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在开腹肝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5例肝细胞癌行开腹肝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男48例,女37例;中位年龄为52岁,年龄范围为32~74岁。85例病人中,45例使用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40例使用Habib-4X双极射频装置辅助行肝切除术,设为Habib-4X组。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住院复查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病人术后并发症和30 d内死亡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5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重复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1)术中情况:新型内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肝实质横切过程手术时间、平均面积横切速度、凝固组织宽度、针道出血、电极针头炭化分别为(55±16)min、(4.8±1.2)cm 2/min、(1.4±0.2)cm、6例、10例,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4±15)min、(3.6±1.0)cm 2/min、(1.8±0.2)cm、14例、25例,两组病人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665、4.973、9.204, χ2=5.525、14.184, P<0.05)。(2)术后情况: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病人术后第1、3、7天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20±12)μmol/L、(25±12)μmol/L、(20±14)μmol/L,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15.4±2.2)s、(14.2±2.1)s、(12.7±0.8)s,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分别为(288±248)IU/L、(132±61)IU/L、(67±32)I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分别为(279±114)IU/L、(50±22)IU/L、(30±13)IU/L;Habib-4X组上述指标分别为(22±15)μmol/L、(23±10)μmol/L、(19±8)μmol/L,(15.8±2.8)s、(14.3±2.0)s、(13.6±1.3)s,(369±269)IU/L、(133±99)IU/L、(54±30)IU/L,(345±125)IU/L、(60±36)IU/L、(32±11)IU/L,两组PT、ALT、AST的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8.364,23.020,93.786, P<0.05)。TBil的时间效应、组间效应、交互效应,PT、ALT、AST的组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2.421、1.424、0.522,1.593、0.312,0.121、0.267,1.027、0.600, P>0.05)。(3)随访情况:85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4~3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5例病人发生并发症,Habib-4X组8例发生并发症,两组病人总体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292, P>0.05)。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组和Habib-4X组死亡例数分别为0和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型内部冷循环双极射频装置应用于开腹肝切除术安全、有效,肝实质横切速度更快、电极针尖端炭化率更低、凝固范围更加精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初探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新型自固化树脂充填Ⅴ类洞后充填体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方法:选用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56颗(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提供),制备Ⅴ类洞,分为2组(每组28颗)。实验组用预处理剂(Tooth primer)和新型自固化树脂(Bondfill SB)充填,对照组用自酸蚀粘接剂(Scotchbond Universal)和光固化复合树脂(Z100)充填。充填后样本牙进行疲劳实验:机械循环加载(49 N、1 Hz频率120万次)和冷热循环加载(5和55 ℃的水中分别浸泡1 min,共3 000次),模拟口腔环境的咀嚼负荷和温度变化。疲劳实验前后样本牙浸入50%氨化硝酸银溶液并还原银离子。用扫描电镜检测分析充填体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和内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用透射电镜观察牙本质界面超微结构。结果:扫描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实验组牙本质表面边缘间隙较对照组小。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釉质界面银沉淀物长度[(0.67±0.15)μm]显著小于实验组[(33.54±10.27)μm]( P<0.05)。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釉质表面完整边缘百分率[(55.08±15.20)%]显著大于实验组[(25.15±12.47)%]( P<0.05)。疲劳实验后实验组充填体表面和内部更易观察到内聚破坏。透射电镜显示,疲劳实验前对照组牙本质界面比实验组有更多的银沉淀物;疲劳实验后对照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实验组牙本质界面破坏主要发生于混合层下方和充填体内部。 结论:充填Ⅴ类洞时本项研究所用光固化复合树脂在牙釉质界面有较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而新型自固化复合树脂在牙本质界面有良好的表面边缘和内部界面适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三种粘接剂对IPS e.max CAD全瓷冠微 渗漏和适合性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Duo-Link、Variolink N和Kerr NX3三种树脂粘接剂粘接对离体牙IPS e.max CAD全瓷冠微渗漏和适合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40个离体上前磨牙,随机分为4组,常规制作IPS e.max CAD全瓷冠,分别用Duo-Link、Duo-Link+酸蚀、Variolink N以及Kerr NX3进行粘接.经冷热循环后,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微渗漏和适合性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组IPS e.max CAD全瓷冠的边缘微渗漏不同,Duo-Link组值最大,Kerr NX3值最小,Duo-Link组的边缘适合性差于其他3组,Kerr NX3的牙合面适合性优于其他3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种树脂粘接剂粘接CEREC AC系统的IPS e.max CAD全瓷冠,对其边缘微渗漏和内部适合性均有影响.全酸蚀、湿粘接树脂粘接剂能有效减少边缘微渗漏,获得良好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IPS e.max CAD全瓷冠加工精准度高,可以获得良好的边缘和内部适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三种光固化树脂窝沟封闭剂性能的体外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评估三种树脂型窝沟封闭剂的微渗漏、抗剪切粘接强度和抗压强度,为临床选择封闭剂提供参考.方法:以Conseal、UltraSeal和Clinpro树脂封闭剂为研究对象.选取健康无龋的上颌第一前磨牙30颗,随机分组后用三种封闭剂行窝沟封闭,冷热循环5000次后,进行染料渗透试验和扫描电镜观察,评价封闭剂微渗漏情况.按要求制作试件,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三种封闭剂的抗剪切粘接强度和抗压强度.三种材料微渗漏的比较用Kruskal Wallis H检验,抗剪切粘接强度、抗压强度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三种封闭剂均存在微渗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可见:Conseal封闭剂与牙釉质结合界面有裂缝存在,封闭剂内部有碎裂;UltraSeal封闭剂与釉质完全结合,材料内部无碎裂;Clinpro封闭剂与牙釉质结合界面连续,封闭剂内部有碎裂.Conseal和Clinpro的抗剪切粘接强度高于UltraSeal(P<0.05).UltraSeal的抗压强度高于Conseal和Clinpro(P<0.05).结论:三种封闭剂性能各有优劣,UltraSeal的总体性能最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对牙根修复后抗折裂强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探讨不同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对牙根修复后抗折裂强度的影响.方法:收集行正畸拔除的前磨牙120颗作为本研究样本,随机将120个纤维桩分为对照组、喷砂组和过氧化氢酸蚀组,每组40例.对照组纤维桩表明不给予任何处理,喷砂组给予氧化铝砂粒持续喷砂粗化处理,过氧化氢酸蚀组给予10%过氧化氢溶液处理,均包埋于纤维桩道预备好的离体牙内,采用相同树脂制备成核,行全冠修复与黏固,再模拟口腔内部环境给予样本牙冷热循环处理,经相同环境加载后,置于电子万能实验机获取样本牙抗折裂强度数据.对比三组离体牙样本体型数据、离体牙断裂方式、抗折裂强度,对三组进行为期24个月的定期随访,统计三组修复体断裂率,并采用Kaplan-Meier曲线和Log Rank法分析三组的生存状况.结果:三组的离体牙样本关于牙齿长度、牙根长度、颈部颊舌径及颈部近远中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和过氧化氢酸蚀组的离体牙抗折裂强度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喷砂组和过氧化氢酸蚀组的牙齿折裂总发生率分别为20.00%和22.5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0.00%(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喷砂组、过氧化氢酸蚀组的生存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前磨牙修复过程中,对纤维桩表面进行喷砂或过氧化氢酸蚀处理均能提高牙根修复后抗折裂强度,改善修复体修复效果生存状况,且两种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对离体牙样本的断裂方式和抗折裂强度影响相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不同类型瓷贴面与树脂水门汀对贴面密合度与微渗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观察瓷贴面类型及树脂水门汀对瓷贴面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的影响.方法:36颗上颌中切牙随机均分为四组进行贴面修复,A组:IPS e.max Press瓷贴面+RelyXTM Veneer树脂水门汀;B组:IPS e.max Press瓷贴面+Vitique树脂水门汀;C组:CAD/CAM长石质瓷贴面+RelyXTM Veneer树脂水门汀;D组:CAD/CAM长石质瓷贴面+Vitique树脂水门汀.贴面粘接后经冷热循环老化、亚甲基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测贴面唇面中央及近远中轴角区纵截面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情况.结果:A、B、C、D组平均密合度分别为(0.037±0.007)mm、(0.044±0.012)mm、(0.046±0.014)mm、(0.038±0.004)mm,龈边缘染料渗入平均深度分别为(0.143±0.085)mm、(0.148±0.087)mm、(0.236±0.074)mm、(0.158±0.036)mm,组间均无显著差异.B、C、D组近远中轴角区微渗漏情况重于唇面正中区.结论:单颗贴面内部不同区域密合度较一致,但近远中轴角区微渗漏情况更严重,贴面类型及树脂水门汀对瓷贴面平均边缘密合度及微渗漏无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