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方便抽样法选取2023年山西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126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3例.对照组行单纯关节腔注射利多卡因、玻璃酸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评估西安大略和曼彻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疗效、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评分、伸膝力矩、膝内收力矩、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3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 WOMAC各维度及总分、MMP-1、MMP-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GQOLI-74评分的各维度及总分、伸膝力矩、膝内收力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低负荷血流限制训练联合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其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MMP-1、MMP-3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糖皮质激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的网状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糖皮质激素(GC)联合(或不联合)透明质酸钠(HA)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疗效的差异。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enceDirect、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搜索有关膝关节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5月。排除文献中发表重复、无法获取全文及研究数据不全或有误的,并由2位研究者从文献类型、研究对象、干预措施及结局指标方面对文献进行独立筛选。提取数据并评价偏倚风险,使用软件Review Manager 5.4和Stata 17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计检索相关文献2 098篇,最终纳入49个RCTs,包括13种用药方案,具体为HA、复方倍他米松(CB)、地塞米松(DXM)、醋酸甲泼尼龙(MPA)、曲安奈德(TA)、以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为主要成分的安慰剂(PLA)、HA+CB、HA+PLA、HA+DXM、HA+MPA、HA+TA、CB+PLA、TA+PLA。治疗KOA过程中,网状Meta分析发现:(1)在提高有效率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分别是:HA+CB[与TA相比,比值比(OR)=22.13,95%(置信区间)CI (6.32,77.47)]、HA+TA[与TA相比,OR=20.39,95%CI (5.49,75.73)]、HA+DXM[与TA相比,OR=19.30,95%CI (4.77,78.20)];95% CI不包含1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降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DXM[与CB相比,均数差(MD)=-22.46,95%CI (-38.01,-6.90)]、HA+TA[与CB相比,MD=-13.87,95%CI (-27.38,-0.36)]、HA+CB[与CB相比,MD=-11.03,95%CI (-21.47,-0.60)];95% CI不包含0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在降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HA+TA[与MPA相比,MD=-4.65,95%CI (-6.78,-2.51)]、CB+PLA[与MPA相比,MD=-2.60,95%CI (-4.69,-0.51)]、HA+CB[与MPA相比,MD=-2.50,95%CI (-4.06,-0.94)]。(4)在降低Lequesne指数方面,排名前三位的用药方案为:HA+TA[与PLA相比,MD=-6.72,95%CI (-9.33,-4.12)]、DXM[与PLA相比,MD=-5.60,95%CI (-8.80,-2.40)]、HA[与PLA相比, MD=-4.63,95%CI (-6.77,-2.49)]。结论:在关节腔注糖皮质激素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总体疗效方面,优先选择HA联合GC,其中HA+TA在治疗KOA整体评价方面上有较高的疗效。受限于纳入RCTs的数量及质量,该结论仍需更多高质量临床RCTs进一步验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内热针调节TGF-β1/Smads信号通路对大鼠肩袖损伤后早期愈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探讨内热针对大鼠肩袖损伤后早期愈合及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将72只8周龄(200±20)g SPF级SD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54只)及对照组(18只).模型组大鼠通过离断大鼠右肩冈上肌腱止点构建肩袖损伤大鼠模型,对照组大鼠除不横切冈上肌腱外其余处理同模型组.造模成功的大鼠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肩袖损伤组、内热针组、内热针+通路激活剂SRI-011381组(内热针+SRI-011381组),每组18只.内热针组给予内热针治疗,内热针+SRI-011381组在内热针治疗的同时腹腔注射7 mg/kg SRI-011381,对照组与肩袖损伤组给予内热针组同时间、同部位的普通针刺.测定各组大鼠右前足足底热缩足潜伏期(TWL);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肩袖关节肌腱组织病理损伤;Masson染色观察肩袖关节肌腱组织纤维化程度;腱-骨界面生物力学检测肩袖的最大拉力负荷;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肌腱组织相关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肩袖损伤组TWL缩短,最大拉力负荷及Scx、TnC表达降低,IL-1 β、IL-6、TNF-α水平及TGF-β1、p-Smad2/3/Smad2/3表达升高(P<0.05).与肩袖损伤组比较,内热针组TWL延长,最大拉力负荷及Sex、TnC表达升高,IL-1β、IL-6、TNF-α水平及TGF-β,、p-Smad2/3/Smad2/3表达降低(P<0.05).与内热针组比较,内热针+SRI-011381组TWL缩短,最大拉力负荷及Sex、TnC表达降低,IL-1β、IL-6、TNF-α水平及TGF-β1、p-Smad2/3/Smad2/3表达升高(P<0.05).对照组肌腱纤维、软骨及骨组织各层次排列清晰,胶原纤维生成相对正常,存在蓝色胶原纤维沉积;肩袖损伤组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胶原纤维生成相对减少,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减少;内热针组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细胞排列相对正常,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有丰富的胶原纤维生成,蓝色胶原纤维沉积大面积增多,胶原纤维连续性、平行取向和密度增加;内热针+SRI-011381组组织病理损伤加重,组织细胞排列紊乱,炎症细胞浸润加剧,胶原纤维生成减少,蓝色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结论 内热针可促进大鼠肩袖损伤早期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26例JIA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变部位肿痛明显的关节予曲安奈德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检测患儿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在血清中的水平,并详细记录症状、体征及临床表现,采用 Kruskal- 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不同治疗时间临床评价指标及实验室检查变化情况的差异。 结果:26例患儿中,男8例,女18例。曲安奈德关节腔注射治疗后,9例(34.62%)关节症状达到完全缓解,15例(57.69%)关节症状得到部分缓解,2例(7.69%)无效;总体治疗有效率达92.31%。与治疗前相比,从治疗后4周开始,医师及患儿父母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逐渐好转,患儿活动性关节个数逐渐减少,ESR逐渐下降,幼年关节炎疾病活动评分27(JADAS 27)评分逐渐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及随访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关节腔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JIA,控制关节症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儿童川崎病合并关节炎的患病率和临床特征比较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川崎病合并关节炎的患病率、临床特征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厦门市儿童医院心内科确诊的454例川崎病患儿,根据是否有关节受累分为合并关节炎组53例和未合并关节炎组401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结果:454例儿童纳入研究,其中53例有关节受累,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5.89±1.35)岁,未合并关节炎组的平均年龄(4.28±1.25)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53例关节受累患儿中,小关节受累36例(67.92%),髋关节14例(26.41%),腕关节10例(18.87%),膝关节8例(15.09),肘关节4例(7.55%),踝关节3例(5.66%)。合并关节炎组的53例患儿中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lin,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14例(26.14%),比未合并关节炎组IVIG无反应型43例(10.72%)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合并关节炎组患儿的炎症标记物水平(CRP、TNF-α、IL-6)较未合并关节炎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关节炎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60.38%,32/53)高于未合并关节炎组(52.37%,210/40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儿童川崎病合并关节炎有自限性,一般没有后遗症。与未发生关节炎的患儿相比,合并关节炎组患儿更易对IVIG治疗无反应,炎症指标更高,但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远近端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双向半切跟腱延长技术治疗跟腱挛缩的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远近端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双向半切跟腱延长技术治疗跟腱挛缩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到2023年2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采用远近端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双向半切跟腱延长技术治疗的24例(30足)跟腱挛缩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10例,女性14例,年龄(32.8±16.1)岁(范围:9~62岁)。单纯左侧8例,单纯右侧10例,双侧6例;足内翻14例(16足),足外翻4例(6足),无内外翻畸形6例(8足)。所有患者均采用远近端双通道全关节镜技术行跟腱延长,术后采用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OFAS-AH)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手术前后评分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检验。 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跟腱延长手术时间(22.0±5.7)min(范围:15~35 min);术中出血量(6.5±2.7)ml(范围:2~15 ml)。所有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跟腱断裂、重要血管损伤、跟腱提踵力量明显下降等并发症。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4.5)个月(范围:12~28个月)。1例患者术后单足提踵无力,经反复提踵功能练习后恢复。2例合并小腿三头肌痉挛患者术后踝关节背伸功能改善欠佳,行肉毒素注射后得到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伸直位踝关节最大背伸角度由术前的-9.2°±7.6°(范围:-25°~5°)提高至14.5°±7.0°(范围:0°~28°)( t=24.83, P<0.01),VAS由术前的(4.5±1.7)分(范围:1~8分)降至术后的(1.5±0.9)分(范围:0~3分)( t=9.53, P<0.01);AOFAS-AH由术前的(60.5±11.4)分(范围:38~85分)提高至术后的(90.8±5.4)分(范围:80~100分)( t=14.21, P<0.01)。 结论:采用远近端双通道全关节镜下双向半切跟腱延长技术治疗跟腱挛缩,既实现了跟腱的最大程度延长,又避免了跟腱断裂、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精准、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跟腱挛缩的可选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舒尼替尼与帕博利珠单抗联用致吉兰-巴雷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3天前
1例56岁男性患者肾癌复发并脾脏转移,口服舒尼替尼(50 mg/d,用药4周、停药2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减量至25 mg/d),因病情需要,加用帕博利珠单抗(100 mg静脉滴注,1次/3周)。应用舒尼替尼3个周期、帕博利珠单抗5个周期后,患者出现肌肉和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活动障碍、肢端感觉异常,并陆续出现排便困难、饮水呛咳、吞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经神经内科医师会诊后被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考虑可能与联合应用舒尼替尼和帕博利珠单抗有关。停用上述两种药物,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3 d后患者可自行翻身;5 d后吞咽、呼吸困难和肌肉、关节疼痛症状缓解;10 d后可在床旁站立;1个半月后可以独立行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3种小鼠动物模型的构建及病理学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构建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的3种小鼠动物模型并分析其病理特征,为骨关节炎和骨关节病病理机制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别构建双侧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注射模型、双侧TMJ碘乙酸钠(monosodium iodoacetate,MIA)注射模型和右侧TMJ关节盘摘除模型3种小鼠颞下颌关节退行性关节病动物模型。FCA注射模型共15只小鼠,分为盐水注射组、FCA-1周组、FCA-2周组、FCA-4周组和FCA-6周组,每组3只小鼠,6侧TMJ。MIA注射模型共15只小鼠,分为盐水注射组、MIA-1周组、MIA-2周组、MIA-4周组和MIA-6周组,每组3只小鼠,6侧TMJ。关节盘摘除模型共24只小鼠,分为对照组、关节盘摘除组-2周、关节盘摘除组-4周和关节盘摘除组-6周,每组6只小鼠(6侧TMJ)。药物注射1 d后,采集小鼠双侧关节区大体照片及关节盘摘除显微手术4周后的髁突组织体视图像。将各时间点小鼠TMJ组织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并对滑膜组织进行滑膜炎症评分,对髁突软骨组织进行蛋白多糖百分比定量分析。结果:FCA或MIA注射1d后,FCA注射组小鼠双侧TMJ宽度[(24.60±0.46)mm]较盐水注射组[(21.63±0.52)mm]显著增加( t=4.25, P=0.013),MIA注射组小鼠双侧TMJ宽度[(24.50±0.62)mm]亦显著大于盐水注射组[(21.40±0.52)mm]( t=3.82, P=0.019)。FCA注射组小鼠1、2、4、6周滑膜炎症评分均较盐水注射组显著升高( F=18.09, P<0.001),髁突软骨蛋白多糖百分比较盐水注射组呈现先增多后降低的趋势( F=21.59, P<0.001)。MIA注射组小鼠1、2、4、6周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髁突软骨蛋白多糖丢失( F=13.59, P<0.001),滑膜炎症评分较盐水注射组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加( F=14.79, P<0.001)。髁突体视图像显示关节盘摘除组小鼠髁突软骨形态破坏严重,术后2、4、6周滑膜组织出现结缔组织致密性病变特征,髁突软骨组织较对照组呈现时间依赖性的蛋白多糖丢失( F=40.62, P<0.001)。 结论:关节腔内FCA注射构建严重滑膜炎症特征的小鼠TMJ骨关节炎动物模型;关节腔内MIA注射构建典型TMJ骨关节炎特征的小鼠动物模型;关节盘摘除术构建严重髁突软骨破坏的小鼠TMJ骨关节病动物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肩袖腱内撕裂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注射对肩袖腱内撕裂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于2021年7月至2022年3月连续就诊的诊断为肩袖腱内撕裂且行超声引导下PRP注射治疗的43例(46侧肩)门诊患者资料。男23例,女20例;年龄(47.8±13.5)岁。注射前病程6(4,18)个月;左肩22侧,右肩24侧。测定注射前与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和美国肩肘协会评分系统(ASES)评分,并应用MRI检查测量和比较注射前与注射后3~5个月肩袖腱内撕裂大小的变化。结果:43例患者治疗后获15(12,17)个月随访。有7侧(15.2%,7/46)恢复到完全正常,对注射效果非常满意,有19侧(41.3%,19/46)对注射后的效果满意,总满意率为56.5%(26/46)。注射PRP后末次随访时VAS评分[3.0(2.0,4.0)分]、ASES评分[80.0(65.0,88.8)分]、UCLA评分[29.0(20.0,32.0)分]均较注射前[5.5(4.0,8.0)、55.0(39.2,65.0)、16.0(12.0,20.3)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38侧患肩MRI检查显示注射后撕裂的体积为28.2(12.5,63.6)mm 3,较注射前的46.1(20.9,77.5)mm 3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13侧(34.2%,13/38)患肩注射后的撕裂体积缩小超过50%。无注射中和注射后并发症发生。 结论:超声引导下注射PRP治疗肩袖腱内部分撕裂安全、有效,可以作为不愿手术患者或职业运动员的一种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柚皮苷诱导自噬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柚皮苷诱导自噬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血清和关节软骨中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在2022年11—12月,由温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将30只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各6只。切除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和前交叉韧带,构建骨关节炎模型;对照组施行假手术。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建模期间分别灌胃25 mg·kg -1·d -1、50 mg·kg -1·d -1、100 mg·kg -1·d -1柚皮苷,对照组与模型组则灌胃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造模成功后通过国际骨关节炎研究学会(OARSI)评分和滑膜评分评价骨关节炎严重程度;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和软骨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软骨细胞中IL-1β、IL-6和TNF-α mRNA的表达;以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软骨细胞中自噬活性和AKT/mTOR信号通路变化。 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大鼠OARSI评分分别为(0.80±0.75)分、(9.40±1.02)分、(8.20±1.33)分、(6.80±1.17)分和(4.60±1.50)分;滑膜评分分别为(0.40±0.49)分、(3.80±0.75)分、(3.40±0.49)分、(2.20±0.98)分和(1.60±0.80)分;大鼠血清中IL-1β水平分别为(186.48±50.31)ng/L、(817.43±66.99)ng/L、(533.42±45.67)ng/L、(462.90±21.43)ng/L和(396.64±24.66)ng/L;IL-6水平分别为(448.25±89.42)ng/L、(1 762.49±171.95)ng/L、(1 517.08±83.87)ng/L、(1 019.78±103.32)ng/L和(819.42±169.37)ng/L;TNF-α水平分别为(419.67±60.99)ng/L、(1 287.40±184.68)ng/L、(948.73±87.82)ng/L、(860.55±102.21)ng/L和(726.95±15.65)ng/L;模型组OARSI评分、滑膜评分、血清IL-1β、IL-6、TNF-α表达水平及软骨细胞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mTOR)蛋白表达量比对照组高,高剂量实验组OARSI评分、滑膜评分、血清IL-1β、IL-6、TNF-α含量以及软骨细胞p62、p-AKT、p-mTOR蛋白表达量比模型组低,高剂量实验组软骨细胞LC3-Ⅱ蛋白表达量比模型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柚皮苷通过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激活自噬,降低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炎性因子分泌,最终抑制骨关节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