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消癥饮联合精前康抑菌凝胶治疗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评价消癥饮联合精前康抑菌凝胶对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于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就诊的120 例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 例),试验组给予消癥饮颗粒口服联合精前康抑菌凝胶纳肛;对照组予消癥饮颗粒口服,疗程均为4 周.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以及带脉区、下焦区、腹股沟区域红外热成像温度数据进行测定,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NIH-CPSI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h后,试验组下焦[(33.60±0.40)℃]及腹股沟[(33.78±0.30)℃]区域温度较治疗前[下焦:(34.09±0.34)℃,腹股沟:(34.49±0.28)℃]均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下焦:(34.02±0.29)℃,腹股沟:(34.54±0.25)℃,治疗1h后:下焦:(34.05±0.26)℃,腹股沟:(34.51±0.22)℃]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4 周后,两组患者下焦区[试验组:(33.13±0.41)℃,对照组:(33.42±0.25)℃]及腹股沟[试验组:(33.21±0.29)℃,对照组:(33.86±0.29)℃]区域温度较治疗前[试验组:下焦:(34.09±0.34)℃,腹股沟:(34.49±0.28)℃,对照组:下焦:(34.02±0.29)℃,腹股沟:(34.54±0.25)℃]及治疗1h后均降低(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8.14%)优于对照组(77.19%)(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消癥饮联合精前康抑菌凝胶能够明显降低湿热瘀阻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和下焦区及腹股沟区域红外热成像热值,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背景 前庭功能检查项目种类众多,各检查项目靶点及阳性率各有不同,临床上眩晕患者如何恰当合理选择检查项目有不同观点.目的 探讨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在外周眩晕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眩晕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2022 年 1 月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诉就诊于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眩晕门诊的患者.所有患者在起病7 d内完成纯音测听(PTA)、温度试验、视频头脉冲试验(vHIT)、摇头试验(HST),比较不同眩晕疾病的前庭功能及听力学检查的异常率.结果 符合纳入、排除标准且病例资料完整的眩晕患者共120例,其中突发性聋伴眩晕(SDV)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组、前庭性偏头痛(VM)组各 40 例.SDV组患者PTA均为感音神经性聋,温度试验异常 25 例(62.50%),vHIT异常 16 例(40.00%),HST异常 28 例(70.00%).BPPV组患者PTA异常9例(22.50%),其中7耳为感音神经性聋,2耳为传导性聋;温度试验异常18例(45.00%),vHIT异常21 例(52.50%),HST异常20例(50.00%).VM组患者PTA异常21例(52.50%),均为感音神经性聋,其中26耳为高频听力轻中度下降,7耳为低频轻中度下降,温度试验异常16例(40.00%),vHIT异常17例(42.50%),HST异常 27 例(67.50%).三组患者PTA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6,P<0.001);三组患者温度试验、vHIT、HST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庭功能联合听力学检查有助于周围性眩晕的定位诊断及鉴别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在终末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对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山西省运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放射治疗科住院的120例终末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Research Randomizer软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住院期间,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心理护理,采用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心理痛苦温度计、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心理痛苦程度、经验性回避水平、生存质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期间,试验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最终试验组57例、对照组58例完成研究.干预后试验组简化版心理弹性量表得分为(35.14±4.76)分,对照组为(3 3.17±2.97)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64,P=0.009);干预后试验组心理痛苦温度计得分为(4.14±1.88)分,对照组为(5.69±2.13)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38,P<0.001);干预后试验组接纳与行动问卷第2版得分为(16.19±3.80)分,对照组为(23.93±2.4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002,P<0.001);干预后试验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得分为(117.00±8.50)分,对照组为(101.45±11.88)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066,P<0.001).结论 实施基于接纳承诺疗法的心理护理方案能有效降低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经验性回避水平,提高心理弹性,改善生存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选择性脑降温对脊柱外科内固定术老年患者术后血脑屏障功能及谵妄发生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选择性脑降温对老年脊柱外科内固定患者术后血脑屏障功能及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2023年7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静吸复合全身麻醉下行脊柱外科内固定术的患者126例.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选择性脑降温组(SBC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患者均采用液体加温联合体表加温毯,保持加温直至手术结束,SBC组患者使用设定温度为4 ℃的电子冰帽进行选择性脑降温.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 30 min(T1)、60 min(T2)、90 min(T3)、120 min(T4)、150 min(T5)、术毕(T6)和出麻醉恢复室(PACU)(T7)时记录患者鼻咽温、肛温,于T6时从患者肘正中静脉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样,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鉴定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s),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细胞;术前1天、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3天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S100β蛋白浓度;手术后第1~3天同时采用3分钟谵妄诊断量表和谵妄评估量表-98修订版量表(DRS-R-98)评估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文化程度比例、高血压病史率、心脏病史率、糖尿病史率、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Ⅲ级率、术中低血压、手术持续时间、输液量、失血量、自体血回输量、常规抗菌药物使用率比较,经x2/t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C组T6时静脉血BMECs计数、POD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气管拔管所需时间、热舒适度评分、PACU滞留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恢复质量量表评分、PACU寒颤率、术后躁动率、术后发热率比较,经t/x2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T1~T7时肛温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的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肛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肛温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术后3d血清CRP、S100β浓度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血清CRP、S100β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β浓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血清CRP、S100β浓度变化趋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及术后第3天DRS-R-98评分比较,经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间的DRS-R-9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DRS-R-98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DRS-R-98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C组POD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选择性脑降温能安全降低行脊柱外科内固定老年患者术中脑局部温度,维持患者血脑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降低患者POD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中暑预警体系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热浪频发,热相关疾病发生率逐渐上升,中暑为最严重的病况,具有高病死率、高后遗症发生率的特点。有效的中暑预警可通过监测某些指标预测中暑发生的可能,以降低中暑发生率,减轻危害,但当前对中暑预警体系尚无统一总结。中暑的发生涉及气候环境和个体易感性两个关键方面,而个体易感性又表现为热耐受能力差异。本文将从气候环境的炎热指数、热指数、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体感温度等指标,以及个体易感性和综合分析方面来综述当前中暑的预警体系,以供相关领域的研究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与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T1DM)患者微血管并发症与亚临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符合入组标准的T1DM患者314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年龄、性别、病程、吸烟史、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谱。计算体重指数(BMI)。所有受试者均进行眼底照相明确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完善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有无糖尿病肾脏病,完善振动觉、10 g尼龙丝试验、踝反射、温度觉和针刺痛觉评估有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通过颈动脉彩色超声判定有无颈动脉斑块,根据患者有无颈动脉斑块分为颈动脉斑块组和无颈动脉斑块组。采用 χ2检验、 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特征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估微血管并发症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 结果:受试者年龄(50±11)岁,病程(10±9)年,其中男性162例(51.6%),BMI为(23.1±3.3)kg/m 2,糖化血红蛋白9.4%±2.1%。颈动脉斑块组共171例(54.5%)。与无颈动脉斑块组(143例)相比,颈动脉斑块组患者的年龄更大,病程更长,同时腰围、收缩压更高,且甘油三酯、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更高,而eGFR水平更低,并且吸烟、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比例更高(均 P<0.05)。将上述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颈动脉斑块的相关因素包括年龄(OR=1.13, P=0.001),吸烟(OR=2.93, P=0.006),eGFR(OR=0.94, P=0.015)和糖尿病神经病变(OR=1.84, P=0.049)。 结论:T1DM患者糖尿病肾脏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心血管合并症风险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恒温消毒装置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研制一种恒温消毒装置,并评价其在产后会阴部消毒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2020年11—12月选取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产妇3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分娩后会阴部消毒,试验组进行恒温消毒装置辅助下的会阴部消毒。比较2组产妇会阴部消毒后的温度舒适感受、存在会阴撕裂或侧切的产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产妇会阴部消毒后的温度舒适感受分别为3(1.5)、5(0)分,试验组产妇的温度舒适感受得分较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13.73, P<0.05);2组产妇会阴伤口均无丙级愈合,对照组产妇的会阴伤口甲、乙级愈合构成比分别为89.61%(69/77)、10.39%(8/77),试验组分别为93.75%(90/96)、6.25%(6/96),后者会阴伤口愈合情况较好,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9, P>0.05)。 结论:该恒温消毒装置符合临床护理需求,通用性强,能够增强产妇的舒适体验,对促进产后会阴伤口愈合有一定的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细胞减灭术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治疗策略的系统综述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胃癌的腹膜转移与疾病迅速进展相关。细胞减灭术(CRS)后直接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HIPEC)已成为治疗胃癌腹膜转移患者的重要手段。然而,HIPEC存在不同的治疗方案,如开腹或闭腹、灌注液、管数、温度、持续时间以及不同的药物方案,可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预后。本文旨在通过对不同的HIPEC药物技术方案进行系统综述,为HIPEC治疗方案和技术的标准化提供更多参考证据。本文纳入两项随机对照试验、3项Ⅰ和Ⅱ期前瞻性临床试验、两项前瞻性队列研究和34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共1 511例患者。最常见的HIPEC方案为将顺铂50~75 mg/m 2和丝裂霉素C 30~40 mg/m 2溶解于3~4 L生理盐水中,在42℃~43℃的温度下,胃肠吻合后,于闭腹的HIPEC系统中,使用2~3根导管,灌注液流速为500 ml/min,持续时间为60~90 min。在胃肠吻合后进行HIPEC的研究中,吻合口漏发生率较低。采用开腹HIPEC以及两种药物治疗方案的研究显示总体生存率更高。目前HIPEC的治疗方案存在较大异质性,在临床试验中,需进一步比较技术方法和不同的药物方案,以明确最佳治疗方案,使得该技术合乎标准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河豚毒素原料药及有关物质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方法,测定河豚毒素(TTX)原料药及有关物质的含量。方法:选用TSK Gel amide-80(150 mm×2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含5 mmol/L乙酸铵的0.1%甲酸溶液(70∶30, V/ V)为流动相,流速0.2 ml/min,柱温40 ℃。ELSD漂移管温度105 ℃,雾化器温度80 ℃,气体流量1.8 L/min。 结果:TTX在1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 R2为0.999 5,检测限(S/N=3)为5 ng,定量下限(S/N=10)为10 ng。准确度试验相对标准差为0.93%;日内/日间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差均<2%;破坏试验中降解产物与TTX的分离度均>2.0;耐用性试验相对标准差均<2%。 结论:本方法适用于TTX和有关物质的含量检测,可为TTX原料药质量控制及其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预防措施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低体温预防的最佳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CINAHL、EMbase、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有关髋膝关节置换术低体温预防措施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库至2019年12月;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出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资料提取,并使用Revman5.3软件对纳入的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60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主要结局指标核心温度方面,充气升温装置优于电热毯、电热垫、循环水垫床等非充气升温措施[标准化均数差(SMD)为0.59,95% CI0.27~0.92, P=0.0004];次要结局指标术后寒战方面充气升温系统优于电热毯、电热垫、循环水垫床等非充气升温措施( OR值为0.28,95% CI0.14~0.58, P=0.0006);热舒适度方面,充气升温系统效果并不显著(SMD为0.21,95% CI-0.56~0.98, P=0.59)。 结论:充气升温系统与非充气升温措施比较,能够有效维持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核心温度,降低术后寒战的发生,但在改善患者热舒适度方面并不明显,但由于研究数量及其统计学异质性,还需进行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以验证本研究结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