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大网膜病变性质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和助力式弹性成像单独及联合应用在大网膜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0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28例大网膜病变患者的弹性声像图,根据病理结果分为网膜良性病变组和网膜恶性病变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网膜厚度以及杨氏模量值平均值、最小值、最大值(Emean、Emin、Emax)和弹性评分(1~4分),对两种弹性成像单独及联合应用时诊断网膜恶性病变的效能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网膜良恶性病变组杨氏模量值Emean、Emin、Emax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Emean-ROC曲线下面积为0.91,以Emean≥28.94 kPa作为诊断网膜恶性病变的界点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91.36%、82.99%、88.28%;网膜良恶性病变的弹性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弹性评分ROC曲线下面积为0.83,以弹性评分≥3分作为诊断网膜恶性病变的界点时,助力式弹性成像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5.18%、91.49%、87.50%。两种弹性成像技术联合应用后诊断网膜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83%、80.85%、89.06%。 结论:两种弹性成像技术在网膜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各有优缺点,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在鉴别网膜病变性质时有较高的敏感性,而助力式弹性成像有较高的特异性,且真实性相对较好,两者联合应用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铒激光蚀刻对牙釉质抗酸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传统正畸托槽及附件粘结前的牙釉质表面处理方法为磷酸酸蚀法,其缺点是会造成牙釉质表面脱矿而使牙釉质表面抗酸性及硬度下降,患龋率增加。近年来铒(Erbium,Er)激光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而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正畸托槽粘结前的牙釉质表面蚀刻。已有研究证明适宜参数下,Er激光蚀刻牙釉质可以获得与磷酸酸蚀接近的托槽抗剪切强度。同时,大量研究表明Er激光蚀刻可以增强牙釉质表面抗酸性,降低托槽周围患龋率。然而也有研究显示了相反的结果,关于Er激光蚀刻对牙釉质抗酸性作用的研究结论尚存争议。本文系统综述了Er激光蚀刻对正畸粘结后牙釉质抗酸性作用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肝局灶性病变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定性分析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图像上肝局灶性病变(focal liver lesion,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152例FLL患者(152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FLL及其周围肝组织SWE检查,同时记录其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分析FLL的弹性边界(清楚或不清楚)、病变周围肝组织弹性分布类型及两者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良性病变26例,恶性病变126例。良性病变中25例(96.2%)表现为弹性边界清楚,1例(3.8%)表现为弹性边界不清;恶性病变中82例(65.1%)表现为弹性边界清楚,44例(34.9%)表现为弹性边界不清。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良恶性是弹性边界是否清楚的独立影响因素( P<0.05);良、恶性病变周围肝组织弹性分布表现为A型(均匀蓝色)、B型(蓝绿色)、C型(不均匀呈五彩状)分别为20例(76.9%)、6例(23.1%)、0例和17例(13.5%)、60例(47.6%)、49例(38.9%);病变周围肝组织的弹性分布类型(A型、B型、C型)在良恶性病变、有无病毒性肝炎背景、不同性别及不同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在不同大小病变之间的分布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346)。 结论:定性分析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的弹性特征可为FLL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提供参考,FLL边界和周围肝组织弹性特征受病变性质及肝病背景影响,而与病变大小无关。边界弹性特征鉴别诊断不同类型FLL仍需进一步的定量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血清脂联素、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血清脂联素(AFN)、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甲状腺外科切除手术治疗的127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接受SWE检查,检测血清AFN、uPA水平,记录术后病理结果,并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恶性组和良性组.分析SWE参数联合血清AFN、uPA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恶性结节21例(恶性组),良性结节106例(良性组).恶性组弹性模量最大值(Max)、弹性模量最小值(Min)、弹性模量平均值(Mean),血清uPA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血清AFN水平低于良性组(P<0.05).Max、Mean、Min、AFN、uPA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9、0.754、0.600、0.777、0.701,联合Max、Mean、Min、AFN、uPA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935,高于各指标单独鉴别.结论: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SWE参数Max、Mean、Min和血清uPA水平增加,AFN水平降低,联合SWE参数和血清AFN、uPA可提高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鉴别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超声剪切波成像联合白细胞介素-10及趋化因子受体7对甲状腺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6/1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成像(2D-SWE)联合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趋化因子受体7(CXCR7)对甲状腺病变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行甲状腺手术治疗的甲状腺患者89例,对所有患者行术前2D-SWE检查,术后病理组织IL-10及CXCR7表达检测;探讨2D-SWE杨氏模量指标Emean、Emax、IL-10及CXCR7表达与甲状腺病变性质的关系.建立2D-SWE结合IL-10及CXCR7对甲状腺病变性质预测的二元Logistic回归风险评估模型,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回归模型的评估效能.结果:89个甲状腺病灶中,良性病灶54例,恶性病变35例,IL-10阳性表达33例,CXCR7阳性表达33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病灶性质将病变分为良性病变组(n=54)和恶性病变组(n=35).恶性病变组2D-SWE杨氏模量指标Emean、Emax高于良性病变组,IL-10、CXCR7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Emean、Emax、IL-10、CXCR7四指标构建的回归风险评估模型对甲状腺病变性质评估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为0.854(0.723~0.982),截断值为0.225.结论:2D-SWE杨氏模量指标Emean、Emax、IL-10及CXCR7阳性表达率的升高与甲状腺病变性质密切相关,2D-SWE结合IL-10及CXCR7对甲状腺疾病良恶性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BI-RADS对乳腺肿块性质的判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分别联合乳腺超声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对乳腺肿块性质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3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5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05个病灶)的临床病理资料,术前接受常规超声检查、应变式弹性成像和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病灶分为良性组(64例)和恶性组(41例),比较2组弹性应变率比值(SR)、剪切波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绘制ROC曲线评估BI-RADS、SR、Emax及联合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效能.结果 105例乳腺肿块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共41例(39.05%)恶性肿块,64例(60.95%)良性肿块.BI-RADS分类结果显示,2类10例,3类16例,4a类21例,4b类19例,4c类18例,5类21例.以4b分类及以上诊断为恶性,BI-RADS分类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灵敏度为92.68%,特异度为68.75%.恶性组SR、Emax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R、Emax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AUC分别为0.739、0.784,最佳截断值分别为4.17%、98.21 kPa;SR+Emax联合诊断的AUC为0.861,灵敏度为70.73%,特异度为92.19%,约登指数为0.629,联合诊断效能高于单项诊断(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R+BI-RADS、Emax+BI-RADS、SR+Emax+BI-RADS诊断恶性乳腺肿块的 AUC 分别为 0.826、0.830、0.892,SR+Emax+BI-RADS 诊断效能高于 SR+BI-RADS、Emax+BI-RADS、BI-RADS(P<0.05).结论 SR+Emax+BI-RADS联合诊断能明显提高乳腺癌的诊断效能,提高了 BI-RADS分类诊断的特异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对后交联凝胶贴膏基质的性能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以祖师麻Daphnes Giraldii Cortex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渗漉流浸膏为药物模型,研究其对后交联凝胶基质黏弹性及释药性的影响.方法 结合黏附力测试、流变学指标、体外释放度试验及相关性分析,考察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出膏率、软化点及pH值对后交联凝胶基质成型过程中关键流变学参数及贴膏释药性的影响.结果 当乙醇体积分数在75%~95%时,祖师麻提取物出膏率及pH值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显著降低,软化点则相反.出膏率主要通过影响基质的复合模量(G*)及屈服应力(τ)值来影响贴膏内聚力及抗剪切能力,软化点和pH值主要通过影响基质G*、r、弹性模量(G')、G值来影响贴膏的结构稳定性、抗剪切性、初黏力及剥离强度.体外释药结果显示,祖师麻甲素10 h内的累积释药率随提取物醇提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增大,但提取物3个理化性质对释药率的影响并不显著.结论 不同祖师麻提取物对后交联基质的性能影响总体差异不大,通过检测基质相关的流变学指标可以有目的地对基质配方进行相应调整,从而进一步提高贴膏的成型质量和后交联基质的普遍适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中文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分类方法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性质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中文版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C-TIRADS)分类方法对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 年1 月至2022 年 12 月于运城市中心医院进行甲状腺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检查的226 例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的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良性结节组(n =93)和恶性结节组(n =133).按照C-TIRADS分类标准,计算各分级中的恶性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估C-TIRADS分级与病理恶性结果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SWE、C-TIRADS单独及联合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超声表现中的结构、回声、边缘、钙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C-TIRADS分类标准,各分级中的计算恶性率均在指南建议恶性率范围内.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IRADS分级与甲状腺结节的病理结果相关(r =0.798,P<0.001).C-TIRADS、SWE联合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高于SWE、C-TIRADS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IRADS联合SWE可提高桥本甲状腺炎背景下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对乳腺肿块的鉴别价值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分析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探讨其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经病理学检查确诊92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12个肿块),获取肿块SWE定量参数及定性参数,同时记录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比较良恶性肿块SWE参数的差异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采用Z检验分析SWE参数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效能,并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法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乳腺恶性肿块的弹性最大值(Emax)、弹性平均值(Emean)均高于良性肿块[Emax:72.46(55.73,89.98)kPa vs 197.73(104.62,266.77)kPa;Emean:31.32(20.43,54.09)kPa vs 100.40(75.36,119.40)kPa].SWE图像分型中,乳腺良性肿块多为Ⅰ、Ⅱ、Ⅲ型,恶性肿块多为Ⅳ、Ⅴ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Emax、Emean及SWE图像分型用于区分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918、0.892、0.90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联合诊断肿块性质与单独诊断相比,具有最大诊断效能(AUC=0.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WE各参数与乳腺癌肿块直径、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呈正相关(P<0.05),此外,SWE定量参数与肿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2,HER2)的表达及组织学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SWE参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具有一定的鉴别价值,且与乳腺癌部分临床病理学特征具有一定相关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紫色红曲霉Mp-21 MpMcrA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12
McrA为最近在构巢曲霉(Aspergillus nidulans)中发现的全局调控因子,具有调控丝状真菌生长发育和次级代谢的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找到并克隆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中mcrA基因,将其命名为MpMcrA.分析MpMcrA蛋白质理化性质、亲疏水性、亚细胞定位、信号肽、跨膜区域及磷酸化位点、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以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利用ProtParam、ProtScale、PSORTII、SignalP4.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对MpMcrA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MpMcrA基因长1 356 bp,其中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编码410个氨基酸,与构巢曲霉序列比对蛋白相似性高达64%.预测结果显示,MpMcrA属于亲水蛋白,位于细胞核可能性大,不存在跨膜区域,不属于膜蛋白;不存在剪切位点,不属于分泌蛋白;基因含有54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可能存在5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蛋白结构大部分为无规则卷曲,整体结构较松散.对MpMcrA基因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基因特征和分析结果.初步确定MpMcrA基因为构巢曲霉同源mcrA 基因,在红曲霉中未见有报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2
