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事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军事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收集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疗养的342例飞行员体检资料,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Health-promoting Lifestyle Profile-Ⅱ,HPLP-Ⅱ)进行评分,分析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比较不同年龄组飞行员代谢指标检测结果及HPLP-Ⅱ得分。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28份,问卷有效率为95.91%。按年龄分为≤30岁组(159人)、31~40岁组(110人)、≥41岁组(59人)。飞行员HPLP-Ⅱ评分等级为一般,评为不健康生活方式的87例(26.52%);评为良好的202例(61.59%);评为优的39例(11.89%)。飞行员的营养状况、体育运动、压力处理评分和HPLP-Ⅱ总分与甘油三酯水平呈负相关( r=-0.230~-0.143, P<0.01);营养状况评分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r=0.112, P=0.043);自我实现、人际关系、健康职责、营养状况、体育运动、压力处理评分以及HPLP-Ⅱ总分均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 r=-0.221~-0.134, P<0.01或0.05);营养状况、体育运动评分与动脉硬化指数呈负相关( r=-0.147、-0.114, P=0.008、0.039)。不同年龄组飞行员的舒张压、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动脉硬化指数、γ-谷氨酰转肽酶及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59~18.81, P<0.05或0.01)。不同年龄组飞行员人际关系、体育运动、压力处理、HPLP-Ⅱ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3.08~5.08, P<0.05或0.01)。 结论:飞行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与代谢指标相关。建议督促飞行员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并进行相关指标监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军事人员进驻高原肺动脉压力指数变化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军事人员空运进驻高原前后及不同时间段肺动脉压和右心相关参数的变化,为空运进驻高原航卫保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测试23名健康军事人员进驻高原前1周及进驻高原后肺动脉血流加速时间(acceleration time,ACT)、右心室射血时间(right ventricular ejection time,RVET)、右心室射血前期(right ventricular pre-ejection period,RVPEP),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测量右心室流出道内径(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主肺动脉内径(main pulmonary artery diameter,MPAD)、右室舒张末期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右心房左右径(right atrium diameter,RAD)。根据进驻不同时间(2个月10人、3个月7人、8个月6人),比较军事人员进驻高原不同时间,以及进驻高原前后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与进驻高原前相比,受试者进入高原后肺动脉血流ACT显著缩短( F=3.25, P<0.01);RVPEP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51, P<0.05);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19、2.69, P<0.01)。与进驻前比较,进驻高原2个月后受试者ROVT、RVD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442、2.643, P<0.05);MPAD、RA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①缺氧、低压的高原环境导致受试者肺动脉压力较在平原地区时明显升高,右心室结构也发生相应变化;②随着高原进驻时间的增加,身体习服性的适应,肺动脉压的变化无明显差异;③肺动脉高压发生在进驻高原初期,因此进驻高原初期预防或减轻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是保持空运投送军事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压力暴露和不同应激对大鼠唾液腺sIgA和皮质醇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不同压力和不同应激条件下大鼠血清和唾液中皮质醇、唾液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变化规律,为筛选高气压作业环境下的无创应激监测指标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暴露压力不同将54只大鼠分为0 kPa组、175 kPa组、350 kPa组、500 kPa组、600 kPa组、700 kPa组,按照应激条件将另外36只大鼠分为生理应激组、心理应激组、身心应激组和空白组,每组9只。2组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清,取舌下腺组织匀浆后取上清液,分别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唾液和血清中皮质醇、sIgA含量。结果:500 kPa组、600 kPa组和700 kPa组sIgA浓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0.961, P<0.001; F=4.693, P=0.001; F=4.353, P=0.003),175 kPa组、350 kPa组、600 kPa组血清皮质醇显著高于0 kPa组,350 kPa组显著高于500 kPa组和700 kPa组,350 kPa组、700 kPa组舌下腺组织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0 kPa组、500 kPa组和600 kPa组。不同应激条件下,心理应激组、生理应激组和身心应激组的血清sIgA浓度显著低于空白组( F=4.852, P=0.007; F=4.918, P=0.007; F=3.967, P=0.017)。心理应激组、身心应激组血清和舌下腺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空白组,生理应激组的血清和舌下腺皮质醇水平显著低于心理应激组。研究结果显示,唾液腺皮质醇和血清皮质醇在不同应激条件下的变化呈现正相关( r=0.609, P<0.01)。 结论:皮质醇作为应激监测指标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唾液指标亦可作为高气压环境下应激监测的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颅脑战创伤救治理念与研究热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近年来,随着国际军事竞争压力的增大,军事医学领域的研究愈加活跃。颅脑战创伤是军事医学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国内外战创伤专家将计算机科学、生物学、材料学等多学科先进成果应用于战创伤救治领域,不断更新颅脑战创伤救治理念,并且研发出众多适用于战地颅脑创伤救治的医疗仪器和生物学产品,旨在大幅缩短伤员的受伤—救治时间,显著提高颅脑战创伤的救治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岛礁医院心理门诊建设实践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南海区域军事斗争的复杂化,备战压力不断增加,加之岛礁部队驻防模式改变,官兵驻守时间延长,其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被关注。笔者分析岛礁医院心理门诊建设的必要性、当前心理门诊工作开展情况及心理门诊建设实践情况,并思考如何提高驻岛礁部队官兵心理应激水平及心理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亲子疏离对水面舰艇官兵抑郁情绪的影响: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抑郁的素质-压力理论探讨亲子疏离对水面舰艇官兵抑郁情绪的影响,以及心理弹性在水面舰艇官兵亲子疏离与抑郁情绪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方案.以亲子疏离感问卷、心理弹性量表、患者健康问卷对水面舰艇部队599名官兵进行调查,分析其抑郁得分的人口、军事学特点.以抑郁得分≥5分者为研究对象,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亲子疏离、心理弹性、抑郁情绪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在分层回归分析的基础上,采用AMOS软件建立中介效应结构方程模型.结果 水面舰艇官兵抑郁得分为1(0,4)分,军龄≥11年的水面舰艇官兵及军官的抑郁得分较高.水面舰艇官兵亲子疏离与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r=0.451,P<0.001),心理弹性与抑郁情绪、亲子疏离呈显著负相关(r=-0.412、-0.407,P<0.001).回归分析显示亲子疏离对抑郁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β=0.574,P<0.001),心理弹性对抑郁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β=-0.211,P<0.01).模型分析显示心理弹性在亲子疏离对水面舰艇官兵抑郁情绪影响中起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088),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5.86%.结论 亲子疏离可显著增加水面舰艇官兵的抑郁情绪,心理弹性起部分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股四头肌筋膜手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股四头肌筋膜手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22-09 至 2023-06 在武警某训练基地进行集训的新兵且发生胫骨疲劳性骨膜炎患者90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筋膜手法组和对照组,筋膜手法组采用筋膜手法处理患侧股四头肌,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膏药配合电磁波治疗仪)进行治疗.两组均 1 次/d治疗,5 次为 1 个疗程,休息 2 d后开始下 1 个疗程,共治疗 2 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 2 个疗程后对两组进行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胫骨前肌肌肉状态检测及比较,并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 2 个疗程后筋膜手法组NRS评分由(5.18±0.91)分降至(1.31±0.73)分,对照组NRS评分由(5.24±0.93)分降至(1.16±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 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振荡频率(F 值)、动态硬度(S值)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压力释放时间(R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129,P<0.01);但两组治疗后胫骨前肌的F值、S值、R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四头肌筋膜手法治疗胫骨疲劳性骨膜炎与常规治疗方法疗效均显著,建议军事训练中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高海拔环境下军事共同训练科目中新兵减员的相关预测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12/2
目的 探讨高海拔环境下军事共同训练科目中新兵减员的相关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武警某部 2021 年 3 月入伍的 64 名新兵为研究对象,以3 个月训练期为观察期.根据是否按时完成新兵共同训练科目分为按时完成组(n=38)和延迟完成组(n=26).收集两组新兵训练表现情况、受伤情况、疾病和减员情况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对比.客观评估指标包括唾液皮质醇和睾酮、步数、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主观评估指标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抑郁、焦虑和压力情况进行评估.利用广义线性回归模型对两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与延时完成组比较,按时完成组新兵军事共同科目训练成绩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第 1 周,与延时完成组比较,按时完成组新兵步数和VO2 max值均明显升高,恢复期唾液肌酸激酶和白介素-6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第 12 周,与延时完成组比较,按时完成组新兵抑郁、焦虑和压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兵训练期受伤的危险因素包括延时完成训练及睡前较高的唾液皮质醇含量(RR=3.26、2.03,P<0.05),保护因素包括较高唾液睾酮含量和VO2 max(RR=0.98、0.80,P<0.05).新兵训练期出现偏离路径的风险因素包括受伤、醒来 30 min较高的唾液皮质醇含量、较高的抑郁和压力量表评分(RR=4.03、1.27、1.07、1.11,P<0.05),保护因素包括醒来时较高的睾酮浓度、高步数和 VO2 max(RR= 0.99、0.99、0.85,P<0.05).结论 在新兵训练中,较高的睾酮浓度和入伍前较高的体能水平,可有效降低训练损伤和训练减员的风险.管理者使用主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持续监测不良反应,有助于预测新兵训练不适应的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军事训练后Valsalva视网膜病变2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Valsalva视网膜病变是指由于胸腔和腹腔内压力突然升高,导致视网膜浅层毛细血管破裂而引起视网膜出血的一种特殊类型视网膜病变,通常表现为单眼或双眼无痛性视力急剧下降.本文报告了军事训练后Valsalva视网膜病变2例.例1因双眼军事训练后视力骤降5天入院就诊.眼底检查,右眼眼底视盘边界清,黄斑颞侧可见眉形视网膜前出血,鼻上方团状出血,周边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左眼视盘边界清,黄斑区可见约1.5PD大小视网膜前出血,遮盖住整个黄斑区.诊断为双眼Valsalva视网膜病变.给予止血、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左眼行YAG激光切开内界膜,将视网膜前出血释放至玻璃体腔.1个月后复查,左眼黄斑区出血已完全吸收.例2因军事训练后右眼视物不见3天余就诊.眼底检查,眼底视盘边界清,C/D约0.5,后极部黄斑前见圆盘状稠厚视网膜前出血,遮盖后极部大部分视网膜,周边视网膜未见明显出血及渗出性改变,黄斑区窥不清;左眼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右眼Valsalva视网膜病变.右眼多次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无法切开玻璃体后界膜,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清除积血.术后第7天,右眼眼底视盘边界清,视网膜血管走行可,黄斑中心凹反光差.本组2例提示,基层官兵应对军事训练可能引发的Valsalva视网膜病变引起足够重视,避免一次性过度训练,减少Valsalva操作频率,训练中或训练后若发生视物模糊、视物不见等视力问题,应及时诊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美军心理健康研究项目Army STARRS最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随着社会经济的急剧变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剧增以及军人特殊的职业和工作环境,使得军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诱惑与抉择,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非常不利于官兵身心健康和军队战斗力,也给部队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世界上各个军事强国都非常重视军人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干预,特别是美军的研究最为长久、全面和深入,而我国在军事心理学研究和应用方面与美军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介绍了美军在该方面近10年来最新的研究方法和大量研究成果,包括自杀规律和预测因素、常见精神疾病的统计规律与治疗障碍,以及酗酒、暴力与性侵害等,这些心理问题与官兵心理健康关系最密切,危害程度也最大,掌握这些研究方法和成果,对于我军开展相关的心理学研究、治疗和预防官兵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提升部队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