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弹训练者创伤性脑损伤症状与精神障碍的关联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 评估军事训练人员实弹训练导致的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症状,及其与各类精神心理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对某部军事训练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统计一般资料、实弹训练情况、TBI症状和心理症状(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症状),并研究TBI症状与心理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实弹训练后约 60.5%人员出现TBI症状,其中12.5%出现3种或以上的症状.TBI症状的数量与焦虑、抑郁的阳性率密切相关,但未发现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显著相关性.TBI症状数量与焦虑、抑郁阳性率的ROC曲线显示,当TBI症状分界值取3时,筛查焦虑与抑郁的效果最好,两者灵敏度分别为48.1%、29.7%,特异度分别为89.7%、87.1%.结论 军人在实弹训练后出现TBI症状的情况较常见,多重TBI症状(3种或以上)可能与较高的焦虑、抑郁阳性率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晕动症机制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晕动症是异常加速度和晕动视觉场景环境暴露诱发的多系统综合征,常见于交通运输、军事作业、空间探索等领域.本文综述了晕动症发生机制、预测评价和控制措施3个方面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晕动症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针对晕动症感觉冲突理论生物学基础的认识在不断丰富和拓展,基因测序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晕动症的预测与评估提供了新的研究工具;习服训练、抗晕药物和非药物症状控制措施的综合应用是防治晕动症的关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军队文职人员医院船卫勤演练中存在问题与思考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文职人员作为军队人员的组成部分,在医院船海上卫勤保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文职人员属于非现役人员,在医院船卫勤演练中存在海上环境适应弱、救护技能掌握不全面、卫勤演练角色意识欠缺等不足,建议提升文职人员的思想认识和综合素质、加强军事和专业训练、提高海上救护技能和实战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体能测试中平板支撑替代仰卧起坐的依据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2020年美海军将平板支撑取代仰卧起坐作为身体准备测试(physical readiness test,PRT)的强制考核项目。研究表明仰卧起坐是造成腰背部和颈椎损伤或诱发脊柱损伤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与海军作战任务的相关性较低。平板支撑项目能够锻炼核心肌肉群,有助于增强官兵在提起、推动、牵引、搬运活动中更多地起到稳定躯干的作用。本研究对美海军在体能测试中将平板支撑替代仰卧起坐的依据进行分析,为我海军开展基于作战任务的体能训练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157例海军陆战队员军事训练伤康复影响因素分析及思考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分析海军陆战队军事训练伤特点和康复情况,为今后做好特战部队军事训练伤康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军队区域康复中心收治的157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军事训练伤的病历资料,参照《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分析军事训练伤分类特点和康复效果。结果:发生率最高的军事训练伤是骨折,其次是腰椎间盘突出、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关节脱位/扭伤。训练伤发生率与人员类别相关性不大,但在不同年龄阶段呈现出不同病种分布特点,康复效果与军事训练伤后入院时间呈正相关,开展心理干预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军事训练伤官兵心理健康状况。结论:针对海军陆战队队员的训练特点及康复需求,普及军事训练伤防护知识,规范军事训练伤康复介入流程,采取个性化康复诊疗措施,并实施综合心理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军事训练伤的康复,减少因军事训练伤造成的非战斗性减员,保障部队战斗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研究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的心率变异性评价指标,为军事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定方法提供参考。方法:以98名军事飞行人员为研究对象,采集飞行人员三阶段式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前后的心电信号,计算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0.1Hz指数(ratio of 0.1Hz power,R);将个体训练前后的R值分别标记为R 1和R 2,计算其差值(difference value,D;D=R 2-R 1)。探讨将R 2与D值作为训练效果评价指标的可行性,并制定评价常模标准。为了更直观地展示个体的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水平在整个飞行人员群体中所处的位置,使用 Z分数对R 2与D值的原始分进行转换,并制定评价标准。 结果: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后的R值(R 2=0.473±0.248)较训练前(R 1=0.197±0.092)显著增高( t=10.59, P<0.001),且在训练前R值较低的个体更易获得较大的增高趋势。 结论:0.1Hz指数适用于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价。飞行人员自主神经稳定性训练效果评价应综合考虑R 2和D指标的等级评价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17例军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总结分析17例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初训不合格及复训结果情况。飞行人员缺氧体验训练不合格者终止训练的主要原因是动脉血氧饱和度过低和主诉不适。采用模拟7?500 m高度缺氧状态的训练方法,对于血氧饱和度低于65%的受训者,2次缺氧刺激即可明显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因主诉不适而终止训练者,其初训终止时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安全范围,首次复训达标后主诉症状依然存在,故其要求终止训练的原因可能为对训练的恐惧反应,而非真实的缺氧耐力不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疫中重温现代护理事业开拓者:纪念南丁格尔诞辰200周年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现代护士学校之前,看护者缺少专业训练,她们多依赖宗教情怀开展护理活动,或由一些粗鲁无知的女性担任看护工作。出生于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的南丁格尔不顾家庭反对,投身护理事业,她游历各国,调查医院和护理情况。在克里米亚战场上,南丁格尔实践了她的护理工作理念,通过对士兵伤员的调查,指出英国士兵高死亡率与护理不善有关,提出加强军事护理教育的建议;后又创办现代护理学教育机构,建立了全新的护理教育模式,开创了现代护理事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预适应训练对高强度一次性力竭军事训练肾损伤大鼠的防护研究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通过构建高强度一次性力竭军事训练肾损伤模拟模型,观察不同强度、时长的预适应训练对大鼠早期肾损伤标志物的影响,为实施科学参训方案提供指导依据。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即高强度一次性军训肾损伤模型组(M组)、低强度短期预适应训练组(LS组)、低强度长期预适应训练组(LL组)、中强度短期预适应训练组(MS组)、中强度长期预适应训练组(ML组)、高强度短期预适应训练组(HS组)和高强度长期预适应训练组(HL组),每组10只。不同模式预适应跑台训练后按高强度一次性力竭军训肾损伤模型进行训练。观察大鼠每次训练结束后及力竭时行为特征,记录力竭时间,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血清胱抑素C(Cys C)、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和肾组织Na +,K +-ATP酶活性,以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和肾小管半定量评分。 结果:与其他组相比,HL组大鼠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毛光泽度差,捕捉时逃避反应弱;其他组大鼠均皮毛润泽,对周围刺激反应灵敏。力竭时间从长至短排序为ML组、HS组、MS组、LL组、LS组、M组、HL组。与M组相比,LS组大鼠力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力竭时间有显著差异;HL组力竭时间明显短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M组比较,LS组大鼠血清Bun、SCr、Cys C、KIM-1、NGA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大鼠血清Bun、SCr、Cys C、KIM-1、NGAL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各组大鼠肾组织Na +,K +-ATP酶活性表达和总SOD活力从高到低排序为ML组、HS组、MS组、LL组、M组、LS组、HL组。与M组比较,LS组大鼠肾组织Na +,K +-ATP酶活性表达和总SOD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大鼠肾组织Na +,K +-ATP酶活性表达和总SOD活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MDA水平从低到高排序为ML组、HS组、MS组、LL组、M组、LS组、HL组。与M组比较,LS组大鼠肾组织MD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大鼠肾组织MDA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肾小管评分从低到高排序为ML组、HS组、MS组、LL组、LS组、M组、HL组。HL组与其他各组比较,肾小管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适度的预适应训练有助于减轻高强度军事训练造成的肾损伤,其防护效能与训练强度、时长有关,以中强度长期预适应训练最优;过度的预适应训练反而加重肾脏损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筋针疗法联合高压氧治疗军事训练致肩袖损伤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目的:探讨筋针疗法联合高压氧(HBO)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收治的68例军事训练导致肩袖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筋针疗法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筋针疗法联合HBO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采用关节活动度(ROM)无线测试仪测量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肩关节ROM,评定治疗前后ROM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观察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外展、后伸、前屈的ROM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筋针疗法联合HBO治疗肩关节损伤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