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人群脉冲-阶跃-正弦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健康人群脉冲-阶跃-正弦(pulse-step-sine,PSS)试验的特点,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2018年7月10日至2020年12月9日招募健康成人志愿者78名,其中男40名,女38名,按照年龄分为青年组(≤44岁)、中年组(45~59岁)和老年组(≥60岁)。应用I-portal NOTC转椅系统进行PSS检测,分析阶跃和正弦成分的增益、相位、不对称性以及斜率的临床特点。使用SPSS17.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名志愿者均完成检测。在同一年龄组,左向和右向的阶跃增益、斜率和正弦增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不同年龄组间进行两两比较发现:老年组相较于青年组,其左侧阶跃增益降低( P=0.006),而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左右两侧的斜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004、0.007)。老年组相较于中年组,其左右侧的斜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 P值分别为0.040、0.014)。青年组和中年组的相对应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PSS试验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有良好耐受性,可以检测双侧和单侧水平半规管的中频功能,以及已经代偿的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是一种新型前庭检测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前庭自旋转试验的动态变化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在单侧前庭功能低下(unilateral vestibular hypo function,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耳鼻咽喉科、诊断为UVH且行前庭康复治疗的48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27例;平均年龄46.9岁;梅尼埃病25例,突发性聋伴眩晕13例、前庭神经炎10例;病程5 d~10年。全部患者均进行4~6周个体化前庭外周康复训练(包括前庭眼反射训练和前庭脊髓反射训练)。所有患者均采集详细病史及相关检查资料,收集康复治疗前后VAT不同频率的增益、相移及非对称性等参数,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分别对康复前后2.0~5.9 Hz实测值与标准值差值的绝对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UVH患者在前庭康复治疗前,VAT增益异常发生率为62.5%(30/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56.3%(27/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6.7%(8/48);康复治疗4~6周后,增益异常发生率为22.9%(11/48),相移异常发生率为31.3%(15/48),非对称性发生率为12.5%(6/48);与康复前相比,康复后增益和相移异常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VAT水平增益在2.0~3.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在4.3~5.9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水平相移在5.9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43),在2.0~5.5 Hz显示康复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VAT垂直增益在4.3 Hz显示康复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0),余频率康复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康复治疗前后的VAT垂直相移和非对称性在各个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 结论:VAT可用于监测UVH患者前庭康复治疗前后多频率段的变化趋势,以期为个性化康复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编辑导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本期无重点号。论著《健康人群脉冲-阶跃-正弦(PSS)试验结果的初步分析》认为PSS试验在不同年龄组健康人群有良好耐受性,可以检测双侧和单侧水平半规管的中频功能,以及已经代偿的单侧前庭功能低下,是一种新型前庭检测手段。论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筛查问卷的设计与验证》一文基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常见病史和临床经验设计了快速筛查问卷,通过研究得出该问卷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在临床上对BPPV患者进行筛查。论著《防控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患者嗅区病原微生物分布与嗅觉障碍的关系》分析发现在防控COVID-19期间,上呼吸道炎症患者嗅区鼻病毒或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或定植与嗅觉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副流感病毒1型感染可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相对持久的嗅觉障碍。金黄色葡萄球菌、鼻病毒的定植分别与慢性鼻窦炎和变应性鼻炎患者发生嗅觉障碍有关。论著《ACE2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中的表达及调控分析》研究得出ACE2在ECRSwNP和non-ECRSwNP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这可能与组织炎性因子浸润不同以及miRNA调控通路差异相关。论著《胃蛋白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同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鼻咽癌组织中胃蛋白酶表达阳性率升高,放疗前后唾液中的胃蛋白酶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咽喉反流可能参与了鼻咽癌的进程,并影响患者放疗后的生活质量。论著《喉高速摄影结合声门区波形分析痉挛性发声障碍的声带振动特征》认为喉高速摄影结合声门区波形对研究痉挛性发声障碍患者的声带振动特征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其中速度商参数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论著《儿童颈部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及预后分析》总结得出,原发于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起病年龄较小,多为低、中危组,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推荐对儿童颈部的神经母细胞瘤采用最小破坏性的手术方法,即在保留重要结构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瘤,但不应为了追求肿瘤完全切除而牺牲重要结构。论著《局部皮下筋膜蒂V-Y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的临床应用》认为对于面部中小型缺损的修复,如处理恰当,V-Y皮下筋膜蒂皮瓣有可能成为“不易坏死”的局部皮瓣。论著《SIGLEC-15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分析发现,SIGLEC-15在喉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与预后相关,可通过JAK2-STAT3通路促进喉鳞状细胞癌的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采用丝线悬吊方法进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5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耳鼻咽喉科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女性18例,男性2例,年龄为(38.7±8.0)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吞咽障碍评分(swallowing impairment score-6,SIS-6)、术后美观VAS评分、术后嗓音障碍指数(voice handicap index-10,VHI-10)、术后病理及并发症情况等。采用SPSS 2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18例病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1例为胸骨后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肿伴囊性变。甲状腺癌手术时间为161.50(152.75,182.50)min[ M( P25, P75),下同],甲状腺良性疾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66.50 min;手术出血量为25.00(21.25,30.00)ml。18例甲状腺癌肿瘤直径为(7.22±2.02)mm,中央区清扫(6.56±2.14)个淋巴结,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为61.11%。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为3.00(2.25,4.00)分,术后引流量为(118.35±24.32)ml,术后住院天数为3.00(3.00,3.75)d,术后3个月SIS-6评分为(4.90±1.58)分,术后3个月VHI-10为7.50(2.00,11.00)分。术后3个月7例患者有轻度下颌麻木感,10例有轻度颈部麻木感,3例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1例皮瓣灼伤,并在术后1个月恢复;所有患者均对术后美观效果满意,术后美观VAS评分为10.00(10.00,10.00)分。 结论:采用悬吊法进行免注气经下唇前庭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安全、可行,术后美观效果好,可为部分经选择的甲状腺肿瘤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男性甲状腺肿瘤患者行颏下联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分析男性患者选择颏下联合经口腔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H-TOETSA)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安全性和美容效果.方法 收集2021年9月-2022年4月诊治的55例男性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选择了 H-TOETSA手术方式,同期25例患者选择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甲状腺手术.比较H-TOETSA术式和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的一般资料、临床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手术部位感染以及颏部麻木感)的发生情况.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时评估患者美容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选用H-TOETSA术式组的患者与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比较,手术用时较长(153.233±40.826 vs 122.960±37.821),术后住院天数较短(2.733±0.907 vs 3.480± 1.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颏部麻木感未明显增加、引流量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个月,选用H-TOETSA术式组患者的主观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传统的"衣领式"颈部皮肤切开术式组(8.733±0.450 vs 7.680±0.476,P=0.000).结论 合适的男性甲状腺肿瘤患者选择H-TOETSA手术的安全性不劣于传统开放手术,适用于有美容需求的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外周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前庭康复训练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8/26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与外周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行前庭康复训练的最佳证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等资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3年 3月 31日.结果 共纳入 26篇文献,包括指南 4篇、证据总结 6 篇、专家共识 3 篇、系统评价 7 篇、随机对照研究 6篇,总结的最佳证据包括前庭康复评估、康复管理、康复方法、康复剂量、相关疾病康复原则及效果评估等 6 个方面,共 31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结果为医护人员对外周前庭功能低下患者行前庭康复提供治疗决策循证依据,应用证据时需结合国情和临床情况,可开展原始研究探讨外周前庭功能低下患者前庭康复训练康复剂量、评估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26
-
咀嚼运动诱发眩晕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初步探讨咀嚼诱发眩晕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三例病人咀嚼运动时眩晕发作时间及眼震特点,同时行前庭功能、听力学检查.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平均为47.7岁,主要特征为患者在咀嚼时发作眩晕,持续数秒到数十秒,出现左向水平眼震及右向水平加逆时针旋转性眼震;一例患者听力学检查示双侧高频听力下降(4、8KHZ).两例PT正常.三例均未见自发眼震,其中两例有摇头后水平眼震.视跟踪正常.双温试验存在固视抑制,UW值在正常范围.两例患者VEMP检查显单侧oVEPM低下或不能引出,cVEMP正常.三例患者MRI:双侧侧脑室旁及基底节区多发脑缺血灶.结论 这三例患者均为前庭外周性眩晕,这三例病人临床特点类似前庭阵发症,应用卡马西平治疗效果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前庭性偏头痛与前庭神经炎患者的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结果差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前庭性偏头痛(VM)与前庭神经炎(VN)患者的变温试验及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结果,为二者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08-01-2017-12-31期间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发病2周内的VM和VN患者,所有患者行变温试验及VHIT,并对2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0例VM患者中,23例变温试验异常,17例为单侧半规管轻瘫,6例为双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单侧异常率高于双侧异常(x2 =7.384,P=0.007);8例VHIT异常,3例为单侧前庭眼反射(VOR)增益下降,5例为双侧VOR增益下降,单、双侧VHI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9).45例VN患者中,45例变温试验异常,37例为单侧半规管轻瘫,8例为双侧半规管反应低下,单侧异常率高于双侧异常(x2=37.378,P<0.001);35例VHIT异常,21例为单侧VOR增益下降,14例为双侧VOR增益下降,单、双侧VHIT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800,P=0.094).经统计分析,VN、VM的变温异常率均高于VHIT(P=0.001),且VM患者的变温及VHIT异常率均低于VN(P<0.001).VM患者变温试验反应强、弱两侧的慢相角速度以及3组半规管VHIT增益值均高于VN患者的相应管(P<0.05).结论:VN和VM患者半规管前庭功能的低频损伤均多于高频.与VM比较,VN患者半规管的高、低频损伤更多见,并易出现高低频同时受累,VN患者半规管的高低频前庭功能受损程度较VM患者更严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两种递质的温度试验在健康人中检测结果的比较及冷热气试验诊断标准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2种递质的温度试验在健康人群中检测结果的等效性及受试者的顺从性, 建立冷热气试验的诊断标准, 为温度试验的临床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随机临床交叉试验, 将募集的60名健康人分成A、B两组, A组先进行冷热水实验, 洗脱效应后再进行冷热气试验, B组顺序相反.以SPV值、CP值及SPV、CP值95%CI作为评定指标, 分析健康人中冷热水试验和冷热气试验的等效性, 及冷热气试验的临床正常参考值及稳定性、顺从性.结果: (1) 60例冷热水试验及冷热气试验CP值进行卡方检验, 提示2种递质在检查健康人前庭功能时CP值无统计学差异, 二者的CP值在判断半规管轻瘫上的符合率为85% (51/60). (2) 冷热水刺激所得SPV值明显高于冷热气刺激所得SPV值, 2种递质在各温度相对应的SPV值比较, 差异显著. (3) 冷热水刺激CP值95%CI为8%~12%, 平均值10%;冷热气刺激CP值95%CI为10%~15%, 平均值12%. (4) 初步拟定了各对应温度的SPV 95%CI, 作为医学参考值. (5) 根据观察及问卷调查的结果, 冷热气检测受试者不适感持续时间更短, 程度更轻, 且问卷调查结果98.33% (59/60) 的受试者选择冷热气, 提示冷热气的顺从性更好.结论: (1) 冷热气试验能满足临床对于水平半规管功能评估的需求, 且患者舒适度更佳.但由于眼震强度较弱, 临床提示前庭功能低下时 (即SPV值过低) 需要冷热水试验进行验证. (2) 本研究所得健康人冷热气CP值上限21.66%, 与既往使用的冷热水的标准值25%的上限相差较大, 因此各实验室应建立属于自己实验室冷热气试验的参考值, 不应盲目借用冷热水试验的标准值作为一侧半规管轻瘫标准.本研究结果提示, 冷热气试验可以代替冷热水试验, 如患者偏向冷热气, 则可以作为优先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伴周围神经病变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一组伴周围神经病变听神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特点和听力学特征,总结综合征型听神经病的遗传学和表型特征.方法 对课题组2003年至2018年间收集的听神经病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调查,记录发病年龄和临床症状特点,并进行标准化的听力学评估:包括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耳蜗电图(ECochG)、言语识别率测试.结果 2003-2018年共收集听神经病患者531例,伴周围神经病变者69例,占12.99%;其中男性32例,女性37例,男女比例为1:1.16;发病年龄在0-26岁,平均14.85±5.23岁,其中婴幼儿期(≤3岁)发病4例,占5.79%;儿童期(3-12岁)发病10例,占14.49%;青少年期(12-18岁)发病36例,占52.17%;成人(≥18岁)发病19例,占27.54%.44例(63.77%)患者首发为听神经病,另25例(36.23%)首发为视力下降、四肢麻木、走路不稳等周围神经病变的表现;54例(78.26%)伴有耳鸣,7例(10.14%)伴有眩晕或前庭功能障碍.纯音听力图以低频上升型听力曲线为主,占66.92%;听力损失程度主要表现为轻、中度听力损失,占68.46%.结论 听神经病可伴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多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麻木、肌张力低下、共济失调、视力下降等.综合征型听神经病患者的首发症状可以是听神经病,也可以是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其听力学评估结果符合听神经病的听力学特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