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有预测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联合检测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AKI组47例与非AKI组73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组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胱抑素C、HMGB1、sTREM-1水平;检测2组血清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2组乳酸水平;使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白蛋白水平.2组均进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 Ⅱ)评分.比较2组以上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肌酐、胱抑素C、乳酸、HMGB1、sTREM-1水平、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为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HMGB1联合sTREM-1诊断脓毒症AKI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9,优于HMGB1、sTREM-1单独诊断(AUC分别为0.778、0.823).结论:血清HMGB1、sTREM-1是脓毒症患者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检测HMGB1、sTREM-1对于诊断脓毒症并发AKI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可作为评估该类患者病情的敏感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富氢液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小鼠海马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富氢液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海马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128只,6~8周龄,体重20~25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32):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富氢液组(Sham+HRS组)、SAE组和SAE+富氢液组(SAE+HR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小鼠SAE模型。Sham+HRS组和SAE+HRS组分别于造模后1和6 h时腹腔注射富氢液10 ml/kg。每组随机取20只小鼠,记录术后7 d生存情况。于造模后3、5和7 d进行Y迷宫迷路分辨测试。于造模后24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TNF-α、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2 (NRF2)、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 结果:与Sham组比较,SAE组术后7 d生存率降低,新异臂停留时间缩短,海马组织TNF-α、IL-6和HMGB1含量升高,SOD和CAT活性降低,PGC-1α、NRF2、Tfam和Drp1表达上调,Mfn2表达下调( P<0.05);与SAE组比较,SAE+HRS组术后7 d生存率升高,新异臂停留时间延长,海马组织TNF-α、IL-6和HMGB1含量降低,SOD和CAT活性升高,PGC-1α、NRF2和Tfam表达上调,Drp1表达下调,Mfn2表达上调( P<0.05)。 结论:富氢液减轻小鼠SAE的机制可能与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调节线粒体动力学,减轻海马氧化应激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017年山东省生活饮用水碘含量调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调查山东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分布情况,为重新划定不同类型水碘地区,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以乡镇(街道办,以下简称乡镇)为单位在全省开展水碘分布调查。另外,对本次或既往调查发现的水碘> 10 μg/L的乡镇,以行政村(居委会,以下简称行政村)为单位开展调查。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碘。结果:共调查1 844个乡镇,水碘中位数为9.2 μg/L。其中水碘< 10 μg/L的乡镇有969个,占52.55%;10~40 μg/L的乡镇有489个,占26.52%;> 40~100 μg/L的乡镇有139个,占7.54%;> 100 μg/L的乡镇有247个,占13.39%。在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镇中共调查37 073个行政村,收集有效数据36 690个。其中,水碘< 10 μg/L的行政村有5 531个,占15.07%;10~40 μg/L的行政村有17 350个,占47.29%;> 40~100 μg/L的行政村有4 859个,占13.24%;> 100 μg/L的行政村有8 950个,占24.39%。结论:山东省大部分地区为碘缺乏地区(水碘< 10 μg/L),水源性高碘地区(水碘> 100 μg/L)和"适碘"地区(水碘10 ~ 100 μg/L)均有一定比例的存在,且水碘存在动态调整的可能,下一步应继续加强水碘和人群碘营养动态监测,为碘盐供应策略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粉防己碱对微波辐射致纹状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对微波辐射致纹状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以40只C57BL/6N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C)、辐射对照组(R)、TET组(TET)和TET+辐射组(TET+R),每组10只。接受辐射小鼠采用2.856 GHz、8 mW/cm 2微波全身辐射15 min,建立微波辐射纹状体损伤的动物模型。接受TET给药小鼠给予腹腔注射TET(60 mg/kg),1次/d,连续3 d。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TET结构。利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焦虑情绪。通过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纹状体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qPCR)检测各组小鼠纹状体电压门控钙通道(VGCC)亚型基因表达改变。 结果:微波辐射后,小鼠探索中央区域时间、路程均较辐射前明显降低( t=4.60、5.18, P<0.01),TET给药后显著改善( F=1.43、4.37, P<0.05)。辐射后7 d,可见纹状体部分神经元核固缩、深染,以苍白球区(GP)较为明显。部分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线粒体肿胀、空化,突触间隙模糊,血管周隙增宽。TET给药后上述病变均明显改善。微波辐射及TET给药对纹状体VGCC各亚型基因表达均无显著影响( P>0.05)。 结论:TET对微波辐射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及纹状体组织结构损伤均具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纹状体VGCC基因表达无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器官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器官的抗氧化保护作用。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伤组、延迟复苏对照组及甘精胰岛素0.5、1.0、2.0 U组,每组8只。将大鼠浸入(95.0±0.5)℃热水中15 s制备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假伤组大鼠浸入37 ℃水浴锅中15 s模拟烫伤。甘精胰岛素0.5、1.0、2.0 U组分别于大鼠烫伤后2 h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0.5、1.0、2.0 U·kg -1·d -1,延迟复苏对照组同法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于伤后6 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0 mL/kg复苏大鼠。假伤组模拟烫伤后即刻采集大鼠腹主动脉血及心脏、肾脏组织,其他4组于烫伤后24 h采集标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糖、心肌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评估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血糖及心肾功能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大鼠心脏、肾脏组织氧化及抗氧化指标〔黄嘌呤氧化酶(XOD)、髓过氧化物酶(MPO)、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分析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干预后的抗氧化效应。 结果:与假伤组比较,延迟复苏对照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心肾功能明显降低,氧化能力增强,抗氧化能力下降。给予甘精胰岛素干预后,随着甘精胰岛素剂量增加,大鼠血糖、心肌酶及肾功能指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氧化指标持续降低,抗氧化指标持续升高,当剂量为2.0 U·kg -1·d -1时,血糖、LDH、CK、CK-MB、α-HBDH、AST、BUN、SCr、XOD及MPO均显著低于延迟复苏对照组〔血糖(mmol/L):5.91±0.25比11.76±0.36,LDH(U/L):3 332.12±51.61比5 008.94±490.12,CK(kU/L):0.49±0.03比0.85±0.04,CK-MB(U/L):125.40±12.19比267.52±11.63,α-HBDH(U/L):122.99±5.37比240.85±13.99,AST(U/L):11.95±1.81比17.87±1.57,BUN(mmol/L):4.72±0.15比7.16±0.34,SCr(μmol/L):87.11±6.51比137.50±11.36,XOD(U/g):心脏组织为166.29±3.27比204.90±4.82、肾脏组织为63.51±1.46比79.69±1.75,MPO(U/g):心脏组织为1.05±0.02比1.55±0.06、肾脏组织为1.04±0.04比1.87±0.01,均 P<0.05〕,CuZn-SOD、CAT、GSH-Px及T-AOC均显著高延迟复苏对照组〔CuZn-SOD(kU/g):心脏组织为82.95±2.69比56.52±2.26、肾脏组织为94.50±2.73比62.02±1.66,CAT(U/g):心脏组织为36.07±2.01比15.15±2.22、肾脏组织为184.49±4.53比156.02±3.96,GSH-Px(kU/g):心脏组织为231.93±8.03比179.48±3.15、肾脏组织为239.63±7.30比172.20±2.09,T-AOC(kU/g):心脏组织为4.85±0.23比2.71±0.11、肾脏组织为5.51±0.08比3.50±0.07,均 P<0.05〕。 结论:不同小剂量甘精胰岛素(≤2.0 U·kg -1·d -1)均可对烫伤延迟复苏大鼠心脏、肾脏发挥抗氧化保护效应,且呈现剂量依赖关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锑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检测水中碘的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水中碘的锑铈催化分光光度检测方法(以下简称新方法)。方法:利用碘对锑铈催化动力学的褪色反应原理测定水中碘含量,在0 ~ 100 μg/L碘质量浓度范围,开展新方法的线性关系、定量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国家水碘一级标准物质GBW09113f、GBW09114f测定及加标回收实验)等方法学评价;并与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NRL)推荐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水碘测定结果进行方法比对实验。结果:新方法在0 ~ 100 μg/L碘质量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r|均> 0.999 0,定量检出限为0.15 μg/L(取样量为1 ml);低、中、高3种碘质量浓度水样测定碘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均< 2%;标准物质GBW09113f、GBW09114f测定均值分别为8.32、54.54 μg/L,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2.6% ~ 99.2%,总平均回收率为96.4%。新方法与NRL推荐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 = 0.99, P > 0.05)。 结论:新方法无需使用剧毒物质三氧化二砷,反应灵敏度高、准确性好,适合水碘检测的推广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头孢曲松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早期脑损伤脑皮质Nrf2/GPX4通路及铁死亡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头孢曲松(ceftriaxone,CTX)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大鼠早期脑损伤(early brain injury,EBI)脑皮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lutathione peroxidase 4,GPX4)通路及铁死亡的影响。方法:将48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组(SAH组)、蛛网膜下腔出血+头孢曲松组(SAH+CTX组)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头孢曲松+Nrf2抑制剂组(SAH+CTX+ML385组),每组12只。在造模前7 d,经腹腔注射给予SAH+CTX+ML385组大鼠ML385(30 mg·kg -1)干预,1次/d,连续7 d;在造模前5 d,经腹腔注射给予SAH+CTX组和SAH+CTX+ML385组大鼠CTX(200 mg·kg -1)处理,1次/d,连续5 d;Sham组和SAH组大鼠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造模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与脑组织含水量测定,HE染色观察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形态,普鲁士蓝染色观察脑皮质中铁沉积情况,分光光度计法测定脑皮质中铁含量、丙二醛(malonic dialdehyde,MDA)含量、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含量及GPX4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脑皮质中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样本均数的比较采取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 t检验。 结果:4组大鼠SAH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8.40, P<0.001),SAH组大鼠SAH后24 h神经功能评分低于Sham组和SAH+CTX组(均 P<0.05)。4组大鼠SAH后24 h脑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49.61, P<0.001),SAH组大鼠SAH后24 h脑含水量高于Sham组和SAH+CTX组(均 P<0.05)。4组大鼠SAH后24 h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坏死数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7.44,246.50,均 P<0.001),SAH组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坏死数均多于Sham组和SAH+CTX组,SAH+CTX+ML385组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细胞坏死数均多于SAH+CTX组(均 P<0.05)。4组大鼠SAH后24 h脑皮质中铁沉积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 363.0, P<0.001),SAH组大鼠脑皮质中铁沉积量多于Sham组、SAH+CTX组(均 P<0.05)。4组大鼠SAH后24 h脑皮质中铁含量、MDA含量、GSH含量及GPX4活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 380.0,1 322.0,789.1,815.5,均 P<0.001);SAH组大鼠脑皮质中铁含量和MDA含量均高于Sham组,GSH含量和GPX4活性均低于Sham组(均 P<0.05);SAH+CTX组大鼠脑皮质中铁含量和MDA含量均少于SAH组,GSH含量和GPX4活性均高于SAH组(均 P<0.05)。4组大鼠SAH后24 h脑皮质中Nrf2和GPX4蛋白表达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888.7,1 556.0,均 P<0.001)。SAH组大鼠脑皮质中Nrf2(0.382±0.014)及GPX4(0.329±0.019)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ham组[(0.746±0.009),(0.953±0.009)](均 P<0.05);SAH+CTX组大鼠脑皮质中Nrf2(0.631±0.006)及GPX4(0.833±0.008)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SAH组(均 P<0.05);SAH+CTX+ML385组大鼠脑皮质中Nrf2(0.427±0.009)和GPX4(0.525±0.011)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SAH+CTX组(均 P<0.05)。 结论:CTX可能通过调控Nrf2/GPX4信号轴抑制SAH大鼠EBI期间脑皮质铁死亡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孕前优生平台的育龄女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携带者筛查模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在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平台中建立育龄期女性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致病基因携带者筛查模式,提高携带者的检出率。方法:应用速率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血清酶学检测,对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杭州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61 870名育龄女性进行肌酸磷酸肌酶( creatine kinase,CK)测定,针对CK高于阈值(≥200 U/L)者及有DMD家族史女性进行 DMD基因检测。对确诊的携带者进行遗传咨询和随访。 结果:通过对61 870名育龄女性CK检测,确定CK酶增高人数1078人,复查率57.33%(618/1078);对复查检测结果异常的120人进行基因检测,其中6人确定为 DMD致病基因携带者;DMD家族史者基因检测33人,确定 DMD致病基因携带者13人;筛查出1例DMD胎儿,经遗传咨询后孕妇选择终止妊娠。 结论:以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为主体,利用CK检测筛查 DMD基因携带者是降低DMD患儿出生率的有效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对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细胞和人肺鳞癌细胞株H520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分成4组( n=24):对照组(C组)和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组(Ⅰ~Ⅲ组)。C组正常培养,Ⅰ~Ⅲ组分别加入罗哌卡因3、5和7 mmol/L进行处理。分别于处理24 h(T 1)、48 h(T 2)和72 h(T 3)时,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于T 1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素D1(Cyclin D1)、细胞周期调节蛋白依赖性激酶4(CDK4)、cleaved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距离;分光光度法检测RhoA和Rac1活性。 结果:C组、Ⅰ组、Ⅱ组和Ⅲ组T 1~3时A549和H520细胞存活率依次降低,G0/G1期比例和凋亡比例依次增加,T 1时Cyclin D1和CDK4表达依次下调,cleaved PARP-1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依次上调,细胞迁移距离、RhoA和Rac1活性依次降低( P<0.05)。 结论:罗哌卡因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肺癌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与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光学性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应用体外光学质量测试设备OptiSpheric IOL R&D比较2种具有相同负球差值的非球面人工晶状体(IOL)AcrySof IQ SN60WF和Proming A1-UV的光学性能。方法:应用OptiSpheric IOL R&D设备,分别在球差为0 μm(ISO-1)和+0.28 μm(ISO-2)的模型角膜以及孔径为3.0和4.5 mm条件下对+20.0 D蓝光滤过型SN60WF和高次非球面设计的非蓝光滤过全像差补偿型A1-UV IOL进行光学性能评估。分别测量IOL居中,偏心0.3、0.5、0.7、0.9和1.1 mm,倾斜3°、5°、7°、9°和11°的调制传递函数(MTF)以及USAF 1951分辨率测试图。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3300测试IOL的光谱透射比。结果:与A1-UV IOL相比,SN60WF对400~500 nm波长蓝光的光谱透射比明显降低,能明显减少蓝光透过。当孔径为3.0 mm时,居中位置的SN60WF和A1-UV在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76和0.598,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64和0.563;当孔径为4.5 mm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238和0.404,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38和0.339。在3.0 mm孔径下,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均较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升高;在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A1-UV相比于SN60WF展现出更优越的光学质量,而在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2种IOL的光学质量相似。在3.0 mm孔径下,偏心0.3 mm的SN60WF和A1-UV在100 lp/mm空间频率时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14和0.571,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438和0.512,倾斜3°的ISO-1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22和0.597,ISO-2角膜测量条件下MTF值分别为0.532和0.531,A1-UV在2种角膜测量条件下的MTF值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未发生显著改变。当IOL发生相同程度偏心或倾斜时,除4.5 mm孔径ISO-1角膜测量条件以外,A1-UV各空间频率的MTF值相较于SN60WF均下降。随着孔径的增大,IOL偏心或倾斜对MTF值和USAF分辨率测试图的影响更加显著。结论:SN60WF IOL能有效滤过波长在400~500 nm范围内的蓝光。当2种IOL发生大于0.3 mm的偏心或大于3°的倾斜时,均会造成IOL的光学质量下降。A1-UV相较于SN60WF在体外抗偏心和倾斜性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