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高流行地区HIV阳性孕产妇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艾滋病高流行地区HIV阳性孕产妇家庭收入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情况。方法: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1月,从凉山州17个县(县级市)中的2个高流行县招募孕产妇,共纳入250名孕产妇,HIV阳性和阴性孕产妇分别有133、117名。问卷调查收集孕产妇个人基本情况、家庭基本情况、2017年家庭年收入、2017年家庭卫生年支出、2017年孕产相关支出等信息,分析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及平均差距和相对差距。结果:HIV阳性孕产妇家庭平均年收入为7 000元、家庭卫生平均支出为2 000元,HIV阴性家庭分别为10 000元和3 000元。在15%、25%和40%的界定标准下,HIV阳性孕产妇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39.10%、33.83%和27.82%,其平均差距分别为34.84%、31.17%和26.65%;HIV阴性孕产妇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38.46%、33.33%和23.93%,其平均差距分别为31.68%、28.35%和24.22%。结论:凉山州艾滋病高疫情地区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整体较高且影响严重,其中HIV阳性孕产妇家庭可能更严重。建议加大医疗保险补偿和医疗救助力度,以减少灾难性卫生支出对其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死亡率的综合干预措施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降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死亡率的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方法:纳入2005年至2019年四川省HIV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且经确证的HIV感染孕产妇所生的9 773名婴儿。分析基线(2005年至2016年)与进行综合干预措施后(2017年至2019年)全省和省内不同地区婴儿死亡率、死亡构成、死亡时间、主要死因的变化情况。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和趋势 χ2检验。 结果:干预后,四川省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死亡率为49.6‰(221/4 455),较基线[83.5‰(444/5 318)]下降40.6%,凉山彝族自治州为53.3‰(186/3 491),较基线[103.1‰(379/3 676)]下降48.3%,且四川省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婴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 χ2=42.058、60.041,均 P<0.01)。干预后,四川省和凉山彝族自治州HIV感染孕产妇所生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例分别由基线的29.3%(130/444)、25.9%(98/379)下降至13.6%(30/221)、9.7%(18/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9.918、20.020,均 P<0.01)。四川省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婴儿死亡月龄由基线的以1月龄内为主[31.5%(140/444)、28.5%(108/379)]延后至2~3月龄为主[27.6%(61/221)、28.5%(53/1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4.642、26.009,均 P<0.01)。肺炎、腹泻、疑似HIV感染、早产或低出生体质量导致的婴儿死亡率分别由基线的44.4‰(236/5 318)、12.0‰(64/5 318)、4.9‰(26/5 318)、4.3‰(23/5 318)下降至26.9‰(120/4 455)、7.6‰(34/4 455)、1.8‰(8/4 455)、0.7‰(3/4 4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1.010、4.734、6.691、12.182,均 P<0.05)。 结论:通过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四川省和艾滋病高流行地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死亡率下降明显,但其较高死亡风险、中低流行地区的死亡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应进一步加强HIV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的6月龄内保健,针对主要死因,提高随访和保健服务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2008-2016年孕产妇HIV检测及感染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了解2008-2016年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孕产妇接受HIV检测及HIV感染情况。方法:利用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凉山州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工作月报表和HIV感染孕产妇个案卡数据,分析2008-2016年凉山州孕产妇HIV检测率、检测时期和HIV阳性率及其年度和地区分布特征。结果:2008-2016年凉山州孕产妇HIV检测率、孕期HIV检测率分别从40.7 %(8 191/20 125)和8.0 %(1 607/20 125),增加至95.7 %(88 000/91 946)和70.1 %(64 421/91 946)(趋势 χ2=94 497.28, P<0.001,趋势 χ2=90 655.03, P<0.001)。累计436 519例孕产妇接受了HIV检测,报告HIV感染孕产妇3 271例,HIV阳性率为0.75 %(95 %CI:0.72 %~0.77 %)。3 271例HIV感染孕产妇中1 527例(46.7 %)在产时接受检测。孕产妇仅产时HIV阳性率逐年增加(趋势 χ2=9.21, P=0.002),2016年为1.32 %(95 %CI:1.18 %~1.47 %),高于同期孕产妇孕期HIV检测阳性率(0.67 %,95 %CI:0.61 %~0.73 %)( χ2=88.23, P<0.001)。各县(市)孕产妇HIV检测率均呈增加趋势(趋势 χ2检验, P<0.001)。2016年布拖县、昭觉县、金阳县、美姑县和越西县孕产妇HIV阳性率≥1 %。 结论:2008-2016年凉山州孕产妇HIV检测率增加,但产时检测率较高。孕产妇HIV感染疫情严重,妊娠期HIV检测时间偏晚,需采取措施促进孕产妇在孕期尽早接受HIV检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凉山州中小学在校学生家庭功能与焦虑关联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探索凉山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凉山州")中小学在校学生焦虑情绪现状及与家庭功能的关联性,并进一步了解焦虑的影响因素,为改善中小学生焦虑情绪,促进当地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3月在凉山州选取3所学校的四至八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家庭功能、焦虑情绪等相关信息问卷调查.采用Stata 16.0软件进行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本次研究共纳入2757名在校中小学生,其中男生1218人,女生1 539人;男生焦虑情绪得分(37.50±10.71)分、女生焦虑情绪得分(40.59±10.55)分,男女生焦虑情绪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01);偏相关分析显示,家庭功能得分与焦虑情绪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26,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功能障碍程度高的学生焦虑情绪得分更高(β=0.13)、女生焦虑情绪得分比男生高(β=3.50),留守学生焦虑情绪得分比非留守学生高(β=1.49)、汉族和其他民族学生焦虑情绪得分比彝族学生高(β依次为2.67、7.74)、家庭月收入为5 001~8 000元的学生焦虑得分比家庭月收入≤3 000元的学生高(β=2.66)和父亲学历为高中的学生焦虑情绪得分比父亲未上过学的学生低(β=-2.42),P均<0.05.结论 凉山州在校中小学生焦虑情绪现状较严重,且女生焦虑情绪高于男生.家庭功能障碍会加剧青少年焦虑心理,因此为缓解凉山州在校中小学焦虑情绪,要重视改善青少年家庭功能障碍,学校和政府可对当地留守、非彝族且父亲受教育水平较低的青少年加强关注,重视心理问题疏导,以促进凉山州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18-2022年四川省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对四川省2018-2022年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特征及发病趋势进行了分析,为今后的流行性出血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四川省2018-2022年流行性出血热病例的时间、地区、人群等流行特征进行分析;运用SPSS 23.0软件对其发病的差异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8-2022年四川省共报告855例流行性出血热,确诊病例占71.81%,临床诊断病例占28.19%,死亡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0.20/10万,年均报告死亡率为0.01/10万.2018-2022年整体发病情况呈现低位波动下降趋势.发病数和发病率居首位的县(区)均为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其报告发病数占全省的81.52%,主导着全省的疫情流行特征.连续5年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有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广安市武胜县,其中4年有病例报告的县(区)有达州市渠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会东县、会理市.全省发病时间呈现双峰分布,高峰在4至5月(252/855,29.47%),小高峰在11至12月(137/855,16.02%);发病数最多的年龄组为10~14岁(104/855,12.16%);16~60岁之外人群占33.92%(290/855);男女性别比例为2.13(582/855,68.07%):1(273/855,31.93%);发病数最多的职业为农民(558/855,65.26%),其次为学生(188/855,21.99%).结论 四川省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呈现地方聚集性,主要集中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建议在盐源县持续开展疫情监测、以灭鼠防鼠为主的爱国卫生运动、防控宣教、适龄人群全程接种疫苗等针对性防控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2021-2022年西部地区4所医院消化道内镜病毒污染情况调查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研究2021-2022年西部地区4所医院消化道内镜病毒污染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西部地区4所医院的2 005例消化道内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A院)有511例、重庆市九龙坡西区医院(B院)有508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解放军63790部队医院(C院)有468例、重庆市第十三人民医院(D院)有518例,研究4所医院患者消化道内镜病毒污染调查情况.分析4所医院调查对象基础信息、细菌污染情况、病毒污染情况、内镜消毒措施不达标情况.结果 4所医院调查对象基础信息、细菌污染情况、内镜消毒措施不达标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腺病毒,病毒污染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其他病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消化道内镜病毒污染在不同医院可能有不同的发生率,需从内镜消毒时间、室内空气消毒、手卫生消毒、内镜消毒步骤规范、储存操作等方面完善内镜感控措施,避免病毒污染风险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2012-2021年四川省学校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及就诊延迟情况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了解2012-2021年四川省学校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为进一步提升学校结核病预警、监测和防治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的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和《四川省统计年鉴》中有关学生、教师肺结核疫情和人口的数据资料,采用回顾性描述的方式,用WPS Office 2019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图表制作.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应用构成比或百分率进行描述,趋势分析进行趋势x2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使用Apache ECharts网页版绘制极坐标热力图,展示各市(州)学生登记率趋势.分析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流行病学特征和就诊延迟情况.结果 2012-2021年四川省共登记肺结核患者493 069例,其中学生肺结核患者31 771例,占全省患者总数的6.44%;教师肺结核患者2452例,占全省患者总数的0.50%.2021 年学生肺结核登记率为30.80/10万(4 662/15 136 588),较2012 年的 21.17/10万(2 883/13 621 295)上升了 45.49%,年均递增率为4.26%(x2趋势=3 893.517,P<0.001);2021年教师肺结核登记率为28.14/10万(309/1 098 024),较2012年的41.36/10万(316/764032)下降了31.96%,年均递降率为4.37%(x2趋势=57.087,P<0.001).2012-2016年学生肺结核登记发病高峰为3、4月,2017年登记发病高峰为3、12月,2018、2019和2021年报告高峰为3、4、8月和9月,2020年报告高峰为5、6、8和9月.对学生肺结核患者登记报告情况按照地区进行分析,2012-2021年四川省学生肺结核年均登记率为22.03/10万,年均登记率低于全省水平的共有14个市(州),高于全省水平的有7个市(州),其中最高的是甘孜州106.60/10万,最低的是自贡市11.11/10万.四川省大部分市(州)学生肺结核登记率均呈平稳或下降趋势,但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上升趋势明显.学生患者就诊延迟率为55.83%(17 737/31 771),就诊时间中位数为16d.结论 2012-2021年学生肺结核疫情呈上升趋势,教师结核病疫情呈下降趋势,彝族和藏族聚集的民族地区的学生肺结核疫情比较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凉山彝族地区儿童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探讨凉山彝族地区儿童紫癜性肾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诊断为紫癜性肾炎的患儿383例的临床资料,完善肾组织活检的患儿52例,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凉山彝族地区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年龄、性别、民族分布情况、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结果 383例紫癜性肾炎患儿中彝族发病高于汉族(彝∶汉=1.87∶1),彝族女性儿童发病高于彝族男性儿童(彝族女∶彝族男=1.25∶1),汉族女性儿童发病低于汉族男性儿童(汉族女∶汉族男=0.87∶1).从发病到尿检异常时间看,70.3%肾损害发生在1月内,临床分型主要以血尿和蛋白尿型为主,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82,P=0.042),其次是肾病综合征型,病理分级以Ⅱ、Ⅲ级为主,占88.4%,在病理分级Ⅱ、Ⅲa级中也以血尿和蛋白尿型为主,病理Ⅲb级以上以肾病综合征型为主,临床分型与病理分级关系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尤以肾病综合征型差异有显著意义(Z=2.626,P<0.001);尿蛋白定量越高(P<0.05),病理分级越高.汉族和彝族在不同病理分级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4,P=0.041),彝族儿童肾脏损害程度显得更重;而不同性别在病理分级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免疫抑制剂、ACEI等治疗效果良好.结论 凉山地区儿童紫癜性肾炎以彝族女性儿童发病率更高.同时病理分级与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且病理分级越高,临床分型以肾病型为主,但也存在病理分级与尿蛋白定量、临床分型不一致表现,提示早期肾活检的重要性;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效果肯定,预后大多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民族地区特色智慧药学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构建适用于民族地区特色的智慧药学服务平台,以优化药师资源,改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以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为例,通过结合多种形式的彝语用药指导,对成熟的药学服务软件进行改进创新.结果 平台经过初步运行,药学部初步建立了彝语用药指导共计 150 条,平台日均推送 461 条用药指导内容,其中彝汉用药指导 276 条,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途径接收,用药指导覆盖率明显提升.结论 通过彝族地区特色药学服务平台提升了彝族地区药学服务质量,满足彝族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可为其他民族地区的药学服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2020年凉山州彝族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序列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凉山州彝族地区获得的30株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序列情况,为凉山州结核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将凉山州彝族地区昭觉县、越西县、美姑县3县2020年的30株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使用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平台分析其菌型、耐药情况、分型特征等,并使用MEGAX完成菌株的进化树构建.结果 30株结核分枝杆菌,18株属于Lineage2(东亚系),12株属于Lineage4(欧美系);25株未检测到已知耐药突变,为敏感菌株,5株检测到已知耐药突变,主要为利福平耐药.30菌株的进化树形成2个大簇,分属于L2和L4,L2谱系中有3株菌株全基因组序列具有一致性,L4谱系菌株中有2株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具有一致性,此5例菌株都来自于学生人群.结论 该地区流行的结核分枝杆菌为L2和L4谱系菌株,以L2为主,L4为辅,且近期存在学校结核病聚集性事件,该地应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控制结核病近期传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