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讨加味桃红四物汤缓解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 基于转录组测序研究加味桃红四物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15只SPF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加味桃红四物汤组,每组5只,加味桃红四物汤组予加味桃红四物汤预灌胃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试剂盒检测血清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含量,TUNEL染色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取心肌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对差异基因进行韦恩图及热图分析,对共同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RT-qPCR验证差异基因PTX3和EGR2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射血分数(EF)和短轴缩短率(FS)明显降低(P<0.01),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活性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加味桃红四物汤组大鼠EF和FS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率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LDH、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SOD活性和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转录组测序得到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差异基因4 227个(2 259个上调、1 968个下调),假手术组与加味桃红四物汤组差异基因1 933个(1301个上调、632个下调),模型组与加味桃红四物汤组差异基因94个(46个上调、48个下调),3组共同差异基因35个,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到流体剪切力和动脉粥样硬化、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鞘脂类信号通路、细胞周期、趋化因子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RT-qPCR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组心肌组织PTX3和EGR2基因表达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加味桃红四物汤组PTX3和EGR2基因表达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加味桃红四物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缓解作用,表现为改善模型大鼠心功能、减少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及减轻氧化应激水平,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TX3和EGR2基因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导流支架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新型导流支架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血流动力学机制,比较多层密网支架(streamliner multilayer flow modulator,SMFM)与新型导流支架对复杂腹主动脉瘤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临床采集的复杂腹主动脉瘤增强CT图像数据导入后处理软件Mimics中进行数据处理和三维重构。分别进行SMFM及新型导流支架数值建模,再导入动脉瘤数值模型,使用ICEM软件(Ansys ICEM CFD v15.0)进行网格划分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Fluent 16.0中进行血流动力学分析。结果:两种支架均可以改变瘤腔内血液流态、稳定血流,在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及剪切力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维持分支动脉血流通畅;与SMFM相比,新型导流支架可以更为显著的降低瘤腔内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及剪切力,同时可以加快分支动脉血流速度。结论:新型导流支架可以显著降低复杂腹主动脉瘤内血流速度、瘤壁压力及剪切力,同时可以加快分支动脉血流速度从而利于维持分支动脉通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正常生理和尿毒症状态下剪切力对静脉内皮细胞中KLF2及eNOS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研究生理及尿毒症状态下剪切力对静脉内皮细胞中,KLF2和e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导致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的机制。方法:分别在生理状态和尿毒症状态下,在平行板流动腔内模拟不同剪切力,用剪切力作用各组静脉内皮细胞4、12、24 h。采用免疫组化荧光染色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KLF2及eNOS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生理状态下,KLF2明显受剪切力作用调节,高强度剪切力和生理强度剪切力会上调KLF2的表达,而低强度剪切力和振荡剪切力会下调KLF2的表达,但随作用时间的延长,KLF2的表达也会有所上调。在尿毒症状态下,KLF2表达明显被抑制,即使再给予高剪切力作用,KLF2水平也不及正常生理状态;在低剪切力及振荡剪切力作用下,KLF2表达更明显地被抑制。KLF2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随着剪切力的作用,KLF2也在细胞质中表达,而eNOS主要在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呈颗粒样表达。结论:动静脉内瘘术后在尿毒症环境及振荡剪切力的多重因素作用下,KLF2和eNOS的表达受到抑制,可能是导致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膜增生、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发生和发展的主要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重构的超声特征及病理对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技术探索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的血管重构特征,通过超声与病理特征对照,探讨UBM检测颈动脉损伤动物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ogarty(2F)球囊导管对22只10周龄SD大鼠(雄性、雌性各11只)建立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左侧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CCA)为损伤侧,右侧为对照侧。在损伤术前和术后7 d、14 d,对大鼠双侧CCA进行观察,UBM测量CCA内中膜厚度、内径、外径、管腔面积、血管面积,测量CCA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计算血管阻力指数、剪切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术后14 d处死动物取双侧CCA,横断面HE染色获取病理结构学数据。比较不同时间点大鼠颈动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差异,比较损伤侧与对照侧动脉结构学差异。以Spearman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检验术后14 d超声与病理测值的相关性。结果:①与术前相比,手术后14 d超声显示大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内径变细,血管内剪切力增加(均 P<0.05)。HE染色显示,雄性大鼠的内中膜厚度、新生内膜面积大于雌性大鼠(均 P<0.001)。②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术后,管腔面积减小,但CCA均发生了代偿性的正性重构,血管面积增大。③大鼠CCA内中膜厚度、内径、外径、血管面积的超声测值与病理测值相关性良好( rs=0.819、0.965、0.896、0.955,均 P<0.001),但血管面积的超声测值显著大于病理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6)。 结论:UBM成像能清晰显示雄性与雌性大鼠CCA,并准确测量血管结构学数据,与病理相关性好;同时可测量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为动脉损伤后血管重构的研究奠定了方法学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亚满意"支架成形术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心采用Enterprise支架治疗的20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脑血管旋转造影数据建立数值模型,应用血流动力学系列软件计算手术前、后及计算机模拟狭窄部位完全修复后狭窄局部、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和管腔内总压力。术后复查DS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以残余狭窄率<30%(定义为"亚满意")为手术成功。结果:20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显示MCA狭窄率较术前明显降低[分别为(29.9±13.2)%、(86.6±10.0)%, t=15.31, P<0.05]。20例患者术后MCA狭窄部位和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25.1±4.6)Pa、(49.0±13.2)Pa,穿支根部:(1.1±0.2)Pa、(3.5±0.4)Pa,均 P<0.05],而狭窄近端和远端正常血管的壁剪切力均较术前增高[近端:(7.2±3.8)Pa、(3.6±2.6)Pa,远端:(12.6±5.8)Pa、(4.9±2.6)Pa,均 P<0.05]。术后狭窄部位和近端正常血管壁面的总压力均较术前降低[狭窄部位:(276.5±86.3)Pa、(992.6±15.7)Pa,狭窄近端:(605.4±27.8)Pa、(992.6±15.7)Pa,均 P<0.05],而穿支根部和狭窄远端正常血管的总压力均较术前增高[穿支根部:(58.2±5.6)Pa、(2.7±0.3)Pa,狭窄远端:(101.0±43.4)Pa、(10.3±4.3)Pa,均 P<0.05]。通过计算机技术将狭窄部位管腔恢复至同两端血管完全一致时,狭窄部位、狭窄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壁剪切力、总压力与术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MCA M1段重度狭窄"亚满意"成形术后狭窄局部、近端、远端正常血管及穿支根部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术前发生明显改变,且达到较理想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改良式仰卧体位预防急诊留观病区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式仰卧位对急诊留观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及舒适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11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仰卧位及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良式仰卧位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留观期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风险评分评价情况、舒适状况评价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1例,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值为-2.426, P<0.05);干预组患者压疮风险评分中的感觉、潮湿、活动能力、摩擦力和剪切力评分分别为(3.36 ± 0.59)、(2.92 ± 0.47)、(3.21 ± 0.52)、(2.61 ± 0.29)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7 ± 0.51)、(2.24 ± 0.38)、(2.76 ± 0.44)、(2.04 ± 0.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4.74~9.96, P<0.01);干预组患者舒适状况评分中的生理、精神心理维度为(15.41 ± 2.49)、(27.26 ± 3.4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1.01 ± 1.97)、(22.14 ± 3.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0.46、8.21, P<0.05)。 结论:改良式仰卧体位护理方式可以降低急诊留观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的舒适状况,适合在急诊留观患者中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门静脉通畅状态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改变的影响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门静脉通畅情况对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和门静脉血管病理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18只4~5 kg雄性成年新西兰白兔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一组采用开腹后游离门静脉主干的方法,为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一组采用套管将门静脉主干部分缩窄的方法,为肝外门静脉梗阻(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EHPVO)组;一组采用在EHPVO模型制备14 d后将套管去除的方法,为可恢复性肝外门静脉梗阻(reversible extra-hepatic portal venous obstruction,r-EHPVO)组。所有模型于制作第14天和第28天时,测量门静脉压力、门静脉血流速度和门静脉血管直径。计算门静脉血管剪切力τ=4Q×η/π× r3[其中η为血黏度(Pa·s)、Q为血液流速(mL/s)、 r为血管内半径(cm)]和门静脉血管周向应力T=ΔP×r/h[其中r为血管平均半径(cm),ΔP为管壁内外压强差(kPa), h为壁厚(cm)]。模型制作第28天时取门静脉主干血管制作病理切片,显微镜拍照,采用Image J测量内膜和中膜厚度、内膜和中膜面积。比较三组血管剪切力、周向应力、内膜和中膜厚度、内膜/中膜面积(I/M)和内膜/内膜中膜面积之和[I/(I+M)]的差异。分析剪切力与内膜厚度、周向应力与中膜厚度的相关性。 结果:模型制作第28天时,与NC组相比,EHPVO组和r-EHPVO组的剪切力显著降低[EHPVO组比NC组为(0.392±0.041)Pa比(0.772±0.039)Pa, P<0.001;r-EHPVO组比NC组为(0.690±0.042)Pa比(0.772±0.039)Pa, P=0.009]、周向应力显著升高[EHPVO组比NC组为(34.002±3.128)kPa比(15.706±0.867)kPa, P<0.001;r-EHPVO组比NC组为(22.329±3.350)kPa比(15.706±0.867)kPa, P=0.002];但与EHPVO组相比,r-EHPVO组的剪切力明显升高[(0.690±0.042)Pa比(0.392±0.041)Pa, P<0.001]、周向应力明显降低[(22.329±3.350)kPa比(34.002±3.128)kPa, P<0.001]。与模型制作第14天去除套管前相比,模型制作第28天时r-EHPVO组的剪切力显著升高[(0.690±0.042)Pa比(0.430±0.072)Pa, t=-8.079, P<0.001]、周向应力显著降低[(22.329±3.350)kPa比(37.640±2.774)kPa, t=7.373, P=0.001],但均与模型制作第14天时去除套管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剪切力:(0.690±0.042)Pa比(0.650±0.058)Pa, t=-1.112, P=0.317;周向应力:(22.329±3.350)kPa比(26.988±2.139)kPa, t=2.532, P=0.052]。EHPVO组的内膜厚度、I/M和I/(I+M)显著高于NC组和r-EHPVO组[EHPVO组内膜厚度比NC组内膜厚度为(11.35±1.47) μm比(6.19±1.34)μm, P<0.001;EHPVO组内膜厚度比r-EHPVO组内膜厚度为(11.35±1.47) μm比(7.88±1.72)μm, P=0.001;EHPVO组I/M比NC组I/M为(0.156±0.019)比(0.100±0.020), P<0.001;EHPVO组I/M比r-EHPVO组I/M为(0.156±0.019)比(0.117±0.011), P=0.002;EHPVO组I/(I+M)比NC组I/(I+M)为(0.135±0.014)比(0.091±0.016), P<0.001;EHPVO组I/(I+M)比r-EHPVO组I/(I+M)为(0.135±0.014)比(0.105±0.009), P=0.002],但NC组与r-EHPVO组的内膜厚度、I/M、I/(I+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膜厚度:(6.19±1.34)μm比(7.88±1.72)μm, P=0.071;I/M:(0.100±0.020)比(0.117±0.011), P=0.104;I/(I+M):(0.091±0.016)比(0.105±0.009), P=0.089]。3组之间中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4.15±5.31) μm比(62.97±5.65)μm比(68.46±13.79)μm, P>0.05]。剪切力与内膜厚度呈负相关( r=-0.799, P<0.001)。周向应力与中膜厚度呈正相关( r=0.792, P<0.001)。 结论:肝外门静脉梗阻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膜变化密切相关,门静脉梗阻导致门静脉血流剪切力减少、周向应力增大及血管内膜增厚,重建门静脉入肝血流可逆转该状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预测当归补血汤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异病同治”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TCMSP和文献资料,筛选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和靶点;使用OMIM、GeneCards数据库检索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对应靶点;利用韦恩图获取当归补血汤与疾病的交集靶点,通过Cytoscape 3.7.1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中药-成分-疾病共同靶点”网络和PPI网络;借助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合Bio GPS数据库获取关键靶点组织分布信息;运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验证。结果:获取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21个,有效靶点181个,与疾病交集靶点93个。其核心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芒柄花黄素、异鼠李素,关键靶点为AKT1、TNF、IL6、IL-1β、VEGFA。富集结果显示,主要作用通路为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脂质与动脉硬化、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核心靶点大多分布于髓细胞、树突状细胞、平滑肌、前列腺、甲状腺等组织。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显示,芒柄花黄素与IL-1β结合效果较好,槲皮素分别与IL-1β和TNF紧密结合,异鼠李素与IL-1β结合效果较优。结论:当归补血汤通过血流动力学、脂质代谢、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免疫反应、细胞凋亡等多个环节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缺血性卒中,发挥“异病同治”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全冠修复体的仿生优化设计与有限元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通过仿生优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提高全冠修复体的力学性能并阐明其最佳弹性模量分布。方法:构建7种具有不同类型全冠修复体的下颌第一前磨牙有限元模型,分别为氧化锆全冠(A模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全冠(B模型)、氧化锆-饰瓷全冠(C模型)、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饰瓷全冠(D模型)、仿人牙釉质8层结构全冠(E模型)、经遗传算法(GA)优化使全冠拉应力峰值最小的8层结构全冠(F模型)及经GA优化使水门汀黏接层剪切力峰值最小的8层结构全冠(G模型)。在全冠咬合面平行牙长轴模拟施加600 N载荷,计算并分析各模型的最大主应力,以提高全冠修复体的力学性能并阐明其最佳弹性模量分布。结果:冠部拉应力主要集中在颈缘及组织面。其中E模型表现出相对较低的拉伸应力峰值17.72 MPa,其在F模型降至16.25 MPa,在G模型为25.79 MPa;水门汀黏接层的剪切应力主要集中在靠近肩台的轴壁侧及肩台外侧边缘。其中E模型剪切应力峰值为11.81 MPa,F模型为11.79 MPa,在G模型降至6.14 MPa。结论:经GA优化以降低水门汀剪切力峰值的弹性模量分布可更好地改善全冠修复体的力学性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械敏感性通道Piezo1上调参与高剪切力诱导的肺动脉高压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背景:Piezo1是一种机械敏感性阳离子通道膜蛋白,可以被多种机械刺激激活,促进细胞钙内流,参与肺血管重塑和脉管系统的发育等,但是Piezo1在不同类型的肺血管细胞中如何参与肺动脉高压(PH)的发生发展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利用大鼠的左肺动脉结扎(LPAL)模拟高血流量PH模型探讨Piezo1在参与高血流量诱导的PH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和肺血管内皮细胞(ECs)中的作用。方法:将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左肺动脉结扎组(LPAL-PH)组。分别于术后第2和5周对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通过组织病理学、Masson染色、免疫荧光、免疫蛋白印迹等方法评估肺血管重塑、炎症、增殖和相关蛋白表达等。利用血管张力和钙离子成像等技术评价Piezo1影响细胞钙离子变化和血管舒缩在模型中的作用。结果:与 SHAM 组相比,LPAL-PH组右心室收缩压和右心指数均显著增加,同时出现显著的肺血管和右心重构,其肺血管的舒张和收缩功能受到显著的抑制。在LPAL-PH大鼠的PASMCS和ECs中Piezo1的表达异常升高,前者与胞质Ca 2+浓度([Ca 2+] cyt)的增加和Yes相关蛋白(YAP)/TEA结构域转录因子4(TEAD4)有关;而后者可能与 RELA(p65)引起的转录调控和肺部炎症有关。结论:研究证明Piezo1在LPAL-PH中PASMCs和ECs中的作用异质性,可激活不同细胞信号通路共同促进LPAL-PH大鼠肺血管重塑和内皮功能障碍,这为Piezo1在高血流量肺血管疾病中的差异调控提供了新的见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