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苯巴比妥治疗癫痫患者退组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掌握黑龙江省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加入苯巴比妥治疗组的惊厥性癫痫患者信息,了解退组原因、分析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保留率和工作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1-2020年黑龙江省农村癫痫防治管理项目中接受苯巴比妥治疗的3 890例惊厥性癫痫患者,其中有807例患者退组.针对807例退组患者运用EpiData、EXCEL和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统计描述,对可能发生退组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方差分析、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 黑龙江省农村癫痫项目中加入苯巴比妥治疗组的3890例惊厥性癫痫患者,807例陆续退组,退组率为20.75%,退组原因前三位依次是迁出、拒绝服药、治愈或自认为已治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女性患者(HR=1.278,95%CI:1.112~1.468)是发生退组的危险因素,女性患者发生退组的概率是男性患者的1.278倍.结论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苯巴比妥治疗癫痫的患者退组率较高,在之后的工作中应对患者和家属加强癫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针对不同患者提供切实有效的诊疗方案,提高患者保留率,尤其对女性癫痫患者应加强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围产期抑郁症状检出率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四川经济欠发达地区围产期女性不同时期抑郁症状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9月于自贡市和南充市4所医疗机构建卡产检或住院的孕产妇.收集患者人口学及临床资料,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抑郁筛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围产期5个时期[妊娠早期(<14周)、妊娠中期(14~27+6周)、妊娠晚期(≥28周)、产后1周和产后6周]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3 696例孕产妇,围产期5个时期抑郁症状检出率波动在26.39%~35.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不同围产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妊娠早期为非计划妊娠、有家族精神病史、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低落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低落或紧张;妊娠中期为有家族精神病史、现居农村、妊娠前1年持续2周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低落或紧张;妊娠晚期为有家族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史、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低落或紧张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紧张;产后1周为有家族精神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史、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低落及末次月经期间情绪紧张;产后6周为初产妇、现居农村、有家族精神病史和妊娠前1年持续2周情绪紧张.结论:南充及自贡地区围产期抑郁症状检出率整体处于较高水平,建议围产保健者从妊娠早期启动抑郁筛查,重点关注不同时期存在危险因素的孕产妇,必要时重复筛查,对围产期抑郁症(perinatal depression,PND)隐患人群给予及时的心理访谈和专科治疗,减少母婴不良事件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我国农村医生社区健康管理能力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农村医生(以下简称村医)作为农村地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是农村人群健康管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其社区健康管理能力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目的 调查我国村医健康管理能力现状,探讨村医社区健康管理能力提升策略,为加强村医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于 2020 年 8 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和典型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东、中、西部5个省份共抽取村医3 916名.通过"问卷星"平台向村医发放调查问卷,内容涉及村医的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能力具备情况,以及各项能力满足工作需要情况,均由村医自评.结果 3 916名村医中,分别有3 494名(89.22%)、3 175名(81.08%)、3 775名(96.40%)、3 738名(95.45%)村医具备儿童、妇女、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能力.性别方面,女性村医的计生指导、孕期健康指导、围绝经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妇科常见病筛查能力及妇女总体健康管理能力具备率高于男性村医(P<0.05);男性村医的常见慢性病危急状况识别与处理方法、常见慢性病稳定期治疗与并发症预防能力及慢性病患者总体健康管理能力具备率高于女性村医(P<0.05).执业资质方面,执业(助理)医师的围绝经期疾病的预防与诊治能力具备率高于乡村医生和其他/无资质的村医(P<0.008 3),执业(助理)医师村医的妇女总体健康管理能力具备率高于乡村医生(P<0.008 3);全科医师的老年人功能减退预防能力具备率高于乡村医生(P<0.0083).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者的常见慢性病稳定期治疗与并发症预防能力具备率高于大专学历者(P<0.017).东部地区村医的体检指导与常见病筛查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率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P<0.017);东部、中部地区村医的健康与自理能力评估、不良情绪识别与干预、功能减退预防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率高于西部地区(P<0.017).结论 我国村医基本具备健康管理能力,女性村医在开展妇女健康管理服务方面更具优势,乡村医生执业资质村医的少数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能力不足,西部地区村医的老年人健康管理能力满足实际工作需要情况相对较差,应采取积极措施提升村医素质,促进村医队伍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背景下石河子市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石河子市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慢性病共病的精准防治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于 2022 年 8 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筛选 50996 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分层模型对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的影响因素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共病模式的复杂性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慢性病患者中,共病患者13801 例(27.1%),女性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高于男性(OR=1.081,P<0.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共病风险增加(OR=1.026,P<0.001);病程增加,共病风险降低(OR=0.936,P<0.001);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低于城市(OR=0.891,P<0.001);交互作用发现,随病程的延长,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高于城市(OR=1.124,P<0.001).慢性病患者共病网络中,高血压节点加权度最高,对患其他慢性病的影响力最大;农村慢性病患者共病网络边数多于城市,网络直径小于城市.结论:石河子市慢性病患者共病现状较为严重,年龄、性别和病程是慢性病共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农村慢性病患者的共病风险随病程增加而高于城市,共病网络更加复杂.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内需优化各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结构并进行合理配置,以改善日益严峻的慢性病患者共病的防控形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村维吾尔族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新疆兵团)农村维吾尔族居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发病特征和影响因素,为当地居民早期识别和预防NAFL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新疆兵团维吾尔族人群队列纳入研究对象10 158人,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讨NAFLD发病危险因素和聚集情况,通过限制性立方样条研究相关生化指标与NAFLD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NAFLD累积发病率为6.9%,发病密度为12.06/1 000人年,女性NAFLD发病密度高于男性(14.72/1 000人年 vs. 9.17/1 000人年, P<0.001),总人群以及男女性NAFLD发病密度均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升高(均 P<0.001);总人群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是NAFLD的保护因素,年龄较大、离异、丧偶、超重、肥胖、高血压、肾小球高滤过、HDL-C降低、LDL-C升高、ALT升高是NAFLD的危险因素,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HDL-C、LDL-C、ALT与NAFLD发病为非线性相关,且呈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仅19.1%的居民无任何NAFLD危险因素,80.9%的居民有≥1种NAFLD危险因素,NAFLD发病风险随着危险因素数量增加而升高。 结论:新疆兵团农村维吾尔族居民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大部分居民有≥1种NAFLD危险因素,仍不能忽视对该人群NAFLD的预防控制。此外,年龄较大、离异、丧偶、文化程度较低、超重、肥胖者、高血压患者、eGFR、HDL-C、LDL-C和ALT等指标异常者是该人群中需重点关注的NAFLD高危人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结核病重症加强治疗病房(TBICU)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死亡相关危险因素,为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TBICU收治的212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28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94例)和存活组(118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的212例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有94例死亡(44.34%),其中有43例患者在入住TBICU后7 d内死亡,占所有患者的20.2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农村( OR=3.210,95% CI:1.565~6.585)、入住TBICU前未抗结核治疗( OR=4.662,95% CI:2.292~9.484)、APACHE Ⅱ评分≥15分( OR=3.143,95% CI:1.481~6.673)、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OR=17.195,95% CI:5.407~54.677)是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入住TBICU的肺结核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较差,尤其是居住农村、入住TBICU前未抗结核治疗、APACHE Ⅱ评分≥15分、需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患者,需在早期重点关注,尽早干预,改善预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重庆市尘肺病患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重庆市尘肺病患者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取1 771名符合纳入标准的尘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情况、两周内门诊服务利用情况、因尘肺病相关症状治疗情况、医疗服务机构选择情况等进行问卷调查,用χ 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 771例尘肺病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6.1±10.19)岁,两周内门诊就诊尘肺病患者中,年龄41~50岁患者占40.0%(204/510);农村患者占87.8%(448/510);矽肺患者占65.1%(332/510),贰期患者占37.5%(191/510),诊断尘肺后未继续从事接尘工作患者占75.1%(383/510),工作时从来没有工伤保险患者占57.1%(291/510)。获得尘肺相关救助和有低保患者两周内门诊率分别为17.6%(90/510)和12.5%(64/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为3分(41~60/中等)者占59.1%(301/510),有并发症、有尘肺病相关症状加重和一年内有住院史的患者分别占97.8%(499/510)、78.8%(402/510)和76.5%(390/510)。患者自我健康评分平均得分(52.9±16.2)分;28.2%的患者购买过工伤保险;两周内进行治疗患者1 204例,门诊就诊者42.2%,住院治疗者20.7%,自己买药者36.9%,患者不同治疗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7.53, P<0.01);不同居住地患者选择到不同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3.97, P<0.05);患者尘肺病期别、有无并发症、有无工伤保险、自我健康评分、近一年是否住过院等是影响尘肺病患者门诊就诊的重要因素。 结论:尘肺病患者门诊利用情况受人口社会学、社会支持、疾病特征多因素的影响,应加强基层卫生机构的职业病医疗服务质量,让尘肺病患者能获得便利有效的治疗;建立更完善的社会保障支持体系,减轻尘肺病患者疾病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其分布特点。方法:于2015年在山东省49个县(市、区)开展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8岁人群28 000人,利用修订的一般健康问卷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危和低危人群,采用DSM-Ⅳ、SCID-Ⅰ/P或MMSE对高危人群进行疾病诊断,随机抽取10%的低危人群进行有无精神障碍的诊断。计算患病率并根据研究设计和抽样人口的特征调整患病率和95%的可信区间。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对组间患病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完成调查27 489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7.46% (95 %CI 17.02%~17.89%)。各类精神障碍中患病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物质使用障碍(5.29%)、心境障碍(4.47%)、焦虑障碍(4.46%)、智力及缘于躯体和物质的障碍(1.91%)和精神病性障碍(1.12%),其中最常见的是酒精使用障碍(5.27%)和重性抑郁障碍(2.14%)。男性精神障碍患病率高于女性(23.37%与13.89%;χ2=408.91, P<0.01)。农村居民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9%与17.20%;χ2=1.05, P=0.305)。26.12%(1 047/4 008)的精神障碍患者有中等到严重的功能损害,仅有10.98%(428/3 898)曾经寻求过专业帮助。 结论: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患病率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男性高于女性,城乡无差异;常见的精神障碍为酒精使用障碍、重性抑郁障碍、未特定焦虑障碍、未特定抑郁障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荟萃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中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病情况,为其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的中英文文献,纳入1990—2020年间关于中国居民DR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采用荟萃分析的方法估算DR的人群总患病率,采用亚组荟萃分析评价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患病情况。结果:共纳入40篇相关文献,一般人群总样本量为282 620人,糖尿病患者总样本量为47 022例。总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1.7%(95 %CI:1.4%~2.0%);糖尿病人群中DR的患病率为22.4%(95 %CI:18.8%~26.1%)。50~59岁年龄段的糖尿病患者DR患病率最高(22.1%);在糖尿病人群中,华北(27.7%)、东北(23.7%)地区DR患病率较高,华东地区DR患者估计人数最多(497.1万人),农村DR(34.0%)患病率高于城市(18.7%)。 结论:中国糖尿病人群DR患病率较高,且地区、年龄间存在差异。提示对我国糖尿病人群特别是农村地区糖尿病人群进行DR筛查的必要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初诊患者流感和肺炎疫苗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真实世界横断面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初诊患者流感、肺炎疫苗接种现状,分析影响疫苗接种的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科门诊初次就诊的慢阻肺患者3 177例,其中男2 683例,女494例,年龄20~89(62.1±9.0)岁,询问患者就诊后1年内疫苗接种状况,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和调查资料,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疫苗未接种的相关因素。结果:慢阻肺患者总体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及流感联合肺炎疫苗接种率分别为2.3%(72/3 177)、1.1%(34/3 177)和1.1%(34/3 177)。城镇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3.3%(41/1 252),高于农村患者接种率1.6%(31/1 925, P=0.002)。已戒烟患者流感疫苗、肺炎疫苗、流感联合肺炎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3%(33/993)、2.1%(21/993)和2.1%(21/993),均高于目前仍吸烟的患者[1.7%(25/1 467)、0.7%(11/1 467)、0.7%(11/1 467), P=0.034、0.015、0.015]。CAT<10分的慢阻肺患者流感疫苗接种率4%(27/673),高于CAT≥10分患者的接种率1.8%(45/2 504, P=0.002)。农村居住( aOR值为1.73,95% CI:1.02~2.93, P=0.044)、吸烟( aOR值为2.10,95% CI:1.18~3.76, P=0.012)、CAT评分高( aOR值为2.06,95% CI:1.24~3.43, P=0.005),慢阻肺患者未接种疫苗的可能性更大。慢阻肺患者未接种疫苗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知晓应接种疫苗(81.2%)。 结论:慢阻肺患者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及流感联合肺炎疫苗的比例均很低,且缺乏对疫苗的知晓。居住地、吸烟状态、症状与慢阻肺患者未接种疫苗相关,在对患者进行疫苗的健康宣教中需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