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刺泥丸内八阵穴结合前庭康复治疗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观察针刺泥丸内八阵穴结合前庭康复治疗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84 例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2 例,脱落 2 例)和对照组(42 例,脱落 1 例).对照组予前庭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针刺泥丸内八阵穴治疗,以百会穴为中心,百会到印堂连线 3 等分,以内 1/3 等分点到百会为半径画圆,将圆分为八等份,以百会穴及8 个等分点为针刺点,留针30 min,隔2日1次,每周2次,连续治疗 4 周.于治疗前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眩晕障碍量表(DH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定两组患者平衡功能、眩晕程度、情绪情况和睡眠质量,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1),DHI、HADS和PS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1);试验组HADS、PSQI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36/40),高于对照组的78.0%(32/41,P<0.05).结论:针刺泥丸内八阵穴结合前庭康复可改善单侧外周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平衡功能和眩晕程度,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外周前庭系统功能异常对儿童大动作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在婴幼儿早期大动作发育过程中,正常的外周前庭系统功能状态尤为重要。无论是先天性还是后天性因素导致的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均会引起婴幼儿抬头、翻身、坐立、行走等大动作发育的延迟。特别是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前庭功能障碍,若缺乏及时的干预,代偿和恢复的时间往往会延长。本文系统地回顾了既往文献中关于婴幼儿外周前庭功能异常对其早期大动作发育影响的研究,并对相关的检查评估方法和前庭康复方式进行了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远程医疗在前庭康复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前庭康复是治疗前庭功能障碍的有效手段,保障康复锻炼的依从性和有效性是康复治疗的关键。远程医疗具有不受时空限制、便捷、可及、易于传播等特点,在前庭康复中具有应用价值。本文从远程医疗的现状和远程医疗在前庭康复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总结,为国内开展远程前庭康复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前庭康复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前庭康复治疗是基于运动锻炼的治疗方法,旨在缓解前庭功能障碍患者的头晕程度,改善凝视稳定性和姿势控制能力。本文主要从前庭康复治疗的方法与机制、临床应用、相关新技术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从事前庭康复的医疗工作者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人工耳蜗植入对前庭功能的影响及防治策略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眩晕和/或前庭功能障碍是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数情况下眩晕较轻,可在短时间内自愈,持续、严重的眩晕少见。发生机制可能与手术损伤、术后电刺激、术后前庭终器的变化等多种因素有关。人工耳蜗植入术前应尽可能全面准确地评估患者前庭功能,术中注意操作方法、避免对内耳造成损伤,对于术后眩晕的患者可选择药物治疗和前庭康复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涉及前庭系统的外科手术后需重视规范的前庭康复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涉及前庭系统的外科治疗包括损害前庭功能的顽固性眩晕手术、累及前庭系统的内耳手术以及前庭系统肿瘤手术等。这些手术常会导致该侧前庭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或原有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如果术后未进行规范的干预治疗,患者易出现反复发作的眩晕,或长时间的视物晃动和(或)平衡不稳等症状。通过使用促进前庭代偿的药物以及规范的无创性前庭康复训练,能够尽快消除症状,缩短前庭代偿的时程,并有利于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应该重视与前庭系统相关外科治疗后系统而规范的前庭康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相关筛查问卷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发作性前庭综合征(epsiodic vestibular syndrome,EVS)是指复发性前庭疾病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以发作性头晕、眩晕为主要症状,包括暂时或短暂的前庭功能障碍(如眼震、跌倒发作),伴有耳蜗或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前庭疾病病因复杂且相互之间容易继发或并发,漏诊误诊率高,而患者诊疗主要依靠病史、临床查体及各类仪器检查,导致就医时间久、医疗负担重。本文对国内外EVS相关问卷的研究进行综述,以便为临床医生规范化诊疗前庭疾病,为EVS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前庭康复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后,引发的症状可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系统的前庭康复治疗,特别是有专人督导的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快速建立稳定的前庭代偿,从而消除症状、避免反复发作。大量的循证医学证据证实了前庭康复治疗的有效性,但对于如何制定个性化前庭康复方案,如何评估前庭康复的疗效等,国内外缺乏指导性规范,因此该技术的应用一直处于相对杂乱的状态。本文围绕前庭康复的适应证、主要机制、技术方法、基线评估、方案制定策略、疗效评估指标、康复效果分级以及负性影响因素达成共识,旨在为从事该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搭建前庭康复理论的系统框架,迅速掌握关键的方案制定策略及核心的疗效分级标准,提高前庭康复训练在眩晕疾病治疗中的实际操作性,规范地推广这项经济有效的治疗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高压氧对前庭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前庭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收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经显微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前庭神经瘤伴单侧面神经功能障碍的97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前庭神经瘤临床分期,将患者分为1期前庭神经瘤患者18例,2期前庭神经瘤患者29例,3期前庭神经瘤患者47例,4期前庭神经瘤患者3例(因人数过少未纳入统计分析)。每期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进行高压氧治疗分为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依据多伦多面神经评定系统对2组进行评分比较。结果:1期前庭神经瘤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组面神经评分[(76.18±13.73)分]与对照组[(72.14±11.35)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期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组面神经评分[(74.13±12.59)分]与对照组[(58.77±17.8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3期患者术后高压氧治疗组面神经评分[(67.86±14.51)分]与对照组[(54.37±14.76)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1期前庭神经瘤术后行高压氧治疗对面神经功能恢复无影响。2、3期前庭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容易受损,使用高压氧治疗对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作用明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
前庭康复治疗认知功能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认知功能障碍可出现在多种脑组织相关疾病中,临床上常用药物或结合作业疗法进行治疗。前庭康复通常是用来改善患者平衡及眩晕症状的疗法。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从研究现状、治疗方式、训练方案等方面阐述前庭康复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