科定科的25名符合入选标准的低年资护士,纳入此前瞻性自身前后对照研究。护士中女21名、男4名,年龄23~26岁,在灼伤整形科工龄为1.0(1.0,2.0)年。根据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的三大问题确定教学的3个情景,以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撰写教案,通过专家咨询法和低年资护士评价得出教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高。根据教案中的3个情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情景模拟教学,每个情景2个学时,共6个学时。在教学前1个月(以下称教学前)和教学后1个月(以下称教学后),由教师采用自行设计的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分表,对低年资护士的综合能力进行评价;低年资护士采用护理高仿真模拟教学中学生行为表现自评量表,对自我行为进行评价。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教学后,教师对低年资护士综合能力评价中的沟通能力、患者接收、病情评估、液体复苏、应急处理、药物使用、操作技能、仪器使用、团队合作、人文关怀评分和总分均明显高于教学前( t=-8.060、-11.421、-17.232、-24.800、-4.670、-11.916、-12.131、-11.606、-14.632、-13.325、-25.068, P<0.01),其中液体复苏、病情评估、操作技能、仪器使用4项评分较高。教学后,低年资护士自我行为评价中的沟通交流、分工合作、临床决策、专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发展和评判性思维得分和总分分别为(4.6±0.4)、(4.8±0.3)、(4.6±0.3)、(4.6±0.4)、(4.6±0.4)、(23.2±1.5)分,分别明显高于教学前的(4.1±0.7)、(4.2±0.7)、(3.9±0.5)、(3.7±0.6)、(3.9±0.5)、(18.8±2.6)分( t=-3.361、-5.721、-6.987、-7.923、-7.922、-7.367, P<0.01)。 结论:情景模拟教学通过以解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护理中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训练低年资护士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从而提高低年资护士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液体复苏护理临床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提升其自信心和评判性思维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深入了解"网约护士"上门护理服务培训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培训内容体系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立意抽样法,以最大差异化为原则,于2020年3—5月选择宁波市"网约护士"12名,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Braun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4个主题:执业安全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风险防范培训,不良事件处置流程培训,应急预案及并发症处理培训;人文关怀教育培训的需求包括上门服务语言、行为规范培训,护患沟通培训,健康教育知识培训;培训形式多样化的需求;影响培训质量的因素。结论:"网约护士"对执业安全教育和人文关怀教育的需求较大,建议多方联动,尽快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应急法律法规,提供多样化培训模式,储备高质量"互联网+护理服务"人才,促进"互联网+护理服务"持续规范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糖尿病患者27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出院1周时进行电话随访;采用用药偏差评估工具(MDT)评估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情况,并分为用药偏差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患者社会人口学及疾病相关资料以及用药管理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7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发生用药偏差162例(至少发生1项用药偏差),发生率58.27%;用药偏差发生组家庭关怀度指数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6.578, P<0.001);用药偏差发生组出院医嘱药物数量高于未发生组,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8)、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合理服药自我效能量表(SEAMS)评分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0.971、6.077, t=5.947、14.105,均 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院医嘱药物数量多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危险因素( OR=4.128, P<0.001),家庭关怀度指数、MMAS-8评分、SDSCA评分、SEAMS评分高是其保护因素( OR=0.343、0.523、0.922、0.568,均 P<0.05)。 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发生率较高,且其可能的保护因素为MMAS-8、SDSCA、SEAMS评分高,危险因素为出院医嘱药物数量多,可据此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减少用药偏差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孕早期家庭功能对孕妇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基于自我效能感、心理一致感的多重中介效应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孕妇孕早期健康促进行为的现状,并探讨自我效能感、心理一致感在家庭功能和健康促进行为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1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208名孕早期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心理一致感问卷以及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进行调查。结果:孕妇孕早期健康促进行为得分为(139.58 ± 17.27)分,处于良好水平。孕期锻炼习惯、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不同的孕妇在孕早期健康促进行为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68、-3.55,均 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家庭功能影响健康促进行为中,总效应值为2.654,直接效应值为1.729,间接效应值为0.925。间接效应中自我效能感占比15.9%,心理一致感占比15.2%,自我效能感—心理一致感占比3.8%。 结论:孕早期孕妇家庭功能不仅可通过自我效能感、心理一致感分别对健康促进行为产生影响,也可通过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心理一致感,从而影响健康促进行为。孕产妇相关保健工作人员可以从自我效能感和心理一致感角度出发构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维持和改善孕妇孕早期的健康促进行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CBD)患儿家长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116例CBD患儿及其主要看护家长11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58例患儿及其家长58名设为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将2021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58例患儿及其家长58名设为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及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估两组干预前后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情绪及应对方式。结果:干预后,两组SCL-90评分、MCMQ中的面对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GAD-7评分、MCMQ中的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研究组SCL-90评分、MCMQ中的面对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MCMQ中的回避及屈服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干预中实施共情干预联合关怀行为干预可有效改善CBD患儿家长的心理应激程度,降低其焦虑情绪并提高其应对能力,有利于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信息化三级联动健康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信息化三级联动健康管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丽水市中医院收治的136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观察组给予信息化三级联动健康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三级联动健康管理,干预周期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脑卒中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MBSS)、Barthel指数、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分及脑卒中复发情况。结果:136例患者中,病情恶化终止干预3例,其他原因终止干预2例,问卷调查无效造成研究数据无参考意义3例,最终观察组纳入65例患者,对照组纳入63例患者。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SMBSS、Barthel指数、APGAR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脑卒中复发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信息化三级联动健康管理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提高其家庭亲密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