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 探讨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肾功能、血糖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2021年1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地黄叶总苷胶囊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肾功能、血糖、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一的对比与分析.结果 治疗后经组间统计学比较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69/75)、72.00%(54/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更高;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肌酐(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β2 微球蛋白(β2 microglobulin,U-β2MG)、24 h 尿蛋白总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餐后 2 h 血糖(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2 h P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细胞内细胞黏附分子-1(intra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ICA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明显处于较低水平;两组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Ccr)均呈现升高趋势,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明显处于较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地黄叶总苷胶囊治疗可有效控制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及肾间质纤维化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艾沙利酮抑制妊娠加重梗阻性肾病大鼠淋巴管生成的机制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未经产雌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每组10只.将模型组与艾沙利酮组大鼠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手术造成肾脏损伤,其余两组仅游离输尿管但不结扎.UUO术后第9周将假手术+妊娠组、模型组和艾沙利酮组的雌鼠进行阴道涂片,将处于动情前期或动情期的雌鼠与雄鼠按2:1比例合笼,并密切观察,将发现阴栓且阴道涂片中含有大量精子细胞确定为妊娠第1天,建立梗阻性肾病妊娠大鼠模型.艾沙利酮组在UUO术后第2天开始给药,给予艾沙利酮1 mg·kg-1·d-1治疗.妊娠后第18天代谢笼留取24 h尿液,次日处死母鼠,留取血清标本,摘取梗阻对侧肾脏.采用常规生化法检测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苏木精-伊红(HE)、马松(Masson)和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ELISA法测定血清中醛固酮含量.免疫组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活化、淋巴管生成以及相关信号通路、肾纤维化相关指标的表达.结果:肾功能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BUN升高,Ccr下降(P<0.01).肾脏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肾小管扩张明显,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及炎症细胞浸润.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醛固酮含量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MR活化后入核数量增多.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表达显著升高(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VEGF受体3(VEGF receptor 3,VEGFR3)表达显著增多,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二者表达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和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被激活,二者的磷酸化表达明显增强,主要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及间质细胞的细胞核,Western blot检测二者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Ⅲ型胶原(collagen type Ⅲ,Col Ⅲ)表达明显增强,主要表达于肾小管间质,real-time PCR检测其表达也显示出相同趋势(P<0.01).给予艾沙利酮治疗后可改善肾功能,减轻肾脏病理损伤,抑制醛固酮分泌,下调MR、NGAL、VEGF-C、VEGFR3、p-PI3K、p-Akt和Col Ⅲ的表达(P<0.01).结论:艾沙利酮可以阻断醛固酮诱导的MR活化,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减轻梗阻性肾脏病妊娠大鼠梗阻对侧肾脏淋巴管生成,减少胶原沉积,延缓肾间质纤维化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腹膜厚度与腹膜溶质转运功能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厚度与基线溶质转运功能的关系,分析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腹膜透析置管术前用彩色超声仪测量患者壁层腹膜厚度。腹膜透析治疗后1个月行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T)检查,以4 h腹透液的矫正肌酐与2 h血清肌酐的比值(D/Pcr)作为基线溶质转运指标,并按照D/Pcr评估结果分为高/高平均转运(H)组(D/Pcr≥0.65)和低/低平均转运(L)组(D/Pcr<0.6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壁层腹膜厚度和腹膜透析相关指标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0例非糖尿病ESRD患者,H组患者腹膜超滤量显著低于L组;腹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腹膜厚度显著高于L组(均 P<0.05)。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壁层腹膜厚度与溶质转运指标D/Pcr( r=0.673)、腹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r=0.261)呈正相关,与腹膜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 r=-0.365,均 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厚度与溶质转运指标D/Pcr( r=0.539)、腹膜Ccr( r=0.338)呈正相关(均 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增厚是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 OR=1.175,95% CI 1.009~1.369, P=0.038)。 结论: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壁层腹膜厚度与基线溶质转运指标呈正相关,腹膜增厚是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与临床常用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方法的比较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mGFR)与临床常用方法评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准确性比较。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自愿参加测试的145例研究对象,根据eGFR值进行分组:1期[eGFR≥90 mL·(min·1.73 m 2) -1,37例]、2期[eGFR 60~90 mL·(min·1.73 m 2) -1,39例]、3期[eGFR 30~60 mL·(min·1.73 m 2) -1,47例]、4期[eGFR 15~30 mL·(min·1.73 m 2) -1,17例]、5期[eGFR <15 mL·(min·1.73 m 2) -1,5例],所有研究对象通过静脉注射碘海醇5 mL后,在注射后0、2 h和4~6 h间取血浆样本3次,测量血浆清除率,进行肾功能评估,并与常用的肾功能评估公式[MDRD、内生肌酐清除率(Ccr)、CKD-EPI、Cockcroft-Gault]进行比较。 结果:Ccr、MDRD公式计算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 P<0.05),而Cockcroft-Gault、CKD-EPI公式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的相关性依次为CKD-EPI公式( r=0.923)、Cockcroft-Gault公式( r=0.832)、Ccr公式( r=0.798)、MDRD公式( r=0.738)。MDRD公式在1、2、3、4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 P<0.05);Cockcroft-Gault公式在1、2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 P<0.05);CKD-EPI公式在3期中的eGFR值高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 P<0.05);Ccr公式在3、4期中的eGFR值高于采用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值(均 P<0.05)。在1~3期中,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mGFR值的相关性最高( P<0.001)。CKD-EPI公式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度和精确度,偏差中位数及偏差四分位间距均较少,P20和P30符合率相对较高。 结论:CKD-EPI公式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公式计算的mGFR具有相关性,准确性高,其次为Cockcroft-Gault公式,而Ccr、MDRD公式在本研究中的相关性及准确性较差,在mGFR≤30 mL·(min·1.73 m 2) -1中,各公式可能均与碘海醇血浆清除率计算的mGFR的相关性较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在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肾内科连续性血液净化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62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肾功能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影响。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水平等肾功能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的外循环凝血、穿刺点渗血、导管脱落、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 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参照组( P<0.05)。 结论:无缝链接式护理联合流程管理模式与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其能够依据肾内科患者健康恢复的目标进行目标设定为流程导向,持续提高肾病患者的管理质量,同时还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降低患者血液透析期间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和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胱抑素C、血肌酐及尿素氮联合检测对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血肌酐(Scr)、尿素氮(Urea)在肺炎支原体相关性肾炎(MPAN)诊断中的价值,为MPAN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收治的50例MPAN患者为观察组,50例同期在该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按内生肌酐清除率高低将观察组分为A组、B组、C组,比较对照组及观察组的血清Cys C、Scr及Urea水平,比较观察组中A组、B组、C组患者Cys C、Scr及Urea水平及异常率。结果:观察组中A组、B组、C组患者Cys C水平分别为(1.25±0.13)mg/L、(1.74±0.34)mg/L、(3.72±1.33)mg/L,Scr水平分别为(150.46±21.09)μmol/L、(268.57±108.68)μmol/L、(476.66±91.25)μmol/L,Urea水平分别为(8.75±1.09)mmol/L、(11.49±1.50)mmol/L、(17.68±2.92)mmol/L,对照组中Cys C、Scr及Urea分别为(0.74±0.23)mg/L、(56.86±42.36)μmol/L、(3.43±1.33)mmol/L,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的Cys 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0.379、22.991、13.128,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的Sc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1.768、21.423、43.640,均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的Ure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37.501、33.404、46.661,均 P<0.05);同时随着肾功能损伤程度加重,Cys C、Scr、Urea水平呈递增趋势。观察组中A组、B组、C组患者Cys C、Scr、Urea两两比较,C组Cys C、Scr及Urea水平均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9.737、9.333、12.389,均 P<0.05);C组Cys C、Scr及Urea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880、35.753、27.127,均 P<0.05);B组Cys C、Scr及Urea水平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3.207、11.163、11.177,均 P<0.05)。在肾功能损伤早期即肾功能不全代偿期,Cys C异常率(62.07%)显著高于Scr及Urea的异常率(10.34%、24.13%)。 结论:MPAN患者血清Cys C、Scr、Urea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肾功能损害程度越严重,血清Cys C、Scr、Urea水平越高,可为MPAN的诊断、病情预测及辅助诊断标准提供临床参考,尤其Cys C对MPAN的早期诊断更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万古霉素不同给药剂量对老年人血药浓度、肾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不同给药剂量对老年人血药浓度、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113例老年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血清血药浓度、给药剂量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进行监测分析,了解三者之间相关性。结果:113例老年患者的血药峰浓度明显高于中青年组( P<0.05),两组血药谷浓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113例老年患者中共监测了185例次万古霉素血清浓度,其中血药谷浓度<10 mg/L有35例次,10~20 mg/L有71例次,>20 mg/L有79例次;而剂量0.5 g/d共15例次,1.0 g/d共96例次,1.5 g/d共54例次,2.0 g/d共20例次,不同日剂量患者的血药谷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当剂量在1.0 g/d时,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0~20 mg/L的例数占比最高;当血药谷浓度>20 mg/L时,其治疗前后的血肌酐与尿素氮均高于血药谷浓度<10 mg/L和血药谷浓度10~20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各组组内血肌酐与尿素氮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113例老年患者肾功能损害者21例,其余92例均肾功能正常,肾功能损害组日剂量高于正常组,血药谷浓度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肾功能损害组尿素氮治疗前后均高于正常组,内生肌酐清除率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两组组内治疗前后尿素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老年人万古霉素给药剂量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与血药谷浓度呈正相关( P<0.05)。 结论:对于老年人行万古霉素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肾功能变化,并结合患者疾病、血药谷浓度水平等调整剂量,尤其是出现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减少日剂量,将血药谷浓度维持在10~20 mg/L之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炎性因子与TGF-β1、免疫功能及肾功能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后的CD4 +、CD4 +/CD8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的CD8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 (IL-6)、TGF-β1、血尿素氮( BUN )、血肌酐(Cr)指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前列地尔联合羟苯磺酸钙可以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抑制血清炎性因子,降低TGF-β1水平,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肾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的网状黄斑病变与慢性肾病关联分析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通过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析网状黄斑病变(RMD)与慢性肾病(CKD)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自2019年2—9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纳入至少1眼在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图像上存在视网膜下疣样沉积物患者36例71眼作为RMD组,连续纳入至少1眼确诊为早中期AMD患者29例50眼作为非RMD组,连续纳入双眼眼底正常的志愿者32例64眼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血清计算估算内生肌酐清除率(eCcr)与eGFR,通过OCT测量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值。采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RMD发生的相关因素及RMD与CKD之间的关联性。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RMD患者eGFR与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的关联性。结果:RMD组受检者eGFR值为(66.40±27.58)ml/(min·1.73 m 2),明显低于非RMD组的(84.40±20.91)ml/(min·1.73 m 2)和健康对照组的(87.64±22.32)ml/(min·1.73 m 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eGFR降低与RMD患病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比值比( OR)=0.973,95%置信区间( CI):0.954~0.992, P=0.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这种关联在eGFR<60 ml/(min·1.73 m 2)(CKD期)显著( OR=6.482,95% CI:1.543~27.236, P=0.011)。RMD组患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值明显低于非RMD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RMD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值与eGFR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r=0.138, P>0.05),而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与eGFR水平呈中度正相关( r=0.457, P<0.05)。 结论:CKD与RMD存在关联性,这种关联可能来源于全身性微循环障碍的混杂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N-乙酰半胱氨酸预防老年冠心病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对比剂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老年冠心病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并接受冠脉造影的24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按患者所接受治疗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术前及术后予以NAC联合0.9%氯化钠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142例),单用0.9%氯化钠静脉滴注治疗。为保证两组重要基线数据可比,采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最终纳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各70例。记录患者术前与术后血清肌酐(Scr)及血尿素氮(BUN)数值,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肾小球滤过率(eGFR),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CIN的发生率及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冠脉造影后治疗组较对照组CIN发生率明显降低[1/70(1.4%)比8/70(11.4%), 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较术前比较,Scr[(186.01±36.62)μmol/比(195.84±36.39)μmol/L, t=4.957、 P<0.001]、BUN[(13.97±2.89)mmol/L比(14.84±2.85)mmol/L, t=5.206、 P<0.001]下降,Ccr[(31.84±6.54)ml/min比(30.08±5.65)ml/min, t=-5.076、 P<0.001]、eGFR[(31.60±6.93)ml·min -1·1.73m -2比(29.82±5.92)ml·min -1·1.73m -2, t=-5.200、 P<0.001]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较术前比较,Scr[(186.65±27.28)μmol/L比(182.53±22.08)μmol/L, t=-1.783、 P=0.079]、BUN[(17.57±3.33)mmol/L比(17.13±3.35)mmol/L, t=-2.234、 P=0.029]上升,Ccr[(30.57±6.37)ml/min比(31.06±6.01)ml/min, t=1.435、 P=0.156]、eGFR[(30.76±6.46)ml·min -1·1.73m -2比(31.26±6.02)ml·min -1·1.73m -2, t=1.436、 P=0.156]下降,除BUN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合并中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前后使用NAC能够降低CIN的发生风险,且有助于改善肾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