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荒漠草原不同功能群优势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掌握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及植物间的水源关系对实现荒漠草原地区可持续的植被恢复至关重要.本研究以荒漠草原灰钙土生境(胡杨、中间锦鸡儿和短花针茅)和风沙土生境(胡杨、北沙柳和赖草)中的5种优势植物为对象,测定植物木质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降雨中稳定同位素(δ2H和δ18O),并结合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和根系数据,使用MixSIAR模型对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生长季内5种植物主要利用土壤水,且在不同生长阶段会利用不同层次的土壤水.灰钙土生境中,胡杨的水源在整个生长季变化最大,生长季初期(5-6月)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生长旺盛期(7-8月)水源下移至100~200 cm 土壤水,而在生长季末期(9月)水源又上移至0~20 cm 土壤水;中间锦鸡儿在生长季初期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但在生长旺盛期和末期上移至0~20 cm 土壤水;短花针茅在生长季初期和末期主要利用20~60 cm 土壤水,而在生长旺盛期上移至0~20cm 土壤水.在风沙土生境中,胡杨在生长季初期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但在生长旺盛期和末期上移至0~20 cm 土壤水;北沙柳在生长季初期和生长旺盛期主要利用60~100 cm 土壤水,但在生长季末期下移至100~200 cm 土壤水;赖草整个生长季都主要利用20~60 cm 土壤水.土壤含水量、降雨的季节变化及植物的根系分布都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利用特征.在整个生长季中,灰钙土生境中的乔木、灌木和草本3种优势植物间存在水文生态位分离,促进了其对水分的分配和利用;风沙土生境中对应的3种优势植物间存在水文生态位重叠,导致其对水分的激烈竞争(特别是乔木和灌木间).因此,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必须同时考虑物种特征和土壤特性,引入具有互补性水分利用特征的物种组合,才能实现荒漠草原地区的物种多样性和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7年-2021年新疆兵团某市住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分析兵团某市住院患者疾病构成、顺位变化以及年龄分布特征,为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促进疾病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提取新疆兵团某市医疗保障局信息管理系统中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某市市级医院84 528例住院患者病案首页信息,根据ICD-10(编码范围为A00-Z99)提取主要诊断所对应的系统疾病和病种疾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年-2021年新疆兵团某市市级医院住院病例共计84 528例,住院病例按系统统计前十位累计占比85.81%,顺位前三位的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稳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肿瘤疾病的位次从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0岁-14岁住院患者呼吸系统疾病居首位,15岁-34岁的住院患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为第一位系统疾病,35岁-44岁住院患者位居首位的是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5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循环系统疾病为第一位系统疾病,35岁-64岁住院患者肿瘤疾病居首位.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是影响该地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不同年龄段病种差异显著,65岁以上人群是需重点关注的人群,应结合疾病谱的变化及其人群年龄等分布特点对疾病进行预防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ConvNeXt模型的胸部X线图像的疾病分类与可视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胸部X线是临床实践中常见的胸部疾病筛查和诊断方式.由于放射科医生长时间阅片容易视觉疲劳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导致误诊和漏诊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ConvNeXt模型的胸部X线图像的疾病检测方法,旨在提高胸部疾病诊断准确度、减轻误诊风险并提高医生工作效率.方法 利用大规模公开胸部X线图像数据集ChestX-ray14训练ConvNeXt模型,该模型在ResNet模型的基础上,融合了视觉Transformer结构的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模型的特征提取和识别能力,同时以AUC(ROC曲线下方的面积)作为模型性能的评价指标,与已有的分类模型CheXNet、ResNet及Swin Transformer进行了对比.此外,通过引入Grad-CAM可视化方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特征图的梯度信息生成胸部X线图像的类激活热力图,实现对病灶区域的定位,从而提高医生的诊断效率.结果 基于ConvNeXt模型的诊断方法在识别14种胸部疾病时平均AUC值可达0.842,特别在识别积液(AUC值为0.883)、水肿(AUC值为0.902)和疝气(AUC值为0.942)等疾病时表现较为令人满意.结论 本文提出的方法在胸部X线图像的疾病检测中具有较好的性能,是一种对胸部X线图像进行胸部疾病诊断进而协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的有益尝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血药浓度数据处理软件辅助判读抗抑郁药治疗药物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评价血药浓度数据处理软件智能化判读抗抑郁药治疗药物监测(TDM)结果与参考标准的一致性,并判断其在辅助初级精神科医师识别异常TDM结果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4年3月1-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住院治疗的226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验证"软件"判读TDM结果与参考标准的一致性.随后,从3个临床中心招募10名通过考核且一致性良好的初级医师进行TDM结果判读.所有TDM结果随机平均分配,每名医师对同一病例的TDM结果进行先后2次判读,一次为单独医师判读,另一次为"软件"辅助医师(软件+医师)判读.采用配对χ2检验分析两种判读方式与参考标准的差异以及两种判读方式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两种判读方式的应用效能.结果 226例患者的TDM结果中,有109例(48.23%)异常."软件"识别异常TDM结果与参考标准的一致率为100%.单独医师判读的准确率为65.93%(95%CI=59.35%~72.08%),低于"软件"辅助下的准确率99.12%(95%CI=96.84%~99.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0,P<0.001).配对χ2检验结果显示,软件+医师联合判读异常TDM结果的敏感度(χ2=64.00,P<0.001)及特异度(χ2=6.23,P<0.05)均优于单独医师判读.两种判读方式的AUC比较结果显示,软件+医师联合判读的准确性优于单独医师判读(0.991比0.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51,P<0.001).结论 血药浓度数据处理软件判读TDM结果与参考标准具有高度一致性,有助于提高初级精神科医生对异常TDM结果的识别与原因解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四川省医疗机构薪酬特征及人员支出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四川省实施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特征及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以机构调查的方式,获取四川省21个市(州)96所医疗机构2017年至2020年的人员支出、经济运行及医疗服务数据。采用人均薪酬水平及薪酬结构描述薪酬特征,以人员支出水平来反映薪酬总额。计量资料以 M(IQR)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构成比描述,运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 结果:2017年至2020年,医疗机构人员支出年均增长13.04%。2020年人均薪酬水平为15.19万元,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分别占16.20%和54.60%。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次均费用( β=0.596)、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药品和卫生材料水平( β=0.286)、诊疗人次( β=0.328)、年份[(2018、2019、2020) β=0.025、0.052、0.066]与人员支出呈正相关( P<0.05),平均住院日( β=-0.693)、医疗服务收入占比( β=-0.392)、收支结余率( β=-0.062)与人员支出呈负相关( P<0.05)。财政补助收入占比、地区生产总值、资产负债率不是人员支出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四川省实施薪酬制度改革医疗机构的薪酬水平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主要基于工作量进行薪酬分配,薪酬制度改革"指挥棒"作用显现;但薪酬的基本保障作用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应进一步加强精细化管理,并结合医院财务状况和成本分析及时动态调整人员支出,合理提升人员薪酬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老年人髋部骨折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入院的2 054例60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信息,包括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方法、合并症等,分析髋部骨折的流行病学分布特点。结果:2011—2020年髋部骨折年收治患者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所有患者中,股骨颈骨折(1 177例、57.3%)占比高于股骨粗隆间骨折(877例、42.7%)。不同年龄段骨折类型分布有统计学差异( χ2=61.727, P<0.001)。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89.5%(1 839例),股骨颈骨折的患者最常选择的手术方式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占75.4%(78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为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术占66.8%(534例),不同骨折类型间的手术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 480.800, P<0.001)。股骨颈骨折患者住院天数长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2±8.3)d和(13.2±10.9)d]( t=2.417, P=0.016),两组患者入院至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3.5)d和(5.4±3.3)d]( t=1.954, P=0.051)。在所有髋部骨折患者合并症中,排名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心血管系统疾病(2 001例、97.4%)、神经系统疾病(1 105例、53.8%)、内分泌系统疾病(814例、39.6%)、骨骼与肌肉系统疾病(623例、30.3%)、消化系统疾病(472例、23.0%);合并3种合并症及以上的患者占总数的72.3%(1 485例)。 结论:老年人髋部骨折在年龄、性别、住院时间、合并症等方面均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分布特征,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髋部骨折的防治策略,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mpMRI PI-RADS≥3分且PSA 4~20 ng/ml患者确诊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列线图的建立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建立预测多参数MRI(mpMRI)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3分且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4~20 ng/ml患者确诊为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癌(CsPCa)的列线图,并验证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首次接受超声引导下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的865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的mpMRI PI-RADS评分≥3分且PSA 4~20 ng/ml。将865例作为队列A,年龄68(64,73)岁;f/tPSA 14.36(10.63,19.74);PSAD 0.17(0.11,0.25)ng/ml 2;前列腺体积(PV)≤50 ml 375例(43.35%),>50 ml 490例(56.65%);PSA波动率[(PSA 首次-PSA 穿刺前最后一次)/PSA 首次×100]<-50% 84例(9.71%),-50%~-20% 206例(23.82%),>-20% 575例(66.47%);PI-RADS评分3分546例(63.12%),4分230例(23.59%),5分89例(10.29%);mpMRI上可疑病灶位于外周带619例(71.56%),移行带181例(20.92%),其他42例(4.86%),外周带+移行带23例(2.66%)。将865例中病例资料包含前列腺健康指数(PHI)的437例作为队列B,PSAD 0.17(0.12,0.25)ng/ml 2;D-二聚体310.00(230.00,411.48)ng/ml;PHI 49.75(35.90,73.27);PV≤50 ml 198例(45.31%),>50 ml 239例(54.69%);PSA波动率<-50% 40例(9.15%),-50%~-20% 107例(24.49%),>-20% 290例(66.39%);PI-RADS评分3分289例(66.13%),4分103例(23.57%),5分45例(10.30%)。将队列A、B患者分别使用R语言以"123"为随机数种子按7∶3比例随机分配到训练集和验证集,2组的训练集与验证集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基于队列A、B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后退法logistic回归筛选确诊CsPCa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R软件分别构建列线图模型A、B。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和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两个列线图模型的诊断性能。在验证集中对列线图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分析列线图模型A、B,以及不同阈值PSAD、PHI确诊CsP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率、漏诊率。 结果:队列A训练集608例,验证集257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06, P=0.001)、f/tPSA( OR=0.96, P=0.008)、PV>50 ml( OR=0.36, P<0.01)、PSAD( OR=145.19, P<0.01)、PSA波动率(-50%~-20%: OR=1.97, P=0.234;>-20%: OR=6.81, P<0.01)、PI-RADS评分(4分: OR=10.65, P<0.01;5分: OR=21.20, P<0.01)、mp-MRI上可疑病灶定位(移行带: OR=0.57, P=0.074;其他: OR=0.26, P=0.022)为确诊CsPCa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A,其在训练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95% CI 0.881~0.928),验证集的AUC为0.893(95% CI 0.854~0.931)。队列B训练集308例,验证集129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1.05, P=0.053)、PV >50 ml( OR=0.18, P<0.01)、PSAD( OR=54.14, P=0.021)、PSA波动率(-50%~-20%: OR=4.78, P=0.100;>-20%: OR=20.37, P=0.001)、PHI( OR=1.02, P=0.002)、D-二聚体( OR=1.00, P=0.031)、PI-RADS评分(4分: OR=11.35, P<0.01;5分: OR=57.61, P<0.01)为确诊CsPCa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B,训练集的ROC曲线AUC为0.933(95% CI 0.906~0.959),验证集AUC为0.908(95% CI 0.859~0.958)。校准曲线显示2个列线图模型的校准度良好。DCA曲线显示,2个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均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模型A的约登指数最大为0.657时,截断值为34%,特异性为81.50%,阴性预测值为89.64%,诊断CsPCa的准确率为82.51%;模型B约登指数最大为0.709时,截断值为41%,特异性为86.90%,阴性预测值为90.13%,诊断CsPCa的准确率为85.82%。 结论:本研究基于mpMRI及相关临床指标构建的2种列线图模型均对PI-RADS≥3分且PSA 4~20 ng/ml的患者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CsPCa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摩西钬激光与传统钬激光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中的疗效比较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摩西钬激光与传统钬激光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接受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425例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36例采用传统钬激光进行碎石(普通组),289例应用摩西钬激光碎石(摩西组)。为减少由于非随机分配而产生的选择偏差,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PSM),以保证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年龄、性别)和结石特征(结石位置、数量、直径、CT值和结石成分)具有可比性。比较匹配后两组在手术时间、激光作用时间、结石清除率(SFR)、术后并发症和二次治疗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FR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比较摩西组与普通组在处理直径≥20mm肾结石的疗效。结果:经PSM匹配后,两组各纳入108例。匹配后普通组与摩西组年龄[57.0(49.0,65.0)岁与58.5(51.8,66.0)岁]、性别[男性:58.3%(63/108)与60.2%(65/108)]、结石位置(上盏/中盏/下盏/肾盂:33/35/38/42例与35/33/40/42例)、多发结石比例[33.3%(36/108)与35.2% (38/108)]、结石直径[14.0(11.0,16.0)mm与14.0(12.0,17.0)mm]、结石CT值[1 115.5(993.2,1 228.2)HU与1 114.5(1 000.2,1 216.5)HU]和含钙结石[83.3%(90/108)与79.6% (86/108)]等均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绝对标准化均值差异<0.1)。摩西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普通组[48.5(36.0,56.0)min与60.0(48.8,68.0)min, P<0.01],术后SFR显著高于普通组[88.9%(96/108)与67.6(73/108), P<0.01),术后二次手术率更低[1.8%(2/108)与9.3%(10/108), P=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摩西钬激光( OR=0.029, P<0.01)、结石直径( OR=1.492, P<0.01)、结石CT值( OR=1.007, P<0.01)、含钙结石( OR=1.551, P<0.01)、激光作用时间( OR=0.863, P<0.01)、术前留置双J管( OR=0.193, P<0.01)和术前存在中重度肾积水( OR=1.651, P<0.01)均是SFR的影响因素。在结石长径为20~30 mm的患者中,摩西组较普通组的手术时间[50.5(43.8,58.3)min与72.0(68.0,78.0)min]和激光作用时间[29.5(22.8,36.0)min与36.0(32.0,41.0)min]更短,术后SFR更高[65.6%(42/64)与35.3%(6/17)],术后二次手术率更低[7.8%(5/64)与29.4%(5/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在治疗肾结石方面较于传统钬激光,在提升SFR、缩短手术时间以及降低二次手术率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并证明了其在处理复杂肾结石中的高效性和临床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21基因复发风险评分(21-gene recurrence risk score,21-Gene RS)与患者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乳腺癌患者46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即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21基因的表达,计算21-Gene RS并基于个体化治疗方案分配试验(Trial Assigning Individualized Options for Treatment,TAILORx)分组及国家乳腺和肠道外科辅助治疗项目(National Surgical Adjuvant Breast and Bowel Project B-20,NSABP B-20)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低(21-Gene RS<11或21-Gene RS<18)、中(11≤21-Gene RS<26或18≤21-Gene RS<31)和高危组(21-Gene RS≥26或21-Gene RS≥31),比较不同风险分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差别。使用卡方检验比较计数资料,Kaplan-Meier曲线分析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差异比较,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469例乳腺癌患者,基于TAILORx RS分组,低危组比例为18.8%(88/469),中危组比例为48.2%(226/469),高危组比例为33.0%(155/469)。基于NSABP B-20 RS分组,低危组比例为43.1%(202/469),中危组比例为37.5%(176/469),高危组比例为19.4%(91/469)。无论使用TAILORx RS分组还是NSABP B-20 RS分组,21-Gene RS与患者的组织学分级、Luminal分型、Ki-67表达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和治疗方式的关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高危组患者预后较差( P<0.05,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方式和21-Gene RS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风险因素。 结论:21-Gene RS与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以及患者的组织学分级、Luminal分型、Ki-67表达以及是否接受化疗和治疗方式等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以11与26分或18与31分作为21-Gene RS临界值标准均可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分级,未来需更深入研究此分级方式用于指导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注册特征与报告质量评价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评价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的注册特征和报告质量。方法: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CTR)和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搜集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的基本信息、研究内容、干预措施等注册信息,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2年6月30日。采用WHO试验注册数据集(TRDS)评价临床试验的注册质量。结果:共纳入381项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其中预注册试验241项(63.25%),补注册试验140项(36.75%)。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注册数量整体呈递增趋势,2020年最高(14.70%);注册地区中,上海注册量最多(9.97%);研究机构中,福建中医药大学注册项目最多(4.46%);医院和高校(55.12%)是研究经费主要来源;认知障碍(7.87%)是研究最多的病症。随机平行对照试验(74.54%)为主要研究设计方案,样本量主要在20~200之间(80.31%),受试者年龄主要在39岁以上(53.28%)。WHO TRDS条目平均报告完成度为86.90%。结论:目前太极拳相关临床试验发展趋势较好,但在注册地区与单位分布、经费分配、受试人群等方面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注册条目存在报告缺失、不全面现象,还需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试验设计质量,完善注册细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